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談素描造型中的技術和精神形式:零基礎學素描
發(fā)布時間:2020-02-14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摘 要]素描是視覺領域獨特的語言之一,是畫家的一種思維方式。本文對素描造型中的技術和精神形式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素描 技術 精神形式 [中圖分類號]J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4309(2010)07-0079-02
追求審美趣味的崇高藝術精神始終貫穿于整個人類繪畫藝術發(fā)展過程中,它的集中表現(xiàn)是從素描的寫實主義追求中開始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在他們筆下繪畫的過程即精神物化的過程。這一過程首先是通過技術手段與材料使用來實現(xiàn)的,不同的技術承載著或輕松或文雅或流暢或抑郁的感情,進而完成技術與精神的互動。
素描是視覺領域獨特的語言之一,承載著畫家對世界萬事萬物的描繪和思考。從這個層面上來看,繪畫更應是一種思維方式。它與文學和哲學的區(qū)別在于:它不是用文字和語言去思考,而是用一種獨特的語言方式――視覺的圖像去思考。這里面的“視覺的圖像”可以被認為是廣義的素描。此時,圖像自身是具象或抽象無關緊要,因為它們都是虛擬的形象或符號。這里又提出一個又一個新的問題:解決具體形象表現(xiàn)的方法從何而來?這些技能的養(yǎng)成和訓練以何種原則來指導?人們常說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它既可以作為諸多繪畫樣式的基礎課程,又能以一種單獨的藝術樣式而獨立存在。由此我們在以素描形式表現(xiàn)畫面的時候首先得具備素描的作畫意識,同時還應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規(guī)律。我們在面對素描教學主體之時,考慮的最多的是我們應該教學生什么。通常情況下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yǎng)學生對物象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審美能力為目的,即要達到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要求,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以上這些高度通過認真的訓練和一定的習作便可以達到。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在思維方式上給予指導。在素描寫生的階段,重要的是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為依據(jù),通過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對物象的真實感受。這一時期學生的主觀感受多數(shù)依據(jù)客現(xiàn)物象并受制于客觀物象,需要和學生交流“像”可以怎樣去理解。
“繪畫不等于寫生、照相,按原樣復制下來,而要有所取舍,要有意境,要把自己的感情加進去!(張大千語)素描教學寫實性技術訓練固然是基礎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這個技術訓練必須要有相應的思想觀念作指導。畫“像”是手段,并非目的。在追求“像”的過程中實則是對自己眼睛和手的協(xié)調(diào)性進行訓練,以期達到隨意揮灑的境界。當然,在我們現(xiàn)在在面對和討論基礎素描的學習過程中,應當首先注意光線、物體的關系,將物象自身的氣質(zhì)內(nèi)涵予以深入挖掘之后體現(xiàn)在畫面上,運用適當?shù)墓P觸勾勒描繪手法,將自己眼睛所觀察到的形體,通過自己的理解和概括呈現(xiàn)在二維的平面上。由此可以理解為,素描需培養(yǎng)作畫者的觀察力。美術的功用向崇高的高度靠攏便是洗滌心靈,而最現(xiàn)實和最直接的便是娛己娛人。當然,這種先覺的快樂能否始終貫徹在畫面之上或者流淌在繪畫的過程之中,我們對此暫且不作過多表述。我們在素描實踐過程中多數(shù)是在研究物象的外在形象是否準確,造型是否嚴謹,而往往會忽視自己在作畫之前的獨特而又短暫的感受。“夫虛靜恬淡寂寞無為者,萬物之本也”。莊子所崇尚的審美理想,是一種超越了自然物質(zhì)形式的審美心理狀態(tài),即在心與物渾然一體的和諧統(tǒng)一體驗中,使人的精神從一切實用、利害,乃至邏輯因果的束縛中超脫出來,達到一種“虛”、“靜”、“明”的自由審美境界。
現(xiàn)代性的素描更趨向于追求畫面所營造的柔和的空間,更偏于現(xiàn)代性、象征化的形象語言。張彥遠認為,真正高超的繪畫是“形似之外求其畫”的(《歷代名畫記》)。雖然繪畫藝術總離不開形象,但是看畫的過程不僅僅是看形象,而是要看畫家對形象的選擇與表現(xiàn)方法,這些構成了他與觀眾交流的基本方式和特點。素描的畫面蘊含抽象的意味形式,以圖式為載體、心性為內(nèi)容來處理畫面是一種自我先覺的表現(xiàn)。
如今廣義上素描作品流露出的畫法來源十分駁雜,既有印象主義式的先色處理及跳躍灑脫的筆觸,又有超寫實主義的細密手法,對此種“語言”的駕馭能力使得畫家對畫面的處理上駕輕就熟。但畫家沒有將自己的畫作整合為統(tǒng)一的風格,而是將對畫面及形象的整體把握與自身主觀感受相結合,注重實踐自我的心性。其本義在于不想使過分統(tǒng)一的風格成為對自然重新認識理解中的桎梏。繼而以形來寫神,不僅僅是物象的神情風貌,更多的是當時自身的內(nèi)心狀態(tài)。
瑞士畫家保羅•克利曾說過:“用一根線去散步!边@句話很形象地指出畫素描不是在搞建筑工程。美術并不注重人們已經(jīng)看到的物象,而是通過創(chuàng)造使人們看到事物。這里的“看到事物”有著較為深刻的意蘊,可以理解為領悟到一些東西。所謂觀者領悟的東西會和繪畫者有心靈上的碰撞和共鳴,同時也會出現(xiàn)巨大的反差。這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認可的審美暗示因地域、信仰的不同而會悄然地發(fā)生變化。素描的表現(xiàn)形式很廣泛,我們總是更多地關注素描怎樣畫,相對忽視素描畫什么。前者多談論技法和觀察方法,后者注重研究理論。我們清晰地看到,通過近百年的素描教學的討論和反思,我們所學的和思考的素描形式與內(nèi)容在時下看來可謂五味雜陳。當我們回頭再研讀祖先留下的浩瀚的傳統(tǒng)畫論,定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看畫論絕非尋“故紙堆”,重要的是廣泛吸收、學習前人的視覺經(jīng)驗和判斷!八稳俗钪貙懮,體會物情、物理,傳神寫照栩栩如生!(張大千語)而今我們在課堂教學寫生過程中,學生在畫面中表現(xiàn)出來的物象造型雖嚴謹卻近呆板,缺少意象情趣,缺少氣韻生動。此點不自覺地與謝赫《六法》中所述相映照。再看《歷代名畫記》,這里圍繞“意”與“境”的內(nèi)涵和外延展開了辯證討論。其中談到的“意存筆先”“畫盡意在”,“意”可以理解為畫家作畫前想體現(xiàn)或感受的意境,“意”之所存,在于繪畫本體的意境創(chuàng)立,也可以理解為畫家的先覺!肮P”就是使用工具和材料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的實踐過程!耙獯婀P先”是講畫家在使用材料之前已經(jīng)對畫面將來所呈現(xiàn)的面貌進行假設和構建,進行“造境”。
作為教師應當審視和回顧傳統(tǒng)素描的形式和內(nèi)容,從而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這種繪畫性思維。教師還應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去開拓更多的表現(xiàn)領域,把被動地再現(xiàn)變?yōu)榧で榈貏?chuàng)造,為今后的現(xiàn)代素描教學拓展更為廣闊的空間。
??[收稿日期]2010年6月4日
?[作者簡介]謝光:長春市寬城區(qū)文化館。
相關熱詞搜索:素描 造型 形式 略談素描造型中的技術和精神形式 演變中的素描形式與精神 素描教學中的精神性表達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