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茶葉寄鄉(xiāng)愁(外一篇)
發(fā)布時間:2019-08-31 來源: 幽默笑話 點擊:
表姐遠嫁美國,已然二十余年。這二十多年里,她雖屢次回國探親,可與老家畢竟是聚少離多。她告訴我:“在美國,一干完家務活,我心頭就會莫名地升騰起思鄉(xiāng)的情愫。于是,泡一杯家鄉(xiāng)的茶,我顫顫不定的心才漸漸平靜下來!
表姐原在國內(nèi)一家省級歌舞團做歌唱演員,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她有緣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醫(yī)學哲學博士、英國劍橋大學終身學者、臺灣大學醫(yī)學院客座教授的表姐夫結(jié)為伉儷。好在表姐夫祖籍福建,是地道的美籍華人,雖文化層次上差異較大,但這并不影響夫妻間的日常溝通,尤其到了品茶時刻,相互間便有了說不完的話語。表姐喝的通常是我送的“覺農(nóng)舜毫”茶,而表姐夫喝的多是產(chǎn)于福建的烏龍茶。每每用完晚餐,他們各喝各的家鄉(xiāng)茶,由茶思鄉(xiāng)、由鄉(xiāng)思人。品著、想著,想著、品著,濃濃的夜幕與濃濃的鄉(xiāng)愁融在一起,有時竟分不清自己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
浙江上虞向為產(chǎn)茶名區(qū),日本“傳教大師”最澄當年隨第十二次遣唐使來到中國,在上虞峰山道場灌頂受法后,帶得《茶經(jīng)》及茶籽引種至日本后,從此使日本成為最早得到中國茶種的國家。不僅如此,上虞還是“當代茶圣”吳覺農(nóng)的故里,以其名字命名的“覺農(nóng)舜毫”更是多次在國際品評會上拔得頭籌。按理,表姐出生在杭州,本應喜歡龍井茶才對,可她偏偏愛好“覺農(nóng)舜毫”。問之,則曰:“這‘覺農(nóng)’茶,無論外形抑或湯色非常接近龍井茶,現(xiàn)在市場上假冒龍井的較多,而喝你送的‘覺農(nóng)舜毫’保險,我當然喜愛了!辈恢且驗椤坝X農(nóng)舜毫”的魅力還是表姐工作到位,原本喜好喝烏龍茶的表姐夫從此也深深愛上了“覺農(nóng)舜毫”。有一次,表姐夫在給我的信里對“覺農(nóng)舜毫”作了如此精彩的品評:“平日里,我只喜歡品福建或臺灣的烏龍茶,但嘗了你送的‘覺農(nóng)舜毫’后,竟愛有所移。這茶自是了得,待沖入熱水,其嫩勻成朵,兩旗一槍,交錯相映,茶湯清碧,悅目動人,更兼呷茶入口,頓覺口鼻生香。品著品著,便覺猶如與美人把盞,恰似和君子交談。于是,陡生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的感慨。蘇東坡‘從來佳茗似佳人’,乃此之謂也。尤其當知道這茶葉的來由,品茶時我更融進了一份特別的領(lǐng)悟:我哪里是在品茶呀,我同時也是在品人、品歷史﹑品故事哪!”
多么生動有趣的一段“評茗”文字!遠在異國他鄉(xiāng),表姐和表姐夫又怎能不想念祖國,不想念家鄉(xiāng)?畢竟,祖國和家鄉(xiāng)之于他們,有血脈在其中,有緣分蘊其內(nèi),有紐帶繞其間。一個人,不管他走得多遠,離開得多久,總有一種力量將他與故鄉(xiāng)聯(lián)系在一起,那就是故鄉(xiāng)的味道。于是終讓我想及,其品茗的過程,既是其物質(zhì)的需求,更是其精神的渴望。在一次越洋電話里,表姐對我說:“這茶葉一泡呀,那思鄉(xiāng)的漣漪便一輪輪打開了。我想到了孩提時為父親泡龍井茶的溫馨情形,想起了自己在歌舞團唱采茶舞曲的歡樂時刻,也想到了當年我與你表姐夫談戀愛時手牽手在西湖邊溜達的浪漫辰光……”一杯清清淺淺的茶湯,令表姐的鄉(xiāng)愁神游萬里、心越萬仞,真可謂“剪不斷,理還亂”的牽腸掛肚哪!我始終相信,這泓鄉(xiāng)愁,這份牽掛,似乎只有身在海外的人才更有體會。
又是新茶上市的季節(jié),我早就替表姐、表姐夫郵去了“覺農(nóng)舜毫”。當他們急急切切泡上一壺香香翠翠、釅釅醲醲的“覺農(nóng)舜毫”茶時,又何止“過癮”兩字了得!
要知道,這茶香中既有別離的怨,也有相思的苦啊。
祖母的“針線笸籮”
每每干針線活兒,最吸引我眼球的,當是其置于身邊的“針線笸籮”了。聽祖母說這“針線笸籮”是其當年的嫁妝。
祖母的“針線笸籮”,是竹編的,直徑約摸四十厘米。其內(nèi)框編制得像竹席一樣,綿實而不失精致;外框竹編則由數(shù)個大小不一的菱形圖案拼接而成,細巧而不失大氣。更由于時間之手和祖母的手交相摩挲,這笸籮里外滿是包漿。這包漿雖微弱含蓄,卻潤澤幽隱,能予人一份淡淡的親切。
“針線笸籮”里,盛放著的,無非是不同顏色和不同尺寸的碎布片,以及規(guī)格各異、用途不一的紐扣,外加一塊纏滿各色線絲的針線板。這碎布片,林林總總,似乎什么顏色都有。問祖母是從何處覓得的,她不無神秘地告訴我:“這些碎布片,我已經(jīng)積攢了五六十年!蓖,五六十年,這可太神奇了。原來,只要有裁縫到家里做衣褲,多余的碎布片,但凡祖母都會予以留存,以備日后縫補之需。難怪,平日里,家里誰的衣褲磨破了,祖母總是能夠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布片加以補綴。就連鄰居家,有時也經(jīng)常會征得祖母的同意,往笸籮里挑所需布片。有一次,祖母邊挑布片邊對我說:“有些碎布片,今天不一定用得上,但只要存放在這里,總會有用得上的那一天。我這些碎布片呀,基本上是最近幾年積攢起來的,先前的都已用上了用完了。你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
祖母縫補衣服,堪稱一絕。除了所選的布片盡可能與原衣的顏色相同或相接近外,根據(jù)不同的部位,她總是選用不同的縫補方法。比如,肩部、肘部,她會用圓形的補綴法;其他部位,則多選用方形或長方形補綴法。理由是,前者圓形補綴可與渾圓的身體部位相貼近,能夠由此掩飾補綴帶來的局促感;后者,或方或長的補綴,為的是追求與衣服其方正特點的一致性,避免突兀感。此外,為了確保縫補的熨帖感,祖母補綴的線腳亦走得極為細膩,或者說,與縫紉機的走線并無二致。沒有嚴謹?shù)膽B(tài)度,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到底是不行的。有一件小叔穿了多年的衣服,先后被祖母綴了不下十個補丁,可穿在他身上,恍若武士披了一件鎧甲衣,反而顯得精神。按現(xiàn)代時尚的說法,這衣服恍若青銅系列,融合了許多對立統(tǒng)一:青銅是遠古的,但也是延綿到現(xiàn)代的;青銅常常用于武器,代表戰(zhàn)爭,可穿在身上,讓人的外形很硬,很男人。從這個意義上說,祖母是否也是一名時尚的原創(chuàng)者、詮釋者呢?
有一天,在她的“針線笸籮”里,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幾粒當時最為時新的電光紐扣。她說:“這電光紐扣,就是漂亮。像極了打雷時天空劃過的那道閃電,似真似幻、變幻莫測,一下就讓一件衣服從人們的視線里跳出來了!彪S后,祖母不僅去鄉(xiāng)下商店買剛剛上柜的電光紐扣,而且還托我在城里教書的母親代為選購,有時也會與村里的家庭主婦們交換。一時間,祖母的“針線笸籮”里除了碎布片,還多添了五光十色的“電光紐扣”。
祖母的視力極好,再小的針孔,她幾可一次性穿過。記憶中,祖母縫補的姿勢,也極為優(yōu)雅。每每縫補,她坐在竹椅上,總是有意無意地挺直了腰板。每穿過幾針,她總是下意識地將針尖往頭發(fā)腳跟劃去。問之,則曰:“發(fā)根有油,以此可潤針尖,助其快速穩(wěn)健地穿越。”祖母到九十的高齡,依然離不了她的“針線笸籮”,她說:“習慣了,離開了這針線活兒,自己就會鬧恐慌,沒法活!迸c普通人一樣,到了耄耋之年,祖母怎能不花眼?可讓人無法相信的是,祖母用線穿針孔還是那樣地利索,補綴還是那樣地迅捷,走線還是那樣地齊整,所不同的是,我發(fā)覺祖母早已不在用眼而是在用心神穿越,憑感覺縫補。當我夸獎她時,她只是淡淡地說:“將近八十年的老手勢了,太過熟悉了,沒有多少可炫技的地方!”
祖母是以97歲的高齡離開我們的。墓穴中,安放的除了她的骨灰,還有她的“針線笸籮”以及幾套經(jīng)她縫補的亦是她最愛穿的衣服。我們相信,她會喜歡的。
責任編輯:黃艷秋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