張之洞讀后感
發(fā)布時間:2020-10-11 來源: 不忘初心 點擊:
張之洞讀后感 ?張之洞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F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整理的張之洞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張之洞是晚清政壇舉足輕重一位人物。他 26 歲中探花,早期任職于翰林院、詹事府等機構,做過湖北、四川的學政,主要從事的是研究和教育工作,敢于發(fā)表意見,是著名的清流黨成員;44 歲開始官運亨通,歷任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署理兩江總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可謂入閣拜相、位極人臣。張之洞是洋務運動的著名代表,他在地方工作期間,尤其是兩廣和湖廣總督任上,大興洋務,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軍隊、工廠等,引領一代風氣之先,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本書重點從張之洞外放督撫前夕開始寫起。彼時43歲的他還只是從五品的洗馬,自認為才高同儕,卻官運不濟,內心也是很郁悶的。他官雖小,但格局卻很大,識見不凡,因上書言”伊犁事件”等奏折而引起慈禧太后的注意,一年內連升三級,外放山西做巡撫。在晉期間,他禁鴉片、清藩庫、辦學堂,做得有聲有色。三年后升為兩廣總督,面臨中法交戰(zhàn),請出老將馮子材,在后方運籌帷幄,取得近代中外交戰(zhàn)的第一次勝利——諒山大捷,大大提高了他的聲望。他在廣州招攬洋務人才,開始建工廠、辦洋務。但他在兩廣總督任上只干了五年,真正大辦洋務還是在做了十八年的湖廣總督任上。在武昌,他創(chuàng)辦了漢陽鐵廠、槍炮廠以及紡織局,創(chuàng)辦了一批新式學堂,輸送了不少留洋學生,按照西方軍制創(chuàng)建了一支新軍。同時,奏請建設京漢、粵漢、川漢等鐵路。在他的帶領下,武昌洋務運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武昌儼然成為了全國洋務運動的中心。
?張之洞一生汲汲于事功,致力于國家富強,忠誠于滿清朝廷,這是一個典型的儒家士大夫修齊治平的人生路線。如果他生于太平年代,或許可以做一個太平宰相,佐天子、調陰陽、安百姓,成就一段圓滿功名。然而,他生于”兩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年代,上是蠻橫專制的異族統治者,外有洋人的堅船利炮和革命思想輸入,雖然他部分接受了洋務運動的新思想,但畢竟是一個從兩千多年封建傳
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的舊官僚,他的見識受限于傳統,他的作為受限于時代。他處于新舊交替的時代,試圖以”中體西用”的思想調和維新與守舊的沖突。但是,時勢的發(fā)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他畢生經營的洋務運動,最終都在某種程度上走向了他追求目標的反面。比如,他的洋務工廠衙門作風嚴重、虧損累累,他的新式學堂選派出去的留學生過半成為了革命黨骨干,他提議修建的川漢鐵路最終成了武昌起義的導火索,而他培養(yǎng)的`新軍更是成了武昌起義的主力軍,直接掘了清廷的墓。
?這本書的結尾引述了黃興在日本的一個演講。黃興是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兩湖書院走出去的學生,可以算作張之洞的門生。黃興笑稱,應該給張之洞鑄一個百噸黃金的大勛章,以獎勵他對革命作出的重大貢獻。張之洞臨死前認為,他一生的心血都白費了。嗚呼!時勢造英雄,英雄亦難以脫離時勢。借用梁啟超評價李鴻章的名言,套在張之洞身上也是合適的:吾敬張之洞之才,吾惜張之洞之識,吾悲張之洞之遇。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千秋功過自有人評說。張之洞亦一代人杰,他的一生值得書寫。本書文筆生動,既把故事寫得引人入勝,也把景致描繪得栩栩如生,引用了很多詩詞歌賦,顯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特別是不僅寫張之洞一人,還穿插介紹了同時代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背景,可謂是一幅宏大的時代畫卷,讀完后更能加深對清末上層政治的理解。本書作者唐浩明也為曾國藩立過傳,同樣值得一讀。
?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