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照亮我人生路的人1000_做一只火把,照亮苗寨孩子人生路
發(fā)布時間:2020-02-29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家境富足的獨生子,5年前大學畢業(yè)赴貴州苗鄉(xiāng)支教 1982年6月出生的陳曉明,是江蘇東臺一個造船廠廠長的獨生子,家境富足。2005年7月,陳曉明從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畢業(yè)。由于他英語出色,很快被一家條件優(yōu)越的大公司聘用。不久,陳曉明得知國家正在招聘西部大學生志愿者,就毅然報了名。
陳曉明此舉沒有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沒有得到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就在這樣近乎眾叛親離的情況下,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2005年9月,他從富庶的江蘇老家,來到偏遠的貴州省榕江縣月亮山區(qū)計劃鄉(xiāng)計劃中學任教。月亮山地區(qū)由于經濟落后,學生文化基礎差,工作難開展,就連本縣的教師也不想去,陳曉明卻心甘情愿留在這里,教授初中英語。
榕江縣計劃鄉(xiāng)是一個以苗族為主體,水族、土家族等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鄉(xiāng),少數民族占全鄉(xiāng)總人口99%,這里人們日常交流幾乎全部用苗語,“官方語言”多用榕江方言,能聽懂普通話的人很少。這里的學生也幾乎聽不懂普通話,對英語更是一竅不通。
為了盡快適應這里的生活,更好地與鄉(xiāng)親們交流、給學生上課,陳曉明決定入鄉(xiāng)隨俗,盡快學會苗語。在學校,他跟學生學習苗語;節(jié)假日,他走村串寨與鄉(xiāng)親交流。他用拼音將苗語的發(fā)音記下來,有空就不停地背誦。也許是他有學習語言的天分,也許是他勤奮努力的結果,短短的一個月時間,他居然能說很多苗語了。3個月后,陳曉明基本學會了苗族的日常用語。
來到計劃中學的第二個學期,陳曉明不僅能用苗語同鄉(xiāng)親們交流,還將苗語引入英語課堂輔助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實行普通話、英語、榕江話、苗語的“四語”教學。原來學生最不愛上英語課,在陳曉明的教授下漸漸對英語產生了興趣,英語成績也逐步有了提高。
2006年7月,陳曉明支教期滿。和陳曉明同時來的其他大學生志愿者都走了,他卻要求延長支教時間,并申請到計劃鄉(xiāng)最偏遠的學校――污講小學支教。
污講小學位于終年云霧繚繞的月亮山山腰上,沒有通公路,從計劃鄉(xiāng)政府所在地走到污講要10個小時,而且都是又窄又彎的山路。
污講小學是擺王村和擺拉村的片區(qū)中心學校,全校有396個學生,9位教師。因為地處貧困山區(qū),學校只有一幢兩層木樓,6間教室,幾乎沒有什么教學設備,教師辦公室就設在二樓教室中間的一間小屋里,學校操場是沒有硬化的水泥地。
2006年9月,新學期開學,陳曉明來到污講小學繼續(xù)他的支教生涯。
看到全寨鄉(xiāng)親和全校師生舉著火把迎接他歸來,他流淚了
“剛去的時候,因為不習慣那里的飲食和天氣,所以過得相當壓抑。白天上課,面對的是一群聽不懂普通話的小孩,他們害羞膽小,平時遇到難題也不敢問,有些學生到了六年級甚至連名字都不會寫!标悤悦鬟@樣描繪自己到污講小學時的情景。
陳曉明滿懷激情地來到污講,竭盡全力給學生上課補課,學生成績卻一直上不來,再加上父母在電話里哭著要求他回家,又想一想其他志愿者此時都已回江蘇并找到滿意的工作,他開始有些心灰意冷了。陳曉明說:“每周放假的時候,我面對大山拷問自己:我是不是瘋了?我把我的青春花在也許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的山娃子身上,值得嗎?有時候夜晚,我一個人躺在深山的草窩里,望著滿天星斗,想念故鄉(xiāng)的親人,特別是我的媽媽,要知道當初我來西部她是堅決反對的,上次送我到車站,她盡力裝出很高興的樣子,而當車開動時,我看到了她在偷偷地抹眼淚……”
在深深的思念和無邊的孤獨中,在嚴峻的現(xiàn)實面前,陳曉明選擇了退縮。2006年寒假前幾天,他決定悄悄地離去。
那天,陳曉明起得很早,打點好行李,然后沿著山坡走了下去。沒想到他所教的孩子們知道他要走,全都站在寒風凜冽的山路上,靜靜地等候著他。孩子們哭了,陳曉明也哭了,但決心已定的他還是徑直離開了。
陳曉明回到了江蘇老家,父親幫他找了家公司上班,但他不感興趣,心里總是牽掛著他的學生。在家里,他整日無所事事地看電視。他覺得這樣的生活,比自己在污講支教的時光更加孤獨。
2007年3月初,陳曉明接到污講小學學生的電話。孩子們說很想他,希望他能快點過去,因為開學了,別的老師都到了,而因為他還沒有回校,他們的語文課還沒有老師。孩子們還告訴陳曉明,期末考試他們班有10個人語文考試及格了,而以前他們從沒及格過。聽到這個消息,陳曉明百感交集。
在內心深處,陳曉明是懷念在月亮山那段支教歲月的。那里的山是那樣的秀麗,那里的水是那樣的清澈,那里的人是那樣的淳樸……為什么在那里自己覺得平靜、愉快,而回到城市,卻感到茫然、郁悶呢?也許,自己是屬于那里的。去還是不去?他的思想激烈地斗爭著。最終,陳曉明決定回到孩子們中間。
2007年3月中旬,陳曉明啟程前往污講小學。他先到達計劃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加兩,然后獨自徒步趕往污講。在月亮山茫茫林海中,陳曉明迷路了,在大山里轉了十幾個小時,從早上走到晚上都沒有到。在疲憊與無助中,陳曉明給校長打了求救電話,校長立即召集人去尋找他,終于在山林中找到了他。當陳曉明跟隨尋找他的隊伍出現(xiàn)在污講時,全寨鄉(xiāng)親和全校師生都舉著火把,站在村口等待著他。看到眼前這一幕時,陳曉明流淚了。
陳曉明說:“污講村民勤勞、善良,讓我深深感動,我已經離不開這個地方了。月亮山人大多是文盲,甚至不能用漢語與人交流,一輩子就鎖在深山里,過著貧困、乏味的日子。這里的孩子們最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知識;大山里,最缺少的不是富足的物質,而是師資,是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和當地苗族姑娘結婚落戶苗鄉(xiāng),讓月亮山里的孩子有出息是他一輩子的心愿
2007年7月,陳曉明兩年服務期滿,國家每月的600元補助沒了,他的父母親為了讓他回家,向他施壓,不給他提供任何經濟資助,只有鄉(xiāng)政府每月按代課教師的標準發(fā)給他300塊錢的工資。陳曉明每天跟學生一道在食堂吃飯,一頓吃5角錢的飯、1角錢的菜。每逢雙休日,食堂熄火,陳曉明的飯就沒了著落,只好自己做面條填肚子。學校偶然來了客人,領導喊他去陪客,是他唯一改善伙食的機會。
陳曉明就這樣在月亮山苗鄉(xiāng)繼續(xù)著他的支教生涯,他并不因為物質的匱乏而失去繼續(xù)支教的信念。他說:“現(xiàn)在我所能做的和所要做的就是教好每一個孩子,讓這里的孩子有文化,將來有出息了回來建設月亮山!”他的努力沒有白費,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一些聽不懂普通話的學生都能夠聽懂,有的學生還學會說普通話了,這使他感到欣慰。
很快,一個學期過去了。語文期末考試,陳曉明所教班級有16個學生及格了,這是史無前例的。陳曉明說:“學生經常來辦公室向我請教問題,有時候,聽到孩子們議論說‘只有陳老師上課最好,陳老師最好玩’時,我感到無比幸福!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有個學生問陳曉明:“陳老師,你能教我們英語嗎?”“能呀!”英語過六級的陳曉明爽快地回答。從那以后,陳曉明把愛好英語的學生召集起來,每天給他們上半個小時的英語課。雖然孩子們學得很吃力,但陳曉明還是很耐心地輔導他們。
歷經周折,2007年9月,陳曉明向榕江縣教委遞交了終身留教污講小學的申請。他已打定主意,留在月亮山這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做一只火把,照亮山里苗寨孩子的人生路。對此,陳曉明自嘲說:“自己投錯了胎,才生在江蘇沿海。我原本就該生在大山里,是大山的一部分。不過,我現(xiàn)在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
陳曉明告別富足的城市生活,自愿到偏遠的月亮山污講小學支教的故事,經貴州媒體宣傳后,在貴州高原引起強烈反響。人們紛紛向污講小學獻愛心,給孩子們捐獻冬衣、學校用品和建籃球場等。榕江縣城學校的不少教師,紛紛申請到偏遠鄉(xiāng)鎮(zhèn)支教,鄉(xiāng)鎮(zhèn)學校的老師又紛紛來到更偏僻的村教學點支教。陳曉明家鄉(xiāng)的媒體,也派出記者來到月亮山污講小學采訪陳曉明,對他的事跡進行宣傳。2008年10月,陳曉明的江蘇鄉(xiāng)親還向污講小學捐資6萬元建了一個圖書室,以圓陳曉明給這些山里孩子建圖書室的愿望。
2008年4月,陳曉明與當地的一個苗族姑娘結婚。舉辦婚禮時,污講苗寨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傾寨而出前來祝賀,一個趕10多里山路從臨近寨子前來道賀的老大娘說:“陳老師就是我們苗家人的孩子,不管路多遠我們也要來!
在陳曉明簡樸的婚禮上,筆者參觀了他的新房,只見4平方米左右的房內,除了一張床,沒有任何家具,更談不上電器。
2008年5月,陳曉明被榕江縣教育局評為“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 6月,他被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評為2007年度“道德模范”;2009年,陳曉明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優(yōu)秀志愿者”。
2010年3月下旬,陳曉明將戶口從江蘇老家遷到貴州榕江縣,成為了地道的苗鄉(xiāng)人。
現(xiàn)在,陳曉明一如既往地在污講小學給孩子們上課,這是他終身熱愛的事業(yè)。
題頭照片:陳曉明與妻子的合影。
相關熱詞搜索:一只 苗寨 火把 做一只火把 照亮苗寨孩子人生路 做一只火把 沒有人能一蹴而就一躍而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