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 [聆聽侗族大歌]
發(fā)布時間:2020-02-12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侗族地區(qū)山青水秀,人們世世代代和睦相處,侗人的性格平和如水。他們喜好“月也”“踩歌堂”這樣的集體活動,民間合唱的方式成為了他們獨有的民俗,千百年地傳承下來了。
過去,中國傳統(tǒng)音樂被西方音樂界認為是沒有和聲的音樂。國際音樂界權威人士阿爾斯特在1933年出版的《中國音樂》中曾經(jīng)斷言:“中國音樂一直是單聲部的!钡搅20世紀50年代,貴州的兩位音樂家蕭家駒、郭可諏被派往黎平縣搞土改,他們在那里有一個意外的發(fā)現(xiàn)――侗族民眾世世代代傳唱的多聲部大歌,而且,這種歌唱已經(jīng)深入侗家人的精神世界。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斯人已逝,但這個發(fā)現(xiàn)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兩位工作隊員當時的本職工作。藝術的生命永垂史冊,這是當時人們沒有料想到的。
侗族地區(qū)山青水秀,人們世世代代和睦相處,侗人的性格平和如水。他們喜好“月也”、“踩歌堂”這樣的集體活動,民間合唱的方式成為了他們獨有的民俗,千百年地傳承下來。
我曾經(jīng)多次走進侗寨歌堂,那些平日里歡蹦亂跳的女孩男孩,一到歌堂里就正襟危坐,心無旁騖投入練歌;平日里慈眉善目的歌師,在練歌場上板著面孔仿佛變了個人。歌師有音樂專業(yè)的耳朵,能把每一處小小的不和諧音拎出來示眾糾正。而他們的音準感覺特別令我驚異――不需要任何樂器定音,在任何時候開口唱都能找準音高;可以想見,這是多少個日日夜夜苦練的成果。
我在小黃村一個歌堂觀看練歌時,歌師一再要大家重復練習。好不容易到了休息時候,女孩們嘻哈作樂。只有唱高音的兩位默坐一邊,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剛才歌師說你們了?”“沒有。但我曉得是我沒有唱好,就像白米里面的稗子!薄拔也攀前拮印眱扇俗载熤蹨I就淌下來了。后來,在一次演出中我又見到了兩位姑娘和歌師,歌師用侗語對她們款款說話,她們眼里露著笑意。看來,在幾個月的“精耕細作”后,兩粒“稗子”已經(jīng)變成“優(yōu)質(zhì)米”了。
侗族大歌有多種分類方法,一般可分為鼓樓大歌、聲音大歌、敘事大歌、戲曲大歌、禮俗大歌、童聲大歌等。歌詞經(jīng)過一代代歌師歌手們的傳唱、錘煉,集中了民族的智慧,成為一個巨大的文學寶庫。小黃的一支女子歌隊曾經(jīng)特意給我唱了一首大歌,并由隊長在一張從作業(yè)本上撕下的紙頁上給我寫下了翻譯成漢語的歌詞:“千個山坳容易走過/萬道水溪也能過來/要是年輕不唱歌/會把人愁死/薅過的秧苗長得快/這樣的莊稼人人愛/年輕時候/過得最快/沒過好久/老年就要到來/只有那一座座的高峰/能夠青山不老/禾谷熟了就要割/人到死期就要黃土埋/十九歲了/才知道珍惜十八歲……”有幾個字是用拼音代替的。那已經(jīng)泛黃的紙片我一直珍藏著。如今,歌唱者也許已經(jīng)如同這紙片一樣青春不再,但她們在對青春生命的珍惜和對人生的深切感悟中,透出了帶有泥土芬芳的細膩感受和委婉情調(diào),這是文人文學所難以真切表達的。
聲音大歌是“嘎老”中的一個特有品種,它用音樂來表現(xiàn)大自然的各種聲音美。尤其是“拉嗓子”的尾腔,特別注重音樂性,它唯美而重形式。其中傳唱很廣的一首是《哭娘蟲歌》:“正月二月/聽見哭娘蟲在哭娘。谀菞鳂渖希诟咧ι系臅r候/呼喚它的情伴/它在低處呻喚的時候/那就惹得我心傷”寥寥幾句,由蟲及人,以蟲擬人,特別生動傳情。
許多歌唱愛好者都特別喜愛侗族大歌,而又沒法學會唱。這一方面是因為大歌用侗語歌唱,不會侗語,就極難學會大歌;更重要的,是音樂本身的原因,大歌經(jīng)常頻繁地轉(zhuǎn)調(diào),讓沒有經(jīng)過侗歌長期訓練的人總是唱不準調(diào)。一位老音樂家對我說,就是專業(yè)人士,也要花上幾個小時才能摸準大歌的調(diào)性呢。
相關熱詞搜索:侗族 聆聽 聆聽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節(jié) 貴州侗族大歌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