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癡吃書_書癡買書
發(fā)布時間:2020-03-01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人類與書的關系,更擴及到味覺的接觸,我們可以用味蕾來品嘗它們的酸甜苦辣咸 一本書在如此情境下消失,不僅不是一首悲傷的挽歌,反而成了一則美麗的回憶,一本書除了在內容上可能引起我們心靈的感動外,還可能從視覺、觸覺,甚至聽覺與嗅覺讓我們驚喜,想一想,瀏覽、把玩一本中世紀印刷術發(fā)明前的彩繪燙金祈禱書,眼睛所及、手指所觸摸的。是由修道院教士一筆一畫,一絲不茍地用手抄寫,描繪于羊皮紙上的珍品
那歷經(jīng)數(shù)百年依舊瑰麗的色彩、結實羊皮紙的嘶嘶翻頁聲、陳年油墨所散發(fā)的幽香氣味,的的確確牽動了我們不同的感官興味。
書籍的感官之旅
大多數(shù)人雖然難以接觸到這般昂貴的古書,但是現(xiàn)代設計、制作的精美書籍,其實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書籍藝術(book art)一直是西方文化中頗重要的一環(huán),舉凡裝訂、印刷、紙張與字體的選定,全都可以考究到極點。某些藝術家更是專門以書籍作為創(chuàng)作題材。他們希望自己所設計、制作出來的書籍,從造型本身即可被視為獨立的藝術品,具有審美的價值,或者透過這個媒介,反映一些社會、政治的訊息;或者僅僅傳遞藝術家的某些意念。這些書的素材與表現(xiàn)形式有諸多可能性,它們通常都由手工制作或限量發(fā)行,并被通稱為“藝術家做的書”(artists’books),以別于一般大量生產(chǎn),以內容為主、包裝為輔的傳統(tǒng)書籍。這類藝術家做的書,明顯是以吸引人們視覺為導向,因此也就成為愛書人及藝術愛好者的收藏對象了。
甚者,若是我們將“書籍”的定義擴大到所有承載圖文的容器,那么現(xiàn)今流行的電子書更是在聲光影音的輔助下,提供人類聽覺與視覺上的全新感受。
在所有的感官經(jīng)驗中,味覺與書籍的形體似乎是最扯不上關系的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書、用手指翻書、用耳朵聽書、用鼻子聞書,但若說要用一張嘴吃書、嘗書,那卻是難以想像的。眾所皆知,蠹魚喜愛吃書,小小一只蟲兒可以悠游地藏身書頁內,從封面一頁頁吃到封底,但那畢競只是蟲兒。
人吃書、吃紙頁的情況倒不是沒有發(fā)生過。正如20世紀初期,美國最知名的古董書商羅森巴哈(A.S.W.Ronsenbach)所指出的,許多兒童書都曾被不懂事的小孩放入口中咬得稀巴爛,以致書況完好的首版(first-edition)童書格外稀有;偵探小說中也不時出現(xiàn)特務人員在情急之下,一口吞下書寫秘密的字條以銷毀證據(jù)的情節(jié);在英國導演彼得?格林那威(PeterGreenaway)那部知名的影片《廚師、大盜、他的妻子和她的情人》中,那位粗暴蠻橫的飯店老板殺害和他妻子有染的溫文書商的殘酷手段,就是把書頁塞進他的喉嚨之中。這些人吃書的情境,都是在無知或被迫的狀況下發(fā)生,想來都不怎么令人愉悅,畢竟人非書蠹!
精神食糧大口大口吃
有趣的是,無論古今中外,“書籍”與“食物”這兩個意象經(jīng)常被聯(lián)想在一起。中文最常聽到的當然就是“精神食糧”、“咬文嚼字”、“啃書”、“食古不化”這些語詞,把書籍、文字比喻成為可以吃的食物。中、英文也同時都用“吸收”(assimilate,absorb)、“消化”(digest)、“狼吞虎咽”(devour)、“咀嚼”(chew)等動詞來描述不同程度的閱讀狀態(tài)。某些西方愛書人且自擬為“吃書者”(hook-eater),指的是自己讀書又多又快。不過,模擬終歸是模擬,除非是具有特異功能之士,否則真要把一本書當成一塊可口多汁的牛排般咀嚼下咽,實在非一般常人所能為也。然而,近幾年國際間卻出現(xiàn)了一個令人側目的“吃書節(jié)”活動。
事情緣起于一位活躍于美國書籍藝術圈的創(chuàng)作者、收藏家兼評論家茱迪?霍夫博格女士(Judith A.Hoffberg)。1999年感恩節(jié)時,她與三位書籍藝術家相聚,當火雞伴隨其他美食、美酒下肚之后,霍夫博格突然心生一念,若是書也可以吃,不知這群藝術家們都會制作出什么樣的書來?這個奇想當場引發(fā)在座人士的莫大興趣。接下來的一個月里,霍夫博格積極聯(lián)系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也得到了熱烈的回響。她于是選定2000年的愚人節(jié)為首屆“國際吃書節(jié)”(International Edible Book Festival),鼓吹愛吃又愛書的個人與團體,以食材制作出與書相關的對象,在4月1日這天下午2點到4點(以每個人的時區(qū)為主),將成果公諸于網(wǎng)站上或在特定場所,然后在4點整下午茶時段里,動手將它們祭人五臟廟之中。
“愚人節(jié)”里的“吃書節(jié)”
把“吃書節(jié)”訂在4月1日“愚人節(jié)”這一天,自然是帶有幽默與趣味色彩的。觀看網(wǎng)絡上的檔案照片,參與者的創(chuàng)意與巧思確實令人贊嘆。有別于以紙本、油墨為原料的傳統(tǒng)書籍,歷屆吃書節(jié)的成品運用了廣泛的素材:巧克力、糖霜、奶油、芝士、海苔、土司、餅干、糖果、蛋、果凍、魚子醬、通心面、各色水果與蔬菜。這些烹調精美的“書”,其實也可以被視為“書籍藝術”的另類展現(xiàn)。若非因為它們不能長期保存,還實在讓人舍不得將它們肢解后吞下肚去。但也正因為它們的可食性,“書”的定義又變得更廣了。人類與書的關系,更擴及到味覺的接觸。我們可以用味蕾來品嘗它們的酸甜苦辣咸。一本書在如此情境下消逝,不僅不是一首悲傷的挽歌,反而成了一則美麗的回憶。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戀物癖。許多書癡對于實體書的愛戀,不僅止于書籍內容所傳遞出的形而上意涵。事實上,他們對于書籍的形體本身,乃至因書而可能引起的所有相關意念與事物,無不抱持有高度的興致。他們希望以各種方式和書籍產(chǎn)生親密的關系,這種關系甚至可以強烈到主導了戀物者的生活方向。
格林那威的另一部電影《枕邊書》(ThePillow Book),就把這種戀物情結做了淋漓的詮釋。片中那位自小崇敬書寫的女孩,迷戀文字、書法,迷戀紙頁、墨汁的氣味與觸感。這些元素若能同時在人體呈現(xiàn),更加能夠引起她的快感。為了追逐這份快感,她刻意尋覓具有合適膚質的人體來書寫,最終競完成13本書――這世上真就有這樣一類的愛書人,他們永遠不放棄探索書的任何可能性。對他們而言,紙張、食物,乃至肌膚,全都可以化成書頁。關于書籍世界的想像,也因此更高、更遠、更無窮無盡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