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土地
發(fā)布時間:2017-01-20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散文土地篇一:散文閱讀及答案
金字塔感言夏多布里昂
我們的船,取道麥努夫運河,這樣一來,西邊大支流上華茂的棕櫚林,就無由見到了。該支流通向利比亞沙漠,西岸一帶正遭阿拉伯人擾攘。出麥努夫運河,繼續(xù)溯流而上,朝左能看到穆格托姆山峰,右面盡是利比亞境內的沙丘。不一時,便在山丘的空隙處,依稀看見金字塔尖——實際上還隔著80余里。這段航程幾乎走了8小時,我一直站在船首遙望金字塔群。漸次臨近,陵墓也越發(fā)顯得規(guī)模龐大,高聳入云。寬展如同洋面的尼羅河,互為映襯的綠蕪與黃沙,棕櫚樹,無花果樹,圓穹頂,開羅的清真寺與宣禮塔,遠處塞高拉村的梯形金字塔,源源而來的滔滔河水,凡此種種,構成了一幅無與倫比的畫面。同行中有人說:?世人不管多努力,到頭來都是萬事皆空。蔚為壯觀的金字塔,竟是一無用處的墳墩頭!?
但是我瞥眼看到金字塔之際,心頭陡然興起的卻是一股贊佩之情。出自人類之手的最偉大的建筑物,在那人看來卻是一座墳!哲人聽了,一定不免浩嘆一聲。為何要把胡夫金字塔僅僅看成是一堆巨石加一副枯骨呢?埃及人造這樣一座墳,不是有感于萬事皆空、人生無常,而是出于對永生不死的本能愿望——陵墓如界石,不是宣告有生之涯的終結,而是標志無窮命運的開始,它就像建在永恒疆域上的一座通往不朽的大門。羅馬的史學家狄奧多羅斯曾說:?埃及人把人生一世看作一瞬須臾,無關緊要;相反,對身后令人懷念的功德,卻極為關注。他們把生者的宅第當作過客的逆旅,而把進去后不再出來的墳墓稱為永久的歸宿。?
凡是建筑,人們都求其有一種實在用處,殊不知對于普通老百姓,精神的作用更強大,埃及古代的當權者,正是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參謁陵墓,難道不能給人以教益?一代帝王愿借此把教喻垂之久遠。有些宏偉的建筑,把對一個民族的緬懷延續(xù)得比其存在本身還長,與在廢棄的荒地上繁衍生息的后人成為共時同代;除非不介意于一族一姓是否彪炳史冊,否則就不要去腹誹心謗。至于其形式,是古羅馬劇場,還是埃及金字塔,出入不大。對一個不復存在的民族,要說是墳墓,遺存的一切都是墳墓。一代偉人去世后,他生前的府邸,比死后的墳墓,更為虛空——陵墓至少保存了他的骸骨,而巍巍宮室,卻不能保存他生前的一絲歡情!
還有一種說法,小小一方墓穴,不論對誰,都足夠了。馬錫安?莫雷說:?六尺之土,對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物也綽綽有余。在樹蔭下,與在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頂下,同樣是贊頌上帝;住在茅草棚,與身居盧浮宮,也一樣過日子。?這種論調的偏頗之處,是把一類事混同于另一類事。一個根本不知藝術為何物的民族,跟一個留下輝煌的天才痕跡的民族比起來,未必活得更為歡快。曾經(jīng)有人說游牧民族的生活無憂無慮,他們在林間優(yōu)哉游哉,這個說法現(xiàn)在已沒有多少人相信了。樸質的牧民,為殺食鄰人的羊,會不惜大動干戈。他們棲身之處,墻上既不爬滿悅目的蔓藤,洞里也不會漂浮芬芳的花香;而往往濃煙嗆人,給發(fā)酵的奶酸氣憋得
透不過氣來。從詩人的角度看,一個弱小種族,尤其還處于半開化狀態(tài)時,似更能體味各種生趣;但無情的歷史卻告訴我們,正是他們的樸質使他們吃盡別人的苦頭。在我看來,決不會把建造一座偌大金字塔的國王看作凡人,而會看作一位胸懷寬廣的君主,他以筑造陵寢來戰(zhàn)勝時間,讓后人、習尚、律法,世世代代站在其靈柩前為之心折。如果要說這是一種驕狂,那至少是一種好大喜功的驕狂。如果要說這是一種虛榮,建造像金字塔這種能存跡三四千年的虛榮,數(shù)千年后從某種角度來看,也可算作一樁偉功! (文章有改動)
14.文章第1段不厭其煩地描寫作者乘船在麥努夫運河上航行時見到的沿途風光,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5分)
14、答:表達作者來拜謁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時?為之心折?的感情。(評分意見:答案要結合全文表達的主旨來看,要能從篇末看出?為之心折?,符合這個意思的,都得分。)
15.文章第2段說?我瞥眼看到金字塔之際,心頭陡然興起的卻是一股贊佩之情。?這里的?贊佩?具體指的是贊佩什么?(5分)
15、答:古埃及人將他們對永生不死的本能愿望寄托在建造起來的通往不朽的大門——金字塔上。(評分意見:回答這道題,要從本段中提取關鍵信息,作者贊佩的是古代埃及人建造金字塔這一壯舉所表現(xiàn)的生存意義。符合這個思路的,酌情給分。)
16.作者在第3段中說:?除非不介意于一族一姓是否彪炳史冊,否則就不要去腹誹心謗。?這句話隱含了哪些意思?(6分)
16、答:(1)人應該關注生存于其中的民族的生存意義:(2)對別的民族表達這種生存意義的建筑哪怕成了廢墟也要給予敬仰之情。(評分意見:兩個要點各3分。意思相近即給分。答成其他要點的,酌情給分。)
17.下列說法不符合作者本意的兩項是【】【】(6分)
A.這篇文章談論的是人們對生與死的不同看法。 B.作者對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民族情懷作了深入剖析。 C.作者的看法跟羅馬史學家狄奧多羅斯的思想基本一致。D.作者認為馬錫安?莫雷的觀點有失偏頗。E.作者認為,詩人往往歌頌還處于半開化的弱小種族,這種眼光不符合歷史的辯證法。 F.作者認為被有些人看作?驕狂??好虛榮?的建造金字塔的古埃及國王是應該得到后人敬重的。 17、(6分,選正確1個給3分)答:A、E。
李白心靈里的故鄉(xiāng)
車延高
①李白的故鄉(xiāng)究竟在何處,這些年始終沒有停止過紛爭。
②故鄉(xiāng),其實就是一種回望,由現(xiàn)實里的無意觸發(fā),突然對自己最難忘最信賴最依靠的故土故地故人故情產生一種意念性的向往。它是抽象的具體,又是具體的抽象。基于這點,我
們可以大著膽子學著詩仙的狂放,喝下幾杯酒,邁著醉步走進詩人心靈之門。這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詩人心靈的故鄉(xiāng)是變化的多樣的唯美的抽象的。
③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從碎葉城到成紀,再折道江油,是十分漫長艱難的跋涉。那時的李白太天真,懵懂的眼睛在有節(jié)律的馬背上晃著。在沒有驛道的沙漠戈壁野嶺山道間,一行嗒嗒作響的馬蹄,在白天和黑夜里騎著陽光和月色行走。就這樣直到馬蹄停在江油。回憶中,父母談到了碎葉城,李白像聽天書,那一段記憶是空白的,但他熟記著馬蹄,熟記著馬蹄踩踏疲勞和喘息時那種沉重的聲音,記得馬蹄后面的路彎彎曲曲,也記得馬蹄前面的路曲曲彎彎。停下來歇息時母親指著身后告訴他,馬蹄的那一頭是故鄉(xiāng)!但那時的李白想:最后一個馬蹄圓寂的地方,才是他今世的故鄉(xiāng)。
④傳說李白出生時,母親夢見了太白金星,所以他名白字太白。夜空里的星宿與月亮本身就是神秘的默契者。所以李白一生愛月。月是他發(fā)酵靈魂的柚子,他一生愛月讀月寫月,留下了許多吟月歌月頌月的千古佳句。
⑤?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過去我只把它理解為詩人的一種思鄉(xiāng)情懷,現(xiàn)在站在心靈的門檻上重新品讀,才明白在詩人的靈魂最深處,明月和故鄉(xiāng)是等量齊觀不分伯仲的。在詩人的精神世界,一輪皓月是皎潔的,它高懸于黑夜,不因陰暗而玷污自己,不因孤獨而放棄執(zhí)著的操守。它高潔而不清高,有時二地清輝,有時平臥江湖之底,讓居住蓮花的清水磨洗出一個潔凈的靈魂。靜影沉璧,是詩人生命的寄托和向往。
⑥因此,詩人在舉頭和低頭之間,看到和想到的都是靈魂最后要歸去的地方。最后當詩人的詩歌人生耗盡最后的靈感,才華和豪情開始憔悴。憔悴的身影已經(jīng)引起了月光的同情和憐憫。他終于在采石磯將酒杯輕盈一擲,借著酒力騰身一躍,入水捉月去了。月沒有拒絕他,隨著光影一零亂,他去了最好的存放靈感和才華的地方,將自己的名和太白金星融為一體。 ⑦?李白斗酒詩百篇?傳為千古佳話,那是放大后的夸張。就李白的許多詩句看,詩人倘若喝得適量,酒入微醺,詩膽開張,真的是?口吐天上文?,?詩才比天高?。我們讀幾句詩人的詩膽被美酒浸泡之后從白云為簾的天邊摘來的句子,就有?句從天上落,人從帝鄉(xiāng)來?的感覺。酒本身不能給詩人創(chuàng)造靈感,但他卻在?酒后競風采,三杯弄寶刀?的癲狂中放大了詩人的詩膽。所以,李白愛酒,?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已經(jīng)愛到了錯把酒香當故鄉(xiāng)的境地。一旦喝到?三杯通大道?,就進入無意、忘我的境界,什么三綱五;实劾献佣既チ司畔鲈仆,這時的謫仙就有了、?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霸氣。想象和夸張伸拉出最大的張力、豪氣貫于天地之間,如排山雪浪直貫銀漢彩虹,大千世界浩蕩聯(lián)翩直撲眼底。這時,被稱為詩仙的李白,端坐于酒香里,一葉輕舟,夾岸桃花,舉杯邀月,?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⑧除了天空,人間最大莫過于土地。按照一脈相承的理念去想,在同根同宗的中國,其實遠行的游子,無論走到哪里,腳下的土地就是故鄉(xiāng)。
⑨?峨眉山月還送君,風吹西到長安陌。長安大道橫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在詩人的意想里,峨眉山月和長安厚土、八百里秦川是橫跨時空的畫面組合。月光普照,使我們無論走到哪里舉頭都能望見故鄉(xiāng)的明月;土地博大,任我們走到哪里腳下都踩著放大了的故土。詩句里,李白借物寓意,把廣義的故鄉(xiāng)交代得那么清楚。其實不論是現(xiàn)在落腳的土地,還是遠在記憶深處的故鄉(xiāng),頭頂一輪月,與腳下一片土,就是照臨和被照臨的關系。對于后面的每一個腳印來說,前一個腳印所站立過的地方都叫故土,當最后一個腳印把自己踩進泥土,就是生命的歸宗。從這個意義上講,土地是每個人永恒的故鄉(xiāng),而那些關于李白故鄉(xiāng)究竟在何處的紛爭來免顯得有些淺薄和世俗。
(節(jié)選自《新華文摘》2010年第五期,略有刪改)
14.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試簡要說明。(4分)
15.理解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一行嗒嗒作響的馬蹄,在白天和黑夜里騎著陽光和月色行走
(2)?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16.文章第②段說?詩人心靈的故鄉(xiāng)是變化的多樣的唯美的抽象的?,作者從哪些方面寫出了李白心靈的故鄉(xiāng)是變化的多樣的?結合全文簡要回答。(8分)
17.作者為什么說‘‘那些關于李白故鄉(xiāng)究竟在何處的紛爭未免顯得有些淺薄和世俗"?(4分)
1 4.用以引出后文,(1分)表明本文是針對李白故鄉(xiāng)之爭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從李白的心靈去探討李白的故鄉(xiāng)。(2分)和文章最后一句相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1分)
15.①童年的李白跟隨父母騎著馬在陽光和月色中日夜兼行(1分),在李白看來地上的陽光月色被踩在了馬蹄之下,(1分)寫出了李白童年的天真。(1分)
②用夸張的手法(1分)寫出了酒人微醺的李白詩思敏捷(寫出了酒入微醺,詩膽開張的李白的不羈詩才和卓絕的創(chuàng)造)(1分)以及他的酒詩在唐詩中的崇高地位。(1分)
1 6.①從童年李白的經(jīng)歷寫,馬蹄就是他的故鄉(xiāng)。(江油就是他的故鄉(xiāng))
②從李白一生吟月歌月頌月寫,月亮就是他的故鄉(xiāng)。
③從李白愛酒吟酒寫,酒香就是他的故鄉(xiāng)。
④從?人間最大莫過于土地?寫,土地就是李白的故鄉(xiāng)。
或者:從馬蹄——李白記憶里的故鄉(xiāng)、月亮——李白靈感歸隱的故鄉(xiāng)、美酒——李白放大詩膽的故鄉(xiāng)、土地——李白腳下放大了的故鄉(xiāng)四方面寫故鄉(xiāng)是變化的多樣。(4點,一點2分)
1 7.李白的故鄉(xiāng)究竟在何處對我們來說并不重要(2分)。重要的是走進李白的心靈里的故鄉(xiāng),感受李白心靈的追求、向往,放大故鄉(xiāng)的文化意義。(或在作者看來,重要的是研究他有關月亮美酒土地的詩歌對后世的審美和影響以及他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的詩來)(2分)
城里人與鄉(xiāng)下人
畢淑敏
最近幾個月來,吃過的最美味一餐飯,是在鄉(xiāng)間的小山村。正午時,背靠著池塘,秫秸搭成的簡易涼棚下,老農端上自家種的玉米和土豆,還有剛剛從水中打撈起的半尺長的魚,炭火上烤熟。
那魚被從中間剖開,平鋪在黯啞的火焰上,一條幻像變成了兩條。渾身披掛鹽霜,硬而微黃,好似生了薄銹的盔甲。吃到嘴里,魚刺和魚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著一襲土色的蓑衣。
我問老農,用了什么調料呢?
他嘬著旱煙嘴,含混地回答,鹽。
鹽是不消說的,看得見,而且,無所不在的成。我說,還有呢?
沒有了。老農吐出一口煙霧,清晰地答。
我不相信地反問:沒有花椒大料?沒有豆豉辣椒?沒有蠔油香葉?沒有……
老農打斷我,你說的那些,都沒有——光是鹽。
我說,今天才知道,鹽是這樣好吃啊。
老農就笑了,說,你這個人啊,整差了。鹽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們給自己預備的這些個物產。乾隆年間老輩子怎么著種,咱現(xiàn)在還是怎么著種。
我反駁道,乾隆年間老輩子好像沒有這種甜糯玉米。
老農笑笑說,你這個人還好較真。種子是沒這會兒的好,我說的是種法。我們給自己吃的東西,用的是土法,沒有化肥,沒有農藥,更沒有激素。
說到這里,他滄桑的臉上露出一點點不懷好意的淺笑,說,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總想找個不見怪不愛生氣的城里人打聽打聽。
我說,您打聽吧,我不見怪也不生氣。
老農清了清嗓子,以表明他將要詢問的題目是多么不同尋常。在咽下了幾大口唾沫之后, 他說,我們在莊稼和菜葉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農藥,眼看著活蹦亂跳的蟲子眨眼問就撲拉拉死了一地,可你們城里人一年到頭吃的就是這種糧食和菜,怎么到如今還沒有被藥死呢? 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為躊躇加之不好意思,讓方言味變得更加濃厚。?藥死?這個詞,在他的發(fā)音里,說成?約死?。
散文土地篇二:散文的寫作
散文的寫作——品味考場香餑餑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它可以讓考生廣泛自由的選材,盡情展示語言上的優(yōu)勢。被稱為考場作文的“香餑餑”文體。
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與感性》一文中說:“在一切文體之中,散文是最親切、最平實、最透明的言談,不像詩可以破空而來,絕塵而去,也不像小說可以戴上人物的假面具,事件的隱身衣。散文家理當維持與讀者對話的形態(tài),所以其人品盡在文中,偽裝不得!
一、散文的構思一般分以下三步:
⒈對生活進行“濃縮”。
根據(jù)自己的立意,在紛繁復雜、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找出事物間的聯(lián)系,理出一條清晰的線索,得出一個明確的判斷,概括出一個富有詩意、哲理和情意的能夠承載主題的“濃縮物”。正如劉白羽在《早晨的太陽序文》中所說:“生活五花八門,色彩斑斕,可是你要是從中理不出一個清晰的線索,得不出明確的概念,就無法概括,無法結構,也就不能具體形象地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
⒉思路進一步展開。
在從生活中概括出了“濃縮物”之后,還須加以展開,或以此為中心向外擴展,或向內加以延伸,使與之相關的一系列形象、畫面或意境都被“檢索”出來。這一過程,事實上就是通過各種聯(lián)想形式的作用,把“濃縮物”加以溶化、豐富和充實的過程。
以上兩個步驟,主要是形成和提煉主題的工作,并為材料的處理和布局奠定基礎。 ⒊對材料的取舍和布局
根據(jù)主題的要求和材料自身的特點,找出一條線索來,將有價值的材料以某種特定的形式串連起來。這里有三個工作要做:其一,對材料進行剪裁和遴選;其二,找出行文線索;其三,找出串連材料的合適方式。
二、常見的構思方法
⒈“滾雪球”的方法。
指作者在生活中獲得了一點深刻感受,隨著材料的增加、體會的深入、聯(lián)想的展開,這種感受逐步向外擴散,使雪球越滾越大。這個雪球的中心就是上文所說的“濃縮物”。這種方式構思成的散文常用輻射式(縱橫交錯式)結構來表現(xiàn)。
秦牧常用這種方法構思。他的《土地》就是以這種構思方式完成的,他在生活中獲得的最初一點深刻感受是看到在黨的領導下土地回到人民的手中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他從這一“濃縮物”出發(fā)展開聯(lián)想,向外滾開去,上下千百年,縱橫書萬里,探索出土地與人民的關系、與愛國主義和賣國主義的聯(lián)系,把土地同人民的命運、民族的斗爭聯(lián)系起來,揭示出解放后土地發(fā)生的巨大變化的原因,從而完成了全文的構思。
⒉“抓一剎那”的寫法。
所謂“抓一剎那”是指認識到事物最精華、最光彩的部分。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事物的中心。有了中心,零散的材料得以集中,有了歸宿。如冰心的《笑》。
⒊從“動情的事”中尋覓詩意的方法
作者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讓他動情的東西。這種東西中往往就隱藏著寫散文所需要的詩情和畫意。作者抓住這一點不放,努力從中探尋是什么讓自己動情,并將它看成文章的中心,然后展開聯(lián)想,搜尋合適的材料去表現(xiàn)它。
楊朔善用此法!独笾γ邸芬晃木褪沁@樣完成的,作者從國外回來,在廣州溫泉住了幾天?吹搅嗣鄯浜娃r民的辛勤勞作這樣“動情的事”;氐奖本┖螅髡叻磸退伎剂藥滋,把蜜蜂釀蜜和農民在田里插秧兩件事聯(lián)系起來,進而把自己的理想抱負也與這兩件事聯(lián)系起來,從中發(fā)現(xiàn)了我們生活的甜是由像蜜蜂那樣勤勞的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出來的,從而完成了構思。
三、構思的線索
不論采用何種方式構思,在其過程中作者的思維都必須圍繞一條線索展開。只有有了明確的線索,構思才能順利展開。線索的作用就是連綴材料,結構文章,使它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文章。袁枚在《續(xù)詩品》中說:“串貫無繩,散錢委地,開千枝花,一本所系。”劉熙載在《藝概》中說:“惟能線索在手,則錯綜變化,惟吾所施!鼻啬猎凇渡⑽膭(chuàng)作談》中說:“用一根思想的紅線穿起生活的珍珠,珍珠才不會遍地亂滾,這才能為整齊的珠串! 常見的線索有以下幾種:⒈事物線索。在記敘散文和抒情散文中,常用此法。⒉人物線索。以文中人物的所見所聞作線索,引出其他材料,連綴成文。⒊情節(jié)線索(事件線索)。在敘事類散文中按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頂點和結束的順序一路寫下去,構成文章。⒋情感線索。主要用于抒情散文中,也就是圍繞作者情感的變化來組織材料,串聯(lián)成文。⒌事理線索。多用于議論類散文中。它基本上是以“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點為標志的一條思辯線索!薄"犊臻g線索。用于寫景狀物的敘事類散文中。朱自清《荷塘月色》等》。⒎時間線索。在生活中,有些事物,從時間進程的角度去考察,更容易表現(xiàn)出性質的嚴重性,內涵的深刻性,或者美的豐富性。因而,寫這類事物的散文的構思,往往最適宜以時間的次第為線索。
四、推薦模式。
習慣上,散文可以主要分為記敘散文和抒情散文兩種。下面將兩種散文的模式列出。 記人散文模式
1、開頭。①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我和該人,重點在后。介紹該人,如肖像描寫。②兩者關系及該人性格特點的議論。
2、主體。一種情況:寫一件復雜的事情。從開頭、發(fā)展到結尾,細致敘述和描寫。另一種情況:寫兩件或幾件簡單的事情。每件事即每層次前,可以用對該人性格特點的一個方面領起。以對該人的感情體驗及整體議論來貫穿幾件事。
該部分可綜合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來。注意選材上的點面結合,強化細節(jié)描寫。
3、結尾。應開頭,升華主題。
抒情散文模式
1、開頭。①敘述自己與景物的關系。②議論景物和自己。
2、主體。①描寫景物,分出層次,細致動人。②聯(lián)想發(fā)揮,意義更大。
3、結尾。發(fā)出感慨,升華主題。
典例透析
例1:(2007年山東卷)請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選文體,且文體特征鮮明。
薔薇?故鄉(xiāng)
山東考生
席慕容說: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敗落。
闊別故鄉(xiāng)多年,我才吟出這一句詩的滋味;蛟S,“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關于故鄉(xiāng)的記憶經(jīng)歷時光的打磨,反而愈發(fā)清晰了。
夢中常常回到故鄉(xiāng)。那是一個安謐的小山村,夏日的午后,似睡非睡間,總有幾聲歡快的蛙鳴,老牛“哞——哞——”的呼喊。有時又回到村前的小溪旁,和傻丫等小伙伴玩笑嬉戲,水花常常濺在挽起的褲管上??宿舍的人說我常常在夢中笑出聲。
時間就像是一條寬廣的河流,緩緩地從大堤上流過,洗去了塵埃,濯新了記憶。故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栩栩如生浮在我眼前,六年來從未消失過。我常常懷念那些淳樸的鄉(xiāng)親,他們是不是也同樣惦念著漂泊在外的伢子呢?
初到城市,我緊緊握住小叔的衣襟不敢放開。那些紅燭,燈光,悠揚的薩克斯,快節(jié)奏的列車??一切向我涌來,讓我不知所措。想象中的城市應該是多一些安寧和淳樸的,一如我的故鄉(xiāng),那個多年來魂牽夢縈的地方。
時間有時候很慢,特別是久久收不到家信的時候,我在日歷牌上用鮮艷的紅筆圈出每一個收信的日子。對我來說那一天是新年,是最值得銘記的日子。圓圓圈圈,紅色有時密有時疏地散落在每一本日歷上,記載著好多關于故鄉(xiāng)的記憶。日歷不只明示給我時間,更給了我許多美好的記憶。也許,這就是余光中先生所說的“根”的感覺吧。
問及故鄉(xiāng),回信中常說哪里變了,哪里沒變。于是關于故鄉(xiāng)的記憶也一點點修整,一點點完美。時間固然更改了故鄉(xiāng)昔日的容顏,卻風化不了她在我心中的記憶。
某日在鍵盤前敲文字,洋洋灑灑一片全是記憶中的故鄉(xiāng)。隔幾日匯款單來了,除了稿酬,還有一句:
記憶是無花的薔薇/永遠不會敗落—席慕容
拿到單據(jù)的那一刻,淚水盈滿面頰。我不知道是誰特意寫給我的這句話,也許他/她也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吧。記憶中的故鄉(xiāng),時間愈久便愈有分量。時間又怎會風化她在我心中的記憶呢?
我的故鄉(xiāng),我心中的無花薔薇,千載盛開??
例2:(2007年山東卷)請以“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②自定立意。③自選文體,且文體特征鮮明。
記憶花開兩岸
山東考生
生命之中總有一些記憶深埋在我們心底,盡管時間飛逝,它們也不會因此而消了顏色,褪了芬芳,反而在時間的沖洗下愈加鮮艷,成為溫暖我們一生的財富。
記憶是花種,在時間流水的滋潤下,開出了迷人的花。
還記得那個叫李春燕的漢族女子,嫁入苗寨,從此便成了照亮苗家的月亮。她居住的那座吊腳樓,她昏黃燈光下整理欠條的背影,她急步于山寨間行醫(yī)治病的身姿一次次地出現(xiàn)在我的記憶中,時間越久,越給我長久的感動。她的無私,她的奉獻,她的堅持就如同一朵玫瑰,散發(fā)著大愛的芬芳,彌漫在記憶里,時間越久越濃郁。
記憶是花香,在時間之風的吹動下,飄散到更遠的地方。
還記得記憶中那個叫王雪原的男子,毅然站出來揭開醫(yī)藥費的黑幕,不懼丟掉工作,不懼恐嚇與報復,他讓丑行暴露于光明之下,正義得到伸張,他的壯舉讓我們擁有了今天更為透明的醫(yī)療費用制度。他的勇敢,他的犧牲,他就如同一支清濯的蓮花,散發(fā)著大義的芬芳,彌漫于記憶中,時間越長越濃烈。
記憶是時間長河兩岸的繁花,時間不僅不曾讓它們風化,還給了它們滋養(yǎng),讓它們愈加美麗。 還記得一人一馬的郵路上的王順友,教我敬業(yè);還記得為友守墓30年的陳健,教我守諾;還記得舞出千手觀音的邰麗華,教我不屈;還記得生命中無數(shù)幫助過我的人,教會我愛??他們都是記憶長河旁的花,用馨香沐浴著我。他們教給我的,都成了我一生的財富,它們不會被風化,而會隨時間的風、時間的流水傳到心底,浸潤全身,恩澤我的一生。
這些讓我感動,讓我成長的記憶永遠不會被風化。相反,它們會在時間長河的兩岸開滿迷人的花,妝點我的人生。
花開兩岸,記憶永存。
(賞析:這是一篇典范的說理散文。它具有以下亮點:①在選材方面,選取了李春燕、王雪原、王順友、陳健、邰麗華、無數(shù)幫助過我的人等如此豐富且典型的材料,使得文章論證有
力;并且這些材料頗具時代特色——與時政熱點有關,沒有忘記挖掘與自身有關的材料——無數(shù)幫助過我的人。②結構完整,思路清晰。文章開門見山提出論點之后,三個獨句段分別領起三個層次,結尾干凈利落。③有文采。體現(xiàn)在比喻、排比修辭手法的成功使用以及富有詩意的描寫。)
散文土地篇三:散文的特點與寫作
散文的特點與寫作
散文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由于它取材廣泛,搖曳多姿,藝術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如同五彩斑斕的風景畫,讓人陶醉,讓人喜愛。那么我們怎樣來寫散文呢?寫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五個特點:
一、時間跨度大
散文不受時間限制,前可以遠涉古代,后可跨及未來,又可覆蓋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從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機,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晉公子重耳狼狽出逃時手捧泥土感謝土地是上蒼的恩賜。再如楊朔散文《荔枝蜜》,從小時候上樹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寫到現(xiàn)在的參觀蜜蜂場。時間跨度很大,但卻緊緊圍繞作者要表現(xiàn)的主題沒有讓人感到絲毫的散亂。聯(lián)想極豐富,文筆揮灑自如,極有感染力。
寫散文時可以根據(jù)散文的這一特點,擴大時間跨度,多充實一些有關事件,插入多組鏡頭,來增加散文的內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識性強。
二、空間轉換廣
散文既不受時間限制,也不受空間限制,天南海北,空間宇宙,無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魯迅的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空間跨度從中國到日本,再從東京到仙臺,又從仙臺回到北京,接著又寫走到廈門,空間跨度大,空間轉換之多讓人目不暇接,但寫得層次分明,詳略得當。把復雜的人和事放在每個空間里,有的隨意點染,有的潑墨描繪,錯落有致,色彩斑斕。如果我們在寫散文時注意到這個特點,就不大會犯單薄、貧乏的毛病。
三、事件牽涉多
寫散文,多數(shù)離不開事件,尤其是敘事散 文,事件是散文的“硬件”。許多好的散文有一個中心事件,以及烘托連帶的一些與之有關的其它事件。如袁鷹的散文《井岡翠竹》,寫井岡山的竹子做過武器殺傷敵人,做過竹筒盛粥,做過紅軍的扁擔挑著中國革命從井岡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國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用場……事件多得讓人應接不暇。
四、表達方式活
散文常用記敘、說明、抒情、議論、描寫等表達方式。茅盾名篇《白楊禮贊》,
就綜合地運用了多種表達方式,如文章開頭就記敘和描寫了汽車在黃土高原上奔馳看到的黃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議論點明了白楊樹的象征意義。這些方式的運用,有力地表達了主題,使文章氣勢浩大,攝人心魄。我們在寫散文時,特別要注意綜合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使文章富有波瀾。
五、勾連全文巧
散文的取材,可謂“雜亂”有章。既使散思路開闊,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緊緊圍繞作者的意圖而不“越軌”。秦牧說寫散文最不能丟的是“思想的紅線”。即用一個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亂的一大堆材料,貫穿成文。若把這一個個事件喻作“珍珠”,真可叫做“紅線穿珠”了。
關于寫散文
如何寫散文?這在我就是一個難題,因為我自己的散文就向來
寫不好。--自然,這不是說我寫的詩更強些。
先說散文是什么?往廣處說,散文是和韻文對待的,相當于英
文的Prose。在習慣上,小說游記論文也包括在內。我沒寫過小說,
我雖夢想這件事,可是覺得很難。夢想之切,也和畏難之甚差不多。
我曾經(jīng)發(fā)過恨,"不寫小說,也得寫自傳",于是一氣寫過十萬多
字的自傳,可是白招了一些罵,自己看著(來自:m.serialtips.com 蒲公 英文 摘:散文土地)也不滿意。我的朋友吳組
緗先生看見了那第一章后,就說:寫得太不具體,就像那寫的兩個
丫頭吧,假若他寫,一定寫得胖瘦很清楚,叫人一合上書就記得。
我承認這話,寫不具體,就不能寫小說。他又說,像我寫的義和拳
一段,就很生動,那是聽人家告訴 ,為什么自己親眼見的,反而
寫不出呢?他問得我很窘。可見并不是我的筆不行,而是天資上有
問題。到現(xiàn)在我仍然很想寫小說,說不定有一天用個假名寫一部出
來,倒要瞧瞧有沒有這副本領呢。
雖然手生,可是眼高。普通的作品,我看不上眼。我有一個偏
見,小說里一定要有幽默。這不是因為看了使人笑笑,更根本的原
因是藝術制作須多少站在對人生有其一種距離上。太貼近了,不會
成為藝術。同時,既成為一個藝術品,就要有點機智(先不要說是
智慧。瑱C智加上同情,又站在某種距離上,這就構成幽默,大
小說家都有這種本領。法國的佛樓拜耳,英國的戈德斯密,不必說
了,就是《西游記》,《水滸傳》,《紅樓夢》的作者,也何嘗缺
少幽默?在這點上,我又想魯迅的代表作《阿Q正傳》來。也就因
此,茅盾的《子夜》雖然是部無可否認的巨著,可是在這點上究竟
的缺陷。幽默不是油腔滑調,是同情和嚴肅,再說穿了,簡要有點
衷心里的悲痛才行。老舍的《駱駝祥子》,可以算是一個好例子。
我不能寫小說,可是想到寫小說,一定要這樣。結構也是要緊的,
尤其是長篇。假若說《阿Q正傳》有點毛病,結構上差就是毛病。
囂俄的作品結構好,高爾基就不如了。
還有些人覺得寫小說總也有點用意的呵,不點明了,讀者看不
出來,豈不可惜?說一次,還怕讀者不注意,于是反復申說。更怕
讀者在讀完了后,只是享樂而去,就把這種叮嚀置之卷尾。其實這
些辦法都不太聰明。讀者哪有這樣笨?畫蛇添足的結果,一部好小
說敢因此貶了價。
我的手生是事實,可是假若我能寫的話,一定設法避免這些毛
病。
小說之外,散文的另一種游記。我對于游記也是有些怕。多人
人來沒寫過一篇滿意的游記。今天春天,因為到了彰明青連場,寫
過一篇李太白故里的巡禮?墒菍懙迷阃噶耍∥也皇遣荒苄蕾p風景,
可是總寫不好游記。原因恐怕也在我的根性太過于抽象的理了,創(chuàng)
作就不適宜。創(chuàng)作一定要具體的感印的而后可。我一宇航局游記,
就是那樣的枯燥,空洞,而近于雜感。中國人的游記中,我很愛鄧
以墊先生(最近才知道他在故都仍過著一種寒然后知柏的生活)的
西班牙游記。在西洋人中,法國馬里美的游記也是叫我五體投地的。
說到論文,我比較有一點自信,但是在戰(zhàn)前戰(zhàn)后所寫的二百多
萬字的文字中真正能使自己滿意的,不過一二篇。戰(zhàn)前寫的《楊丙
辰先生論》(現(xiàn)在收入《批語精神》一書的附錄中)戰(zhàn)時寫的《孔
子與屈原》(收入《苦霧集》中),我比較能忍耐地重讀下去。以
字數(shù)論,不過我寫過的文字中百分之一而已。我寫論文,有一個特
點,就是視如創(chuàng)作。我一定等待感來時,好像一氣可以把握整個文
字的面貌--內容和形式--了時,才激動著寫下來。這種文字往
往有好幾年的醞釀!犊鬃优c屈原》是孕育了七年,可是寫去只有
一萬多字,費時間有三日,寫完像患了一次惡性瘧疾,渾身無力,
面色女白。寫文字并不是件容易事,寫文字簡直等于輸血。我有時
灰心,我們費了這些心血,未必有人看,看了也未必有共鳴。反倒
有些說風涼話的畜生,簡直是畜生,一看見文字發(fā)表,就替你許金
錢的代價。你這里說什么人道,理性,自由,他更理不著。比請馬
吃酒還難!
寫論文要像寫創(chuàng)作,這是我的第一個要求。其次是,我把風格
看得很重。所謂風格,就是這一篇東西,放在別人的作品中,可以
立刻令人辨認出來。出來。風格有消極積極兩意義。消極是,它不
同于流俗,積極是,它要顯示自己。風格要純,要一貫,風格就是
個性。
假若把散文的范圍縮小,就不能泛指小說,游記,論文等等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