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塘的文化內(nèi)涵]筷子文化內(nèi)涵
發(fā)布時間:2020-02-12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三門塘的石拱橋、石板橋以及橋頭兩端的石板路,全以青石鋪成,整齊劃一,光可作鏡,記載了三門塘的歷史滄桑,似水流年。 深藏于苗嶺腹地清水江畔的天柱縣坌處鎮(zhèn)三門塘,是一個擁有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侗族村寨,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古寨里的樹文化、水文化、石文化引人注目,堪稱北部侗族方言區(qū)露天民俗博物館。
三門塘村共有353戶,1556人,是一個純侗族的民族村。村民分屬19姓,以王、劉、吳3姓居多。
史稱“苗河”的清水江由西南向東北流經(jīng)三門塘,境內(nèi)全長3.5公里,水路十分便利。上游之茅坪、王寨、卦治稱為內(nèi)三江,下游之清浪、坌處、三門塘稱為外三江。外地木商若要采購內(nèi)江木材,須由外江村民代辦。三門塘因此而成為內(nèi)外江木材集散地。這里天然樹種繁多,主要有杉木、楠木、櫸木、樟木、銀杏、紅豆杉等數(shù)十種,如今森林覆蓋率達75%。
歷史上,三門塘一帶曾是采購“皇木”、“苗木”的重要基地之一。木商中有所謂的鎮(zhèn)江幫、臨江幫、黃州幫、徽州幫、花老幫、五湘幫等,各幫制有特殊“斧記”,憑記經(jīng)營木業(yè)。為接待各路木商,三門塘建有20多家“木行”,在現(xiàn)代宅檐柱上,仍清晰可見“同興”、“德大”、“順德”、“茂益”等斧記,這些斧記就是這里“樹文化”的珍貴記錄。
這里三面環(huán)水,溪澗縱橫,村民自古與水結下不解之緣,三門塘人自古“靠水吃水”,憑借清水江及附近支流三門溪,喇賴溪等若干小溪繁衍生息。村里有水碼頭5座,石拱橋6座,石板橋10座,蓮花塘17口,古泉井20多眼,保爺橋100余座,是觀察和研究三門塘歷史遺存的實物資料,具有文物價值。也是三門塘“水文化”的物質載體。
三門塘義渡田年收谷物250擔。義渡林總面積28畝。主要渡口除建有碼頭、備有渡船及船工外,還建有渡船屋。
三門塘的石拱橋、石板橋以及橋頭兩端的石板路,全以青石鋪成,整齊劃一,光可作鏡,記載了三門塘的歷史滄桑,似水流年。“修數(shù)百年崎嶇山路,造千萬人往來之橋”,“輿梁已成,行人常頌利濟;迷津可渡,過客不患崎嶇”等樸實的語言鐫刻了前人的壯舉。三門塘曾有傳統(tǒng)婦女組織會,并開展公益活動,修建水井以及通往水井的石板路,“婦女井”便是如今僅有的實物遺存之一。
三門塘人對碑情有獨鐘,誠如某碑所言:“千秋常在萬代不朽者莫如石也!”刻碑記載歷史,F(xiàn)存各種古碑300余通,主要為設渡碑、造船碑、架橋碑、鋪路碑、建屆碑、掘井碑、辦學碑、修墓碑等,堪稱卷帙浩繁的“石頭書”。古碑多以青石刻成,體量普遍碩大,其中最大的一通高達4.2米,寬1.53米、厚0.09米,素有“清江一絕”、“貴州碑王”之稱,成為該村“石文化”的精華。(圖片由天柱縣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熱詞搜索:內(nèi)涵 文化 三門塘的文化內(nèi)涵 三門塘村 三門三角塘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