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帆:中國近代之敗,實為意識之敗——兩千年中日交往史的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觀察中日關系,需要看千年以上的歷史。中日關系一直到甲午戰(zhàn)爭為止,被認為是延續(xù)了朝貢體制,但日本并不這么看。中國對日本的不了解或者說不愿意了解,是這一體制以甲午戰(zhàn)爭為標志最終崩潰的重要原因。甲午戰(zhàn)爭是中日數(shù)千年關系的徹底攤牌。

  日本人在朝貢體制下,較中國人活得清醒、現(xiàn)實,日本人看中國也比中國人看日本真實。僅此一點即可證明,晚清中國必敗給日本。

  中國所嘗的苦果是數(shù)千年來漠視甚至蔑視對手的必然代價。明朝崇禎年間,法國宰相、樞機主教黎塞留即提出“國家至上”原則。此后,歐洲歷史朝著以民族國家利益為坐標的方向發(fā)展,而東亞迄今尚未建立健全的現(xiàn)代民族國家關系,因為東亞最大的兩個國家中國和日本的身份還沒有得到相互認同。

  

  日本一直在挑戰(zhàn)朝貢體制

  

  傳統(tǒng)中國對東亞秩序的安排,源自中國強大的文化和經(jīng)濟實力。這個秩序被統(tǒng)稱為朝貢體制。歷史上的事實是,中國式的朝貢體制,實際上有不同于西方的帝國主義或霸權主義的特質:中國不謀求占領、征服和剝削朝貢國家,相對地維護了周邊弱國的體制完整和經(jīng)濟獨立。這是由中國源自中原的禮治體系決定的。朝貢體系是中原王朝內(nèi)在統(tǒng)治秩序的外化,其核心追求是滿足心理上的優(yōu)越感。但是,日本自中國隋朝開始即不遵從這一安排,并因其對朝鮮半島的野心而最終發(fā)展為直接挑戰(zhàn)朝貢體制。

  公元600年起,日本圣德太子便先后兩度興兵,攻打朝鮮的新羅。此時也是隋煬帝征高句麗時期。(作者注:高句麗不是高麗,中國學術界已經(jīng)定論其為中國邊疆少數(shù)民族政權。)因顧及中國的立場,607年日本乃派小野妹子向隋朝派出了正式使團。日本致隋煬帝信的開頭書“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令隋煬帝大為不快。第二次使隋時,日本乃改為“東天皇敬白西皇帝”,仍追求對等稱號。此為中日第一次表面為名號、實際為地位發(fā)生的爭執(zhí)。

  唐朝建立后,為鞏固東北邊疆、攻打高句麗,再次與日本發(fā)生正面沖突。日本支持百濟和高句麗,而唐朝支持新羅,結果發(fā)生了中日間第一次大規(guī)模軍事沖突。公元663年,倭國與唐朝在朝鮮白村江決戰(zhàn),日本戰(zhàn)船被焚燒400多艘,此后900多年間不敢再入侵朝鮮半島。此次戰(zhàn)役的結果是:一方面,日本對大唐心生敬畏,并開始努力學習唐朝先進的制度、技術與文化。另一方面,日本不再希望中國叫它“倭”,而改稱“日本”。改國名當是日本追求民族認同和民族自尊的重要舉措。唐朝對此也并不在乎。

  日本再次對東亞秩序的挑戰(zhàn)發(fā)生在明朝。明初,中日之間并沒能建立真正的朝貢關系。明太祖曾前后三次遣使日本促其來貢。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日本當時正處于南北朝內(nèi)亂之際,明朝搞不清楚日本實際統(tǒng)治者是誰,國書中把懷良寫成了“良懷”。懷良親王大怒,殺了明朝7個使臣中的5個。洪武十四年(1381年)日本“復來貢,帝再卻之,命禮官移書責其王,并責其征夷將軍,示以欲征之意”。懷良親王在給明朝的回信中雖以“臣”自稱,但不卑不亢,不屈從于明朝……

  足利義滿(1358~1408)滅懷良后,向明朝稱臣,被朱棣冊封為“日本國王”。自嘉靖倭亂以后,日本便被貼上了“倭寇”標簽,盡管事實證明絕大多數(shù)“倭寇”并不是日本人。

  日本的形象被貼上“倭寇”標簽后,豐臣秀吉對朝鮮的侵略加重了這一標簽的內(nèi)涵。1596年,萬歷皇帝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豐臣秀吉暴跳如雷:“不是明帝乞和封我為大明皇帝嗎?日本國,我欲王則王,何待明虜之封?”明朝使團被逐,雙方再度開戰(zhàn),而豐臣本人在失敗后郁郁而終。因此,終明之世,日本雖為利益所驅,有短暫的接受冊封的歷史,但與明朝的關系始終是建立在民族自尊上的追求平等的態(tài)勢,并在后期發(fā)展為企圖征討中國。

  豐臣秀吉侵華失敗后,日本并沒有消除對中國的野心。明末清初,日本不少民間人士還開始自發(fā)地通過各種方式對擴張計劃進行了設想和論證。號稱“日本莎士比亞”的著名劇作家近松門左衛(wèi)門,曾寫了一部關于鄭成功的歌舞伎劇《國姓爺合戰(zhàn)》,風靡一時,在東京連續(xù)演了幾年,而且在日本出版界開創(chuàng)了一門“國姓爺文學”。因為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他的生母田川氏(鄭氏家譜稱翁氏)是日本人。他生在日本,7歲時才被接回中國。故此,鄭成功成為日本幻想反清的英雄。

  晚清時期琉球的下場,是日本自明朝以來挑戰(zhàn)中國權威的結果。自公元1372年明朝冊封琉球后,琉球一直向明朝和后來的清朝朝貢,僅明朝就達171次之多。而日本自1609年即曾侵入琉球,俘虜其國王,逼其朝貢。琉球從此同時向明朝和日本朝貢。1871年,日本借口琉球人在臺灣被殺事件,正式向清政府提出琉球歸屬問題。1879年日本再次出兵琉球,強行遷其王室于東京。琉球國改名沖繩,實際已亡國。

  日本在與中國交涉琉球問題時已覬覦臺灣,但是由于晚清政府四面楚歌,無力自保,對于日本的舉措一忍再忍。當然,更重要的后果是中國對于日本的舉措,仍然采取就事論事的態(tài)度,沒有意識到日本挑起這些事件背后隱含的長期挑戰(zhàn)中國的邏輯。這是無視日本之存在的必然惡果。

  

  福澤渝吉:汲取西方文明,日本比中國容易

  

  近代日本對中國的直接了解,始于1862年。這一年,日本德川幕府向中國上海派遣了官船“千歲丸”。這是自1854年實施開國政策以來,日本第一次向中國派遣官船。維新志士高杉晉作隨船前往。此人后來寫漢詩以明志:“交語漢韃與英佛(一作‘法’),欲舍我短學彼長!弊源艘院螅毡救说膶θA心態(tài)由“慕華”變?yōu)椤懊锶A”。

  高杉晉作目睹了中國的兩大變故:一為太平天國。得知太平天國對江南的慘痛破壞后,他說:“聞之使人潸然淚下!币粸橹袊晃餮笄致灾闋。在高杉晉作的眼里,中國已經(jīng)面目全非:“上海之勢可謂大英屬國矣!备呱紩x作看出了中國的問題,他認為:清政府之所以衰敗,乃在于不識防御外夷于外海之道,即不造能闖過萬里波濤之軍艦,也不造能防御敵人于數(shù)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國志士所著之《海國圖志》絕版(作者注:魏源于鴉片戰(zhàn)爭之后所作《海國圖志》在中國沒有產(chǎn)生影響,相反卻開啟了日本看世界的眼界),因循茍且,空度歲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說。

  此后,大量日本人或由官方組織、或民間自發(fā)地到中國從事軍事、經(jīng)濟和社會考察工作。較早的有曾根俊虎,此人1873年隨外務卿副島種臣訪問中國,后長駐上海,為日本海軍駐上海的第一批諜報人員。他根據(jù)自己的考察寫了《北中國紀行》等書,詳細記錄了中國國防、地理和民生,書中近200幅精美的手繪圖,其詳備之況,令人幾欲恐懼。記述中嘗有“沿小河可以神不知鬼不覺上陸奇襲”之語。

  稍后的間諜宗方小太郎(1864~1923),曾得天皇親自接見與褒獎。此人被認為是近代日本“中國通之第一人”,光緒十年來華,曾剃發(fā)易裝,扮成中國人步行歷游北方九省,其長篇調(diào)查報告獲得日本高層高度關注;
后在北京、漢口等地以樂善堂藥鋪為掩護,潛往各地收集軍事、經(jīng)濟情報。甲午戰(zhàn)爭期間,他充任日本侵略軍翻譯。甲午前他就認為,中國歷來賄賂之風盛行,雍正帝時開始的養(yǎng)廉銀實已辜負雍正之深意,官吏舞弊之勢日見加劇。對于人們認為的中國為世界最大強國,他不以為然,認為中國實際情況是“猶如廢廈加以粉飾”。他認為中國的腐敗始自明末,人心和社會均無可救藥。

  以上這些人物的思想均不如另一個日本人深刻。在當代日本1萬元的紙幣上,印著這位名叫福澤諭吉的人的肖像。他被稱為日本的啟蒙思想家,在日本可謂家喻戶曉。正是這位推動日本明治維新的思想家,在1875年著《文明論概略》時,就已經(jīng)明確論述了中國和日本文明的差異。

  中國人卻很少關注福澤諭吉這一清醒的認識,在此書出版130多年后,中國輿論還在不停地暗示中日文化同源同種。倡導和平共處本身是好事,而且要年年講、月月講,但在這個高調(diào)的背后,必須盡快反思一個問題:我們真的如日本了解中國那樣了解日本嗎?

  福澤諭吉用了大量篇幅論述日本和中國的不同。

  福澤諭吉認為,中國人在傳統(tǒng)上“自秦始皇杜絕了爭論的根源以后”,統(tǒng)一天下,從此實行了專制政治,雖然經(jīng)過多次改朝換代,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上并未改變,仍然是以至尊的地位、最高的權力集中于一身而支配著社會。而日本并非把至尊和至強兩種要素都集中在最高權力一身的國度。他說:“然而,到了中古武人執(zhí)政時代,逐漸打破了社會的結構,形成了至尊未必至強,至強未必至尊的情況,在人的心目中開始認識到至尊和至強的區(qū)別,恰如胸中容納兩種東西而任其自由活動一般。既然允許這兩種東西自由活動,其中就不能不夾雜著另外一些道理。這樣,尊崇神政的思想、武力壓制的思想和兩者夾雜著的道理,三種思想雖有強弱之分,但是任何一種思想都不能壟斷,既然不能壟斷,這時自然要產(chǎn)生一種自由的風氣。這與中國人擁戴絕對的專制君主,深信君主為至尊至強的傳統(tǒng)觀念相比,是迥然不同的!

  福澤諭吉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如果不經(jīng)過一番變革就不可能達到日本這樣的程度。在汲取西洋文明方面,可以說,日本是比中國容易的!

  

  中國躺在數(shù)千年的文化溫床中不能起身

  

  值得注意的是,福澤諭吉的觀點出籠的前一年,即1874年10月,因為和日本人談判而了解了日本之狼子野心后,李鴻章在給總理衙門的報告中斷定日本“誠為中國永遠大患”。李極力主張創(chuàng)建一支強大的近代海軍,用軍事力量牽制日本。當總理衙門大臣們主張用“大信不約”的理念作指導,不和日本簽訂任何條約的時候,李鴻章極力主張和日本簽訂中日近代第一個條約,以此確定二者的現(xiàn)代化關系,用條約約束日本。但是,洋務派的思想從總體上而言達不到福澤諭吉的深度,因此,也沒有氣魄徹底斷絕和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而是最終提出了“中體西用”的綱領。

  福澤諭吉在發(fā)表上述主張10年后,把自己的思想發(fā)展成為影響日本100年的國策主張,即著名的或者說為東亞國家所唾棄的“脫亞論”。他積極地提倡明治維新后的日本應該放棄中華思想和儒教精神,而吸取西洋文明,明確提出“我國不可狐疑,與其坐等鄰邦之進退而與之共同復興東亞,不如脫離其行伍,而與西洋各文明國家共進退”,并且用它們的方式處理對東亞鄰國的關系。

  為向歐美示好,日本聘請英國人于1883年建立了兼具文藝復興風格、英倫情調(diào)和東方韻味的“鹿鳴館”。該館名稱來自中國《詩經(jīng)•小雅》中的《鹿鳴》。日本人積極在此開展歐化外交。伊藤博文時代,鹿鳴館外交走向鼎盛,1887年他在鹿鳴館舉辦了有400人參加的大型化裝舞會。日本以其對中華文明的拿來主義,上自明治年號(“明治”源自《易經(jīng)》:“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下到鹿鳴館外交,詮釋了他們對中國文明的實用主義態(tài)度。反觀中國自身,躺在數(shù)千年文化積淀的溫床中,不能起身,不能奮勇而迅捷地迎接西方的挑戰(zhàn),可不悲乎。

  當然,我們難以藉此得出結論說近代及以前,中國人的日本觀是僵化的、簡單的、自以為是的、高高在上的,因為晚清黃遵憲50萬字的《日本國志》(1890年完稿,1894年刊成)就是“中國近代第一部系統(tǒng)而深入地研究日本的百科全書式著作”。黃寫此書的動機是向日本學習:“日本變法以來,革故鼎新,舊日政令百不存一。今所錄皆詳今略古,詳近略遠,凡涉及西法尤加詳備,期有用也。”然此書的面世并大為流行是在甲午戰(zhàn)后,康有為、光緒帝等都曾讀此書,受刺激而熱心于變法運動,可惜一切都晚了。

  借用那個日本間諜的話,看一個民族要“洞其心腹”。甲午戰(zhàn)后50年,中國受日本之累,其中原因要追溯千年以上的歷史。然而,當下中國是否真的認真總結過兩國兩千年交往史的真相呢?這是個沉重的話題。

  中日關系早已埋下爆發(fā)沖突的基因

  當我漫步在伊豆半島那充滿濃郁日本情調(diào)的小鎮(zhèn)時,午后陽光照射著青石板,散發(fā)出古老的味道,竟使我回味起我的故鄉(xiāng)的石板街。石板街兩邊的木板店鋪和挑起的遮陽布簾,完全使我沉醉在《清明上河圖》的情境中。日本,的確是一個單憑嗅覺就能聞出中國傳統(tǒng)文明之影響的奇怪國度。

  但是,聽著嘰里呱啦的聲音,看著迎風招展的太陽旗,一種莫名的警覺告訴我,這是一個經(jīng)常會使中國人產(chǎn)生錯覺的地方。長期以來,國人認為中日文化同源同種,因此更應該有相互的親近感。但中日交往的歷史所昭示的是另一種日本,一個和唐代完全不同的日本。

  中日兩千年的交往史,令人得出一個遺憾的結論,即中國并不了解日本。我們是否還在繼續(xù)漢唐以來的對日基本態(tài)度—— 一種高調(diào)的日本觀,即認為日本和中國同源同種,一衣帶水,理應從屬于一種以中華文明為基礎的世界秩序。這種觀念會導致虛構的親近感而忽視日本國家利益和國家尊嚴的內(nèi)在需求。高調(diào)日本觀中的中華文明優(yōu)越感,會導致日本反彈這一后果,長期不被中國統(tǒng)治階層適當認知。這是引人深思的另一個話題,因為近代以后至今,由于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可能導致另外一種高調(diào):即以形象化的(小日本)、臉譜化(軍國主義)的觀念看待日本。

  某種意義上而言,中國近代之敗,實為意識之敗,而非力量之敗。

  高調(diào)的日本觀也來自中日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中日近代最終攤牌之前(甲午戰(zhàn)爭前),中日關系處于信息不對稱狀態(tài)長達2000年之久。這種信息不對稱導致中國對日本的忽視,進而是漠視和不信任。

  漢唐以來,在信息不對稱狀態(tài)下,中日關系早就埋下了最終爆發(fā)全面沖突的基因。信息不對稱下的中日關系,表現(xiàn)為中國對日本的忽視和無知:徐福東渡埋下了高調(diào)處理對日關系的種子;
漢魏時期的朝貢造就了中國對日關系的單向性;
隋煬帝時期日本開始追求平等身份被中國忽視;
唐初中日角逐朝鮮半島,日本戰(zhàn)敗轉而學習大唐,中國產(chǎn)生對日本的優(yōu)越感,再次忽視日本的野心……

  明朝初年日本已經(jīng)不為中國信任,倭寇亂華加深了這一情結,但“倭寇”觀阻止了中國進一步真實地了解日本;
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是其侵略中國、挑戰(zhàn)東亞朝貢體制的戰(zhàn)略嘗試,中國開始關注日本但并未作為假想敵;
明末日本暗中迫使琉球稱臣朝貢,中國不知;
清初日本武士道精神勃發(fā),伴隨著對大陸的侵略野心宣傳,中國不知;
明治維新后至甲午戰(zhàn)爭前,日本做好了侵略中國的政治、軍事和文化心理準備,中國于此仍知之甚少。藉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對日本的長期漠視,對日本的自尊進而演變?yōu)閷Υ箨懙囊靶,并未有足夠的認識,及至李鴻章時代才開始從扭轉朝貢體系的意識、建立與日本的平等民族國家關系出發(fā),從軍事上準備和日本決戰(zhàn),惜乎為時已晚,可謂千古遺憾。

  這遺憾留下的唯一啟示是一句大俗話:請別漠視你的對手。

  

 。 作者 李揚帆 系北京大學副教授、文史學者 )

  ( 本文原載2009年第7期《同舟共進》雜志 )

相關熱詞搜索:實為 中日 反思 中國近代 交往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