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思源:為了學堂滿園春——教育投資制度改革當務之急
發(fā)布時間:2020-06-08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中國提出教育改革,從1958年算起,已經半個世紀;
從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發(fā)布以來,也有15年了。應當說,工作做了不少,爭論也不少。其中有一個問題似是而非,卻又爭論不休,每每令人欲說還休——請問:是教育部辦學還是學校辦學?
當今中國除了13萬所學前教育機構以外,大中小學共有42萬多所。這42萬多所學校都由教育部辦?簡直是對教育部的莫大諷刺。似乎毫無疑問應該是由學校辦學。然而大學、中學、小學,如今都在抱怨沒有辦學自主權。在這遍及城鄉(xiāng)的校園呼聲后面,反映的是目前中國教育體制的一個主要弊端:高度集權、高度壟斷和單一化。針對這一主要弊端,現(xiàn)代中國教育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應當是教育多元化。這是人類社會生活多元化的需要,是滿足人們多樣化教育需求的必然途徑。也可以說,沒有多元化,現(xiàn)代教育便難以發(fā)展。
教育多元化的內容十分豐富,簡單羅列一下,就有十多項,諸如教育投資多元化、辦學主體多元化、辦學體制多元化、辦學目標多元化、辦學方式多元化、教育供給多元化、教育需求多元化、教育領導體制多元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多元化、教育效益多元化、教育發(fā)展途徑多元化、教育發(fā)展策略多元化、考試制度多元化、招生制度多元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紛繁之中,何為關鍵?關鍵在教育投資多元化。這是因為,投資所有權不僅可以決定投資的性質,而且往往決定教育事業(yè)的特點。一個國家教育投資如果全部或大部分由政府負擔,那么,與此相應,整個教育事業(yè)就難免會由政府壟斷包辦,教育多元化及其他多元化便沒有生存基礎。
據(jù)2007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5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共計5161億元,是社會團體、公民個人辦學經費(不包括學雜費)以及社會捐資、集資辦學經費總和545億元的9.5倍。正是這么多的國家投資,使公辦學校占據(jù)了學?倲(shù)的95%,這就是高度集權和單一化的雄厚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部就是每年幾千億元國撥教育經費的監(jiān)護人,你叫他放手不管,不行使決策權,行嗎?
根本出路在于采取各種措施鼓勵和調動社會團體、企業(yè)和公民個人投資教育的積極性,一方面減輕國家財政的壓力,另一方面提高非國有教育投資的比重,使之達到三分之一乃至二分之一左右,真正開創(chuàng)一個教育投資多元化的局面,其他的多元化也就水到渠成。
因此,我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諸多課題中,首選教育投資多元化。
一、國家有責任將義務教育延長到12年
教育投資多元化主要包括兩個問題:一是國家要負全責保證全體適齡少年兒童都能享受免費的義務教育;
二是鼓勵社會團體、企業(yè)、公民個人投資參與興辦大中小學和學前教育機構。我們不妨先從義務教育談起。
多年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協(xié)不斷有人呼吁,建議將中國義務教育的年限由9年延長到12年。2007年秋季開始,珠海市中小學已在全國首開12年免費義務教育之先河。2008年的“兩會”一開幕,12年義務教育的呼聲再起。
3年的高中或職業(yè)高中教育對于初中畢業(yè)生來說,可能會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用法律的強制性把義務教育延長3年,對提高下一代公民的素質、提高國家的軟實力、強化發(fā)展后勁,意義實在是太大了!
面對“議員”們的動議,教育部長斷然拒絕。據(jù)北京青年報2008年3月8日報道:教育部部長周濟明確表示,目前不會考慮將義務教育時限延長到12年,目前這種建議在我國沒條件實現(xiàn)。義務教育意味著政府要對整個教育階段負全責,目前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qū)實現(xiàn)了在高中階段義務教育,但這不符合目前中國的國情和政府的財力。我們不能對教育的實施水平目標過高,我國的教育能力還是相對比較低的,因此提出將義務教育延長到12年,目標過高,很難實現(xiàn)。
周部長沒有具體說出12年義務教育究竟如何不符合中國的國情和政府的財力,但世界上現(xiàn)已實行12年義務教育的并不僅僅只有日本、韓國和我國的臺灣,而是遍及大多數(shù)國家和地區(qū)。像拉丁美洲的古巴,經濟發(fā)展遠不及中國,他們也實行12年免費義務教育。不但學雜費全免,連校服費也全免,還免費提供午餐。目前全球90%以上的國家都實行了全部免費的義務教育,連亞洲一些知名的窮國,包括人均GDP只有中國三分之一的老撾、柬埔寨、尼泊爾等國也是如此。據(jù)2003年9月8日《瞭望東方周刊》報道,緬甸撣邦軍政府也實行了12年義務教育。學齡少年兒童入學,不但不用交學雜書本費,還解決吃飯、穿衣及住宿等。來自外邦的窮人同樣能享受如此待遇,以致于中國云南臨滄邊境地區(qū)不少孩子跨過國界去求學,直至高中畢業(yè)才學成歸國,成了小小的“海歸派”。讓我國同胞不能不臉紅心跳。
2006年3月20日人民網(wǎng)曾報道,中國教育部周部長在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fā)展高層論壇”上還說到,普及9年義務教育的奮斗目標,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就已提出來的。60年了,各項事業(yè)都在與時俱進,義務教育的奮斗目標為什么偏偏不能與時俱進,不能由9年前進到12年?!
眾所周知,政府是人民的公仆,政府辦義務教育,不能隨心所欲,隨意而為,這是政府對人民應盡的義務和職責。正因為如此,世界上100多個國家都將公民受教育的權利在憲法中作了詳細的規(guī)定,我們不妨稍作瀏覽。
阿塞拜疆憲法規(guī)定:國家應保證公民接受中學義務教育。
格魯吉亞憲法規(guī)定:所有人都有權接受教育和選擇教育形式。
菲律賓憲法規(guī)定:建立和保持免費公立中小學制度。
日本憲法規(guī)定:一切國民,按照法律規(guī)定,都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權利。一切國民,按照法律規(guī)定,都負有使受其保護的子女接受普通教育的義務。義務教育為免費教育。
白俄羅斯憲法規(guī)定:每個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保障免費接受普通中等教育和職業(yè)技術教育。
愛沙尼亞憲法規(guī)定:每個公民享有受教育權。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學齡兒童可以免費在國立和市立普通中學受教育。
烏克蘭憲法規(guī)定:完全普通中等教育是義務教育。國家保證大眾免費享受學前教育、完全普通中等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
海地憲法規(guī)定:國家和各級政府的首要職責是使廣大公民入學。唯有這樣,國家才能發(fā)展。國家應對私人辦學的積極性給予鼓勵和便利。
這些國家憲法的教育條款,對于我國頗有借鑒意義。
中國有個口號叫做“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上е两駷橹惯@還只是一句口號,并未落實。1991年世界平均公共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為5.1%,其中發(fā)達國家為5.3%,發(fā)展中國家為4.1%。我國1993年發(fā)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綱要》規(guī)定:這一比例要在2000年達到4%,卻遲遲沒有實現(xiàn),2003年還只達到2.84%,2004年更降到2.79%。據(jù)專家計算,僅1993──2003年間,全國財政對教育經費的欠賬高達9391億元。
國家教育經費欠賬的后果有二:
一方面使老百姓的學費開支增加,不堪重負,以致全國失學兒童高達2000萬人。中央電視臺2005年6月18日介紹:一位老實巴交的農民,為了讓孩子能上學,鋌而走險搞起了販毒,最后夢想破滅。另據(jù)報道,寧夏銀川市13歲的小學畢業(yè)生秀秀,因不忍心讓家長背上沉重的擇校費,而悄悄地離開人世,她留給父母的遺書里有一句話:“我死了可以幫您節(jié)約10萬元”。此話叫人如何不心痛!
另一方面,教育經費不足,使許多學校教學場地和設施短缺,導致老師帶著學生在馬路上跑操的情況,在全國各地相當普遍。正因為如此,2005年11月14日早晨6時,山西沁源縣第二中學師生在馬路上跑步被一輛貨車撞倒,21條鮮活的生命暴亡,哭聲震撼山河。尤為可怕的是,此類悲劇的隱患至今尚未消除。據(jù)北京青年報2008年4月3日報道,中國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委托獨立研究機構對全國12個。▍^(qū))的34所希望小學進行了體育運動狀況的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專門運動場地的學校高達47%!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義務教育公共投資的主體是中央或地方高層政府,而我國卻恰恰相反,把包袱壓在低層或基層政府,甚至是以鄉(xiāng)鎮(zhèn)為主。據(jù)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調查,全國義務教育中,中央財政負擔2%,省地財政負擔11%,縣財政負擔9%,鄉(xiāng)鎮(zhèn)財政負擔78%(其中大部分負擔實際上又轉嫁給了農民)。由于各地貧富懸殊,對義務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各不相同,這種以基層財政為主的義務教育投資結構,必然導致各地義務教育經費多寡不均,學校面貌大相徑庭,以致于有媒體戲曰“城里學校像歐洲,鄉(xiāng)下學校像非洲”。
針對此弊,中國的義務教育要真正實行免費并不難,關鍵是要在提高義務教育投資總量的前提下,改變投資結構。我建議鄉(xiāng)鎮(zhèn)財政承擔5%,縣財政承擔5%,省地財政承擔10%,中央財政承擔80%。其中義務教育經費的最大部分即教師工資,應由中央財政全額保證,以避免發(fā)生某些地方長期拖欠教師工資,西部地區(qū)50.6萬代課教師20年拿40-80元月薪之類的悲慘事件。
二、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央財政應承擔50%以上
中共中央、國務院早就明確提出“必須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然而中央財政的支出結構卻并沒有體現(xiàn)這一點,請看下表。
點此查看《中國財政總收入與教育經費統(tǒng)計分析表》
通過附表我們發(fā)現(xiàn)四個重大問題:
第一、在全國預算內教育經費中,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二者所占比重極不相稱。1996-2005年間,中央財政的教育經費投入一直十分低下,并且從11.6%降到8.1%,地方財政的教育經費則從88.4%上升到91.9%?梢哉f,我國教育經費匱乏之責,主要在于中央財政表現(xiàn)不佳。
第二、中央財政總收入中,預算內教育經費所占比重歷年都沒有超過4.1%,并且自1996至2005年十年間,每況愈下,在2005年竟然降至2.3%!鄙人斗膽請問中央財政:這能說是“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嗎?
第三、中共中央、國務院1993年提出的公共教育經費達到GDP 4%的目標至今未能實現(xiàn),使國人蒙羞。究竟原因何在?2008年3月27日北京青年報報道,財政部教科文司司長趙路近日表示,是由于國家財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偏低。言下之意還要提高財政收入!我說此言差矣!上列“中國財政總收入與教育經費統(tǒng)計分析表”有力地證明:主要拖后腿的因素,恰恰是中央財政預算內撥付的教育經費太少!2005年才區(qū)區(qū)378億元,只及地方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287億元的8.8%,實在是太可憐了,在現(xiàn)有財政總收入不變的情況下,中央財政只要舍得拿出1984億元,公共財政占GDP的比重4%的老大難目標就能一舉實現(xiàn)了!
第四、中央財政如果能以身作則,增撥教育經費4084億元,總金額則為4462億元,就能在全國預算內教育經費(8749億元)中雄踞51%,為地方財政投資教育作出像樣的表率。而此舉確有現(xiàn)實可行性。因為以上財政總收入與教育經費的統(tǒng)計分析十分直觀地告訴我們:即使中央財政為教育投資4462億元,也只占中央財政總收入的27%,略略超過四分之一,還有幾乎四分之三的財力可以用于其他領域,可謂綽綽有余!
以上四個問題概括起來就是說: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應當由中央拿大頭,中央有此責任,也有此財力;
公共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4%的目標并不難實現(xiàn),也不難超越,關鍵就看中央財政的實際行動。
三、教育券,公民受教育權的有效憑證
我國憲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公民受教育權利落實在經費上,應是公民有平等享受國撥教育經費的權利。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千奇百怪。例如,據(jù)《羊城晚報》2007年7月25日報道,2006年度廣東省省級預算執(zhí)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情況顯示,廣東上年享受免費義務教育的1000.8萬名農村學生中,有25萬多名屬于“子虛烏有”。25個縣(市、區(qū))以及省農墾系統(tǒng)的6個農場,憑借虛報免費義務教育學生數(shù)量,多獲得省級財政補助資金1027.9萬元。農村免費義務教育資金的使用方面,除了虛報學生數(shù)量多獲省財政補助上千萬元外,還發(fā)現(xiàn)有20個縣(市、區(qū))的220所中小學校,擠占補助資金611.1萬元,用于發(fā)放教職工工資福利500多萬元等。
另據(jù)國家審計署2004年6月18日公告,為促進建立基礎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機制,(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加強基礎教育經費管理,2003年10月至2004年1月,審計署組織17個駐地方特派員辦事處,對17個。▍^(qū)、市)的50個縣(市、區(qū))2002年和2003年上半年基礎教育經費投入及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
審計調查發(fā)現(xiàn)擠占挪用教育資金問題十分嚴重。50個縣中,占總數(shù)86%的43個縣地方政府及財政、稅務、教育主管部門和中小學校擠占、挪用、滯留各類教育資金達4.45億元。
一是33個縣擠占挪用預算外資金2.19億元,用于平衡財政預算、部門經費、市政工程、建辦公樓、發(fā)放教職工補貼等。如廣東省化州市財政局挪用400萬元用于平衡預算,云南省馬龍縣政府挪用農村義務教育捐款200萬元用于道路綠化亮化工程。
二是20個縣擠占挪用教育經費附加1.2億元,用于辦公經費、平衡預算、發(fā)放工資、墊繳農業(yè)稅等;
16個縣的財稅部門從教育費附加中提取手續(xù)費等964萬元。如浙江省東陽市挪用農村教育費附加5486萬元,發(fā)放教師地方性補貼和獎金。河北省淶源縣國稅局從礦業(yè)企業(yè)上繳的城市教育費附加中,支取獎勵經費比例高達50%。
三是19個縣擅自變更上級?钔断颍灿没A教育補助資金2805萬元,用于發(fā)放工資、償還債務、抵頂鄉(xiāng)鎮(zhèn)上繳稅收缺口等;
20個縣滯留上級撥付的教育?3810萬元。如四川省南部縣財政對未完成農業(yè)稅收任務的鄉(xiāng)(鎮(zhèn)),直接扣減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補助,抵作上繳的農業(yè)稅,據(jù)測算相應扣減教育經費226萬元;
截至2003年10月,江蘇省灌南縣財政局和北陳集財政所,尚未將省市2002年下達的危房改造?睢⒔處熽惽饭べY?畹1548萬元撥付到位。
本來就為數(shù)不多的國撥教育經費,經受各種名目的挪用、提成和虛報冒領,猶如雪上加霜,慘不忍睹!要堵上此類大漏洞其實并不難,現(xiàn)成的辦法就是實行教育券制度。我國率先試行這一制度的是浙江省長興縣。
2001年出臺的《長興縣教委關于教育券的使用辦法》標志著長興縣開始實行教育券制度,《辦法》規(guī)定,發(fā)放扶持民辦學校和職業(yè)學校的教育券,由學生交到職業(yè)學;蛘呙褶k學校,抵充相當面值的學費;
2002年秋季,長興縣開始發(fā)放扶貧助學教育券;
2003年發(fā)放補助薄弱高中和民辦高中的教育券;
2004年,勞動力轉移培訓經費的劃撥也開始采用教育券的形式,農民憑券選擇培訓基地,培訓基地憑券向政府領取經費。
“教育券”最初是一些美國學者目睹社會中弱勢學生教育機會不均等與不公平的狀況而提出的改進措施。1962年,弗里德曼(Friedman M.)在其《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中首先提到教育券制度。其要點是:政府發(fā)給每位學生一定數(shù)額的有價證券(即教育券),以此支付部分學費。這樣,家長可為子女選擇任何學校就讀,不再受到學區(qū)的限制。而學校將所收集的教育券向政府兌換現(xiàn)金,用以支付辦學所需費用。于是,學校間將會為了爭取學生和經費而互相競爭,努力改善教育質量,以符合教育消費者的需求。
美國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了對“教育券計劃”的論證和可行性研究。90年代初,一些地方便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教育券制度。后來這一制度逐漸被不少西方國家接受,并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作了靈活的調整。
教育券政策有不同的“版本”。西方國家在實行教育券政策時,根據(jù)各國的國情和實際需要作了不同的選擇和調整。我國香港地區(qū)的教育券制度則被稱為“學券制度”。
許多教育專家都認為,教育券政策是一個好政策,它具有以下優(yōu)點:
第一、家長有自主選擇的權力,可以因此而更加關心教育,也更加了解教育的本質;
第二、通過教育的開放和引進競爭機制,刺激教育機構和教育工作者更加努力地改善教育環(huán)境、提高教育質量,并積極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促使教育的多元化,以滿足社會的不同教育需求;
第三、通過家長的選擇,自然地篩選、淘汰那些不合格以及不符合社會需要的教育機構;
第四、更加有力地支持那些質量優(yōu)越、管理良好的教育機構,使得教育及學校行政人員能無后顧之憂地致力于辦學。
我建議分兩步走,全面推行教育券制度。
第一步,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實行教育券制度。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財政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在聯(lián)合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共同制定本行政區(qū)劃范圍內小學、初中、高中的國撥教育經費的標準。譬如說,每年每個學生的平均教育經費標準分別如下:
小學 500元(北京市已定為800元)
初中 1000元
高中 1500元
教育券可按以上標準相應分成三種,均由省級財政和教育部門共同審定、編號制作。學生憑錄取通知書領取相關教育券。
財政部門派員到相關招生學;驅W校附近設點,按錄取通知書,記名頒發(fā)教育券。教育券的含金量就是國家核撥給該學生每年的教育經費。學生領取教育券之后,相當于得到了一份國家撥給的教育經費持有券。他或她可以選擇就學的學校,并將所持教育券交給學校。學校則將所收到的教育券向政府財政部門兌換成經費,用于辦學的各項開支。
在矛盾重重的教育界實行教育券制度,可以一舉三得:
第一、同一省區(qū)每個學生的教育券的含金量相等,都是按省市自治區(qū)核定的標準撥付生均教育經費,有利于實現(xiàn)教育投資的公平。
第二、國撥教育經費由過去付給學校(教育提供者),改為付給學生(教育需求者),理順了供需關系,改變了辦學者主宰的“賣方市場”傳統(tǒng)格局,確立了教育需求者的應有地位,就有可能重新規(guī)范教學各方當事人的行為方式。學校將不再輕視任何一個生源,逐步形成有序競爭。辦得好的學校,學生趨之若鶩,收的教育券多,得到的辦學經費就更充裕;
稍遜風騷的學校則門可羅雀,只有奮起直追、努力改進才能生存發(fā)展,否則就將成為合理淘汰的對象。
第三、農民工子弟在城市學校入學的問題剛剛破題,目前受到的排斥力還是比較大。一旦實行教育券制度之后,農民工子弟帶著具有充分含金量的教育券在城市求學,將成為香餑餑而廣受歡迎,這方面的矛盾就能夠迎刃而解。
第二步,在高等教育中實行教育券。具體做法及其意義,與中小學基本相同,只不過國撥高等教育經費由國家財政部負責,大學教育券也應以財政部為主,會同教育部監(jiān)制、頒發(fā)。這里就不贅述了。
四、鼓勵社會集資辦學,發(fā)展民辦教育
不言而喻,教育投資多元化意味著:一方面國家投資要足額到位、保證公平;
另一方面社會集資要廣開門路、鼓勵多元化。而教育券制度恰恰把這兩個方面聯(lián)系起來了。
在我們的設想中,財政部、教育部頒發(fā)的高等院校教育券,按院校專業(yè)特點制作。相同專業(yè)的大學生,其教育券每年的含金量是相同的,大家一視同仁;
而由各省市自治區(qū)財政部門、教育部門頒發(fā)的中小學生教育券,在省市自治區(qū)范圍內,含金量也是相等的。這就保證了每位學生所享受的國撥教育經費是大體相等、大體公平的。
由于國家對義務教育范圍內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負有全責,國撥教育經費只要完全到位,便足以保證初等、中等教育的順利完成,全國絕大多數(shù)中小學生應該是能滿足于國立中小學的免費義務教育的。與此同時,由于人們對于教育的需求客觀上存在著差別,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鼓勵個人或企業(yè)、社會團體集資打造私立學校或曰民辦學校,以滿足一部分人對于教育的更高需求。在一些發(fā)展中國家,教育私營化的比例已經達到70%甚至80%,超過了發(fā)達國家的水平。
在普遍實行教育券制度的情況下,民辦學校的學生毫無例外也應當享受教育券所體現(xiàn)的國撥教育經費。譬如說,民辦小學的學生在將教育券交給學校,由學校向政府財政部門兌換成500元現(xiàn)金用于辦學的同時,又繳納500元額外的學費,這家民辦小學便擁有生均1000元教育經費,可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滿足這部分學生及其家長更高的教育需求。
對于民辦中小學的學生來說,平等的、免費的教育券保證了公平地享受國撥教育經費,在此之外自己交付的學費則是實現(xiàn)差別化教育需求的必要條件。二者相輔相成,這就是集資辦學的民辦中小學校合理合法的生存、發(fā)展空間。
對于高等教育來說,由于它完全不屬于義務教育的范圍,高教經費由各方分擔是理所當然的。據(jù)教育部規(guī)定,北京高校普通專業(yè)每年收費一般在5000元、5500元、6000元三個檔次。若按5000元計,約占高校生均經費兩萬元的1/4左右。余下的15000元,假設國家財政投一半,為7500元,凝聚在大學生教育券中;
另外的7500元,就成為社會集資的空間。
社會集資又可以分兩類,一類是只出資而不參與學校管理,如給大學捐贈錢物;
另一類是出資同時享受股權,行使股東權益。如此,則大學如同股份公司,社會集資達到控股地位時,該大學便可稱為民辦大學了。股份制大學不僅可以減輕國家投資高校的財政壓力,而且可以增加社會及個人投資辦教育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同時,將教育成果與股東自身經濟利益掛鉤,也有利于調動各方資源,切實監(jiān)督教育經費的利用效率和教學質量。
2002年底,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規(guī)范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規(guī)定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國家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鼓勵投資辦學。
民辦教育促進法第37條規(guī)定:“對接受學歷教育的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準由學校制定,報有關部門批準并公示”。
民辦教育促進法第49條又明確規(guī)定:“人民政府委托民辦學校承擔義務教育任務,應當按照委托協(xié)議撥付相應的教育經費”。
以上兩條規(guī)定顯示,民辦學校在一定條件下既可以使用國撥教育經費,也可以使用社會集資和學生繳費。這實際上也就是民辦教育投資渠道多元化的法律根據(jù)。而多元化投資的比例結構,則因地制宜,因校而異。
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已經5年多,各項配套法規(guī)和政策也陸續(xù)出臺,對民辦教育的促進作用不小。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年公布的教育事業(yè)統(tǒng)計公報,截至2006年,全國已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民辦教育機構9.32萬所,比2002年增加3.2萬所。其中各類學歷教育在校學生達2313.02萬人,比2002年增長1197.05萬人,規(guī)模已經翻了一番。
民辦教育頑強的生命力體現(xiàn)為民辦學校辦學規(guī)模擴大,教育質量明顯提高,涌現(xiàn)出一批辦學水平較高、特色較為鮮明、社會信譽較好的學校,得到學生及其家長的追捧。據(jù)北京青年報2007年7月2日報道:6月30日,廣州15所民辦初中聯(lián)合招生考試,盡管只有3000個名額,卻有兩萬多名小學畢業(yè)生前往趕考。與如此熱鬧相對照,公辦初中卻顯得出奇的安靜。一位資深的省一級公辦初中校長對記者透露,“說實話,民辦初中搶走了不少好生源,公辦初中現(xiàn)在只能坐等電腦派位生”。
一些民辦學校教育理念先進,課程設置、教育內容全面,教學手段多樣,教育方法靈活,卓有成效。從根源上看,這一切都是教育投資多元化帶來的局面。從前景上看,開創(chuàng)新的局面,還需要在進一步維護民間投資、民辦學校的合法權益上做工作。譬如說,目前民辦學校被定性為“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直接影響了教師的身份和與公辦學校教師的平等待遇問題,阻礙了教師流動;
民辦學校建設用地、信貸融資及其他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教學科研和經營活動都無法享有與公辦學校同等的政策待遇,制約了民辦教育的發(fā)展。亟需將民辦學校確立為自收自支的事業(yè)法人單位,從根本上解決民辦學校的法人屬性問題。
教育投資多元化除了表現(xiàn)為民辦學校如雨后春筍之外,也表現(xiàn)在企業(yè)家捐贈和教育類基金會的快速發(fā)展。此外,還可引進外資,以合作方式辦學,或由外國在華獨資辦學,等等。教育投資多元化的潛力是無窮的。
社會力量在資助教育的同時,也在改變著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推進教育理念的轉變、教育模式上的創(chuàng)新、引進新型課程等等。
例如:由江蘇長江平民教育基金會捐助建設的安徽德勝魯班(休寧)木工學校和德勝(休寧)平民學校,就倡導“誠實、勤勞、有愛心、不走捷徑”的價值觀,強調了在中國農村有許多讀不起書、生活毫無著落的窮苦孩子,通過對他們的持續(xù)化、體系化的學校教育,將愛的教育、感恩的教育、獨立自主的教育,以及與此相關的一系列有關孩子生活方式的轉變方面的教育等結合起來,把一個傳統(tǒng)的農家孩子轉變?yōu)橐粋具有現(xiàn)代文明素養(yǎng)的合格公民的成長過程。經過這個轉變,這些孩子不再是現(xiàn)代文明的被動接受者,而是現(xiàn)代文明的體現(xiàn)者,以及現(xiàn)代文明的傳播者。其價值來自于多元化的教育,其影響則遠遠超出教育領域。
★ ★ ★
許多憂國憂民之士,面對我國教育界問題重重而憂心忡忡,都在思索出路何在?我以為,教育改革與經濟改革在某一點上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走所有制結構多元化之路。
在所有制結構問題上,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工業(yè)和教育,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國有制;
三十年之后的2006年,中國工業(yè)總產值中的國有工業(yè)只占31.2%,生龍活虎的非國有工業(yè)已達68.8%(見2007年《中國統(tǒng)計年鑒》第501頁),而教育界的國有制仍然僵持在90%的高位上,這就是教育改革落后的綜合標志。如果未來若干年之內,中國民辦的大中小學能達到50%以上,真正實現(xiàn)多元化了,神州的學堂就將滿園萬紫千紅!
這個未來“若干年”,究竟是五年、十年還是二十年,就看國人的努力了。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