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漁:女記者為何誤把“失身”當“獻身”?
發(fā)布時間:2020-06-22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一位央視女記者為了辦理北京戶口,交給一位自稱“國情局局長”兼“國情內參總編輯”的男士2萬余元,還交上了自己的肉體,因為對方表示要聘用她為《國情內參》的兼職編輯,即“特工”,并要求她寫下保證書,保證“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在這個部門工作,必要的時候為國家利益奉獻肉體”。(5月24日《新京報》)看到這個比電視劇還要曲折的新聞,我的第一反應是“又是戶籍惹的禍”。不久前,一起倒賣戶口案引發(fā)一批違規(guī)戶口被凍結,著名導演王小帥名列其中,引起輿論一片嘩然。王小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時是朋友幫忙,他沒有直接出錢購買。如果說王小帥面對的是“盛情難卻”,這位女記者遇到的則是不折不扣的騙局,以至于新聞標題是《央視女記為落戶被騙財色》。
一位公民期待擁有自己居住城市的戶口,這種愿望可以理解,并且應該得到尊重和滿足,因為這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對一位為此付出慘痛代價、依然未能享有權利的公民,應該抱有深切同情。但在google時代,只要稍微搜索一下,就可以判斷有沒有“國情局”。如果一個記者無法辨認這種騙局,不管她是否擁有新聞出版總署的記者證,都很難稱得上一名合格的記者。這名女記者如何獲得從業(yè)資格、如何進行職業(yè)訓練,這不是我能夠關心的問題,我關心的是這個事件折射出的一些值得反思的問題:是否可以將所有責任推給戶籍制度?這位女記者為何面對一個非常簡陋的騙局如此輕易地“失身”?她本人需要承擔何種責任?
30年前,上海發(fā)生一起真實事件,一位青年冒充將軍的兒子,到處狐假虎威,最后案發(fā)。沙葉新先生根據這個案件,在《假如我是真的》里提出一個尖銳的問題:假如這個青年的身份屬實,他的所作所為是不是就不成為問題了?在去年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紀念中,《假如我是真的》反復被提起,很多媒體做過回顧,“假如我是真的”也成為類似事件案發(fā)之后經常被重提的一種帶有反思性的假設。遺憾的是,這位女記者似乎對此一無所知。
如果說這是因為女記者太年輕,沒有親身經歷《假如我是真的》的年代,作為一個新聞人,她至少應該對此前發(fā)生的類似事件略知一二。大概在十年前的一個夜晚,我與幾個朋友正在聊天,突然沖進一個相識的中文系女大學生,她堅定地向我們提出需要臨時借一些錢,堅定得不容拒絕,她同時堅定地表示不要詢問借錢的理由,并且保證很快就會歸還。一位朋友把錢借給了她。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她找到我,讓我轉告朋友要再過幾天才能還錢。我看到她眼里閃爍著不同尋常的光芒,追問到底是什么原因,她猶豫再三,吞吞吐吐地告訴我,她遇到幾個“北大學生”,跟著導師參與一個涉及國家機密的項目,但是在上海走散,由于項目涉及國家機密,不能與當地政府聯系,只能向她求救。她還沒有說完,我就說你上當了,我已經在報紙上不止一次地讀到這種故事。即使如此,她依然難以置信,直到幾天后“北大學生”杳無音訊,她才確信我說的是真的,并且遵守承諾地把自己的錢還給了我的朋友。事實上,哪怕沒有讀過相關報道,按照敘事學的知識,也可以判斷“北大學生”是子虛烏有的,如果他們掌握的國家機密使得他們無法相信地方政府,他們又怎么會向一個路上的陌生人求救呢?
兩位都是在“國家”的名義下被欺騙,一個理由是“不能泄露國家機密”,一個理由是“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個剛剛跨入大學校門的女大學生如此反應,可以用天真、善良和理想來解釋。她在日復一日的世俗生活中,突然看到超出自身的意義和價值,輕而易舉地被吸附過去。一名央視女記者同樣反應,只能說明她缺乏基本的思考能力!氨匾臅r候為國家利益奉獻肉體”,這是我們熟悉的“獻身真理”,卻不是不容置疑的。哪些時候是“必要的時候”?什么是國家利益?國家利益和個人權利處于何種關系?肉體是不是個人應該讓渡給國家利益的?如果這些問題未經思考,“獻身”的結果就是這名女記者的結果,直接導致“失身”。這名女記者還表示,自己做特工時,心情激動,因為老家有很多貪官,她作為特工,可幫助家鄉(xiāng)人民。這種“記者不如特工”的思維,不僅說明她對于記者這一職業(yè)的作用處于一種蒙昧狀態(tài),“用特工懲治貪官”的想法也說明她認同為了目標可以不擇手段的邏輯。貪官需要以法律而非特工的方式來應對,這是一個常識,可惜這位女記者依然那么天真,天真得一點也不適合做特工。
女記者的“失身”,首先歸咎于戶籍制度,其次歸咎于那位“國情局局長”兼“國情內參總編輯”,最后也是最關鍵的,要歸咎于她未能反思的“獻身真理”——為了一個光明的目標,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包括自己的肉體。思考有什么作用?它值幾個錢,能當飯吃么?確實,思考沒法直接兌換成貨幣和糧食,但是它可以避免你心情激動地把“失身”當作“獻身”。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