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美好新世界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美好的紅色中國形象,首先出現在50年代末的歐洲,逐漸到美國,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達到高峰。美好的紅色中國形象表現在從經濟發(fā)展到道德完善的許多方面:新中國巨大的物質成就、感動人的集體化運動、樂觀向上的真正的民主精神、紅色中國新文化的建設以及種種符合人道理想的社會制度的建設。那些受邀訪問紅色中國的記者、專家們,又像30-40年代去延安或邊區(qū)的前輩們那樣,堅信自己在中國發(fā)現了一個代表未來的“美好新世界”;
在那些西方的“新中國謎”的眼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有高尚純樸的人民、平等自由的社會、富于智慧與權威的領袖,盡管并不富足,但是幸!瓗缀醭蔀楝F代的“道德理想國”。他們希望以中國為背景規(guī)劃著一種理想的社會秩序,他們的真正用意不在于中國,而在于利用中國形象批判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種種不如意的現實。中國形象,不管是邪惡的還是美好的,都只作為西方文化表現差異的“他者”存在。

  

  一

  

  30-40年代的美好的中國形象一夜之間轉變成50-60年代邪惡的中國形象,這種戲劇性突轉再次發(fā)生在60-70年代,那個一度令人憎惡與恐懼的“紅禍”中國的形象,搖身一變又成為昭示著未來進步希望或人類社會和諧理想的“美好新世界”或“道德理想國”。這種一再發(fā)生的兩極間的轉變令人驚訝,也讓人深思。

  10多年前美國反思所謂“丟失中國”的歷史教訓時,曾經批判30-40年代美化的中國形象影響了美國政府的決策,費正清認為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不是想入非非地怪誕化就是想入非非地理想化。10年以后,中國形象從美好到邪惡轉為另一個極端,清醒的人發(fā)現,這一次又錯了。大眾傳媒再次虛構了一個自以為是的中國形象,影響了美國人民的心態(tài)與美國政府的決策。1964年,費利克斯·格林的《無知的帷幕》出版,在這部書里,他試圖解構美國媒體創(chuàng)造的極端邪惡的紅色中國形象。他說:

  “美國正面臨著失去記憶的危險。一個民族的記憶就是它的歷史,而歷史意識的基礎,是容不得錯誤的信息和情感用事的。

  對我們來說,中國之所以難以理解,并不是因為中國遙遠,而是因為一遇上中國問題,我們就容易偏激。我們很少能夠不帶任何主觀情感色彩地討論我們與中國的關系。許多年前,任何不利于中國的說法,都不能被接受,只要談中國,就必須以對中國表示友好為前提。今天,我們又必須只說中國的壞話。似乎中國的一切都是邪惡的。從我們與中國最初交往的時代起,美國對中國就有一種特殊的情結,不是無以復加的敬仰,就是徹頭徹尾的疑慮,我們在兩種極端間搖擺,禁不住地感情用事,從未能夠中正客觀……”[1]

  格林認為,美國這種忽左忽右、偏激極端的態(tài)度,有其深厚的歷史根源。美國的傳教熱情、市場神話,恩撫主義與普世正義激情,曾經使他們對中國情有獨鐘,這種過分的熱情與期望,導致30-40年代對中國形象的美化。蔣介石失敗,毛澤東勝利,中國的劇烈變動以及紅色中國對美國的敵視,徹底打擊了美國文化的自信與價值觀念,于是過分的期望導致過分的失望,最終釀成某種極端化的仇恨與恐懼。格林指出,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現在與過去一樣,都是不切實際的。

  費利克斯·格林在美國工作,持英國護照。作為英國記者,格林在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曾經三次訪問中國。他發(fā)現他所見到的中國與美國傳媒報道的中國形象完全不一樣:

  “美國絕大多數人——大多是30歲以下的人——如果他們相信我們的傳媒提供的中國消息,得出結論只有一個:中國落后,缺吃少穿,人民普遍的苦難,都是由共產黨造成的;
中國的內戰(zhàn)是一群壞蛋把好人趕走了;
好人失敗了,被迫流亡,支持這些善良的流亡者反抗殘暴侵略性的暴君,是美國道義上的責任。這些暴君正迫使中國大眾忍受了難以言傳的屈辱與苦難。

  最近幾年里,我曾兩度去中國(寫作這部書的過程中,我又第三次到中國。見‘北京后記’——原作者注),我相信美國傳媒上勾畫的那番景象,一點都不真實。西方其他國家與共產黨中國有較多接觸的人,也不會接受美國的看法。我相信我們國家最優(yōu)秀的知識分子,同樣不會同意上述觀點。然而,正是這種虛假的中國形象,左右著我們的行動。在很多重要領域里,我們的國家政策也建立在這種虛假的中國觀念上!盵2]

  費正清在《美國與中國》一書1948年版本上提出的美國的中國觀的四種類型,明顯前三種是否定的,最后一種,所謂“社會研究”或者說就是“漢學”,是肯定的。他在10年以后的修訂版中刪去了這段話,或許認為冷戰(zhàn)時代以美國為中心的西方漢學研究,已經取代了前三種神話式的中國觀?墒聦嵶C明,這10多年的美國的中國形象,同樣是某種異想天開、感情用事的虛構,只是虛構的形象從好到壞罷了。這種虛構還不僅限于民間大眾,根據費利克斯·格林的分析,美國許多有影響的漢學家,像阿爾索這樣深孚眾望的評論家,實際上也是在想當然地虛構中國。格林列舉了過去10年間阿爾索有關中國的10多項重大評論與預測,發(fā)現全屬于無中生有。[3]

  如果民間大眾的中國形象虛構多于真實,尚可諒解;
但若精英的漢學研究與時事觀察也多臆斷虛構,就不可理解了。如果只是某一個時期中國形象出現想當然的誤解或虛偽,尚可以就那段歷史討論那段歷史中的具體問題,如果這種誤解反復出現,不同歷史時期雖然有所變化但大多不外是些感情用事、一廂情愿的想當然的虛構,那么,值得懷疑的就不是某一個時代西方的中國形象及其產生這種形象的方式與特征,而是應該懷疑西方的中國形象構成的本質,懷疑西方文明認識異邦的客觀能力本身甚至有關客觀認識的假設是否得當;蛟S所謂客觀的認識這一假設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我們的研究之所以使用“中國形象”而不是“中國觀”或“中國學”,除了研究對象上強調“大眾集體想象物”之外,在理論觀念與方法上的假設就是,中國形象是一種能動主動地選擇、表現、結構、生成意義的話語。其象征的隨意性并不指涉某種客觀的現實,而是在特定文化意識形態(tài)語境下創(chuàng)造表現意義。

  我們分析不同時代西方關于中國形象的變異與極端化表現,并不是希望證明某一個時代西方的某一種中國形象錯了而另一種就對了,一種比另一種更客觀或更真實。而是試圖對其二元對立的兩極轉換方式進行分析,揭示西方的中國形象的意義結構原則。其中反復出現的天堂化或地獄化、美好化或邪惡化的兩種極端類型表現出的二元對立原則以及兩種相反的中國形象對西方文化認同與超越的功能,才是我們研究的理論前提與宗旨。

  50年代西方極盡丑化邪惡化的中國形象,在50年代末,尤其在西歐,已經開始出現轉機。從50年代后期直到70年代初期,從西歐到北美,西方的中國形象重新表現出一種美化的傾向。許多人開始矯枉西方一度流行的邪惡的中國形象,這種矯枉再次發(fā)展到美化甚至崇拜,紅色中國又成為知識分子理想的烏托邦。坦率地說,這種轉化同樣并不意味著錯誤的改正或知識的進步,美化的紅色中國形象也未必就比丑化的紅色中國形象更接近真實。它只不過是另一種文化意識形態(tài)語境下表現出的另一種異域或中國想象的意義。所謂客觀真實概念,只是一種理論幻覺。西方的中國形象,不管怎樣,都是表現生成性的,唯一的尺度便是西方文化系統(tǒng)內的有效性問題。

  

  二

  

  美國人沉浸在某種迫害式的狂想中。恩撫主義直接導致中國丟失論與麥卡錫主義,加上朝鮮戰(zhàn)爭與后來的越南戰(zhàn)爭,美國的中國經驗非常沉痛。中國盡管在地理上非常遙遠,而且50-60年代很少有美國人到中國,但在心理上,中國卻非常迫近,似乎就是美國人身邊的某種邪惡與危險。相對于西歐來說,美國的中國形象可能更邪惡也更真切。格林反復說明自己具有歐美雙重背景(生長在英國受教育在英國為英國廣播公司工作,但住在美國,有一個美國的家庭,關心美國事務),他意識到歐洲與美國的不同背景,可能意味著中國觀念與想象上的某種差異。他描述的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形象,比如說好人與壞人之間的戰(zhàn)爭的黑白片式的場景,大概很少出現在西歐人的想象中。如果以同樣的善惡沖突模式描繪西歐人想象中的中國場景,可能是帶有東方情調的優(yōu)雅神秘的“滿大人”與蘇聯肅反委員會委員之間的沖突。法國人、意大利人的中國在心理想象上的距離比美國人、英國人遙遠也更自由。美國人的中國想象背景可能是一代人的經驗,英國人是一個世紀的經驗,而法國人與意大利人,可能就是將近一個千禧年的經驗,從馬可·波羅時代開始。吉蘭到中國,處處尋找那個帶有東方城市的喧囂與人情味的傳統(tǒng)中國,西蒙·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到中國,她的感觸與想象竟是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歷史終點上的中國革命。

  西歐之紅色中國的形象,要比美國溫和得多。美化紅色中國的傾向,最早也出現在歐洲。吉蘭說,新中國給他的最大感想一好一壞:壞是人所共識的,“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強制,已使任何一個還想作為人而不是變成機器人的人,都感到窒息”。好也是有目共睹的,“共產主義在中國的成績,從正面效益看,完全可以為他所取得的驚人的物質成就而自豪”。[4]盡管吉蘭認為紅色中國摧殘人性扼殺精神,但他畢竟還是承認新中國的經濟成就。他在1955年“看到”的中國形象,并不像同一年里沃克在他的學術暢銷書《共產黨統(tǒng)治下的中國》中描述得那么黑暗,至少中國已經不挨餓了,真正的工業(yè)化時代開始。1955年法國著名作家、女性主義者、薩特的終生情人西蒙·波伏娃也來到中國。她認為吉蘭的“螞蟻山”或“藍螞蟻”的說法既無新意又多偏見。[5]中國的物質成就并不是以個人生活的幸福與自由為代價的,恰恰相反,物質成就是個人生活的幸福與自由的基本保證。在波伏娃的筆下,紅色中國最光明的形象,拖著2000多年漫長歷史的身影出現了:“……新中國代表著歷史上一個特別激動人心的時刻:在這個時刻,人們一直苦苦夢想的人道,終于開始有可能變成現實。”革命打破了中國停滯的歷史,“中國今天活生生的現實就是它的未來!敝袊且粋生活在未來的光明中的國家。[6]

  波伏娃的《長征》,標志著西方重新美化中國形象的開端。她認為中國剛剛結束了它的革命的史詩時代,關于那個時代的記憶,許多是馬爾羅的《人的狀況》留給她的。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國革命進入了建設時代。在這個時代里,紅色中國的最大成就在于開啟了六億人口中有五億多農民的龐大國家的工業(yè)化進程。在農村,波伏娃看到了集體化勞動最初的成就及其對社會經濟與家庭倫理結構的影響,看到了婦女的解放。波伏娃說:“在這個領域(家庭與婦女——引者注),像許多其他領域一樣,中國一方面表現出許多落后的東西,另一方面,又有許多先進之處遠遠超過世界其他地區(qū)!盵7]中國在農業(yè)基礎上開始了國家動員控制的規(guī)模龐大的工業(yè)化運動,它不僅迅速改善了國家的經濟狀況,同時也改善了工人的待遇。這也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望塵莫及的。吉蘭等人認為,中國經濟成就是以人道關懷為代價的,經濟進步有益于國家無利于人民。當工廠與高樓豎起來的時候,精神的花園卻被夷為平地。這種對中國思想專制的指責,是重新美化中國形象的最大障礙。波伏娃感到自己在這方面最有發(fā)言權,她用很長的篇幅討論紅色中國的“文化”。她認為紅色中國的“文化”,是一種只有在中國文化歷史背景下才能夠理解的“啟蒙文化”。啟蒙的意義是在民眾中普及知識、破除迷信、建立新道德新觀念。在波伏娃看來,中國共產黨政權更像是文化的革新者,而不是破壞者,共產黨在作家中的組織機構,也并不像西方人想象得那樣干涉作家的創(chuàng)作自由,只是要求作家們?yōu)閱⒚纱蟊妼懽。她預言:“終有一天,中國會成為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在中西之間將不再有截然不同之處,大家都將是世界文化的一份子。這意味著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地位,中國也將屹立于未來,中國將在創(chuàng)造生機勃勃的未來的過程中自新……”[8]

  波伏娃在啟蒙的中國看到啟蒙的理想,同時她也在啟蒙的理想中看出啟蒙的中國。文化視野決定人的異域觀念與想象。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最初的幾年封閉之后,開始邀請西方與世界其他地區(qū)國家的記者進入中國采訪。這些人都帶著自身文化的期待視野看到他們期待看到的。作為旅行者,他們或者期望自己能夠發(fā)現一些“不同俗見”的新東西,或者希望證明自己已有的某種看法或某種猜測。他們的旅行與報道,不管出于上述哪一種動機——經常同時出于兩種動機——都會改變當時在西方流行的邪惡的中國形象。而由這些旅行者記者創(chuàng)造的新的紅色中國形象,也多多少少都是他們期望中的!靶皭旱闹袊蜗螅梢宰C明他們的恐懼,(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而美好的中國形象,則可以證明他們的欲望,或者說是理想。他們談論中國的時候,實際是談論自身,談論西方的社會問題與理想。波伏娃在中國歷史的背景下解釋紅色中國的問題,但她真正關心的,仍是革命是否能夠促成歷史的進步、經濟的繁榮與人的幸福,而紅色中國似乎證明了從法國革命到俄國革命一直有待證明的這個問題。

  紅色中國的美好形象,首先出現于50年代后期的歐洲,它是作為對過分邪惡的紅色中國形象的批判出現的,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種鮮明的對話關系。波伏娃的《長征》主要針對吉蘭的《六億中國人》代表的觀點:即使紅色中國的物質成就值得肯定,那也是以摧殘人性為代價的,中國人民成為中國進步的犧牲品。波伏娃認為,中國共產黨的專政及其國有化經濟形式,是建立在人民意愿基礎上的。馬爾羅的《人的狀況》,使波伏娃可以理解鎮(zhèn)反,而她在中國的考察以及從其他渠道獲得的消息,又使她確信中國共產黨不是在 “洗腦”,而是建設一種以文化普及為基礎的大眾文化,至于農村合作化運動,她認為那不僅符合廣大農民的意愿,也適應中國農村經濟發(fā)展的需求。

  同一個中國,同一種歷史事件,在西方卻表現出兩種完全不同的形象與意義。問題不是中國有兩種現實,而是西方有兩種中國形象。這兩種完全相反的中國形象,恰好表現出西方文化自我認同與超越的張力。

  

  三

  

  美好的紅色中國形象的建立,開始對前10多年邪惡的中國形象的種種“反面特征”進行全面矯正。首先是經濟方面,紅色中國的物質成就是明顯的。連邪惡形象也試圖包容這一點,只不過認為巨大的物質成就是以人性與精神的犧牲為代價的。美好的紅色中國形象,最重要的內容是物質的進步或成功的工業(yè)化運動,其次是中國共產黨的意志與人民意愿的統(tǒng)一,再次是一種感動人的集體化運動與樂觀向上的真正的民主精神,紅色中國新文化的建設以及種種符合人道理想的社會制度的建設。極端化的美好的紅色中國形象,幾乎是烏托邦形象,它以中國為背景規(guī)劃著一種理想的社會秩序,而其中真正的用意,不在于批判西方流行的邪惡的中國形象,而在于批判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種種不如意的現實,因為邪惡的紅色中國的形象,恰好在認同、肯定西方資本主義的現實。中國形象,不管是邪惡的還是美好的,都是作為表現差異的“他者”存在的。

  美好的紅色中國形象,在西方幾乎被烏托邦化了。尼爾倫夫婦1958年初在中國訪問,正趕上中國的大躍進時代,他們將自己的觀感寫成的著作,命名為《美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語出莎士比亞的戲劇《暴風雨》中的愛麗兒的贊嘆:“啊,多么令人驚奇!這里有這么多的好人!人類多美好!啊,美好新世界……”1932年A·赫胥黎(A. Huxley)的烏托邦小說書名也用了《美好新世界》。他們看到中國“經濟穩(wěn)定,生產增加,工人和集體農莊的農民收入得到提高。與此同時,數以百計的工廠、橋梁、學校、住宅區(qū)、文化中心及康復醫(yī)院竣工……”到處是成就,到處是熱火朝天的勞動,他們被感功了,就像年輕的愛麗兒重回人間,年老的浮士德看到開拓自由與生活的民眾那樣,晃然間覺得自己來到了一個“美好的新世界”。他們堅信自己在中國發(fā)現了一個“美好的世界”。

  那些最初受邀訪問紅色中國的記者、專家們,又像30-40年代去延安或邊區(qū)的前輩們那樣,堅信自己在中國發(fā)現了一個代表未來的“美好新世界”,同時,他們也為自己的同胞對這個世界的無知和誤解感到擔憂。他們是從“烏托邦”回來的人,有使命告訴大家他們見識的一切,改變大家的觀念并改造大家所在的現實!斑@么多的好人”或“體格健壯、天真爛漫的中國青年”,不可能是西方人傳說中的“藍螞蟻”。尼爾倫夫婦的解釋是“中國所采用的最簡單的經濟運動形式便是厲行勤儉節(jié)約,……中國經濟的一體化也體現在人們統(tǒng)一的穿著。……這種統(tǒng)一化的目的在于設計、印染和衣料生產的經濟性……統(tǒng)一著裝在幾年內不僅節(jié)省了大量經費,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培養(yǎng)了一種患難與共的意識和步調一致的素質。上至國家主席、總理,下到廠長、手工藝人、普通工人、農民,無論男女,一律統(tǒng)一著裝。所有中國人所關心的不是外表,而是如何全心全意地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9]

  中國的集體主義熱情,似乎只有在最高尚的無私境界中才能理解,與專制奴役根本不同,紅色中國沒有傳說中的暴政、奴役、混亂、貧困,也沒有像西方人好意多慮惡意污蔑的那樣,破壞了社會結構與文化道德。傳統(tǒng)中國崇尚家庭,這是令西方人敬慕的美德。新中國并沒破壞這種美德,而是將此擴大化為一種廣泛的社會秩序,似乎古代中國的家國理想在紅色中國以共產主義的方式實現了。尼爾倫夫婦說,傳統(tǒng)中國人生活的核心是土地和家庭,“解放后中國領導人希望將全國變成一個自由、平等的大家!边@是特有的中國式的社會理想。紅色中國試圖在傳統(tǒng)中國與現代西方之外,建立一種新文化。這是一種健康的大眾文化。許多人都像西蒙·波伏娃那樣,注意到中國的教育、科技、藝術、衛(wèi)生事業(yè),F·格林道:“可能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那樣,教育支出在財政總收入占如此之大的比例。1960年,有86.2億元(相當于34.48億美元)被用于教育及衛(wèi)生事業(yè),占國家預算的12.3%,其中用于教育事業(yè)的資金是64億元。1960年度的國家預算中,教育與衛(wèi)生開支比軍費開支多了48%,而這還僅僅是中央政府的開支。由各地政府、公社和工廠開辦的學校要比教育部多得多!盵10]他們參觀學校,從北京大學到山西偏遠農村的公社小學,他們贊美教育的群眾路線,勞動與生產相結合。有人也提出異議,認為這樣會消除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的差別。但了解中國歷史的李約瑟教授說:“在過去的中國,學者脫離勞動是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恐怕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的情況像中國那樣嚴重。而如今中國人決心克服它。由于過度的熱情,也許在有些時候或有些地方做得有點出頭,但這場運動基本上是健康的。

  所有的文化與文明都曾遭受過理論與實踐相分離的困擾。但是,那些最偉大的思想家、實踐家和藝術家都曾指出,只有當一個人同時具備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雙重經驗時,他才有可能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這種結合不僅會帶來對大自然更真切的認識,而且會使人們更加深切地同情那些依然在用最基本的體力勞動來為社會作貢獻的人們……”[11]

  紅色中國巨大的經濟成就讓旅行者們吃驚。尼爾倫夫婦離去不久,巴黎大學的查爾斯·貝特海姆博士(Dr. Bettelheim)與法國經濟學家代表團一道來到中國。他說:“最重要的是,其他經濟學家和我一致認為我們所到的國家正在以一種難以置信的速度前進。在此方面,它勝過其他任何國家取得的成就!1958年9月,英國經濟學專家就在一系列統(tǒng)計數字基礎上提出預言:“以這樣的增長速度,用不了十年,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三位工業(yè)強國,僅次于美國和蘇聯!蓖10月,加拿大皇家銀行總裁詹姆斯·摩爾(J. Moore)訪問中國歸來后激動地描繪:中國“工業(yè)增長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全面實現了現代化,人類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偉大功績及其巨大的影響力實在難以形容,那是一幅珍貴壯麗的景象。我所能說的就是:眼見為實,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偉大的奇跡。……我們認為,絕大多數中國人已經擁有了一個他們想要的政府,一個可以改善他們生活的政府,一個他們信賴的政府,一個永遠無法替代的政府。” [12]

  F·格林的預測在他看來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所說的工業(yè)鞏固期,而事實是,正如他所說的,“中國的工業(yè)鞏固期正在來臨”,因此在他看來,他的預測將是完全有理由實現的。如果說是烏托邦,那么它更大意義上也是一種未來的烏托邦。波伏娃說,中國最讓她感動的是,中國生活在未來中。他們已經取得的成就,在中國歷史上看,是巨大的,但更重要的是人民的樂觀努力的精神與政府與民眾意志的統(tǒng)一和諧。那才是美好未來的基礎。

  物質進步是人類社會幸福與自由的保證,而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的積極與奉獻的精神,更能加強人們對未來幸福與自由的信心。巨大的物質成就令人感動,然而,中國人民完成這種物質成就的勤勞、勇敢、公而忘私、樂而忘憂的精神,就更令人感動。西方傳說中國農村的合作化與公社化運動,是以血腥強暴的形式推行的。但旅行者們發(fā)現,沒有哪位農民是被迫加入互助組、合作社或人民公社的,而農業(yè)集體化的道路,不僅有益于提高農業(yè)生產水平,也能夠提高農民的收入與生活水平。F·格林說:“十年之內中國農村經歷了三次變革——土改、合作化及現在的人民公社運動。中國人相信,這三個階段的發(fā)展已將世界上最不具凝聚力、最不具生產力的農業(yè)生產體制帶到了世界上最鞏固、最具發(fā)展?jié)摿Φ纳a體制的門口”。[13]

  在美好的中國形象中,西方傳說的紅色中國所有的邪惡特征都被一一否定了。實際上,在西方文化中,兩種截然對立的中國形象形成一種對話式的張力關系,其中中國形象最終變成一種隱喻,人們真正討論的不是中國如何,而是各自的意識形態(tài)觀點如何。美好的中國形象大多是在表達某種左翼觀點及其對西方現實的不滿。他們在中國形象中討論的與其說是中國的現實,不如說是西方的理想。所以,如果西方的中國形象是一面鏡子,那么這面鏡子照見的不是中國,而是西方文化的精神面目,如果中國要從西方的中國形象中認識自身,那么他看到的也不是自己,而是被扭曲,被重新組構甚至虛構的另一個中國,一個變體、異相。美好的或邪惡的中國形象,可能同樣都不真實。30-40年代美好的中國形象劇變?yōu)?0年代邪惡的中國形象,到50年代末,美好的中國形象又重新出現在西方,“美好新世界”甚至比30年代的“大地”更完美、更感人。“美好新世界”幾乎成為啟蒙傳統(tǒng)理想的烏托邦。

  

  四

  

  西方的中國形象在不同時代甚至同一時代中,在肯定與否定的兩極間劇烈搖擺。最終讓人感到懷疑的,不是其中的某一種形象,而是兩種形象甚至西方的中國形象本身是否可信。

  1973年,尼克松訪華之后,曾經率領一支美國婦女代表團訪華的美國著名演員作家雪莉·麥克蘭妮說:“中國因為遙遠而神秘……尼克松訪華成功回到美國的時候,就像當年馬可·波羅從大汗的宮廷回到威尼斯,他不僅帶回了關于那個遙遠帝國的消息,也指明開通了通往那個帝國的道路!盵14]尼克松訪華對西方,尤其是美國的中國形象的影響是,一、它創(chuàng)造了美國人了解中國的條件并引起了美國各界對中國的興趣,二、徹底扭轉了邪惡的中國形象,將西方小范圍內久已出現的美好的中國形象,迅速在美國推向高峰,中國從一個邪惡的紅色帝國變成了代表人類發(fā)展方向的社會主義烏托邦,紅色恐慌終于變成紅色希望。莫舍爾在討論尼克松訪華對美國的中國形象的影響時指出,尼克松訪華徹底改變了美國的中國形象!澳峥怂蓪χ袊脑L問的那些日子,恐怕并不像他自己夸大其辭的說法那樣,是“改變世界的一周”,但這一周的確改變了美國對中國與中國人的看法。這種變化可以從兩次民意測驗的結果中看出來。接受測驗的人開列出一些他們想到的最適合中國人的形容詞。在1966年的民意測驗中,除了一個‘勤勞’之外,接受測試者最常想到的4個詞全是貶意的,如‘無知’、‘好戰(zhàn)’、‘狡詐’、‘危險’。到尼克松訪華結束時那次民意測驗,受試者列出最常用的5個形容詞卻變成了‘勤勞’、‘智慧’、‘靈巧’、‘善于進取’、‘講求實際’!盵15]

  尼克松的中國之行不僅改變了冷戰(zhàn)世界的格局,而且還改變了美國甚至整個西方對中國的看法。各行各業(yè)的西方人帶著各種不同的幻想與信念進入中國。他們往往不僅是去某一個地方旅游,而是期待著在旅行中發(fā)現某種預想已久或難以確信的東西。“中國使你相信一切都是可能的!盵16]前往中國旅行,不僅是一個地理歷程,也是一個心理歷程。他們堅信并且證明,他們在遙遠的殊異的世界里,可以發(fā)現生活與自我的真實意義。不同國家不同身份的人組成的訪華代表團,在中國按照同一條線路同一種方式旅行,從廣州到北京,從大寨到延安,參觀工廠、人民公社、學校與醫(yī)院,回到西方后,又以同一種方式介紹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樂觀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平等自由的社會,豐衣足食的生活。西方社會關注中國,前往中國,創(chuàng)造并傳播美好的中國形象,似乎他們現在所談論的中國,與幾年前傳說的那個邪惡、殘暴、災荒、混亂、野心勃勃、極富侵略性的紅色帝國根本沒有關系。美國的中國熱不僅將已出現10年之久的西方美好的中國形象在美國這個曾經最仇視中國的國家迅速推向高潮,而且還帶動了歐洲國家熱情,贊美中國幾乎成為一種時尚,(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猶如G·桑迪尼說的:“中國如今變成了一種世界時尚,一切都是那么確鑿無疑。不管走到哪里,不管是極端的保守主義者還是徹頭徹尾的資產階級政客,都爭先恐后地贊美起毛澤東來,以此來重塑自己的政治生涯。”[17]

  改變了的中國形象從邪惡的地獄變成歷史進步的天堂。旅行者像朝圣一樣前往中國,讀者像閱讀福音一樣閱讀他們的游記,而那些曾經連篇累牘地刊載中國噩耗或詛咒中國的媒體,如今卻若無其事地大喝中國贊歌。那幾年里,有關中國的報道,不管出自什么人的手,從金融巨頭大衛(wèi)·洛克菲勒(David Rockefller)到演藝名星雪莉·麥克蘭妮,不管寫成什么體裁,從日記到新聞報道,都有人出版,有人閱讀。重要的不是這些人和這些書,而是這些人的這些書重復講述的某種激動人心的消息。大衛(wèi)·洛克菲勒說:“……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社會革新,是類歷史上最重要也最成功的壯舉之一!盵18]演藝名星似乎比金融巨頭更容易被感動,麥克蘭妮說:“……中國對我觸動最大的是它徹底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乙姷搅艘粋民族,……在改變政治、經濟和物質生活本質的同時,他們讓人性中光明的一面始終處于支配地位。當然,在一個擁有8億人口的國家,不可能就沒有人表現得自私、殘忍、邪惡、貪婪。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都充滿集體榮譽感,彼此友愛、團結互助,他們熱愛和平,富于人道主義情懷。”[19]

  紅色中國已不僅僅是一個滿足某種異國情調想象的美好的國家,甚至成為西方社會需要學習的具有嚴肅意義的榜樣,一個“現實的烏托邦”。1973年,美國政治學者,后來成為老布什總統(tǒng)的國家安全顧問的米歇爾·奧克森堡編輯出版了《中國的發(fā)展經驗》,書中收錄了不同領域的專家討論如何借鑒中國的發(fā)展經驗的文章。在該書前言《向中國學習》中,奧克森堡說:“我們向世界上其他國家學習,但情況最復雜也最值得學習的,是中國。僅僅23年前,這個國家還面臨著堆積如山的難以解決的問題:諸如內戰(zhàn)、通貨膨脹、外國勢力、階段性的災荒、無知、迷信。不出一代人的努力,這些發(fā)展的障礙問題,就大多解決了。國家獲得了新生,取得了巨大的經濟與社會進步。而且,更重要的是,中國人民在許多領域進行了大膽的革新試驗,諸如行政管理、教育、城市化模式、罪犯改造、公共衛(wèi)生、企業(yè)管理,軍民關系。這些試驗都與我們緊密相關!眾W克森堡認為,中國革命對西方社會是一次巨大的挑戰(zhàn),這種挑戰(zhàn)涉及到西方文化基本的價值觀念。首先,西方人認為社會是不可能完善的,而毛澤東則認為對立可以統(tǒng)一,一個社會既可以民主又可以集中,既有紀律又有自由,兼顧集體與個人,社會的和諧就產生于對立統(tǒng)一中。其次,西方認為社會的變革必須通過體制的運作,循序漸進地完成,而中國革命與毛澤東思想證明,社會發(fā)展與人類幸福,也可以通過非體制的激進的革命完成。再次,西方人認為現代國家權力是為人謀利益的重要保證,人不可能推翻國家政權,只能設法減少國家對個人的危害。但中國革命證明人民,尤其是窮人的武裝革命,可以推翻國家政權,建立新秩序,保障和平與幸福。最后,西方人認為現代化必然伴隨一些制度與自然的災難,這是進步的代價,難以避免,而中國的發(fā)展道路,恰恰避免了西方現代化的種種缺陷。中國經驗是一種趨于完美的社會變革經驗,它廣泛挑戰(zhàn)了西方關于國家與社會的價值觀念對美國乃至整個西方,都是重要的啟示!俺酥狻保瑠W克森堡說,“遠比這些更重要的,是中國革命昭示了一種樂觀的信念,人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建設完善的社會。這種精神將給美國以靈感,美國需要這種精神。中國人努力建設一個更完美、更正義的社會的事業(yè),激勵著所有的人。”[20]

  “中國使你相信一切都是可能的”。奧克森堡和他的學者同事們有條理地整理了中國啟示的諸種意義,而歸結到最后,最重要的一點仍是,“人完全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建設完善的社會。”中國是一個“美好新世界”,它的意義不在自身,而在對西方人的啟示。他們贊美毛澤東的中國就像當年贊美孔夫子的中國一樣,他們是在自身的關懷視野內,討論自身的理想,中國至多只是一個象征。而確定這種象征的意義的,往往不是中國的現實,而是西方文化在特定時代背景中共同感受到的某種缺憾與期望。

  

  五

  

  美國人推崇的革命,不管怎樣都不可能太激進。因為構成美國文化主體的是馬克·吐溫筆下的小鎮(zhèn)上的“鄉(xiāng)愿”精神。法國人則不同了。革命經常成為一種民眾激情。這個法國大革命、巴黎公社的故鄉(xiāng),曾經是中國革命的榜樣,現在,新世紀里,卻將中國當作他們學習的榜樣。

  法國人理解的革命比美國人激進得多。1968年“五月風暴”,差點又釀成一場法國大革命。全國罷工,內戰(zhàn)一觸即發(fā)!拔逶嘛L暴”期間,巴黎的游行隊伍里,學生、工人與知識分子們,時有揮動著《毛主席語錄》的,他們稱為“小紅書”。“革命”在戴高樂政府的鎮(zhèn)壓下失敗了。如果說革命期間人們還沒有真切地意識到中國革命的重要意義,革命失敗后這種意義就明顯了。左派知識分子認為,中國革命是世界上唯一一次成功的、沒有“變修”的革命。他們這種觀點形成的歷史背景是對西方革命的普遍失望。在他們看來,蘇聯革命早已變修,斯大林不過是個紅色沙皇。法國共產黨也變修了,“五月風暴”期間它反對暴動,認為應該走和平議會道路。只有中國,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不斷革命,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徹底的文化大革命。法國激進的左翼知識分子們以“泰凱爾”(TEL QUEL)雜志為陣地,發(fā)表了一系列歌頌中國革命與毛澤東的文章。他們的新中國崇拜主要內容是:一,西方革命接連失敗,中國革命徹底成功。中國代表的東方的革命,是西方資本主義勢力鎮(zhèn)壓不了的,是西方文明與資本主義秩序永遠的否定面,他者的旗幟。二,中國革命實現了人人平等的社會,鏟除了社會等級造成的剝削與壓迫,是西方革命向往已久、又似乎永遠沒有希望達到的烏托邦。三、蘇聯革命證明了列寧主義的失敗,“五月風暴”原想證明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最先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成功的預言,現在事實似乎令人失望,革命只有在前資本主義的中國才成功。對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的失望使他們認為,“毛主義”才是真正的革命哲學。四、法國知識分子認為,前衛(wèi)的文學藝術是革命的意識形態(tài),它改造人的思想,準備了革命精神!懊髁x”恰恰表達了他們的想法,將文學藝術當作革命的武器。而且,最有吸引力的還是,毛澤東本人就是一位詩人,詩人治國是西方自從柏拉圖時代就有的古老理想。

  法國“泰凱爾”圈子的左翼激進知識分子推崇中國革命與“毛主義”,將中國當作最終否定西方資本主義的絕對的“他者”!疤﹦P爾”圈子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著名的女性主義批評家克里斯蒂娃寫了一本書《中國婦女》,論述中國的意義并不是人們想象的某種異國情調。中國體現著政治革命與前衛(wèi)藝術的精神。只有那些真正主張革命、具有前衛(wèi)藝術觀念、并且對西方文明有豐富的知識與深刻的感受的人,才能夠理解中國。[21]實際上“泰凱爾”圈子的理論家們,既有前衛(wèi)藝術觀念又有對西方文明的理解,唯一欠缺的是“中國知識”。他們中只有克里斯蒂娃獲得過中國語言與文學的學士學位,其他人的知識與經驗背景,基本上與中國沒有關系。實際上本來也不需要有什么關系。因為中國或“毛主義”不過是他們表現自己的政治與藝術觀念的一面旗幟,就像他們喜歡印在雜志封面上的漢字,這是一種裝飾,盡管很少有人知道或想知道那幾個漢字的意義。

  西方文化將中國想象為烏托邦的時候,中國的現實正經歷著可怕的文化大革命。西方人推崇的“一切都是可能的”這種危險的瘋狂念頭,最終在中國導致了“一致都是可能被破壞的”這一災難性的瘋狂現實。回顧西方的中國形象的演變歷程,有兩種明顯的“差距”令人驚奇。

  一、不同時代西方的中國形象變化的“差距”如此之大,天上地下,天堂地獄,時常讓你很難相信他們談論的是同一個國家。18世紀從孔教烏托邦演變成東方專制帝國,轉變的幅度就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20世紀這種變化就更激烈更極端化,而且變化的時間也更短更急劇,從一個世紀到一代人。

  二、西方的中國形象與中國的現實“差距”如此之大,使你時常難以相信他們談論的就是那個現實的國家。具有反諷意味的是,有時中國的現實越糟,在西方的中國形象反而越美好。

  討論西方的中國形象,人們參照兩個坐標,一是西方中國形象自身的演變過程,二是中國的現實。上述兩大“差距”提出的問題,是西方的中國形象研究面臨的根本問題。西方的中國形象在歷史中的演變,是否可能顯現出某種規(guī)律,比如說不斷趨于相反極端的搖擺變化?這種規(guī)律是否昭示出西方的中國形象的某種本質特征?比如說,它是西方文化自我認同與超越的“他者”,其本質意義不在于中國形象如何,而在于中國形象與西方文化構成的差異關系如何。西方的中國形象,與中國的現實究竟表現為一種什么關系,或者說,它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中國的現實,如果歪曲、誤解、想象、虛構一再出現,不僅是否“反映”真實值得懷疑,連“反映”這個概念以及與它相關的歪曲、誤解等概念的使用都值得商榷了;蛟S西方的中國形象的意義,無所謂“反映”“認識”,又無所謂“歪曲”、“誤解”中國的真實,它只是表現西方文化心理的期望、缺憾、恐懼與幻想。

  半個世紀間西方的中國形象在兩極間劇烈搖擺。30年代前后西方的構筑起來的美好的中國形象,在40年代后期被一點點拆解,50年代初建立的邪惡的中國形象,50年代末又開始被拆解,起初在歐洲,后來到美國,70年代初,另一種美好的中國形象終于達到高峰。身處那個時代,人們很難不受那種所謂的“中國熱情”感染,這種熱情可能是恐慌、仇恨,也可能是憐憫、仰慕;
脫離那個時代,人們又很難理解在那種不可思議的熱情下產生的中國形象,這種形象可能是邪惡的,也可能是美好的,二者之間差異如此之大,好像他們談論的根本不是同一個國家。

  在西方的中國形象中,“中國”的確不是一個現實的國家,而是一個文化想象中的作為“他者”的地域。這個地域不是由現實構筑的,而是由“故事”構筑的。所謂“故事”,強調的是其想象虛構性與某種似是而非的真實性。他者想象中的中國存在于西方特定文化特定時代的不同類型的文本中,從新聞報道,游記、小說到學術著作、政府報告,這些文本的不同的修辭策略構筑出同一種中國形象,并不斷重復加強,確認傳播。表面上看,這種中國形象是反映性的,實質上卻是表現的,其意義符碼與語境,是西方文化心理中的中國形象原型與西方文化自我認同的結構。

  所謂中國形象原型,是西方的東方主義想象體系中的一種關于差異秩序的他者想象的最基本的因素,可能作為地獄,也可能作為天堂,它的意義取決于西方文化心理對自身的認同。如果西方文化處于歷史上的一個相對完滿的時期,它肯定自身現存的秩序并排斥異己,那么中國形象就可能表現為一個比西方差甚至成為西方文化否定的某種否定性因素的代表,在這一他者形象中,西方人觀照體會到自我確認、滿足與安全。如果西方文化處于一個感到缺憾并試圖變革的時期,它便否定自身現存的秩序并推崇異己,那么中國形象就可能表現為一個比西方優(yōu)越甚至成為否定西方現存文化的某種理想性因素的代表。在美好的中國形象中,西方人觀照體會到自我缺憾,不安與變革的沖動,中國形象甚至成為某種烏托邦。我們討論不同時代西方的中國形象的變異,實際上,在同一時期,不同意識形態(tài)背景也會產生不同的中國形象,甚至兩種完全相反的中國形象可能出現在同一個時代?傊,作為文化他者的中國形象,是西方文化的某種“集體想象物”,其意義并不存在于它自身表現如何,而在于它與西方文化所構成的差異關系如何。因為只有在這種差異關系中,西方文化的自我意識才能夠得到認同。

  西方的中國形象是西方文化想象地理中的他者,與現實地理中的那個國家構成的似是而非的反映關系,是一種錯覺。我們的研究從根本上就不應該假設西方的中國形象是否反映了中國的真實這個命題,更不應該試圖從西方的中國形象中“認識”中國。西方歷史中反復出現的兩種相反的中國形象,表現的是西方文化的自身的變化。60年代前后西方的中國形象從邪惡轉向美好,與中國的現實無關,它是西方文化思潮自身變化的晴雨表。如果要對照中國的現實,人們也許會注意到中國現實與西方的中國形象的特征完全相反,美好的中國形象出現在西方的時候,恰恰是中國現實的黑暗時代,從60年代初的災荒到60年代末的文化大革命。西方的中國形象,討論的是“西方之中國”。(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六

  

  在中國形象這一文化他者中,西方人看到文化的自我。解讀西方的中國形象,只有在西方文化的語境中進行。60年代西方的中國形象逐漸好轉,從少數記者、旅行者的報道到許多媒體參與的“炒作”,紅色中國形象越來越光明,最后幾乎成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某種楷模。這種轉變在50年代西方幾乎不可想象。弗洛里克在回顧60-70年代的西方流行的美好的中國形象時指出:“……對‘發(fā)達’的西方的很多人來說,中國榜樣的形象出現,有不同的原因。首先,蘇聯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中國是強烈反蘇的國家,因此贏得了大家的同情與注意(我們發(fā)現自己關于蘇聯知道得太多,而關于中國又知道得太少)其次,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中國都具有某種異國情調,中國是神秘的東方最有魅力的地方。我們難道就不能接受這樣一種假設,這種獨特的文化開辟了一條優(yōu)越的現代化道路?……再次,對某些西方人來說,今天對新中國的友好與頌揚,多少出于某種負疚與補償,他們感到在過去的歷史中西方虧待和剝削了中國……再次,對于那些關注西方60年代出現的道德危機并探索出路的知識分子,中國形象樹立的榜樣,成為人類道德救贖的希望之光……最后,對于世界各地的激進主義者,中國代表著人類向往烏托邦的最后努力,它的社會主義建設,比歷史上任何烏托邦實踐都更具有現實的可能性!盵22]

  60-70年代西方美好的中國形象表現在從經濟發(fā)展到道德完善的許多方面。起初中國形象的優(yōu)點還表現在物質進步上,但遺憾的是,不管在中國背景上這種物質進步的程度有多大,相對于西方還是寒傖的。所以,物質進步的意義在西方視野內仍是有限的,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完美的中國形象,很快西方人就開始發(fā)掘“新中國”的道德內涵。于是,在共產主義新人新國家的紅色外衣下,當年孔教烏托邦的道德理想一一復活了。在西方的“新中國迷”的眼里,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再次成為“世界上治理得最好的國家”,那里盡管并不富足但是幸福,高尚純樸的人民、平等自由的社會,富于智慧與權威的領袖,一位美國地理學教授描述他的訪華觀感,猶如描述某種烏托邦經歷:“在黃河和長江谷地,生活著一個健康的民族,他們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舉止優(yōu)雅,幸福美滿地生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23]美國學者保羅·霍蘭德在(Paul Hollander)《政治朝圣:西方知識分子前往蘇聯、中國與古巴的旅行1928-1978》一書中,詳細分析了60-70年代西方美好的中國形象多方面意義,從道德理想到現代化道路,從該書第七章“中國朝圣:新天地的舊夢想”題記中引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言論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方美好的中國形象,中國是如何被烏托邦化的:

  “在我看來,中國是一個開明的君主制國家,他們有一個牧師式的君主,贏得了全民全心全意的愛戴。總之,那是一個信仰虔誠、道德高尚的社會!

  “……這是一個踏著輕快的步伐、帶著高度的熱情向未來的民族,這個民族昭示了世界上一種全新的文明。中國已經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躍進,突入歷史。”

  “……今日中國的生活無比快樂,……一種全新國家觀念實現了人們許多美好的夢想。政府支付人民的教育費用,將軍與政治家都是學者與詩人。”

  “人民看上去健康快樂,豐衣足食,他們明白地表達自己是毛主席的新中國的公民……鄉(xiāng)村的變化翻天覆地……毛澤東的革命無疑是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的最大幸事……毛澤東思想……已經開花結果了……”[24]

  西方60-70年代的美好的中國形象,首先表現為進步烏托邦。那些激進的“朝圣者”們,發(fā)現的是一個“全新的社會”,既不屬于傳統(tǒng)的中國又不屬于現代西方,既不屬于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又不屬于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中國開辟了一條獨特的現代化道路,解決了人類向自由與幸福的大問題。所謂的“中國道路”首先是徹底的社會革命,它改變了整個文明結構,以現代理想重新規(guī)劃現實。使一個貧困、墮落的傳統(tǒng)國家變成一個充滿熱情活力的飛速發(fā)展的現代工業(yè)強國,這不僅令西方發(fā)達世界驚慕,也值得所有不發(fā)達的第三世界學習:“真理就是,在過去的20年里,中國取得了驚人的經濟進步……表現在各個領域。其中最基本、最重大的經濟成就是,中國在短短的20年內,使每一個人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身體健康,絕大多數人有了受教育的機會。成千上萬面黃肌瘦,體弱多病的饑民不見了,露宿街頭,挨戶乞討、食不果腹、目不識丁的流民也不見了,到處是一片繁榮幸福的景象。這種巨大的變化的意義,不能只看今日中國,只有在對比印度、巴基斯坦等不發(fā)達世界國家,人們才知道中國發(fā)展的意義重大……”[25]

  西方的進步理想200年前曾經將那個“孔教烏托邦”當作“停滯的帝國”拋棄在歷史的起點上, 200年后,毛主義烏托邦又奇跡般地成為西方人進步的榜樣!中國的進步是通過一系列的革命完成的,首先是政治經濟革命,然后是社會文化革命,其中最感人的,或許還是所謂“人的革命”(50年代叫“洗腦”)。隨同尼克松訪華的《紐約時報》記者朱瑟夫·克拉夫特(Joseph Kraft)在那“改變世界的一周”后繼續(xù)留在中國采訪。參觀大寨、南京、上海等地,會見了陳永貴、浩然,給他印象最深的還是中國文化與人的改變。“……如果說法國革命反對的是波旁王朝,俄國革命反對的是沙皇,毛澤東的革命則是要推翻孔夫子。尤其重要的是,毛主義向中國傳統(tǒng)的畏權、畏學、畏富、畏老的官本位倫理提出哲學性的挑戰(zhàn)。毛澤東教導的是一種平均主義理論,主張為整個社會謀福利。在他的著作中,貧者尊,富者卑,農村高于城市,無知百姓高于知識分子,集體利益高于家庭或個人利益,被統(tǒng)治者高于統(tǒng)治者……”毛主義正通過“小紅書”貫徹到全社會。克拉夫特說,如今雖然已不像前幾年那樣人手一冊小紅書,隨時隨地讀,但小紅書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而且是各行各業(yè)的人心,培育出毛主義新人(The New Maoist Man),連被改造的知識分子也心悅誠服地認為,知識分子就是應該參加勞動,改造世界觀。[26]

  作為啟蒙哲學遺產的進步理想,建立在物質繁榮的基礎上,但物質繁榮本身,卻不能創(chuàng)造人類的幸福。西方人在第三世界背景上理解中國的物質進步,卻在第一世界背景上,理解中國的道德啟示。他們在社會主義“新人新風尚”中,發(fā)現了清教倫理與儒家思想,發(fā)現了高貴的純樸,無私的熱情,團結與友愛等等人類最可貴的品性。

  有人說:“正當俄國和美國為把第一個人造衛(wèi)星送上月球而進行競爭的時候,中國人卻正在夸口要在地球上造就一代新人。”[27]曾經熱衷于討論“紅禍”威脅的索斯伯里夫婦,1972年春夏來到中國,這一次他們不是來觀看“藍螞蟻”的,而是來尋找所謂的毛澤東思想教育出的“社會主義新人”的,連當年盛傳的“洗腦”,現在幾乎都很少有人記起它的邪惡意義。索斯伯里先生在中國旅行,感觸最深的是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一個新中國、一種新生活,出現了。其中一部分產生于1949年的革命,那是基礎。另一部分,則取決于文化大革命,帶著它的混亂、斗爭、沖突、激情、爭辯,一切都在‘亂’中完成。新中國的新人的確出現了,至少現在。他們站起來了,自尊自強,受人尊重與敬慕,善良而富于自我犧牲的精神,我羨慕他們,但并不認為這東西可以出口,或者說美國或其他地方可以簡單地摹仿他們的精神,這是中國特有的,就像主席的詩詞不可以換一種語言解釋一樣!盵28]索斯伯里先生更多地關注國際政治方面的大問題,而他的太太,索斯伯里夫人,“以女性的胸懷和女性的眼光”,可以發(fā)現更直接、更具體、往往也更感人的東西。薩里斯伯里先生在為薩里斯伯里夫人的《中國日記》寫的“序言”中,特別強調“女性的視野”。他說中國不好理解,但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易于理解中國。[29]如果我們對薩里斯伯里夫婦的著作做一比較,[30]很容易發(fā)現女性不僅比男性的視野更具體、更易于理解中國,也更易于根據自己的直觀經驗美化中國,甚至真誠地希望中國經驗可以移植到美國;蛟S這是一個女性主義文化批評應該研究的課題。

  70年代西方烏托邦化的中國形象的意義,從經濟發(fā)展轉向道德政治,各種文本反復宣傳所謂毛澤東思想教育出來的社會主義新人的美德,樂觀向上、積極進取、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友愛,諸如此類等等?捉虨跬邪钭兂闪恕懊髁x烏托邦”,一個由智慧仁慈的新哲人王統(tǒng)治的道德理想國!霸诿念I導下,中國革命不僅取得了工業(yè)進步,……而且,還是一次目標高遠的道德遠征,革命改造了中國人的性格,使他們具有了自我犧牲、服務他人的精神!泵绹钣袡嗤臐h學家費正清是在談到中國的道德革命時說這番話的。他認為中國的道德與政治緊密相聯。中國社會制度不是以法律為核心,而是以道德為核心,人們不是遵循某種既定的法律,而是遵從某一位體現著道德理想的領袖。中國革命最有建設性也最富啟示的,是這場革命創(chuàng)造的新秩序中體現出來的道德精神,諸如集體主義,大公無私,獻身精神,勇敢、廉潔、勤儉等美德。這些美德也是西方所缺乏的。[31]

  50年代西方曾認為,紅色中國不僅背叛了西方文明,也背叛了中國傳統(tǒng)文明。在他們的想象中,共產黨在中國奪取政權,像歷史上蒙古入侵或滿族入侵一樣,是一次外族勢力的入侵,是蘇聯共產主義勢力對中國的“入侵”。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國與蘇聯分裂,西方人才開始想到在蘇共背景之外、中國傳統(tǒng)之內理解中國革命。紅色中國政權是中國的本土政權。費正清說:“毛主席的革命中,始終有一個奇怪的,難以擺脫的矛盾:毛澤東越想創(chuàng)造一個新中國,就越容易回到中國的老路上去!盵32]當西方人開始在傳統(tǒng)中國的背景上理解或想象紅色中國的意義時,傳統(tǒng)中國文明的形象,就成為解讀新中國形象的符碼。60-70年代西方將紅色中國美化為“現實烏托邦”,其意義背景卻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時代西方流行的“孔教烏托邦”形象。那個時代的中國形象的道德政治意義也大于經濟或物質文明方面的意義。沃爾夫與伏爾泰對中國的想象與利用的方式,與20世紀60-70年代西方記者、漢學家以至大眾對紅色中國的想象利用的方式和內容基本一致。這是同一中國形象傳統(tǒng)中的想象。

  在這個“毛主義烏托邦”中,道德與政治幾乎是同一的。這是西方對中國社會的傳統(tǒng)理解。這個“體現出共產主義美德”的“毛主義烏托邦”,最令人感動的是人人平等。西方旅行者在20世紀60-70年代的中國,“發(fā)現”了兩個世紀以前盧梭的思想。社會主義中國人人平等,旅行者報道,革命通過兩種方式消滅了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不平等,一是通過宣傳教育,改變了強調競爭、個人主義與追求物質利益的價值和態(tài)度,樹立集體至上、他人至上、團結友愛、互助合作、勤儉節(jié)約等社會主義道德,并將這種道德觀貫徹到生活與工作中。二是通過對工作條件與制度的改變,改變社會的不平等狀況。社會不平等往往取決于工作與報酬的不平等,中國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切。男女同工同酬,而且,不同職業(yè)不同工也同酬,清潔工人與大學教授的收入是一樣的。知識分子與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了,貧下中農走上大學講臺,科學成為大眾的、全民的精神財富,而體力勞動成為所有人的義務。最后,文化大革命的急風驟雨徹底消滅了官僚體制。在旅行者的眼里,中國革命的試驗終于為人類創(chuàng)造了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的典范。

  兩個世紀之前有人發(fā)現,西方推崇的中國是孔夫子的中國或者說是孔夫子道德理想的國家,而不是現實的中國,兩個世紀之后,又有人發(fā)現,西方推崇的中國,是毛澤東的中國,或者說是毛澤東道德理想的國家,依舊不是現實的國家。西方旅行者們帶著自己的理想以及對中國的理想來到中國,在中國所見所聞,也多是理想期望中的東西。他們看到了主義看不到現實;
看到了集體看不到集體的專制;
看到了人人平等,看不到人人平等地貧困;
看到了文化大革命狂熱的理想,看不到這場大革命中理想陷入瘋狂所造成的巨大破壞。

  中國是一面不透明的鏡子,西方人只能看到自身,看不到鏡子后面的中國。這種不透明性既由于中國事務本身呈現出的復雜多面的曖昧性,也因為西方從來只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描述中國,中國事務只是可供隨意取舍的證據。1970年,埃德加·斯諾最后一次訪華。毛澤東談到中國革命時,告訴他這位老朋友,自己是“小和尚打傘”。斯諾不理解這個歇后語的意思(小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回到西方后報道:毛澤東是一個感到孤獨的、謙遜的老人,像小和尚打著一把破傘,行走在茫茫世間。索斯伯里來到中國后,才從翻譯那里得知,斯諾的理解發(fā)揮與毛澤東的原意完全相反,(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小和尚打傘的意思是“無法無天”。索斯伯里大發(fā)感概,“中國實際比看上去復雜多了,你自己覺得你開始懂了的時候,也許才觸及其最表層的意義。理解中國就像剝洋蔥,一層下還有一層!盵33]

  --------------------------------------------------------------------------------

  [1] A Curtain of Ignorance, p2, Xiii.

  [2] A Curtain of Ignorance, p2, Xiii.

  [3] 參見A Curtain of Ignorance, p176-187, Chapter 9 “Mr. Alsop’s China”.

  [4] 參見600 Million Chinese, PP1-19 Chapter 1,The Chinese are No Longer the Same.

  [5]參見The Long March, By Simone de Beauvoir, Trans. by Austryn Wainhouse, Cleveland and New York: 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58, PP.488-490. 波伏娃指出,螞蟻山的說法早在法國歷史學家格魯塞論述亞洲歷史的著作中就出現過。

  [6] The Long March, PP.501、484.

  [7] The Long March, P151.

  [8] The Long March, P362-363.

  [9] The Brave New World.

  [10] Awakened China, P220-221.

  [11] Awakened China, P225.

  [12] 參見“Awakened China: The Country Americans Don’t Know” By Felix Greene, Doubleday & Company, Inc. Garden City, New York, 1961, PP.101-102.

  [13] Awakened China: The Country Americans Don’t Know, P124.

  [14] 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 By Shirley Maclaine,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New York, 1975, PP112-113.

  [15] China Misperceived: American Illusions and Chinese Reality. By Steven W. Mosher, A New Republic Book, 1990, P15-16.

  [16] 參見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 第20-25章與“后記”。

  [17] China Misperceived: American Illusions and Chinese Reality. PP142. 154.

  [18] China Misperceived: American Illusions and Chinese Reality, P154.

  [19] 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 P245.

  [20] 參見Michel Oksenberg: “On Learning from China”, China’s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Edit by Michel Oksenberg,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3. PP. 1-16.引文見P12. 16.

  [21] 參見Des Chinoises, by Julia Kristeva, Paris, Des Femmes, 1974, PP1-16。

  [22] “Reflections on the Chinese Model of Development” By Bernard Frolic, Social Forces, December 1978, P386.

  [23] 轉引自Political Pilgrims: Travels of Western Intellectuals to the Soviet Union, China, and Cuba, 1928-1978. By Paul Hollander,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versity Press, 1981,P316。

  [24] Political Pilgrims: Travels of Western Intellectuals to the Soviet Union, China, and Cuba, 1928-1978, P278頁,四段活的作者分別為 Urie Bronfenbrenner, Marie Antonietta Macciocchi, Simone De Beauvoir, John K. Fairbank.

  [25] China’s Economy and the Maoist Strategy, By John G. Gurle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6, P73.

  [26] 參見The Chinese Difference, by Joseph Kraft, New York: Saturday Review Press,1972, PP77-113, III, New Maoist Man. 該書很薄,只有113頁。但很有代表性,從書中的章節(jié)標題就可以看出來。第一章名為“改變世界的一周” (The Week That Changed the World),寫尼克松訪華;
第二章為“中國的奇跡” (The Chinese Miracle),第三章為“毛主義新人”(The New Maoist Man)。

  [27] 轉引自《不可思議的中國人》,第459頁;畛鲎园C桌颉す鳌

  [28] To Peking-And Beyond: A Report On The New Asia, By Harrison E. Salisbury, Quadrangle/The New York Times Book Co. 1973, P300-301.

  [29] China Diary, by Charlotte. Y. Salisbury, New York; Walker and Company, 1973, “Introduction” by Harrison E. Salisbury.

  [30] 參見China Diary, May 27-28 May 31-Jure 4, June 8. PP1-7, 18-58, 73-78.

  [31] 參見John K. Fairbank: “The New China Tourism of the 1970s” in his “China Perceived”(New York, 1974) P36-41.

  [32] China: The People’s Middle Kingdom and the U. S. A. By John K. Fairbank,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3

  [33] 故事與引文見To Deking-And Beyond, P291-292.

相關熱詞搜索:新世界 美好 周寧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