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華:21世紀初長篇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

發(fā)布時間:2020-05-26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內容提要」新世紀以來,長篇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發(fā)生了明顯的變異。特別是人文知識分子,他們不再是優(yōu)越的啟蒙者或明道救世的智者。在以知識分子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中,情感背叛、憤然出走、靈肉之死等,成為最常見的結局。這當然不是一個歷史過程,不是知識分子的必然道路,但為什么在新世紀的開端,這些知識分子形象大都成了新的悲劇主角。為什么這些形象與社會和時代格格不入而被放逐、拋棄或死亡?本文從不同的方面分析了不同的知識分子形象以及他們結局的文學成因。

  「關鍵詞」中國當代文學/長篇小說/知識分子

  

  在中國當代文學中,《青春之歌》最初建立了知識分子形象書寫的規(guī)范和模型,其影響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們在“反思文學”中看到的“右派知識分子”凱旋后所表達的“九死未悔”的信仰,事實上是林道靜身份重建、思想再生的某種寫照。他們經歷了苦難,但苦難不能改變他們的思想信仰,或者說,恰恰是苦難更加堅定了他們的信仰。這種“知識分子寫作”的問題,在當代文學史著作中已經得到了部分的清理。

  有趣的是,自90年代初《廢都》出版后,或者說自莊之蝶出走之后,長篇小說中知識分子的“背叛”或出走的現(xiàn)象正前仆后繼蔚為大觀,他們成了新的“零余者”或“多余人”。這一現(xiàn)象我們在閻真的《滄浪之水》、張煒的《能不憶蜀葵》、張抗抗的《作女》、莫懷戚的《經典關系》、張者的《桃李》、王家達的《所謂作家》、董立勃的《米香》等大量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在文學觀念已經分化的時代,為什么這些作家不謀而合地都選擇了“背叛”或出走來放逐或處理自己的人物?知識分子為什么要再次踏上不知所終的人生之旅?這顯然是一個值得我們闡釋和分析的新的問題。

  

  一、知識分子的“背叛”

  

  在長篇小說中,知識分子面對現(xiàn)實特別是面對革命的矛盾、猶疑或彷徨的心態(tài),在路翎的《財主的兒女們》中得到了最為充分、集中和真實的表達。但他們并不是“背叛者”的形象,于現(xiàn)實和心靈來說都是如此。知識分子背叛的典型形象,是紅色經典《紅巖》中的甫志高,他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情操、趣味以及最后變節(jié),在政治觀念的支配下,得到了合乎邏輯的展開。80年代的文學敘事改寫了知識分子的動搖與不潔:他們受難但政治節(jié)操堅定。這一敘事的真實性后來遭遇了難以辯解的質疑,而使其文學價值大打折扣。進入新世紀以來,知識分子的形象被重新書寫,變節(jié)乃至“背叛”,使這個群體或階層的形象令人觸目驚心,他們靈魂的復雜性和文學的豐富性相得益彰地呈現(xiàn)出來。

  董立勃自《白豆》出版以來名聲大躁。他身不由己地成了當下最搶手或最走紅的作家之一。不久前,董立勃出版了他的新作《米香》。這部小說無論題材還是背景,無論人物還是故事,與《白豆》都有不難察覺的血緣關系——它們都孕育于遙遠的下野地,它們都與人性、欲望、權力、暴力和那個特殊的歷史時代密切相關。

  如果說,《米香》僅僅寫了米香的單純、美麗和被騙后的放縱,這個故事除了時代環(huán)境不同外,也并無太多的新鮮之處!睹紫恪返牟煌岔懀驮谟谛≌f同時也書寫了一個被命名為宋蘭的女性。這兩個女性命運、性格的對比,使《米香》在同樣平實的敘述中,煥發(fā)出了幾縷燦爛而意想不到的光芒。宋蘭來自上海,是一個“支邊”青年,米香因家鄉(xiāng)水災逃難到下野地;
宋蘭有文化,能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米香幾乎大字不識。但是命運并沒有按照她們身份的等級來安排。宋蘭被牧羊人老謝強暴之后,還是嫁給了這個粗俗的土著。老謝塑造自己老婆的本土方式,主要是訴諸暴力,就在此時,宋蘭逆來順受的性格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在忍無可忍生不如死時,宋蘭揮刀斬殺了老謝的愛犬阿黃,并以同樣暴力的方式,改變或者“顛覆”了老謝的暴力。從此,兩個人相安無事,相親相愛,雙雙感到過上了好日子。在上海知青可以返回上海的政策頒布的時候,宋蘭依然不為之心動,依然和老謝相依為命生活在她本不熱愛然后又不能割舍的下野地。

  米香的命運完全不同。米香是小說的主角,在作家的設計中,她的命運理所當然地要曲折復雜。她雖然出身低微,是一個“盲流”,但她心性高,生得一副好皮囊,有浪漫天性,愛知識分子。這一出身和性格的矛盾,注定了米香悲劇性的命運。從人物自身來分析,米香無論出身如何,她完全有選擇個人生活和愛情的權利。但是由于米香一定要愛有知識分子氣質的許明,甚至不顧世俗社會的種種非議委身于他,結果她被欺騙了。許明在前途、功名和愛人之間選擇了前者而拋棄了米香。這個毀滅性的打擊徹底改變了米香,她無所顧忌地放縱自己的肉體,試圖以此來對抗或報復自己不公正的遭遇。放縱雖然使米香“過得比下野地任何一個女人都快樂”,但米香再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了。因此,米香才是下野地悲劇的真正主角。

  除了時代的原因之外,釀成米香悲劇的直接原因是小說中的一個配角——“知識分子”許明。套用一句老話說,“性格即命運”。在小說中,米香應該是宋蘭的位置,而米香的性格、浪漫和趣味也應該是宋蘭的。但她們的性格陰差陽錯地被作家置換了,于是她們都承擔了本不屬于她們命運的人生。偶然性和絕對化的書寫,是《米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如果沒有偶然性,就沒有兩個女人倒置的命運;
如果沒有絕對化,米香和宋蘭的人生就不會這樣震撼人心。她們都以絕對化的方式改變了自己。米香熱愛知識分子使許明有了可乘之機,這個謙卑懦弱的知識分子是我們常見的形象,“始亂終棄”的敘事原型也是小說基本的結構方式。但這個知識分子在情感上的背叛卻構成了米香悲劇的決定性因素。如果沒有許明的背叛,米香不會以放浪形骸的方式對待人生和身體。許明的背叛原因很簡單,他曾是一個落難的“公子”,米香在他最危難的時候愛上了他,米香的給予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死的許明,但在“功名”面前,許明選擇了“功名”而放棄了愛情。這個故事可能并不新鮮,但在新世紀作家仍以這個原型結構故事,則從一個方面表達了他對這個群體的懷疑或不信任。許明的歷史不止是知識分子的前史,他們的故事在今天還在上演。

  如果說《米香》中的許明是情感上的背叛,那么閻真《滄浪之水》中的池大為,就是知識分子節(jié)操和特立獨行精神的背叛。當然,《滄浪之水》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可以從許多角度進行解讀,比如知識分子與文化傳統(tǒng)的關系,特權階層對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心理結構的支配性影響,在商品社會中人的欲望與價值的關系,等等。這足以說明《滄浪之水》的創(chuàng)造性和它所具有的文學價值。但在我看來,這部小說最值得重視或談論的,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知識分子心態(tài)、選擇的關注,對知識分子在外力擠壓下潛在欲望被調動后的惡性噴涌、在與現(xiàn)實對話中的強迫認同的透視,以及由此揭示出的當下社會承認的政治和尊嚴的危機。

  小說的主人公池大為,從一個清高的舊式知識分子演變?yōu)橐粋現(xiàn)代官僚,其故事框架也許并沒有超出于連式的奮斗模型:于連渴望上流社會與池大為向往權力中心,人物在心理結構上并沒有本質區(qū)別。不同的是,池大為的向往并不像于連一樣出于原初的謀劃。池大為雖然出身低微,但淳樸的文化血緣和獨善其身的自我設定,是他希望固守的“中式”的精神園林。這一情懷從本質上說不僅與現(xiàn)代社會格格不入,與現(xiàn)代知識分子對社會公共事物的參與熱情相去甚遠,而且這種試圖保持內心幽靜的士大夫式的心態(tài)本身是否健康也是值得討論的,因為它仍然是一種對舊文化的依附關系。如果說這是池大為個人的選擇,社會應該給予其應有的尊重,但是,池大為堅守的困難并不來自他自己,而是來自他與“他者”的對話過程。

  現(xiàn)代文化研究表明,每個人的自我以及生活方式的確定,不是來自個人愿望、由個人獨立完成,而是通過和其他人“對話”實現(xiàn)的。在“對話”的過程中,那些給予我們健康語言和影響的人,被稱為“有意義的他者”,他們的愛和關切影響并深刻地造就了我們。池大為的父親就是一個這樣的“他者”。但是,池大為畢業(yè)后的七年,仍然是一個普通科員,這時,不僅池大為的內心產生了嚴重的失衡和堅守的困難,更重要的是他和妻子董柳、廳長馬垂章、退休科員晏之鶴以及潛在的對話者兒子池一波已經經歷了漫長的對話過程。這些不同的社會、家庭關系再造了池大為。特別是經過“現(xiàn)代隱士”晏之鶴的人生懺悔和對他的點撥,池大為迅速地時來運轉,不僅在短時間里連升三級,而且也連續(xù)搬了兩次家換了兩次房子。這時的池大為因社會、家庭評價的變化,才真正獲得了自我確認和“尊嚴感”。這一確認是在社會、家庭“承認”的前提下產生的,其“尊嚴感”同樣來源于這里。

  于是,小說提出的問題就不僅僅限于作為符號的池大為的心路歷程和生存觀念的改變,事實上,它的尖銳性和嚴峻性,在于概括了已經被我們感知卻無從體驗的社會普遍存在的生活政治,也就是“承認的政治”。查爾斯·泰勒在他的研究中指出:一個群體或個人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承認或只得到扭曲的承認,就會遭受傷害或歪曲,就會成為一種壓迫形式,它能夠把人囚禁在虛假的、被扭曲和被貶損的存在方式之中。而扭曲的承認不僅給對象造成可怕的創(chuàng)傷,并且會使受害者背負著致命的自我仇恨。拒絕“承認”的現(xiàn)象在任何社會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在池大為的環(huán)境里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存在。對于被拒絕者如前期池大為,他人為他設計的那種低劣和卑賤的形象,曾被他自己內在化;
在他與妻子董柳的耳熟能詳?shù)娜粘I钪校谂c不學無術淺薄低能的丁小槐、專橫跋扈的馬廳長的關系中,甚至在與下一代孩子的關系中,這種“卑賤”的形象進一步得到了證實。不被承認就沒有尊嚴可言。池大為的“覺醒”就是在這種關系中因尊嚴的喪失而起的,F(xiàn)代生活似乎具有了平等的尊嚴,具有了可以分享社會平等關注的可能。就像泰勒舉出的例證那樣,每個人都可以被稱為先生、小姐,而不是只有部分人被稱為老爺、太太。但是這種虛假的平等從來也沒有深入生活內部,更沒有成為日常生活支配性的文明。尤其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等級的劃分或根據(jù)社會身份獲得的尊嚴感,幾乎是未作宣告卻又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的觀念或未寫出的條文。

  現(xiàn)代文明的誕生也是等級社會衰敗的開始,F(xiàn)代文明所強調和追求的是赫爾德所稱的“本真性”理想,或者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種獨特的作為人的存在方式,每個人都有他或她自己的尺度,統(tǒng)一的“圭臬”已經死亡。自己內心發(fā)出的召喚要求自己按照這種方式生活,而不是模仿別人的生活,如果我不這樣做我的生活就會失去意義。這種生活實現(xiàn)了真正屬于我的潛能,這種實現(xiàn),也就是個人尊嚴的實現(xiàn)。但是,在池大為面對的環(huán)境中,他的“本真性”理想不啻為天方夜譚。如果他要保有自己的“士大夫”情懷和生活方式,若干年后他就是“師爺”晏之鶴,這不僅妻子不答應,他自己最終也不會選擇這條道路。如果是這樣,他就不可能改變自己低劣或卑賤的形象,他就不可能獲得尊嚴,不可能從“賤民”階層分離出來。

  于是,“承認的政治”就這樣在日常生活中彌漫開來。它是特權階層制造的,也是平民階層渴望并強化的。在池大為的生活中,馬垂章和董柳是這兩個階層的典型,然后池大為重新成為下一代人艷羨的對象或某種“尺度”。讀過小說之后,我內心充滿了恐慌感,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一個人將怎樣被“承認”,一個人尊嚴的危機怎樣才能得到緩解?因此,知識分子在今天要堅持獨立的精神立場,這是一個精神蛻變的過程,不背叛自己的心靈或超越現(xiàn)實的誘惑,這個過程就沒有完成。

  

  二、知識分子的“出走”

  

  在20世紀的小說敘事中,知識分子的出走是一個經典性的場景。面對龐大的家族宗法制度和黑暗的社會現(xiàn)實,他們無法忍受又無可奈何,于是,不知所終的“出走”就成為許多作家處理知識分子命運的慣常手段。確實,知識分子究竟要走向哪里,沒有人知道。林道靜大概是一個例外,她雖然開始也是出走,但找到了“歸宿”,因此她也成為中國“類成長小說”的第一位主人公。

  新世紀開始,中國知識分子開始了新的“遠足”。在許多小說中,“出走”是我們常見的以知識分子為主人公的小說的結局。不同的是,“出走”不是由于社會或他人的逼迫,而常常是一種自我放逐,一種宏大抱負幻滅后或是為了某種烏托邦假想而遠走他鄉(xiāng)。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的無力或不合時宜被再度證明。

  莫懷戚的《經典關系》是一部寫普通人生活的小說,它主要的敘述對象是一群可以稱為“知識階層”的群體——它的主要人物都是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人。在當下的小說創(chuàng)作中,可能有兩種題材最為引人注目:一種是年輕人,他們被稱為“七十年代”;
一種是“成功人士”,他們位高權重。(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這兩種題材所表達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都是令人觸目驚心的。在不斷的文學敘述中,我們會誤以為社會生活的變化只限于這些特殊的群體或階層。但是,讀過《經典關系》之后,我們才有可能在作品中得知,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時代,確實發(fā)生了我們意想不到的變化;蛘哒f,那不被注意的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的變化,才是真正的變化。

  在以往的輿論或意識形態(tài)的表達中,“知識階層”和他們堅守的領域,一直有一層神秘的面紗,他們在不同的敘述中似乎仍然是中國最后的精神和道德堡壘,他們仍然懷有和民眾不同的生活信念或道德要求,他們仍然生活在心造的幻影當中。但事實上,在80年代中期,知識分子內部的變化就已經開始發(fā)生。不同的是,那時知識分子的“動搖”或變化還不是堂而皇之的,他們是懷著復雜的心情離開校園或書房的。進入90年代之后,曾經有過關于知識分子經商的大討論。一些有識之士對知識分子經商給予了堅決的支持,F(xiàn)在看來,這場討論本身就是知識分子問題的反映:這個慣于坐而論道的階層總是訥于行動而敏于言辭。但對于勇敢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顧忌地實現(xiàn)了自我解放,他們隨心所欲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職業(yè),同時也選擇了新的價值觀念。如果說,1905年科舉制度終結以前士大夫階層死抱著從政做官不放,是那個時代的價值觀念問題的話,那么,今天的知識階層死抱著書本不放,其內在的問題并沒有本質的不同。當社會提供了身份革命條件的時候,這個猶豫不決的群體總會首先選擇觀望,然后是指手畫腳。

  《經典關系》中的人物不是坐而論道的人物。他們無論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裹脅,都順應了時代潮流,在他們新的選擇中,重建了新的“經典關系”。經典關系,事實上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關系,它是夫妻、父子、翁婿、師生、情人等血緣和非血緣關系。但人在社會生活結構中的位置發(fā)生變化之后,這些關系也就不再是傳統(tǒng)的親情或友情關系,每種關系里都隱含著新的內容,也隱含著利害和危機。

  在作者構造的“經典關系”中,那個地質工程師的岳父東方云海處于中心的位置,但這個“中心”是虛設的。在脆弱的家庭倫理關系中,他的中心地位只是個符號而已,在實際生活中他真實的地位是相當邊緣的,他難以參與其間。雖然兒女們還恪守著傳統(tǒng)的孝道,但他已經不可能再以權威的方式左右他們的生活。他選擇了自盡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與王國維結束自己的生命沒有區(qū)別,他意識到了這個時代與他已經格格不入。茅草根、南月一以及東方蘭、東方紅、摩托甚至茅頭,他們仿佛在故事中是敘述中心,但他們都不是中心。在故事中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那個十歲的毛孩子,為和父親爭奪“姨媽”,甚至不惜開槍射殺他的父親,使英俊父親的眼睛只剩下了“一目半”。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經典關系”一經被發(fā)現(xiàn),它的戲劇性、殘酷性使我們在驚訝之余也不寒而栗。

  這時,我們就不得不再一次談論已經淪為陳詞濫調的“現(xiàn)代性”。因為除此之外我們很難作出其他解釋,F(xiàn)代性就是復雜性,就是一切都不在我們把握控制之中的歷史情境。我們試圖構造的歷史也同時在構造著我們。誰也不曾想到,自以為是隨遇而安的茅草根會被學生兼情人“裹脅”進商海,誰也不會想到東方紅會那樣有城府地算計她的姐姐,當然也不會想到茅草根的欲望會是那樣地無邊,最后竟“栽”在自己兒子的手中。“經典關系”是復雜的,但又是簡單的。說它復雜,是他們必須生活在諸種關系中,沒有這些關系也就失去了利益,欲望也無從實現(xiàn);
說它簡單,是因為每個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雖然良心未泯熱情洋溢生機勃勃,但在這種危機四伏的關系中,誰還有可能把握自己的命運呢?茅草根以排演《川江號子》為由逃離了“經典關系”的網絡,他似乎對藝術還情有獨鐘,但事實上這同樣是一種出走方式。惟利是圖的經濟“主戰(zhàn)場”并非是他的用武之地,他只能以出走退回到他應該去的地方。

  張抗抗的《作女》是一部奇異的小說。主人公卓爾是這個時代年輕女性的“運動”先鋒,也是這個時代以求一呈的冒險家。我們不知道卓爾為什么要“作”,她的“作”用世俗的眼光看來是難以作出解釋的。她有穩(wěn)定的工作,有穩(wěn)定的收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她完全可以平靜地對待生活,找個愛人安分守己地過日子。但這一切恰恰是卓爾厭倦或不屑的。我們不知卓爾要什么,我們知道的是卓爾就是要“卓爾不群”與眾不同,在自我想象中不斷構造自己不知所終的人生之旅。

  卓爾“作”的欲望是一種普遍的欲望,不同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敢于像卓爾那樣“作”,或者有條件去折騰。時代環(huán)境的相對寬松以及商業(yè)主義霸權的建立,調動或膨脹了人們潛隱的但又所指不明的躁動感,沒有任何一個時代的人像我們今天這樣既蠢蠢欲動又方位不明,每個人都有要做點什么的欲望但又不知究竟做什么,卓爾是放大了的我們每一個人。這是社會世俗化運動帶來的必然后果,90年代以后的小說,已經將這種后果描述得萬花紛呈,特別是在知識階層,卓爾只不過是個集大成者而已。因此,卓爾的欲望是超性別的欲望,無論男性女性,也無論是想象還是實踐。在這個意義上說,這不是一部女性主義的作品。

  卓爾的不安分大概來自一種可能,就是為了自由的逃亡,她不能容忍任何來自世俗世界的束縛,她希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卓爾在某種意義上實現(xiàn)了自己的期許,她辭了《周末女人》雜志的職務以后,開始了她“作”的旅途。但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度的,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我們發(fā)現(xiàn),卓爾每一次異想天開的折騰,都不能離開她和周邊的關系,特別是和三個男人的關系。通過卓爾的視角可以看到,老喬、盧薈、鄭達磊這三個男人,事實上是三個不同的符號,他們分別和性、文明、金錢相關。如果這一指認成立的話,那么卓爾的折騰或“作”,就始終與她的欲望聯(lián)系在一起,也就是說,卓爾與其說要自由,毋寧說她什么都想得到。她確實部分地體驗了自由的快樂:她可以隨心所欲地到任何地方,可以心血來潮地與陌生人做愛,可以讓愛她的男人招之即來揮之即去,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把握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但結果她還是什么也沒有得到。自由的代價只有卓爾自己知道,她會為去南極的資金發(fā)愁,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因孤獨而獨自飲泣,在小說的最后,卓爾還是無可奈何地將自己放逐了,她完成的只是一場不知所終的“作女”運動。

  卓爾的再次出走是意味深長的。20世紀以來,在中國任何一個變動或轉型時期,都不乏卓爾式的人物,他們要特立獨行,要與世俗社會勢不兩立。但他們不會被社會所容忍,或者說社會不是為任何一個個人準備的。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是一個人進入社會的通行證,也就是說,一個人在什么樣的程度上認同了意識形態(tài),也就決定了一個人在什么樣的程度上進入這個社會。20世紀以來的“卓爾們”之所以屢戰(zhàn)屢敗,就在于他們沒有取得這樣的“通行證”。在一個身份社會里,卓爾拋棄了身份,她不但不要社會身份,而且不要家庭身份,她不要工作、不要丈夫、不要孩子,這是一種不作宣告的棄絕,對于社會來說,她之所以不被容納,是因為她潛隱著某種令人不安的東西。這也正是卓爾作為小說人物的成功。她內心的欲望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欲望,但她比我們每一個人都強烈、直接,并敢于實踐,因此卓爾的“絕對化”恰恰是一個“典型”人物。當這個人物出走和我們告別的時候,我們記住并會懷念她。

  

  三、知識分子的“死亡”

  

  知識分子的死亡或背叛在西方早已被宣布。這一判詞表達的是對知識分子的失望乃至絕望,與對知識分子社會職能的理解相關。法國思想家朱里安·本達認為,知識分子是某個從事藝術、學問及形而上學思維即力求獲致超越的善的愉悅的階層,其活動不追求實際目的。本達對知識分子職能的理解與康德和葛蘭西是大體相似的。但是本達試圖把一種永遠的價值和冥想作為一種職責交給知識分子卻遭到了指責。事實上,對知識分子背叛或死亡的指認,大都來自于對知識分子這一職能的理解。世紀初長篇小說的知識分子之“死”,雖然不是理論的分析,卻是一個有意義的隱喻。

  青年作家張者的《桃李》可以看作是新《儒林外史》或新《圍城》!度辶滞馐贰冯m然尖刻,但也從一個方面表達或揭示了這個階層內心的問題。如果說在科舉時代,入朝做官被知識階層普遍認為是人生價值實現(xiàn)的話,能否做官就是他們最大的焦慮。1905年科舉制度終結之后,逐漸產生了現(xiàn)代知識分子,現(xiàn)代知識分子最明顯的標志之一就是身份革命,他們可以做官,也可以不做官,可以當教師、報人、自由作家等。因此身份革命對知識階層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心靈的解脫。但這個解脫并不是說知識階層不再有問題了。《圍城》說的就是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故事。無論是《儒林外史》還是《圍城》,都尖銳地諷刺了知識階層存在的問題,揭示了他們內心世界的另一面。這也成為中國現(xiàn)代小說的非主流傳統(tǒng)。主流傳統(tǒng)關注的是知識分子與革命的關系問題。在50年代,知識分子的問題是思想改造問題;
80年代“歸來”的一代被敘述為如何保持了政治“貞節(jié)”的問題。在主流傳統(tǒng)引領了知識分子寫作潮流之后,非主流的傳統(tǒng)幾乎斷流,后來我們在李曉的《繼續(xù)操練》中才又隱約看到了知識分子卑微的愿望和有趣的景觀。

  進入90年代之后,校園知識分子的焦慮并沒有得到緩解!短依睢酚梅浅S哪姆绞,也可以說是《儒林外史》或《圍城》的方式,揭示了當下知識分子的內心問題,首先是壓抑過后的沒有節(jié)制和邊界的欲望釋放問題。知識分子的欲望和社會的普遍欲望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當然小說是一種想象和虛構,但這種非寫實的方式,卻從一個方面透露了知識階層真正的問題!短依睢分械膶熒劬拔暮偷茏觽兊墓适,就是當代世俗化運動中典型化了的故事。

  這是一部非常有趣的小說,是一部超越了雅俗界限的小說。在當下嚴肅文學或通俗文學鮮明對峙的情況下,《桃李》提供了一個超越性的本文。也就是說,小說可以既好看同時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不同的讀者可以從中讀出不同的東西。如果分析起來,小說提供的多種符號是非常復雜的:教授、博士生、碩士生、老板、小姐、貧困的農民、作惡鄉(xiāng)里的干部,還有一夜情、弄假成真的愛情、死于非命的兇殺等等。現(xiàn)代性就是復雜性和矛盾性。校園應該和社會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是大學堅守自己獨立性的一個前提條件。但紅塵滾滾的今日,社會上存在的一切,大學幾乎都不缺少,有的甚至表達得更充分!短依睢冯m然幽默,但它的尖銳性仍清晰可辨。它無情地撕去了斯文的面紗,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曾經神秘、神圣、凈土般領域的虛假和矯揉。被學生稱為“老板”的博士生導師邵景文,在這個時代好像恰逢其時,他意氣風發(fā)志滿意得。作為一個新時代的教授,精英知識分子和世俗世界所期待的一切,他都得到了。他開放、豁達,和學生關系融洽,因其學術地位和掌控的學院政治,他如魚得水。但他也確實是“玩大了”,最后,他的身體幾乎像篩子一樣地被情人捅了一百零八刀,而且每個刀口里都放了一枚珍珠。邵教授之死完全緣于他個人膨脹的欲望,當他不再履行知識分子職能,完全成為一個商人的時候,邵景文的死亡就是知識分子的死亡。

  與邵教授之死不同的,是王家達的長篇小說《所謂作家》中的作家胡然之死。在商品社會里,作家的光環(huán)正漸次褪去。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只源于社會價值觀念的深刻變化,同時也與曾經賦予作家的某種“神秘”有關。但在價值觀念發(fā)生變化和作家的“神秘”消失之后,作家便不再是原來想象的作家!端^作家》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一部奇異的小說。應該說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說,圍繞作家胡然產生的一系列悲喜劇,不僅生動地描述了作家群體在這個時代尷尬的命運,塑造了性格迥異的作家形象,而且以蒼涼、哀婉的基調為這個群體狀寫了一曲最后的挽歌。胡然、野風等短暫的生涯,以及他們或與風塵女子為伍、或用“文學權力”獲得生命歡樂的滿足與失意,他們在“高雅”面紗掩蓋下的心靈世界……徹底摧毀了作家現(xiàn)實生活與精神世界的最后界線。而圍繞一篇文章構成的古城事件和作家們的最后命運和歸宿,也似乎成了這個時代沒落知識分子群體的縮影。

  小說深刻地營造了胡然之死的社會環(huán)境和個人心理,他的主要精力是周旋于田珍、章桂英、楊小霞、沈萍四個女人的關系中,而他身邊的古城藝術界的“四大名旦”以及滲透于古城每一個角落的文化和生活氣息,都使人如重臨“廢都”一樣。小說雖然也有概念化的問題,比如對見利忘義、水性楊花的女性的刻劃,無論是性愛場面還是移情別戀,還只限于社會對類型化女性的一般理解,還沒有上升到人物性格的層面,而對農村婦女田珍的始亂終棄和最后重修舊好,也喻示了一個知識分子與人民和土地的寓言——在這一點上,作家仍沒有超越20世紀以來激進主義的思想潮流。但是,作品對舊式文人的刻劃和批判,對他們的趣味、情懷以及對待女性態(tài)度的否定,都達到了一定的深度。如果說邵景文之死是在當下世風支配下的欲望之死的話,那么胡然之死就是被時代拋棄的結果。這個時代不再為胡然們準備他們想要的一切。對他們而言,生存和精神的破產是遲早的事情,他們是舊文化最后的遺老遺少。因此,胡然之死也是作家放逐或拋棄舊文化遺民的一種形式。

  新世紀知識分子在小說中的形象——“背叛”——出走——死亡,這一過程很可能是一種巧合,或者是我們的一種“結構”,但它卻從一個方面無意識地表達了這個階層仍然沒有解決的“身份”、歸宿或精神漂流的問題。時代的發(fā)展使人文知識分子失去了曾經有過的優(yōu)越,他們的不適和內心的不強大,使他們或是與社會、時代格格不入而被放逐和拋棄,或是最后走向死亡。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這個階層解決如何融入社會和自身角色的問題,其道路仍然還是漫長的。

  

  孟繁華,沈陽師范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110034)

  來源:《文藝研究》2005年第2期

相關熱詞搜索:長篇小說 知識分子 繁華 形象 世紀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