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漁:打毛線的屠殺者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朗讀者》開場40多分鐘都是在講一個36歲的女售票員漢娜和一個15歲的男孩的忘年“交”。這種情節(jié)并不新鮮,三、五年就會出現一次,1997年的《教室別戀》、2001年的《鋼琴教師》、2007年的貴州,主角都是女教師和男學生,最后一件在國內最為轟動:一個男生剛剛過完18歲生日,就刺死了另一個男生,這起校園兇殺案的起因是“情殺”,他們共同的女朋友是44歲的女班主任,最后女班主任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朗讀者》的特色在于調情方式是“朗讀”,男孩給少婦朗讀《奧德賽》、《戰(zhàn)爭與和平》。直到有一天,這個男孩來到漢娜的房間,發(fā)現人去樓空。漢娜很符合文藝男青年對文藝女青年的想象,輕輕的走,正如輕輕的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這是《朗讀者》的“前戲”,雖然我對這種前戲并不反感,也很有興趣欣賞女主演凱特·溫斯萊特的身體,可是相對整部影片來說,“前戲”顯得太長了。
電影的重點是后半段,兩人再次重逢的時候,情感故事升華為思想事故。男孩成為法學院學生,觀摩一場審判,卻發(fā)現漢娜是審判席上的被告,她曾經是個黨員,納粹的黨員,在一起猶太人死亡事件中擔任看守。整部影片最讓我震驚的不是男孩與少婦的忘年“交”,不是少婦隱瞞的黨員身份和文盲秘密,也不是少婦在已經成長為男人的男孩幫助下成功掃盲的“小團圓”,性、大屠殺和監(jiān)獄里的童話都是過于熟悉了的情節(jié)。整部電影,最讓我耿耿于懷的是一位打毛線的屠殺者。詩人多多曾經寫過一句詩:“兩行新栽的蘋果樹,刺痛我的心!痹凇独首x者》里,“兩行新打的毛線衣,刺痛了我的心!迸c漢娜一起坐在審判席上的當年的女看守們,表情仿佛她們穿過的制服,清一色的冷漠,一切都與她們無關,包括這場審判,包括那場屠殺,其中有一個還在忙著打毛線,她們只有在推卸責任的時候會激動起來。
打毛線的屠殺者,這是一個怪異的組合。毛線象征著溫情,打毛線者多半是賢妻良母,屠殺是惡中之惡,屠殺者通常被視為魔鬼。在我們的概念里,這兩者永遠不可能發(fā)生關聯。賢妻良母和屠殺者必然是沖突的么?它們會融為一體么?這不僅是電影,也是整個二戰(zhàn)給人類提出的難題。在男孩給漢娜朗讀的書籍中,最多的是那些文學名著,其中有一本或許會被忽視,就是雅斯貝爾斯的《德國罪過問題》。雅斯貝爾斯,著名德國哲學家,他區(qū)分了四種罪過:刑法罪過、政治罪過、道德罪過、形而上罪過。《朗讀者》顯然受到雅斯貝爾斯的影響,但是導演似乎故意隱瞞了另一位思想家的身影——漢娜·阿倫特。
漢娜以工作為由,表示自己僅僅是遵從命令,服從命令聽指揮就像打毛線一樣,常常被視為一種美德。1960年,曾經在大屠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艾希曼,在阿根廷隱姓埋名多年,被以色列特工抓捕歸案,次年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雅斯貝爾斯的學生、另一位著名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學生兼情人、20世紀最重要的女哲學家阿倫特,應《紐約客》雜志之約抵達審判現場,她發(fā)現簡單地把屠殺者稱作無惡不作的魔鬼,對于反思大屠殺并無幫助,因為每個人都不會認為自己是魔鬼,都覺得自己要比艾希曼清醒,會從魔鬼身邊走開或者拒絕成為魔鬼。恰恰相反,她指出艾希曼可能是一個模范父親、溫柔的丈夫、稱職的公務員,可是這些并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屠殺者。
阿倫特發(fā)現“平常的惡”,這種惡潛伏在每個人的身上,在一個正常的年代,它可能是個美德,可是在一個非常年代,它可能是惡的使者。一個售票員,認真地售票,不放過任何一個逃票者;
一個看守,認真地把猶太人關押起來——這都是認真,可是結局迥異。無所事事的時候打毛線,這是一種溫情,像打毛線一樣按下屠殺的按鈕,這是一種冷漠。正是因為屠殺像打毛線一樣簡單,甚至像打毛線一樣具有服從的美德,所以屠殺會暢通無阻。漢娜為了自己的尊嚴,拒絕透露文盲的秘密,承擔責任,因此被判終身監(jiān)禁,在別人的生命和尊嚴面前,她卻表現出打毛線式的冷漠。漢娜并不缺乏勇氣,可是因為缺乏思考和判斷,勇氣沒有在最該出現的時候出現。按照雅斯貝爾斯的分析,她或許可以免于刑法罪過,或者從輕處理,但是在道德罪過上,她難辭其咎,盡管她擁有一些平常的美德,可是平常的美德也是“平常的惡”,“平常的惡”的結果并不平常,可能是一場大屠殺。
《朗讀者》當然無法和阿倫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相提并論,反思被性和童話包裹,這也是電影的無奈,需要用糖衣包裹思想的藥。有人愛吃糖衣,有人會被思想的藥吸引,各取所取,這不是壞事。只是愛吃糖衣的觀眾,要小心自己成為打毛線的屠殺者!独首x者》的另一個中文名字是《生死朗讀》,朗讀或者閱讀,有時確實事關生死。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