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問出身_英雄不問出處 美人不問
發(fā)布時間:2020-04-08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從目前廣富林遺址的出土文物看,從北方遷移到這里的移民生產(chǎn)力相當?shù)拖,生活水平真可用悲慘二字來形容。 周六下午看電視直播松江廣富林遺址考古挖掘。這些年來,每遇有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都要興師動眾地進行電視直播,使得原本非常寂寞的考古工作成了一場全民關注的尋寶游戲。從普及歷史文化知識這個角度看,也許有點意思,但考古工作者并不以為然,因為有些情節(jié),一看就知道是“擺拍”。比如這次也是,在直播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了第八個墓葬。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大國,雖然戰(zhàn)爭頻仍,外族經(jīng)常騷擾并且有幾度成功入主中原,但中華民族的主要文脈一直沒有斷過。故而在遺址發(fā)掘過程中,會驚爆一些考古大發(fā)現(xiàn),每年由專家評選出來的年度“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基本上就是這么“爆”出來的。
廣富林遺址所處年代大約在5000至4000年前,正好是中國踏入文明的門檻的時候,也是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過渡期。那么這次廣富林遺址的發(fā)掘,經(jīng)過個別媒體半吊子記者的夸張描述,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這里面其實有一個誤解,這個遺址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發(fā)現(xiàn)了,就挖了幾鏟,沒有特別重大的文物浮出水面,就立了一塊牌子“曬太陽”了,F(xiàn)在因為修公路,紅線一劃就劃到遺址上,那么就必須挖一挖了。不過老百姓,特別是在民間收藏熱背景下的收藏愛好者,希望一鏟下去挖出一個驚天動地的大發(fā)現(xiàn),改寫中國的歷史,至少也是長江流域的歷史,至少也要弄清我們上海以前是什么樣的?
事實令人失望了,從目前廣富林遺址的出土文物看,從北方遷移到這里的移民生產(chǎn)力相當?shù)拖拢钏秸婵捎帽瘧K二字來形容。最大的一個墓葬只有八件隨葬品,而且都是陶罐。與楚國戰(zhàn)國時期的墓葬動不動就是金縷玉衣、動不動就是銅鼎銅劍及整套編鐘相比,上海的先民真是一個赤貧群體。
在這之前的良渚文化遺址是出土了大量玉器的,說明這一帶的氏族社會曾經(jīng)闊過一陣子,有上等貴族、中小貴族、平民,社會結構也相當嚴密,精神世界也相當豐富。誰想到比良渚文化晚幾百上千年的廣富林,則是這么一幅悲慘景象。
距今4000年前左右,居住在豫東地區(qū)屬河南龍山文化年代的一支中原人突然在其發(fā)源地玉油坊消失了。他們?yōu)楹蜗,去向哪里,這在考古界一直是個謎。前幾年中美聯(lián)合考古隊在商丘尋找先商文化發(fā)源地時發(fā)現(xiàn),這支中原人是受當時豫東洪水侵襲而被迫遷徙的,蘇北高郵、興化地區(qū)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他們的足跡,然而由于興化地區(qū)屬于里下湖沼澤湖泊地區(qū),生存條件極不理想,在極短的時間里他們又像霧一樣蒸發(fā)了。廣富林遺址出土的灰陶器和當時中原的陶器樣式相仿,那么據(jù)此可以確認,那支豫東地區(qū)的中原人,在興化作短暫停留后,最終南遷上海!
用民間話語來說,就是我們上海人,來自河南、山東一帶。用專家話語來說,就表述為:河姆渡、田螺山、青浦崧澤文化、浙江良渚和現(xiàn)在的廣富林,非常有系統(tǒng)地完成了一種生態(tài)的締結,是一種非常豐富的文明。
廣富林遺址有歷史文化價值,也許就是如此了。除了廣富林文化時期有重要的新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周、漢、宋元各個時期也有大量考古發(fā)現(xiàn),如陶、瓷、玉、石、骨、角、木器等,但我們不要幻想明天一鏟挖下去,會挖出一個青銅大鼎,或者挖出一大堆玉器。這個可能性大概等于買六合彩中大獎。因為在那個時候的東海之濱,還沒有崇明島,還沒有陸家嘴,松江還是一大片灘涂,經(jīng)常要發(fā)生海嘯、臺風、海水倒灌等自然災害,也不適合農耕與居住,桿欄式的建筑也是一個證明。很有可能,廣富林這一帶的先民在若干年后又移到別處去了。再從中國的歷史看,這一帶也沒有成為一個獨立王國,遠不及處于華夏文明中心邊緣的南越王和三星堆。
今天的上海是東海之濱的國際大都會,上海人很聰明,也很牛。香港人喜歡說一句話:英雄不問出身,庶幾可安慰一下面對電視鏡頭而大失所望的上海民眾。
相關熱詞搜索:出身 英雄 英雄不問出身 英雄莫問出身下一句 英雄不問出處 美人不問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