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駛入時間之海
發(fā)布時間:2018-06-24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作為一個有著遺世獨立氣質(zhì)的小眾目的地,冰島近些年開始持續(xù)受到關注。搭乘探險級別的郵輪,從雷克雅未克出發(fā),沿冰島的海岸線環(huán)游,可以深入到陸路較難到達的海島和懸崖,而在沿岸的主要城鎮(zhèn)停留,更可以在海鸚、鯨魚、冰川、不斷生長的小島之外,感受那些封存已久的冰島往事,領略自然、文化與歷史水乳交融的“冰與火”的傳奇。
出發(fā),朝著大海的方向
天很藍,云層極低,從機場前往雷克雅未克市區(qū)的公路兩旁是無盡的荒原,洶涌的人流被迅速消解在荒蕪的大地之上,就像我15年前初次到來時一樣。
海達路德(Hurtigruten)的“斯匹次卑爾根號”(MSSpitsbergen)停靠在老港碼頭,這艘郵輪建造于2009年,2015-2016年間進行了改造,更適合在富于挑戰(zhàn)性的極地水域航行,同時也降低了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我的房間在4樓,是位于郵輪右側的外艙房。衛(wèi)生間配有地板加熱器,沐浴露和洗手液的品牌名為“Arctic Pure”(純凈北極),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和油脂感,用起來很舒服。沐浴露的成分中包括云莓(Cloudherry)和樺木(Birch),云莓只生長在北極地區(qū),樺木則在挪威各地都有,二者結合就成了高效的抗氧化劑;洗手液采用鼠李屬植物(Buckthorn),這種植物在挪威西海岸多有發(fā)現(xiàn)。
斯匹次卑爾根是“挪威北極之冠”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 Archipelago)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海達路德游輪公司創(chuàng)始人理查德·韋特(Richard With)1896年第一次開啟北極探險之旅時的目的地!八蛊ゴ伪盃柛枴钡恼w設計簡約純樸,目的是讓客人最大限度地接近自然,同時,北歐設計風格也在這里得到完美體現(xiàn)。5層有一個開闊的“探險酒廊”,是郵輪上重要的社交空間,有許多造型奇特的黃褐色的休閑皮椅,椅背足有1米高,人可以舒服地陷在里面,左右隨意旋轉。
晚上8點,郵輪啟航,我站在8層甲板上,看著雷克雅未克大教堂的尖頂慢慢后退,我的環(huán)行冰島的漫長旅行就這樣開始了。
徒步布置扎海灣的3000分之一
出了港口,沿坡道在小鎮(zhèn)中穿行,身邊有鷗鳥飛過,不遠處有雪峰矗立在深黛色的云層之下。斯蒂基斯霍爾米是一座天然良港,早在16世紀中期就開始了海上貿(mào)易,此后“貿(mào)易”一直是小鎮(zhèn)歷史的核心關鍵詞。18世紀早期,人口最繁盛時,每個漁村聚居著二三百人,人們捕捉魚類、海豹和鳥類,采集鳥蛋和海藻,將海豹的油脂凝固后用來點燈,用海豹皮做衣服和鞋。這里也是冰島絨鴨飼養(yǎng)業(yè)的搖籃,鴨絨產(chǎn)量占冰島總產(chǎn)量的三分之一。
小鎮(zhèn)所在的布雷扎海灣(Breioafjorour),是一系列玄武巖在第四紀冰川期間被深深侵蝕而形成,分布著大約3000個小島和巖礁,海灣內(nèi)潮汐洶涌,最高可達6米。港口后面一座小山的山頂上有一座高約4米的紅色鐵殼燈塔,是1948年從另外一個小島移到這里的,1995年之前一直使用煤氣,路邊還能看到一架廢舊升降機的殘件,是早年間用來拖拽煤氣罐的。
乘郵輪旅行,除了前方即將抵達的目的地,郵輪本身的文化與風情也值得期待。當天郵輪餐廳的晚餐主題是“挪威佳肴”,頭盤是馴鹿肉薄片配山越橘。馴鹿肉是挪威北極圈內(nèi)芬馬克地區(qū)薩米人的佳肴,肉質(zhì)十分細嫩,有—種特殊的鮮味。我曾多次深入過薩米人生活的區(qū)域,今天在冰島郵輪上再次品嘗到源自那里的美味,記憶有一種奇妙的穿越。
接下來上桌的是挪威龍蝦湯配酸奶油。這種龍蝦在挪威曾經(jīng)遍地都是,19世紀初經(jīng)常被歸入“誤捕”之列,即并非專門捕撈,而是在捕撈其他海產(chǎn)時意外收獲的。這種龍蝦生長在深海,肉質(zhì)細嫩,忌煮得時間過久,需要廚師對火候有精確的掌控。
主菜是鱈魚柳配胡蘿卜和小扁豆。挪威的羅弗敦群島(Lofoten)是捕撈鱈魚的主要漁場,每年從元旦到復活節(jié)之間是打撈旺季。
席間,當?shù)匾粋6人女子合唱團現(xiàn)場演唱了幾首冰島民謠,曲調(diào)深情、舒緩、質(zhì)樸,和地域特色鮮明的菜肴形成完美搭配。
每年往返70900公里的北極燕鷗與建于1864年的圖書館
弗拉泰島是布雷扎海灣中唯一全年有人居住的島嶼,形成于冰河時期,長約兩公里,寬約一公里,大部分都是平坦的土地。這里完整保存了20世紀初獨特的村莊風貌,大多數(shù)房子都是用作夏季住宅或度假房屋,到了冬季,島上留下的居民不超過5個。島上沒有可供郵輪?康拇a頭,我們只能乘坐橡皮艇在一個海灣登陸。
沿島上唯一的一條主路向東,可以到達林達博格海角(Lundaberg),盡頭豎著一塊木牌,說明這里是鳥類保護區(qū),每年5月15日到7月15日禁止入內(nèi)。圍欄的木樁上立著一只北極燕鷗(Arctic Tern),紅喙紅腳,黑冠白羽,身長大約35厘米,看上去嬌小可愛。這種鳥有著極強的遷徙性,每年會在北半球的夏季回到北方的繁殖地,然后再飛到南極海岸度過南半球的夏天,在冰島筑巢的北極燕鷗,平均每年往返遷徙的距離大約是70900公里。
島上有一座建于1926年的教堂,頂部的壁畫出自—位加泰羅尼亞畫家巴爾塔薩·桑普(Baltasar Samper)之手,生動地展現(xiàn)了這個北方小島的生活場景,筆觸粗獷有力。教堂后面不遠處就是那座古老的圖書館一就是—座小木屋,里面有幾個書架,—個玻璃展臺中擺放著影印版的《弗拉泰之書》。我在書架上找到一本關于冰島地理的書,據(jù)書中介紹,弗拉泰島曾經(jīng)是冰島的一個主要的文化中心,1172年建有一座奧古斯丁修道院(Augustine),《弗拉泰之書》就是在那里完成的,可惜如今修道院已不復存在;1770年,該島成為經(jīng)批準的貿(mào)易站,到19世紀中葉,已成為冰島西北部的—個商業(yè)中心。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