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土匪史觀”,跳出“內(nèi)戰(zhàn)思維”

發(fā)布時間:2020-06-06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蔣宋孔陳四大文檔先后入駐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最為矚目的“蔣介石日記”已開放到1945年。本專題全面展示日記內(nèi)外的傳奇。

  包羅宏富的胡佛“近代中國文檔”,業(yè)已成為近代中國記憶的第三中心,學者認為這些史料足以改寫近代中國歷史。

  

  1936年12月27日,西安事變后回到南京的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曉見漢卿,彼欲強余以實行改組政府而毫無悔禍之心,余乃以善言慰之并實告以軍法會審后,特赦并予以戴罪圖功之意,彼乃昂昂然而去。”本專題由胡佛研究院供圖。

  南方周末:蔣介石日記開放已經(jīng)兩年。作為蔣介石研究權威,您與臺灣史學家呂芳上先生對蔣日記開放的評價非常接近,您說“可以改寫中國近代史”,呂先生說“民國史應該重寫”。

  楊天石:蔣日記記載了國民黨在中國近代史上許多重要政治活動的內(nèi)幕和決策過程,有助于我們了解蔣介石的生平、思想和他隱秘的內(nèi)心世界。比如,開羅會議之前,宋子文突然在中國的政治舞臺上消失了,如此重要的會議,中國的外交部長卻沒有參加。中美許多人都在猜測,宋為何失寵?蔣宋之間發(fā)生了什么?這種猜測即使在宋子文檔案全部開放后也沒有解決,為什么?這要看蔣的日記。因為,蔣日記記錄了這一時期蔣宋沖突的原因及其過程,使我們知道,原來是因為史迪威的去留問題。

  中國近代史原來的解釋,建立在國共兩黨政治斗爭的基礎之上。在近代中國,國共兩黨既有合作也有分裂。其中對立最為嚴重的時期是1946年到1949年這一段,任何一方都試圖打倒和消滅對方,你死我活。在這一情況下,兩黨都對中國近代史形成了自己的解釋視角,都要運用歷史為當時的政治斗爭服務。因此,這個解釋的特征概括來講,可稱“土匪史觀”:彼此互稱為“匪”,“蔣匪”與“共匪”,其核心為一個“匪”字。

  臺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張玉法教授曾說:“多年來的中國近代史貫穿了土匪史觀。”

  雙方歷史學家都在努力證明對方是“匪”,而不是今天國共兩黨和解后的“貴我兩黨”。在這種“土匪史觀”基礎上所產(chǎn)生的一些基本結論怎么能站得住腳呢?比如,我們曾經(jīng)稱國民黨為“大地主、大買辦、大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代表。最近幾年,甚至還有這樣的觀點:“國民黨和蔣介石都是假抗戰(zhàn),不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而是受英美帝國主義主子的指使”,這種史觀導致出很多荒唐、謬誤的觀點也就不足為奇了。

  南方周末:您是什么時候提出要重新、科學地解釋近代史?有何背景?史學界有沒有不同意見?

  楊天石:是我在1995年赴臺參加紀念抗戰(zhàn)勝利50周年研討會期間提出的。那次會議,大陸有31名歷史學家參加,規(guī)模龐大。當時一位臺灣的年輕學者非常興奮,在中研院樓上開玩笑地高喊“‘共匪’來了”。

  我得知此事后在會議閉幕式上發(fā)表過簡短講話。我說,過去,國共兩黨彼此都叫對方為“匪”,歷史證明,兩方都不是“匪”。張玉法院士在我后面講話,他把這種中國人互稱為“匪”的情況,總結為“土匪史觀”。從那以后,我就深感,有必要重寫中國近代史,徹底擺脫這種“土匪史觀”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中國近代史研究有很大的發(fā)展和進步,許多著作令人耳目一新,但是,不能不承認,我們有些著作的觀點仍然很陳舊,保留了“土匪史觀”這樣那樣的影響。極少數(shù)研究者,甚至還想把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拖回到上世紀50年代。

  南方周末:與傳統(tǒng)的歷史觀相比,你對研究國共關系、研究蔣介石和國民黨乃至整個近代歷史作何評價?

  楊天石:比如對蔣的評價,有些人說他是“頭號戰(zhàn)犯”、“千古罪人”、“民族敗類”等等,可這些人不知道,抗戰(zhàn)初期,蔣曾被當時的中共中央主要領導人稱為“民族統(tǒng)帥”和“偉大領袖”呢。1945年重慶談判時,中共中央向國民黨遞交的談判條件,其中就有承認蔣先生的領導,承認蔣先生在全國的地位。后來蔣介石打內(nèi)戰(zhàn),對他的評價才變得很壞。因此,我們今天研究歷史,不能把某個特定階段的政治斗爭語言當成終極的歷史結論,同樣,研究近代史上的國共關系,也不能局限于某個特定時期、某個特定事件,而應該通觀全局,著眼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并且以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作為基礎。

  我研究民國史、國民黨史、近代史已逾30年,正在從大量的個案研究轉向整個近代史,當然,個案研究仍然十分重要。蔣介石是孫中山之外國民黨歷史人物中最重要的一個,是近代中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參與者和決策人,研究他,可以把整個近代史、民國史、國民黨史、國共關系史、抗戰(zhàn)史、臺灣史的許多方面的研究帶動起來,對進一步推動中共黨史的研究也有很大意義。這就是我為什么投入這么大的力量研究蔣日記的原因。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需要進一步推進。對近代史進行新的解釋的立足點,是客觀存在的歷史事實,是對中國近代史進行科學的抽象、概括的結果。恩格斯在《反杜林論》前言中說,歷史研究的出發(fā)點不是原則,而是客觀存在的歷史。原則應該服從歷史,而不是歷史服從原則。這是真正的辯證唯物主義,是“真馬”。讓歷史服從原則,根據(jù)主觀意念、主觀需要演繹歷史,曲解歷史,那是“假馬”。

  南方周末:面對復雜的歷史,舊的解釋存在哪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

  楊天石:歷史像流水,逝者如斯夫,消失的歷史如何還原,要靠扎實的資料。舊的解釋產(chǎn)生于政治斗爭中,資料利用方面難免片面性。因此,要全面性地占有資料,比如研究國共關系史,除了看中共的資料,還要看國民黨史的資料,反之亦然。使用資料片面,結論就難以避免片面。除此之外,還要警惕先入為主的觀念。比如戊戌政變關于譚嗣同夜訪袁世凱的真實情況,袁本人在《戊戌日記》中有詳細記錄,而梁啟超也有《戊戌政變記》,歷史學家先入為主地認為袁為賣國賊,其日記不可信,普遍采信梁啟超的記述,事實證明,恰恰是袁世凱講了真話,梁啟超講的是假話。因此,資料的真實與否和人物的政治態(tài)度不一定有必然聯(lián)系。

  我在著作中比較多地利用蔣日記,也聽到一些意見。有些是善意的提醒:蔣日記可信嗎?但是,也有個別人發(fā)表文章,指責我用蔣日記寫作,就像《三國演義》中的蔣干盜書一樣可笑,好像蔣介石記了一輩子日記都在造假,是有意留給后人的假資料;
好像蔣當時就想到,他將來會失敗,因此有意編造日記,留給像我這樣的大陸歷史學家替他涂脂抹粉似的。說這種話的人其實才“可笑”,他根本就不看蔣日記,憑感覺就可判斷其真?zhèn)巍?/p>

  過去寫抗戰(zhàn)史,常見的情況是,一方說對方是“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另一方又指責對方“游而不擊”,“假借抗戰(zhàn)之名行破壞抗戰(zhàn)之實”;
互相貶低,互相攻擊。或者是互相爭功,總想把自己的功勞說得更大,更突出。與這些情況不同,胡錦濤同志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60周年的講話中說:“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軍隊,分別擔負著正面戰(zhàn)場和敵后戰(zhàn)場的作戰(zhàn)任務,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略態(tài)勢。”這個概括就很公正、公平,符合歷史真實,完全擺脫了過去的“內(nèi)戰(zhàn)思維”。在海內(nèi)外,特別在海外產(chǎn)生了良好影響。

  南方周末:您曾多次赴美國胡佛研究院查看、摘錄和研究蔣日記手稿,對其真實性如何判斷?

  楊天石:蔣日記有相當大的真實性,這是兩岸幾位看過蔣日記的學者的共識。他的日記長達五十多年,一個人天天寫假日記,這可能嗎?他的日記不但生前沒有公布,現(xiàn)在的開放也是蔣家家屬在屢經(jīng)動員下拿出來的。當然真實不能與正確畫等號,蔣雖然在記錄其行為、思想、內(nèi)心活動時不說假話或很少說假話,但我們并不能認為他每句話都是對的。

  南方周末:對蔣日記接下來預計開放的1945年抗戰(zhàn)后的部分,您最關注的是哪些內(nèi)容?在此前查看時,有沒有令您特別驚訝的發(fā)現(xiàn)?

  楊天石:我始終關注胡佛公開蔣日記的進度。下一個階段的開放也非常重要。我關注的要點包括:1946年的政治協(xié)商會議,蔣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三年國共內(nèi)戰(zhàn)是如何打起來的,蔣的內(nèi)心變化;
國民黨曾經(jīng)標榜還政于民,還頒布了一部憲法,蔣是如何想的?還有當時的中美關系、國民黨內(nèi)部的政治斗爭、臺灣“二·二八”事件等等。

  要真正看懂蔣日記,除了日記手稿,還要全面地查看其他相關史料。將日記及相關資料比較、勘驗也很重要,有時候日記中只有一句話,沒有資料輔助就很難明白。舉個例子,蔣日記中有一句話:“蕭、孔見解之庸,幾何不為敵方所輕!”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1938年底,汪精衛(wèi)逃出重慶,到上海,日本人以為奇貨可居,支持汪成立漢奸政權。為了利用汪分化國民黨,日本軍部派出代表和知鷹二赴香港找到國民黨代表蕭振瀛(原天津市長),表示只要蔣與日和談,日本可以不支持汪,甚至除掉汪。蕭報告給孔祥熙,孔于是給蔣寫信,建議派人到香港與日本和談,蔣在孔來信上批示說:“以后凡有以汪逆?zhèn)谓M織為詞而主與敵從速接洽者,應以漢奸論罪,殺無赦。”只有理解了這一切,才能看懂蔣上述的那段話。

  蔣日記有助于我們了解其內(nèi)心活動,特別是一些重要決策時的想法。

  比如1945年毛澤東赴重慶參加談判,43天后安然返回延安。但蔣其實想扣留毛,而且想治他的罪。蔣在重慶談判時的日記顯示,他對毛的最初方針是“誠懇”、“忍耐”,后來逐漸發(fā)展為“扣留、審治”,過了幾天,又變成“授勛”、“禮送”。這兩個180度的大轉變,對研究蔣的性格很有幫助。此前,沒有任何人知道上述情況。在蔣日記中,還有很多這樣類似的情節(jié)或細節(jié)。

  

  (《南方周末》2007年11月29日系列專題文章·共8篇 )

 。 本報記者甄曉菲、新聞助理沈亦文等對本組專題文章有重要貢獻 )

 。 特別鳴謝: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郭岱君研究員 )

相關熱詞搜索:內(nèi)戰(zhàn) 土匪 跳出 擺脫 思維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