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初:政治“非常道”——信任危機之“謬思”

發(fā)布時間:2020-06-09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將西方的政治詞匯用于其他文明里的國家內(nèi)部的紛爭,永遠是一件危險的事。即使這些國家極力認同西方意識形態(tài),這種移用也往往危險。當這些國家極力認同西方意識形態(tài)而作此移用,也許更加危險。

  ——雷蒙*阿隆《知識分子的鴉片》

  

  每遇重大事件、社會危機發(fā)生,往往便是謠言滿天飛的時候,也是對謠言進行嚴厲打擊的時候。官方及主流媒體,甚至部分網(wǎng)絡都將謠言認作黑色幽靈,與恐慌掛起鉤了。2003年SARS期間,網(wǎng)上就有文章稱“謠言比瘟疫更可怕”,今年汶川地震期間,又有網(wǎng)絡文章說“謠言比地震更可怕”。似乎瘟疫、地震等等天災人禍反倒是謠言引發(fā),不根除謠言就無法控制災難一般。謠言成了引發(fā)災難的罪魁禍首,成了天災人禍的替罪羊。

  其實,這是對謠言的曲解,甚至是將罪責推卸給謠言的逃責之舉。謠言與恐慌等災難往往同時發(fā)生,時間上有重合處,有些確實有某種關聯(lián),但這種關聯(lián)絕非“謠言就是災難”、“謠言比地震更可怕”這樣簡單武斷,頂多能說,謠言兆顯的是這些社會危機之癥相,社會危機、重大災難的發(fā)生,有著更深層的原因在。不在社會結構等層面去應對謠言所顯現(xiàn)的問題,卻將罪責強加到謠言頭上,不僅不能中止謠言,反倒會積累危機,造成更大的災難。故不得不就謠言與危機、恐慌之間的恩恩怨怨作一番梳理,為理解謠言,也為面對謠言背后的危機作必要的理論準備。

  不必諱言,謠言在時間上確實總是與恐慌等社會危機或多或少同步,有時還直接引發(fā)著社會危機與恐慌,這一點,社會心理學家與謠言研究者都承認,且有專門研究。典型的如奧爾波特的《謠言心理學》,他以1943年夏天美國幾次種族騷亂為例進行分析,得出結論:“事實上,我們所掌握的證據(jù)是如此令人信服,以至于我們可以把它看做一個社會心理學的規(guī)律:從未有一場暴亂發(fā)生不帶有謠言的鼓動、伴隨和對激烈程度的激發(fā)!币虼,雖然“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能指責傳聞是一場暴亂惟一或最初的始作俑者,然而它似乎總是在扮演幫兇的角色!钡@一結論被后來的謠言研究學否定了,卡普費雷就直接指出奧爾波特的研究具有傾向性。

  國內(nèi)社會心理學家周曉虹在論證謠言與恐慌關系時,援引的是1938年10月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播出《火星人入侵地球》節(jié)目引發(fā)的恐慌,1768年發(fā)生在中國的“叫魂”恐慌以及晚清一系列教案引發(fā)的沖突與騷動。但對謠言與恐慌關系的定性,周還是很謹慎,認為傳言(謠言)“有可能導致集群恐慌”,“傳言被認為是可能點燃火藥桶的火星,可能使社會處于極其高熱的危險狀態(tài)。”

  如果注意周曉虹表述中“可能”、“被認為是可能”等用語,就會發(fā)現(xiàn),從奧爾波特的斷然結論到周曉虹的“可能性”擬似結論,謠言與恐慌之間的關系遠非官方、大眾媒體及部分網(wǎng)絡那樣簡單。謠言與恐慌之間的關系需要進一步追溯,一個核心問題是,使這種“可能”變成現(xiàn)實的最終條件是什么?

   這里以“最近”發(fā)生的翁安事件為例做一分析,不僅因為這一事件是一件典型的社會騷亂,而且謠言被認為在其中起了“幫兇”的作用(時間過去才一個多月,但卻恍然隔世,“最近”一詞形諸筆端時,連作者自己也感覺突兀。這樣的時空拉伸造成的記憶幻覺,正是大眾媒體的魔力之一,以新的更強大的刺激取代舊的刺激,并清洗記憶)。

  甕安事件起因簡單,按官方的說法,是起因于一個少女(中學生李樹芬)的非正常死亡。但這件起因簡單的事件,卻引發(fā)了眾多的社會傳聞。在李樹芬死后的一周內(nèi),謠言四起,有的說李樹芬是被輪奸后拋尸的,而元兇是縣委書記的親侄女,另兩人與派出所長有親戚;
有的說兇手是副縣長的兒子,伙同社會青年行兇作案;
有說公安局嗾使黑社會打傷了李樹芬的親叔叔——至6月28日下午3點,當一隊中學生打著“為人民群眾申冤”的白色橫幅走上街頭游行請愿時,越來越多的村民、市民加入游行隊伍,走向縣公安局與政府大院,當武裝警察全副武裝出現(xiàn)在群眾面前時,一場沖突就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參見7月10日《南方周末》報道)。

  表面看來,在這場騷亂中謠言確實是禍首罪魁,是直接的引發(fā)者,該受責懲。但這樣簡單的判定,甚至在官方那里都通不過。不錯,謠言在“動員”村民、市民加入游行隊伍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謠言何以能動員群眾,群眾何以會以“暴力”方式表達不滿?這些深層原因,還是聽聽地方官員的解釋。

  貴州省委書記石宗源在事后說,“6-28事件看似偶然,實屬必然,遲早都會發(fā)生!笨磥,謠言只是表面現(xiàn)象,事情有其“理有固然、勢有必至”之處。其深層原因,就是翁安地面長期積累的社會沖突與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危機。

  據(jù)《南方周末》報道,這次偶然事件,“其背后的深層原因,是當?shù)卦谝泼癜仓媒ㄖ疬w、礦產(chǎn)資源開發(fā)等工作中,侵犯群眾利益的事情屢屢發(fā)生!薄赌戏街苣穲蟮乐酗@示,早在2002年以來,翁安地區(qū)就因為水庫移民問題一直發(fā)生糾紛。2004年12月16日,曾因移民補償問題未達成協(xié)議,政府出動公安武裝警察對待村民,造成多人受傷。2007年4月地方政府出動警力與工程車輛強行拆遷江界村,“……所有房屋被挖掘機強制拆除,拆遷者還將部分木屋點火焚燒”。此外,黑社會勢力也與官員勾結,控制當?shù)氐牡V產(chǎn)開放與銷售。小規(guī)模的社會沖突時有發(fā)生。

  可以說,沒有這些深層次的原因,翁安事件不可能發(fā)生,社會危機的積累,才是謠言與恐慌產(chǎn)生的真正根源。

  其實,社會心理學家、謠言研究者早就指出過,謠言的產(chǎn)生本身需要特定條件,謠言只是社會病態(tài)的征兆與癥相。孫本文曾將謠言產(chǎn)生的社會機制歸結為三點:一、社會發(fā)生變故;
二、社會面臨危機;
三、社會內(nèi)部結構紊亂,三者都表示社會出現(xiàn)不穩(wěn)定征兆,“社會不穩(wěn)定更容易造成信息渠道的不統(tǒng)一、不暢通、不確定。致使社會公眾對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表示擔憂,焦慮,甚至恐慌。社會公眾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就成為謠言產(chǎn)生和傳播的溫床。”(沙蓮香主編:《社會心理學》,第284頁)

  社會學家孫立平早就說過,中國社會已經(jīng)進入高風險社會。高風險社會的基本特征就是不穩(wěn)定,由于結構性斷裂與利益的失衡、貧富差距的拉大、社會不平與不滿日益嚴重、人際信任面臨著極大危機,社會沖突越來越以暴力的方式出現(xiàn),群體性事件、暴力事件的激增,反映的正是社會危機的累積、社會動蕩的深層征兆。

  如果不根本解決這種結構性紊亂,謠言不僅無法中止,且會一再以新的形式出現(xiàn),借助突發(fā)性事件的爆發(fā),引發(fā)更大的社會危機、恐慌與騷亂。社會危機與騷亂的頻發(fā),又會增加謠言的傳播,兩者相互激蕩,社會崩潰的時刻也就不遠了。

  自然,“社會控制”專家、危機管理研究者們的嗅覺是靈敏的。對于社會危機的控制也發(fā)展除了一整套高度靈活的技術與理論,“危機管理”日益成為官方投資的大宗與學界資源爭奪的重點,這些政策應對專家們提出了諸多的獻策,比如危機發(fā)生時的“政府在場”與“信息透明”、重建強大公信力、強化人民對政府的信任等等對策,似乎有了這些“錦囊妙計”,謠言與危機就在掌握之中了。

  這些危機管理專家們把事情看得過于簡單了。

  先看對策之一,“政府在場”與“信息公開”能否化解危機?

  危機研究者指出,謠言的生發(fā),是“大眾媒體”及“政府”缺位造成的,研究者發(fā)現(xiàn),主流媒體的集體“失語”,是謠言、傳言一度盛行的重要原因,“各種傳言和謠言之所以能夠通過人際傳播的方式興風作浪,主要是因為缺乏權威資訊引導的結果”(薛曉峰等《與謠言的較量》,《中國記者》,2003年第4期),因此,通過“大眾媒體”與官方的介入,就可以中止或減少謠言的散布,有效杜絕危機的發(fā)生。

  從理論上講,這一觀點能夠成立,但事實上,政府及大眾媒體的介入,卻有可能進一步激發(fā)謠言的傳播與恐慌的加劇。因此,在謠言與恐慌之間,大眾媒體——官方發(fā)生作用的機制,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奧爾波特的研究顯示,大眾媒體的不適當、不適時介入,往往會使謠言激發(fā),并導致謠言的擴散,具體事件的局部傳播會因為大眾媒體的介入而迅速蔓延開了,變成全局性的整體性的事件,謠言與新聞相互激蕩,導致更加緊張的局勢。因為大眾媒體介入導致的謠言激發(fā),在歷史上比比皆是,“在報紙發(fā)表有關珍珠港災難的正式報道之前,有關我們此次事件中損失慘重的謠言并不多。雖然在1944年的夏季,報紙披露企圖暗殺希特勒之前,已有希特勒死亡的謠言,但更多的謠言是出現(xiàn)在報紙披露之后。1945年4月底及5月初,有關和平謠言的泛濫是與新聞機構中公開討論德國即將崩潰同時出現(xiàn)的。類似的,在勝利日前夕的最后一段時間里,謠言的洪水席卷全國,關于戰(zhàn)爭結束的過早傳聞傳播太快,來不及正式否定!眾W爾波特想說明的是,大眾媒體的介入并不一定能有效地阻止謠言傳播,有時還會導致更多的謠言與更大的恐慌。

  原因何在?

  這涉及到“大眾媒體”介入危機傳播的時機與姿態(tài)。新聞媒體的介入,在時機上往往相對滯后,再加上以官方身份介入,其姿態(tài)是以高壓、打擊、遮蔽等方式,即以“減量新聞”(不知道這類新聞在傳播學、新聞學中如何界定,這里暫時杜撰一個詞匯)的方式進入信息流通,“減量新聞”其實不是在增加新聞信息的流量,而是信息控制,包括企圖阻止、改變、扭曲、引導信息的流量與流向,甚至試圖堵死、封殺信息流,“減量新聞”強勢介入,事實上違背了人類信息傳播的心理規(guī)律——對更多更詳細內(nèi)容的追溯的沖動,人類天生好奇心理。

  “減量新聞”的介入,其介入度越是強烈,越發(fā)阻塞著人類的好奇沖動,并壓抑人類心理力量的自然釋放,造成心理緊張的累積。更因為“減量新聞”的介入,不能提供增量信息,無法被信息流接納,從而造成逆信息,造成信息“渦流”。同時,謠言最初傳播的總是基于某些具體的事實,這些事實被個體經(jīng)驗認可并隨著人際傳播擴散,而“減量新聞”的介入,往往是“大眾媒體”對人際傳播的打壓,在真實性問題上,就會出現(xiàn)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的錯位,這種錯位一方面引發(fā)人際傳播的反撥,以修復-證明傳播者的人際信任,由此更多的更豐富的細節(jié)被“想象”出來,導致謠言的進一步激發(fā),并引起信息紊亂。由于人際傳播與大眾傳播之間的錯位,造成信息流紊亂與接受者無所適從的內(nèi)心張力,當大眾媒體所傳播的信息明顯的與人際傳播的發(fā)生沖突,人際傳播者會自發(fā)產(chǎn)生逆反心理,探索沖動以及反叛——自我表白與澄清,從而使謠言以更強烈的方式出現(xiàn),激發(fā)事態(tài)。

   當然,如果大眾媒體以強大的優(yōu)勢介入,并且開始以增量新聞身份進入信息流之中,謠言會自然處于下風而日漸平息,這一良性轉變,是正確介入時機與介入姿態(tài)的結果。

  在很多社會學家及危機學者們看來,謠言的興起與盛行,是政府公信力衰落的表征,是社會信任危機的表征,因此,杜絕謠言應該從修復信任機制入手。

  這種觀點蔚為主流,為學界以及部分政府界人士采信,然而,它卻是錯的,至少在中國語境中。

  似乎學術界很少反思,政府何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以那種稀缺而高昂的公信力損失為代價,封鎖信息,制造謊言?難道他們真的相信,謊言能夠贏得民眾的信任,謊言能夠拯救社會危機,維持社會穩(wěn)定?

  請看體制內(nèi)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毛壽龍教授)的分析:

  “最近若干年里,實行重大責任事故負責制,一旦有公共問題的事故,當?shù)仡I導人就很可能被撤職。其結果一方面促進當?shù)仡I導人去防止公共事故的發(fā)生,但另一方面也促使當?shù)卣賳T,在發(fā)生公共事故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如何把它封鎖,然后再去自己處理、自我消化。在這種場合,不封鎖消息,肯定被撤,但一旦封鎖消息成功,內(nèi)部消化了,還有不被撤的機會,自然官員都被激勵去選擇封鎖消息。”(轉引自鐘新:《危機傳播:信息流及噪音分析》,第116頁)

  

  體制內(nèi)學者的見解,顯示的是“政府”不需向民眾負責,而是向上級負責的政治傳統(tǒng)。按民間的說法,即“惟上不惟下,瞞外不瞞內(nèi)”。信息封鎖、新聞欺詐、政治謊言,對于老百姓來說,本來就是親身領教著的,老百姓也從來沒有奢望過“負責”、“信任”之類的西洋景,只要不欺負太甚,不魚肉太過,也就阿彌陀佛了。按老百姓的說法,就是“經(jīng)理吃肉,也得讓員工喝點湯”,州官放火,也得讓百姓能點燈,如此而已。

  由于“惟上不惟下,瞞外不瞞內(nèi)”,政治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就會扭曲為一種表演,民間稱之為“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之類。當政治成為表演時,政治的“取信之道”就會向媒體的運作模式淪變。無論是媒體內(nèi)部還是政界,都知道一個內(nèi)幕,首要媒體不出場,政治行為不開始。政治的表演化,也使政治必然采取表演的邏輯,或者新聞的邏輯。而新聞界的習慣性心態(tài)是唯恐天下不亂,(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正如文人之為文,“文似看山喜不平”一樣,這,早已成為我們政治運作的邏輯了。政治家們喜歡講究“布局謀篇”、“重拳出擊”、“藍劍行動”之類,其實就是這種政治藝術化、表演化的經(jīng)典性表述。于是,政治常態(tài)就成為“平庸”的代名詞,而“非常態(tài)”政治的運作,就成為政治人得以“升遷”的資本。試看當今官員們的興奮點與他們身影出現(xiàn)的場景就能證明:日常性治理中永遠是缺席,“重大事件”發(fā)生卻總是頻頻出境(政治家們的出境率!可否有人統(tǒng)計過?)國家的災難往往就是他們最好的資本,災難越大,資本撈得越足。而在災難背后,那日常性的預防措施,卻始終見不到他們的在場。

  在官場內(nèi)部,以危機為要挾,向下強化控制,向上爭取資源,已經(jīng)是公開的秘密;
以災難為要挾,向上索要權力,甚至是“絕對權力”,向下施加控制,甚至是暴政,也是政治訣竅之一!梆B(yǎng)寇自重”的古老把戲被用足用濫了,不知道這是否吳思先生所說的潛規(guī)則?

  災難不能成為常態(tài),而政治卻應該成為常態(tài)。為了保持政治非常態(tài),有時,官員們強烈地期待災難與危機,甚至于有意制造危機、制造混亂。一波一波的政治、社會運動,可以看作這種制造非常態(tài)政治的習慣性行動,而對黑社會、犯罪團伙的縱容與周期性嚴打(先讓其坐大,乃至有意嗾使,引導他們介入社會沖突,然后一舉殲滅),便是這種非常態(tài)政治的產(chǎn)物。偉大的戰(zhàn)略家毛澤東的遺產(chǎn)之一,就是“通過大亂達到大治”,也就是古語所謂的“亂中取勝之道”,這本是中國政治的傳統(tǒng),在毛之前以及毛之后,都可以看到這種政治類型的影子。

  其實,凡文化資源都是共享的。官方能夠以“非常道”謀求利益最大化,民間也熟悉這一套把戲,以“非常道”維護自身權益。過激行為的頻發(fā)、群體性事件涌現(xiàn),甚至屢屢以生死臨界姿態(tài)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等等現(xiàn)象,在在說明“非常道”已經(jīng)成為我們社會共同的行為規(guī)則了。事實上,也只有以“非常道”手段才能牽動媒體那麻木的眼神,才能“震動”高層那粗大的神經(jīng),才能引起“極峰”的偶然垂顧,才會有非常手段之出動,否則,民生問題何能解決?!試看幾件事實——

  1992年年底至1993年6月,四川仁壽縣農(nóng)民發(fā)起聲勢浩大的抗稅暴動,在抗稅高峰期間,數(shù)萬人圍攻縣政府,這此事件中涌現(xiàn)出農(nóng)民自己的領袖張德安,其活動持續(xù)十年之久……這是共和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暴動,也正是這樣的第一次,才引發(fā)高層的關注——“非常道”的勝利!民間的。

  2003年11月3日,中國首都北京,65歲的農(nóng)民工陳榮祥為討工資,爬上一所工地的塔吊,在30米高的塔吊上“示威”了三個小時,成功地為幾十位農(nóng)民工討回了工資。這又是第一次,中國農(nóng)民工以自殺的姿態(tài)進行抗爭,維護利權——“非常道”的勝利!民間的。

  ……

  但這樣的“非常道”博弈,注定了弱勢群體失敗的命運。畢竟,這是力量太過懸殊的較量,對弈的另一方掌握了幾乎所有的資源,而他們卻只有身體與生命!看看官方的“非常道”——

  1999年12月,山西青年農(nóng)民李綠松因上訪反映村小學建筑中的經(jīng)濟問題,被公安機關抓捕,嚴刑拷打,并“慘無人道地割掉了舌頭”——“非常道”的勝利!官方的。

  2005年12月6日,廣東汕尾市地方當局出動裝甲車等重型武器射殺抗議民眾,“這次惡性事件不僅是1989年天安門之后最為惡劣的一次,也同樣是中國政治暴力在長期低迷之后開始復蘇的一個強烈信號”(以上資料引自袁劍:《奇跡的黃昏》)。又是一個第一次,“非常道”的勝利!官方的。

  當然,平心而論,我們不能只看一面,也應該看到改革開放30年來經(jīng)濟建設的巨大成就,一個世界經(jīng)濟史上的“奇跡”。很多學者,包括體制外的(甚至批判性思想家們?nèi)缭瑒Φ龋,都將這一成就當作目前我們政治合法性的基礎,認為“我們”畢竟還有一點點“共識”,足以保證社會不至于分裂,這也可以說是一種“信任”。不錯,不能否認經(jīng)濟建設積極的社會功能,但同樣不能將經(jīng)濟增長當作解決一切問題的神話。其實,中國式的經(jīng)濟奇跡本身就是政治“非常道”勝利的結果,不過這里不準備展開。

  即使承認這點可憐的“共識”作為中國社會之信任基礎,這種“信任”又能否構成我們政治穩(wěn)固的合法性基礎?這里且借用美國華裔社會學家趙鼎新的解釋作一個簡單分析。

  按趙鼎新的說法,威權國家的合法性一般建立在績效表現(xiàn)上,經(jīng)濟發(fā)展,道德表率和國家防御。但這樣的政權從根本上是不穩(wěn)固的,因為它必須努力兌現(xiàn)一些現(xiàn)實的承諾,“這是任何以績效為基礎的政權必然要背負的沉重包袱”。政權合法性的政治化,使“政府往往很難容忍社會對國家最高領導和最高決策的公開批評,社會危機比較難以通過政府重組而得到解決”(趙鼎新,《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社會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131頁)。

  也就是說,這種建基于經(jīng)濟增長之上的“共識”,很可能只是“信任”的流沙。它雖能保證精英集團之間的團結與妥協(xié),卻無法保證被損害與被侮辱者群體的效忠,利益沖突無法化解,而只能待之以非常手段。這遠不是常規(guī)政治——“一個社會運動的制度化程度越高,它就越接近常規(guī)政治”,趙鼎新如是說。

  一個績效政治必然是“非常道”政治,是依靠奇跡、制造奇跡的政治。奇跡不需要信任,而需要信仰,需要迷信或盲信,如果一定要談合法性的“信任”基礎,這便是中國特色的“信任”內(nèi)容。

  試看制度經(jīng)濟學家們的看法:

  在華人或馬來人的社會中,信任更多地依賴于個人關系和個人忠誠,其基礎是在于熟悉和既有的交往,所以,行為的可預見性是靠享有權威的人物來保障的。因此,在傳統(tǒng)上,保障秩序的條件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非個人化的法治,而是與可信賴的個人共同建立起來的網(wǎng)絡關系……

  ——柯武剛、史漫飛:《制度經(jīng)濟學》

  這種“信任”并非建立在契約關系上的信任,而是單向的人身依附,“權威人物”需要的不是信任,而是信仰;
需要的不是信任,而是忠誠與服從。正因為如此,“信任”問題在中國文化圈中,其實質就是一個忠誠問題,是一個服從與恭順問題,是控制是否到位問題。權威人士、政府官員從來就沒在意過民眾的“信任”,卻十分在意他們的“忠誠”與“恭順”。

  深受西方學術影響的社會學家們,總希望能以自己所學貢獻自己的國家,在批判權威政治時,不忘建言獻策。如趙鼎新就語重心長指出:“寡頭政體現(xiàn)代化過程中打掉舊的精英集團,卻沒有建立新型的社會中層組織,人們之間無法建立信任,相互間的矛盾和利益無法協(xié)調(diào),這種政治往往會遇到一個共同的問題:它平時不希望人們組織起來,一旦社會動亂來臨,連談判時都找不到對象。這樣,社會運動必會走向極端!痹瑒σ仓赋,政治領袖應該擺脫一種根深蒂固的迷信(恐懼?)認為有組織力量比無序的力量更危險。其實,“與有組織的民眾打交道,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不僅談判目標明確,支付的成本也一目了然。這其實是將民眾疏導到有序狀態(tài)的最好辦法!边@真是以君子之心度政治之腹了,妄想將“非常道”政治納入“常規(guī)政治”的軌道,強牛就軛,學者們是何其隔膜。

  說一則民謠。

  早幾年,民間流傳一個段子,說是“炒股的炒成了股東,佃房的佃成了房東,談愛的談成了老公,練功的練成了法輪功,參政的參成了反革命……”有人給這個段子續(xù)了個“狗尾”:“朋友,你被綁架了,你沒得選擇!”于是一片嘩然,好,精彩!

  雖是頑笑之言話,卻含人生哲理。中國式的政治,從來就不是建立在西式的信任基礎上,無論是“約法三章”還是“傳檄而定”,天下屬于誰家,從來就是勢力與實力說話。上個世紀偉人的一句名言“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確實是一語破天機——打天下,坐江山,控制與獨占,就是我們權力的合法性基礎,哪里與信任有絲毫關系?

  “道可道,非常道”,要了解中國式政治,還須從中國文化入手。否則,免不得要鬧出“誤將杭州作汴州”的笑話了。

  

  2008年8月8日 整理

相關熱詞搜索:信任 危機 政治 鄧文 謬思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