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大師別頌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在清朝,大人物死了之后,如果能得一個“文”字的謚號,比如文正,文忠,文襄之類,那是莫大的榮譽,堪稱“祖墳冒青煙,子孫屁股放光”的。不過,帶“文”字的也不盡是好詞,也可以有文盲、文丐,文妓。一個人,頭上頂上一頂文化大師的帽子,張口閉口文化,上電視,不提文化兩字,就不會說話,深沉到是夠深沉的。但深到極點,在愚民眼里,至少在字面上似乎跟文丐文妓劃不清界限。當年上海灘上的校書,說是賣藝不賣身,那藝里面的小曲兒都是文化。其實,私底下身也是賣的。否則,干嘛要掛牌營業(yè)呢?
中國現(xiàn)在的工藝美術(shù)界,大師是種職稱。評上了,手里的玩意,就能賣出好價錢。在和尚那里,大師是我們這些俗人送給某些腦門錚亮,腦袋大脖子粗,身為主持(也許是買來的)者的尊稱。一般來說,這種時候,都是俗人們有求于大和尚之際,不是求財,就是求官。恰好,這兩種道場,大和尚都能做。嗚嗚呀呀地念將起來,挺唬人的。在文化界,大師的頭銜挺金貴的,至少在官方那里挺寶貝。迄今為止,真正由官方掛牌的,只有余秋雨大師一個。
物以稀為貴。大師把自己端起來,理所當然。古往今來,有人寫文章不出錯嗎?沒有。但人家余大師就沒有錯,一個錯字都不能有。哪怕把自家胡亂認來的祖宗余玠寫成了余珍,也是沒錯。要錯,也是余玠他爹錯了。費點心,把《宋史》連帶余家的家譜改了就是。誰要敢出面指證,哪怕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人家連手民之誤都不認賬,劈頭就是一棒子——你別有用心!天王圣明,臣罪當誅。做了大師的人,有圣人的感覺──圣上的圣。圣上一出生就紅光滿眼,異香滿室,渾身上下,除了肚臍眼沒疤瘌。他的第一聲啼哭,如果不是一首歌,那也是歌的底稿,屬于最有文化那種。如果寫出來,得用鐘鼎文。當然,用蝌蚪文,也行。
余大師很清高,據(jù)說從不交結(jié)權(quán)貴,可惜權(quán)貴總喜歡交結(jié)他,爭著搶著交結(jié)他。要不怎么那么多官方慶典,都有大師出席呢?上海往新加坡派文化使者,派了一次是余大師,兩次還是余大師,三次四次據(jù)說依舊是余大師。人家大師領(lǐng)獎,都去釣魚臺。那地方,我輩鼠民,連站在門口往里望一望的可能都沒有。大師的清高,在權(quán)貴的爭相巴結(jié)下,也只好裝下半截。人家一巴結(jié),也就琵琶半抱,出來見客了。
因此,余大師的地位很金貴。當今之世,副教授,滿地走,教授不如一條狗。官方大把大把撒職稱,自然科學(xué)最牛的是院士,社會科學(xué)最牛的是學(xué)部委員。但是,普天之下,有哪個能掛牌做大師呢?易中天不知趣,非要說人家是公民。大師怎么能是民呢?不是民,自然不能跟民一般計較。有刁民說余大師捐款不實,任你怎么說,大師連回都懶得回,底下的馬仔自然會料理。還別說,料理得還真不賴,比日本料理都好。在都江堰官方的配合下,紅口白牙許出的20萬的真金白銀,搖身一變了成了書。援建的一座小學(xué),變成了三座圖書館,而且都是“秋雨圖書館”。真牛,捐了幾本還沒到位、也不知道究竟打幾折的書,圖書館就掛上大師的牌子了。香港的邵逸夫先生真笨,在大陸各地學(xué)校掏了那么多錢,蓋了那么多樓,才能叫“逸夫樓”,硬是比不得余大師四兩撥千斤。其實,豈止學(xué)校的圖書館該叫秋雨圖書館,連都江堰都應(yīng)該改名叫秋雨市,多響亮,多有文化。把上海也改了,未必不可以考慮。當然,官方不一定敢擅動,這就需要粉絲了。反正大師的粉絲眾多,連署呼吁就是。
有了圣上的感覺,金貴而且清高的大師,就喜歡說些高深的昏話,比如“在文化上,無效必然導(dǎo)致無聊,無聊又必然引來無恥。但是,即使到了這種‘三無’的低谷,也不必過于沮喪。因為只有低谷,才能構(gòu)成對新高峰的向往”等等;柽^以后,還比較喜歡哭。據(jù)說有大愛之人,才這樣動不動就含淚。地震死了幾千孩子,大師淚沒出來。發(fā)現(xiàn)在地震中失去唯一兒女的家長情緒不對了,馬上眼淚就出來了,在眼眶里停住,強忍悲痛,含淚勸這些悲痛欲絕的家長,不要受人利用,給政府添麻煩。據(jù)說文化大師跟和尚堆里的大師有過溝通。死的孩子,無論是不是因為豆腐渣工程屈死的,都變了菩薩了。家長們,你就知足吧。
當然,愛哭的大師,也有雷霆之怒的時候,因為有人批評他了。大師代表全中國人民。批評大師,就等于批評,不,詆毀全中國人民。這還了得!據(jù)大師考證,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者,文章發(fā)在香港,卻很可能是大陸人士。有關(guān)部門真應(yīng)該給他查一查,查出來,加以嚴懲,以儆效尤。不過,我在此鄭重聲明,我的這篇博文,絕無批評大師之意,連調(diào)侃都不是。萬一大師見了,千萬別動怒,傷了玉體,全國人民都傷心。
這個世界上,有“別傳”,就應(yīng)該有“別頌”。欽慕大師久矣,“正頌”輪不到區(qū)區(qū),就“別頌”吧。何況,以阿Q之乏,尚有“正傳”;
以大師之尊,又豈能沒有“別頌”呢?
贊曰:
書到館里錢恨少──大師該捐幾折圖書啊!
頌如別樣不嫌多──小民應(yīng)掉多少眼淚呢?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