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情景記憶的未來投射與重構]末世預見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要 預見是對有關個人的未來事件進行模擬的過程。相關的研究從幾個方面展開:從比較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預見能力的種系發(fā)生圖譜,從發(fā)展心理學的角度考察預見能力的發(fā)生發(fā)展狀況,從認知神經科學的角度揭示預見過程的認知機制和神經基礎。未來的研究應該補充和修正預見能力的種系發(fā)生圖譜,揭示發(fā)展過程中預見能力與其他能力的關系,進一步考察卷入預見過程腦區(qū)之間的特定神經通路,并提高乖拓展其社會應用的價值和范圍。
關鍵詞 心理時間旅行;預見;情景記憶;比較心理學;認知神經機制
分類號 B842
1 引言
穿越時空是人類一直探索和追求的,但迄今為止,人們只能在小說或影視作品中穿梭,或者說在自己的頭腦中進行時間的旅行。根據Tulving的觀點,回憶過去事件和想象未來事件是通過情景記憶系統(tǒng)相互關聯的,該系統(tǒng)使個體能夠擺脫當前情境的束縛,將自我投射到過去或者未來(Schacter,Addis,&Buckner,2008)。這個“心理時間旅行(mental time travel)”的過程使個體可以主觀地將自我定位到曾經經歷過的時間和地點來重新體驗自己的過去,或者將自我定位到未來提前體驗某個事件。也就是說,自我覺知作為跨越時間的連續(xù)體參與到人類回溯過去和預測未來的活動中(Arzy,Molnar-Szakacs,&Blanke,2008;Botzung,Denkova,&Manning,2008)。
Suddendorf和Corballis(1997)提出心理時間旅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對與個體有關的過去發(fā)生的事件和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件進行心理上的重構。其中前者作為回溯的成分接收和存儲過去的行為模式和事件,以及這些事件在時間一空間上的關系(Clayton,Bussey,&Dickinson,2003);而后者作為前瞻的成分則能夠預期未來的需要或動機狀態(tài)(Suddendorf&Corballis,1997)。記憶研究的重心曾經一直放在對過去事件的回憶,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意識到,回溯過去和想象未來是相互關聯的。雖然本能上人們自發(fā)地趨向即時的、沖動性的行為,但是情景記憶存儲了與事件相關的信息并能引導決策行為,心理時間旅行提示人類利用這些信息來選擇對未來更有利的行為方式,而人類回溯過去的能力可能只是為了更好地建構未來,也就是說,預期未來事件的能力是情景記憶演化的驅動力(Boyer,2008;Dudai&Carruthers,2005;Suddendorf&Busby,2003)。這個前瞻成分就是預見過程(foresight),是對有關個人的未來事件進行模擬的過程(Suddendorf&Corballis,2007),是心理時間旅行的一部分。本文將從種系發(fā)生、個體發(fā)生及認知神經科學的視角對預見過程的發(fā)生發(fā)展及內在機制進行闡述,并展望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2 種系發(fā)生的研究視角
預見能力的出現使個體能夠為了提高未來的生存機會而在當前采取行動,這是人類發(fā)展史上關鍵的一步,而且一直被看作是人類獨有的一種高級心理能力(Robeys,2002;Suddendorf & Corballis,1997,2007,2008)。根據Bischof-K6hler假說,只有人類能夠靈活地預期關于自己未來需要的心理狀態(tài),并以現在的行動來保證這種需要得以滿足,而動物則是被束縛在由它們當前動機狀態(tài)而定義的現在(Hoed,2008;Suddendorf,Addis,&Corballis,2009;Suddendorf&Corballis,1997,2007,2008)。但近期越來越多的研究似乎證明非人的動物也具有與人類在功能上相似的預見能力(correia,Dickinson,&Clayton,2007;Kaminski.Fischer,&Call.2008;Osvath&Osvath,2008;Raby,Alexis,Dickinson,&Clayton,2007;Raby&Clayton,2009;Roberts,2007;Zentall,2005)。
在物種演化的進程中,非人靈長類,尤其是大猿與人類最為接近。有證據表明大猿可以為未來做計劃。Liberman和Trope(2008)提出,工具的制造與發(fā)展是人類演化進程中的里程碑,這種行為的出現提示人類可能已經具有了為未來做計劃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倭黑猩猩和黃猩猩也能夠選擇、運輸和保存適合的工具以備未來(14個小時以后)使用,說明大猿能夠依據未來的可能結果在當前采取相應的行動(Mulcahy&Call,2006)。Osvath等人(2008)基于工具使用的一系列四個實驗也證明了黑猩猩和黃猩猩能夠為未來的需要,克服即時的驅動力,在心理上對未來事件進行預先體驗。該組研究者通過自然觀察還發(fā)現,一只雄性的黑猩猩能夠自發(fā)地為未來做準備:它會在早晨的時候準備甚至制造石塊,中午的時候用這些石塊來攻擊游客(Osvath,2009)。也就是說,預見能力的雛形在1千4百萬年前(所有現存猿類的共同祖先)可能就存在。而延遲滿足能力的研究也從另一個角度證實了這一點。研究者發(fā)現,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大猿)能夠為獲取較多食物而等待更長時間(Rosati,Stevens,Hare,&HauseL2007),但恒河猴(舊大陸猴)則很少能夠做到(Evans&Beran,2007),這就意味著未來定向的決策能力的內核至少在人類從大猿分化之前就出現了。
除了與人類具有高度基因相似性的大猿外,鳥類(如灌叢鴉,scrub jay)由于環(huán)境的要求也發(fā)展出了這種特化的能力,它們能夠利用過去的信息為未來做打算。Emery和Clayton(2001)的研究發(fā)現,灌叢鴉會將自己偷食的經歷與未來被同伴偷食的可能性聯系起來:當被同伴看到藏食過程時,它們會在一段時間后重新藏食,以防看到的灌叢鴉偷食。同時,它們還會隱藏某些線索(如聲音)以防同伴得到它們藏食的信息(stulp,Emery,Verhulst,&Clayton,2009)。此外,灌叢鴉還能夠根據藏食的種類和時間來選擇取食地點(clayton,Dally,Gilbert,&Dickinson,2005)。如果它們貯存了堅果和小蟲,在藏食后較短時間內更愿意去取小蟲,因為新鮮的蟲子味道鮮美;如果小蟲貯存的時間比較長,它們會去取堅果,因為小蟲會在這段時間里腐爛(clayton,Bussey,&Dickinson,2003)。
但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其他的可能解釋(Corballis,2009b;Suddendorf&Busby,2003),比如這種取食行為可能僅僅是客體與地點的聯結性學習,或者動物的行為是由當前動機狀態(tài)而非未來需要所驅動的,所以并不是預見能力的表 現。相關研究者則從不同角度對這些質疑進行了回應(Clayton,Bussey,Emery,&Dickinson,2003;Correia et al.,2007;Raby et al.,2007)。Correia等人(2007)通過控制灌叢鴉的飽食狀態(tài)來分離當前和未來的動機狀態(tài)。結果表明,灌叢鴉在已經處于飽食狀態(tài)下,為了防止以后的饑餓而提前幾個小時甚至一天時間來儲存松樹種子,說明在當前動機狀態(tài)和即時需要與未來需要相背的時候,灌叢鴉能夠在當前做出對未來有益的行為。Raby等人(2007)的研究也表明,灌叢鴉能夠自發(fā)地為未來做計劃。而不受當前動機狀態(tài)的影響。
實際上,預見能力究竟是人類獨有的,還是在某種程度上與其他物種共有,這是人與動物心理能力連續(xù)性與非連續(xù)性爭論的一個縮影。有研究者明確支持和強調這種所謂高級心理能力的靈活性,認為它是最新近演化的,為人類所獨有(Suddendorf&Corballis,2007)。而另一派則致力于消除比較研究中的所謂雙重標準,設計實驗、收集證據來證明,動物和人類一樣,也具有為未來做計劃的能力(Clayton et al.,2008)。但總的趨勢是,研究者愿意采取更加謹慎的態(tài)度,在承認非人的動物具有一定未來定向能力的同時,強調其與人類的預見能力的本質區(qū)別(Raby&Clayton2009;Robe,s,2002,2007;Roberts&Feeney,2009)。
3 個體發(fā)生的研究視角
如果說對不同物種的考察和比較是在逐步澄清預見能力種系發(fā)生的脈絡,那么對人類兒童的相關探討就是從個體發(fā)生的角度描繪和解釋預見能力的發(fā)生發(fā)展軌跡。有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對這一發(fā)展進程進行了考察。Busby和Suddendorf(2005)采用訪談法探討了3~5歲兒童回憶過去和想象未來的能力。結果發(fā)現,4歲左右的兒童才能準確回答“昨天發(fā)生了什么”“明天會發(fā)生什么”的問題。同時,這組研究者又采用非言語范式,考察了何時兒童才能夠根據對未來狀態(tài)的預期在當前做出適應性的選擇(Suddendorf&Busby,2005),發(fā)現4歲以上的兒童才能夠為了避免未來的無聊而在當前做出正確的選擇。以上研究表明,4歲左右的兒童開始能夠想象未來,并根據未來可能的狀況在當前表現出適宜的行為。那么幼兒是如何做出這種預期的呢?很多研究表明,對于成人而言,想象未來的基礎是個體過去的經驗(Schatter et al.,2008)。而Lagattuta(2007)對3到6歲幼兒的研究發(fā)現,4歲兒童才開始具有根據過去思考未來可能的情緒和行為的知識,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正確反應的頻率會越來越高。
雖然4歲兒童已經開始展現出一定的預見能力,能夠根據過去的經驗對未來做合理的推測和計劃,但有研究表明,他們?yōu)槲磥硭龅倪x擇還是會受到當前愿望的誤導(Atance&Mettzoff,2006)。實驗以3-5歲幼兒為研究對象,分成干預情境和基線情境。在干預情境下,兒童邊聽故事,邊吃椒鹽餅干(導致口渴)。12分鐘后,將剩余的椒鹽餅干拿走,讓兒童完成其他的任務。10分鐘后讓兒童在水和椒鹽餅干之間做選擇。在基線情境下,除了不給幼兒吃椒鹽餅干外,其余程序相同。接下來,干預和基線情境中一半的兒童為未來做選擇:實驗者詢問兒童明天做游戲的時候,他們是想吃椒鹽餅干還是喝水。而另一半兒童為現在做選擇,也就是現在想吃椒鹽餅干還是喝水。最后,會給兒童一些水以確定他們是不是真的口渴了。研究結果表明,在兩類基線情境中大部分兒童的選擇都是椒鹽餅干,表明他們在不渴的狀態(tài)下,更喜歡吃椒鹽餅干。而在干預情境下,無論是為現在還是為明天做選擇,很多3~5歲的幼兒都會選擇水。也就是說,由于受到當前需要(口渴要喝水)的誤導,幼兒無法預期到明天會更想要椒鹽餅干。而幼兒當前的狀態(tài)之所以會影響他們對未來所做的選擇,可能是因為他們去試圖想象自己在一種不同于當前的狀態(tài)時產生了一定的困難(Atance,2008)。
雖然之前的研究提示較小的幼兒就已經有了一些與預見能力相關的行為表現,但是直接的實驗證據僅能夠證明幼兒在4歲以后才能表現出這種能力。有研究者提出,兒童在2歲左右發(fā)展出未來感(a sense of the future),3~4歲出現模擬和預先體驗未來的能力(Atance & O"Neill,2005)、計劃的能力直到4~5歲才會出現(Raby et al..2007)。但是,研究發(fā)現4歲兒童才能夠對未來事件進行模擬(Busby & Suddendorf,2005),或者根據對未來狀態(tài)的預期在當前做出相應行為(Suddendorf&Busby,2005),而且這種預見能力還會受到兒童當前狀態(tài)的影響(Atanee&Meltzoff,2006)。這種矛盾的根源可能在于研究任務。有一種解釋是3歲或者3歲半左右的幼兒已經能夠在頭腦中模擬未來事件,但是實驗任務中介入了其他認知能力,如語言或抑制控制能力,為基本的預見能力的表達設置了障礙。因此,研究者可以嘗試修改已有的實驗任務,進一步考察預見能力的發(fā)生時間和發(fā)展狀況。另外,與兒童心理時間旅行的發(fā)展相關的研究可以進一步參考白文等人的綜述(白文,王美芳,閆秀梅,2009)。
4 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視角:認知機制
為了分析和解釋個體的預見過程,Sehacter和Addis(2007a,2007b)提出了建構一情景一模擬假說(constructive-episodic-simulation hypothesis)。該假說認為,人們利用記憶中的信息來模擬未來事件,但這些預期并不是對過去事件的精確復制,而是根據建構的原則進行加工:個體提取過去事件的元素和要點,將其重新組合成為從未發(fā)生過的想象事件。該假說強調了兩點,一是個體過去的經歷是其預見未來基本信息的來源和重要基礎,二是個體對未來事件的模擬具有重構性,是對記憶信息進行重新組合的過程。而這兩個部分都得到了一些行為實驗的支持。
對于過去事件在預見未來事件中的作用。研究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了證實(D"Argembean & Van der Linden,2004,2006;Spreng&Levine,2006)。D"Argembeau和Van derLinden(2004)的研究要求被試在頭腦中“重新經歷”(回溯)或者“提前經歷”(預期)近期或者遠期的事件,然后評價這些事件的現象學特征。結果發(fā)現,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近期的事件表征包含更多的知覺和情境細節(jié),產生更強烈的體驗。也就是說,時距對回憶過去和想象未來所產生的主觀體驗有著相似的影響。接著,該組研究者又從個體差異的角度進行考察,假設如果情景記憶和 預見能力存在相似的認知加工機制,在想象未來時也應該發(fā)現回憶過去時存在的個體差異(D"Argembeau&Van der Linden,2006)。結果驗證了這一假設,發(fā)現無論是回憶過去還是想象未來,視覺想象力高的個體會體驗到更多的視覺及其他感覺上的細節(jié),而習慣性地使用抑制調節(jié)情緒的個體則體驗較少的知覺、情境和情緒細節(jié)。以上研究顯示,某些因素對回憶過去和想象未來的影響是相似的,但這只能說明兩者可能具有一些相似的特點。如果以此推論預見的內容來源于個體過去經歷的事件,顯然是不夠充分的。而Szpunar和McDerrnott(2008)的實驗結果則在此基礎上給出了更有說服力的證據。他們的研究分別要求被試(大學本科生)在熟悉(如家)或陌生(如叢林)的環(huán)境下,近期(如高中)或遠期(如大學校園1經歷過的情境下想象未來一周可能發(fā)生的事情。顯然,被試在熟悉或近期經歷過的情境中擁有豐富的可利用的個人經驗,而新異或遠期經歷過的情境中擁有的個人經驗很少,或者很模糊。如果被試在信息豐富的情境下對未來的想象更加具體生動,主觀體驗更強,表明被試在建構個人未來事件時會采用記憶中的信息,實驗結果則證實了這一假設。
雖然情景記憶在個體建構未來事件時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預期未來還是有其獨特的加工過程(Bar,2009;Hassabis & Maguim,2009)。Bemtsen和Jacobsen(2008)的日記研究發(fā)現,與對過去的回憶相比,對未來的想象包含更多積極生動的表征。還有研究對預見過程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探討,其中最為系統(tǒng)深入的是時間距離的遠近對個體想象未來的影響(Trope&Liberman,2003)。根據建構水平理論(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Liberman&Trope,2008),對遠期未來事件的預期是一種高水平的建構,它是抽象的、綱領性的,抽取了已有信息中的精髓,是去情境化的表征:而對近期未來事件的預期則是一種低水平的建構,它是具體的,相對沒有組織的,包含事件下屬和次要特征的情境化表征。由于高水平的建構抓住了事件的上屬和核心特征,能夠隨時間距離的延伸相對保持不變,因此時距較遠的事件會被以一種更抽象的形式進行表征,使得跨越時間距離的預測成為可能。有研究采用了詞匯分類任務證實了時間距離對預期內容抽象程度的影響(Liberman,Sagristano,&Trope,2002)。研究中讓被試想象將要發(fā)生在近期或者遠期的情境(如野炊),并將一組相關的事物(帳篷、球、打氣管)歸入他們認為合適的組里。結果表明,被試在想象遠期情境時,對這些物體的歸類更少、每個種類也更加一般和概括。也就是說,時間距離的增加會促進更抽象概念的使用。
但由于對遠期事件進行的高水平建構過于抽象,包含較少的偶然和情境因素,因此人們做計劃時很容易忽略一些細節(jié),降低判斷的準確性(Liberman&Trope,1998)。Gilbert和Wilson(2007,2009)提出,個體在模擬未來事件的時候,①常常會采用非常態(tài)的事件和近期的事件,而不是平時經常發(fā)生的事件;②會忽略事件中非重點的特征,而且越遙遠的未來事件越可能以一種高水平的,抽象的和簡單的方式進行建構:③傾向于表征未來事件早期的狀況,容易忽略后面發(fā)生的狀況;④常常忽略現在和未來存在的情境差異,但是當被鼓勵去考慮相關的情境因素時,他們的預期會變得更加準確。近期的研究還發(fā)現,個體在預期未來的情感反應時對可參考信息源的選擇存在誤區(qū):與掌握某個社會事件本身的信息相比,當個體知道自己的朋友對這個事件是如何反應時,他們能夠更準確地預測自己對這個未來事件的情感反應,但是人們常常不相信這一點(Gilbert,Killingsworth,Eyre,&Wilson,2009)。
雖然以上的行為實驗能夠為建構一情景一模擬假說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但是仍停留在對預見過程特點的描述和對可能影響因素的探討,并沒有深入的揭示預見過程的產生機制,對假說中提到的預見過程的重構性特點也沒能提供有力的證據.而相關的神經機制的研究對此進行了補充和深化。
5 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視角:神經基礎
無論從種系發(fā)生,還是個體發(fā)生的視角,都可以看到預見能力的重要演化意義。而這種高級心理功能的物質載體就是人類的大腦。大腦的一個重要功能就在于用已經貯存的信息去想象、模擬和預測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件,有研究者稱之為“前瞻的大腦(prospecfive brain)”(Dudai & Carruthers,2005;Schacter,Addis,&Buckner,2007)。
5.1內側顳葉
海馬結構在記憶過程中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已經有了系統(tǒng)而深入的探討。Okuda等人(2003)的一項PET研究發(fā)現,包括右側海馬和雙側海馬旁回在內的內側顳葉以及前額葉的部分區(qū)域,在被試描述過去和未來事件時均被激活,并且時距(近期或遠期)對神經活動的影響對于過去和未來事件具有相似的模式。Botzung等人(2008)采用空間分辨率更好的mtRj技術,要求被試根據呈現的線索詞,回憶過去一周已經發(fā)生的事件或想象未來一周將要發(fā)生的事情。結果發(fā)現,過去和未來事件的情景性模擬在大腦皮層激活了相似的神經網絡,包括楔前葉、內側顳葉、內側前額葉和腹外側前額葉。
Addis,Wong和Schacter(2007)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結果。當被試根據線索詞(如聚餐)想到某個過去或未來的事件時,視覺區(qū)域的后部和左側海馬被激活;當被試盡可能多地報告有關這個事件的細節(jié)信息時,除了內側顳葉(海馬和海馬旁回)和前額葉,扣帶回的后部和壓后皮質(retrosplenial codex)也參與其中。Addis和Schacter(2008)對以上研究進行了進一步的參數分析。結果發(fā)現,左側海馬后部對組成過去和未來事件的細節(jié)數量有反應;同時,未來事件發(fā)生的時間越遠,雙側海馬的活動就越活躍。也有研究證實,雙側海馬損傷的病人在想象新事件時缺乏空間一致性,對環(huán)境的知覺不是整體的表征,而是一些想象的碎片(Hassabis,Kumaran,Vann,&Maguire,2007)。
綜上,大腦可能存在一個特異性的核心神經網絡來支持回憶過去和想象未來的活動,包括前額葉和內側顳葉,尤其是海馬和海馬旁回(Eichenbaum&Fortin,2009;Schacter&Addis,2009a),,還包含扣帶回后部和壓后皮質的后部區(qū)域(Schaoter&Addis,2009b;Schacter et al.,2008;Spreng,Mar,&Kim,2009)。其中,海馬結構可能為一個事件中不同元素的組合提供了空間背景 (Hassabis et al.,2007),遙遠的事件包含了更加分散的細節(jié),要將這些細節(jié)整合為連貫的未來情景模擬需要進行大量的關系加工,因此引發(fā)了海馬結構更為強烈的激活(Addis&Schacter,2008)。前額葉在為過去和現在提供內部聯結方面發(fā)揮著尤為重要的作用(corballis,2009b;Stuss&Levine.2002)。但無論是海馬,還是前額葉的部分區(qū)域都只是與一般的想象過程有關,而非特定參與預見過程的腦區(qū)(Addis,Pan,Vu,Laiser,&Schacter,2009)。
5.2額極
據前所述,大腦可能存在一個特異性的核心神經網絡來支持回憶過去和想象未來的活動。它會根據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啟動不同的神經程序。有研究表明,與過去事件相比,未來事件的模擬會在額極和顳葉的一些特定區(qū)域產生更強的激活(Okuda et al.,2003)。同時,相對于過去事件的細節(jié),右側額極對于未來事件細節(jié)的生成激活更強,說明這個腦區(qū)可能特異性的與前瞻性思考有關(Addis&Schacter,2008)。還有研究不僅強調了額極在未來事件情境性模擬時的作用(Addis et al,.2007;Szpunar&McDermott,2008),還指出了重構的過程與雙側額上回(BA 8和BA 9)活動之間的聯系(Abraham,Schubotz,&von Cramon,2008)。Schacter和Addis(2007a)指出,過去和未來事件的模擬都需要從記憶中提取信息。但只有未來事件的模擬需要從各種過去發(fā)生的事件中收集細節(jié),并將其靈活地重組成一個嶄新的未來事件,或許這就是在此類任務中這些腦區(qū)激活更強的原因。
5.3邊緣系統(tǒng)與腹內側前額葉
當面臨有關未來事件的決策時,大腦皮層模擬出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件,誘導皮質下系統(tǒng)產生相應的情緒情感,提前感受那些事件帶來的歡喜和痛苦,而邊緣系統(tǒng)在與情緒相關的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根據Gilbert和Wilson(2007)的總結,中腦多巴胺神經元的活動編碼關于未來事件快樂強度的信息,對未來快樂事件的模擬激活了皮層下結構如伏隔核(accumbens)以及腹側紋狀體的前部;對未來痛苦事件的模擬激活了杏仁核和/或腹側紋狀體后部。而“預先體驗情感”主要依賴于腹內側前額葉,此部位損傷的病人很難預測未來事件的情緒后果(Bechara&Damasio.2005)。近期的fiVIRI研究也表明,與想象近期的未來事件相比,想象遠期的未來情緒事件時,腹內側前額葉的前部激活更強烈,而尾狀核在被試想象近期的未來情緒(特別是積極情緒)事件時則會被激活(D"Argembeau,Xue,Lu,Van der Linden,&Bechara,2008)。
5.4其它腦區(qū)
除了內側顳葉和額極等腦區(qū)參與到回憶過去和想象未來的加工過程中,還有研究發(fā)現枕葉也存在相似的激活fAddis et al.,2009;Szpunar,Watson,&McDermott,2007),而這些區(qū)域在回憶先前面對的視空間情境時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說明被試似乎是把未來事件的情節(jié)放到已知的視空間情境中。另外,Szpunar等人(2007)的研究還發(fā)現,當被試在想象未來時,左外側前運動皮層、左側楔前葉和右側小腦的后部等腦區(qū)的激活強度高于回憶過去,而這些區(qū)域似乎與身體運動的模擬和想象有關。他們推測,想象未來和回憶過去的差異似乎在于對模擬身體運動的腦區(qū)的需求不同。
當然,人們在模擬未來事件、做出決策時,不僅要根據個人的經驗,也要參考他人的建議。有研究表明,對于這兩種決策信息的來源,其關鍵的計算變量以一種相似的、平行的神經加工模式進行信息處理。前扣帶回中的兩個相鄰的分區(qū)會各自發(fā)揮核心作用,并且決定每個信息源引導行為的程度。當個人進行決策時,存貯的信息通過平行的信息流在腹內側前額葉交匯(Behrens,Hunt,Woolrich,&Rushworth,2008)。
6 未來研究的方向
綜上,本文從種系發(fā)生、個體發(fā)生和認知神經機制三種視角介紹了預見的相關研究。而這些領域的研究才剛剛展開,有很多未解的課題尚待研究者去探索。
首先,對預見能力種系發(fā)生圖譜的描繪還需更多樣的證據。根據已有的文獻,以黑猩猩、黃猩猩和倭黑猩猩為代表的大猿能夠為未來做準備(Mulcahy&Call,2006;Osvath&Osvath,2008;Osvath,2009),也就是說,預見能力的雛形在現存猿類的共同祖先身上可能就已經存在。而在延遲滿足的實驗中,作為舊大陸猴的代表,恒河猴并沒有表現出未來定向的決策能力(Evails&Beran,2007),似乎預見能力的演化軌跡在這里出現了斷裂。但是大量研究又表明,灌叢鴉是能夠利用過去的信息為未來做打算的。但除此之外鮮有其他物種的實驗證據。雖然早期的研究表明,大鼠可以跨越很短的時間,通過編碼未來完成任務(cook,Brown,&Riley,1985),有關鴿子的研究也發(fā)現了相似的結果(Zentail,Steirn,&Jacksonsmith,1990)。但是這些研究考察的都是短期的未來事件,并不足以表明這些動物具有預見能力。因此未來的研究可以對更多的物種進行考察,對預見能力的種系發(fā)生圖譜進行補充和修正,更好地理解人類與其他物種之間心理能力的聯系和本質差異。
其次,在兒童發(fā)展的過程中,預見能力與其他能力之間的關系也是值得關注的問題。一方面,作為未來定向能力的一種,預見能力與同類的其他能力(如計劃、延遲滿足、前瞻記憶等)具有一定的聯系,但也存在差異(Atance&Meltzoff2005;Atanee&Jackson,2009)。在兒童3、4歲的時候,情景記憶出現了,兒童失憶癥消失了。在3~5歲之間,兒童開始對未來和過去狀態(tài)進行推理(Atance&Meltzoff,2005;Suddendorf&Busby,2005),開始做計劃(Atance&O"Neill,2005),能夠延遲滿足(Mischel&Mischel,1983),能準確地報告昨天和明天的事件(Busby&Suddendorf,2005).能區(qū)分過去和未來發(fā)生的事件(Suddendorf&Corballis,2007)。那么,預見能力與這些心理能力究竟有著怎樣的聯系呢?預見能力與情景記憶是同時出現的嗎?計劃自己的未來和計劃他人的未來有什么不同?另外,有研究發(fā)現控制了年齡和表達性語言能力之后,3-5歲幼兒在心理時間旅行、延遲滿足、計劃和前瞻記憶成績之間原有的相關基本消失,表明它們也有相對獨立的作用(Atance&Jackson,2009)。綜 上,這方面的研究會幫助研究者了解預見能力在發(fā)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時為探討可能的神經機制提供線索(Atance&Meltzoff,2007)。
另一方面,預見能力與語言的關系也可以從發(fā)展的角度進行探索。人類語言和情景記憶的共同點就是它們都具有生成性。語言會根據對未來事件的想象產生各種不同的情節(jié)(Corballis,2008),而情景記憶也是經過修飾和建構的,它的作用不在于提供一個對過去事件完整或者真實的記錄,而是為未來提供建構詳細情節(jié)的素材(corballis,2009b)。Corballis(2007)提出,語言演化最初的動力來源于情景記憶、心理時間旅行和時間感。也就是說,語言的適應性作用似乎體現在專門用來讓個體分享過去經驗和未來計劃(corballis,2009a)。因此,利用實證研究探索在兒童成長過程中預見能力和語言之間的關系,不僅有助于了解預見能力的發(fā)展本質,對兩者共同演化進程的理論也可以提供有關佐證。
再次,研究者也可以進一步揭示預見能力的認知神經機制。根據建構一情景一模擬假說,想象未來的具體事件是以情景記憶為基礎,將其中的元素進行重組的過程。雖然該假說初步提出了“預見”可能經歷的認知過程,相應神經機制的探討也揭示了參與此過程的部分腦區(qū),但相對于其它涉及前瞻的認知加工過程,如知曉感(劉巖,蘇彥捷,徐國慶,2005.),預見能力的關鍵影響因素和具體神經過程尚不清楚。一方面,可以通過探索性研究初步確定若干可能的影響因素,設計一系列行為實驗考察這些因素對預見過程的影響,揭示想象未來背后的認知加工機制。另一方面,可以綜合考察預見過程涉及的腦區(qū),確定特異性參與的腦區(qū)(如海馬,額極等),并采用彌散張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等技術探測出它們之間的纖維連接通路,揭示神經信息的具體傳導過程。另外,這兩方面的研究還可以相互補充與整合,加強結果的直觀性和因果推論的有效性。
另外,對預見能力演化發(fā)展進程的探討和認知神經機制的揭示會為其社會應用和個體差異的考察提供研究平臺。Suddcndorf(2006)提出,認真研究預見能力是時候了,因為人類如果想繼續(xù)生存就要更好地掌握這種能力。準確全面的預見過程不僅會促進周詳計劃的產生,提高日常決策的有效性和控制感,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個體應對人類所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如氣候異常、經濟危機)。因此將一般的認知規(guī)律運用到社會生活的具體情境中是未來探討的方向之一。同時,預見能力存在個體差異,不同人格特點的個體預期未來的表現也不盡相同(Fortunato&Furey,2009;Quoidbach,Hansenne,&Mottet,2008),未來的研究可以根據個體的不同特點,嘗試提高或者優(yōu)化個體的決策過程。另外,預見能力的研究對于理解幸福感、成就和目標實現、老化、樂觀以及一些臨床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schacter&Addis,2007a)。
相關熱詞搜索:投射 預見 重構 預見:情景記憶的未來投射與重構 情景記憶 情景記憶的未來投射與重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