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田:發(fā)現(xiàn)在中國的歷史

發(fā)布時間:2020-05-24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今日中國研究已成名副其實的世界性學術,而近代更是西方研究中國的強項;
即使在中國從事自身的近代史研究,實際也要回應兩個方面——既要關注國外的整體史學發(fā)展(不僅是近代中國史研究),又要適應中國內地本身的學術語境。盡管我們今日的學術作品從思考的概念、使用的術語、分析的框架到表述的基本方式(即論文、評述、書評和專著)可能更多是西式的,但是,西方以及我們自己的學術都處于日益變化之中,當各方的變化未必同步時,同是“西式”的研 究之間也可能出現(xiàn)新的差異。

  

  也許可以說,我們的學術表述實際面對著兩個或更多“問題意識”相當不同的“對手方”(這里當然有中外文化或者“國情”的差異,此非我所欲討論)。這就要求我們對中西“學情”的差異有充分的認識:中國內地的研究雖然越來越多地關注國外的研究,其“對話”的程度似仍不足;
一些外在的研究動向,如近年杜贊奇(PrasenjitDuara)、王國斌(R.BinWong)和彭慕蘭(Ken-nethPomeranz)的著作,都較多針對著西方(尤其是美國)的中國/東亞研究的現(xiàn)狀(后兩者也涉及西方對“世界史”的整體認知),不 一定都特別適合于中國大陸的學術語境。

  

  如柯文(PaulCohen)總結出的“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取向,近年受到許多國人贊賞或仿效,然而正如柯文所說,他寫該書時“心目中的讀者主要是西方特別是美國的中國專家”。他們閱讀此書,好像“舊友之間正在進行的‘談話’的一部分,由于彼此交談多年,因此對表述討論的語言已十分了解”。他也曾擔心“中國同行們由于對美國研究中國史的學者多年以來努力探索的爭論焦點不甚熟悉,對于用來表述這些爭論焦點的一套慣用術語感到陌生,是否就能理解這本書的論證,從而體會書中提出的問題對美國史家所具有的重要含義”;
后來因看到“相互隔離的兩個世界已經(jīng)變得 不那么隔離”而“終于打消疑慮”。

  

  以《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一書中譯本出版十五年的后見之明看,我沒有柯文教授那么樂觀。盡管該書引用率甚高,“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一語幾成口頭禪,但就像李大釗曾說的:“一個學者一旦成名,他的著作恒至不為人讀,而其學說卻如通貨一樣,因為不斷的流通傳播,漸漸磨滅,乃至發(fā)行人的形象、印章,都難分清!卑雮多世紀以來,國人支持或反對傅斯年關于“史學就是史料學”的提法,便率多視為口號,卻很少認真審視作者之原意;
不少今人援引“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亦頗類此,故此 語流通傳播雖廣,其“形象”倒還真有些模糊。

  

  從我看到的國人對該書的接收和反應看,不少中國讀者不僅未曾有意去“體會書中提出的問題對美國史家所具有的重要含義”,有時無意中反倒從中國史家 的立場去體會“書中提出的問題”。該書譯者林同奇教授在《譯者代序》中曾特別申論“移情”的作用,我們有些讀者對《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一書的解讀,就比較接近 “移情”在精神分析學中的本意。

  

  一方面,確如柯文所說,“中國史家,不論是馬克思主義者或非馬克思主義者,在重建他們自己過去的歷史時,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靠從西方借用來的詞匯、概念和分析框架”。這使西方史家曾試圖“采用局中人創(chuàng)造的有力觀點”而不能得。換言之,中國史家的中國史研究也不夠“中國”,在基本的“詞匯、概念和分析框架”層面,與柯文等“我們這些局外人的觀點”并無大異;
不過是從各種“局外人觀點”中選擇了某些部分而已。這大致是百年來中國學術思想的常態(tài),甚至可以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交流也已達到離不開“從西方借用來的詞匯、概念和分析框 架”的程度了。

  

  不過,任何學科或研究領域的發(fā)展受學術積累的影響雖可能無形而實相當深遠,對史學而言,資料、專門知識、學者習慣、學術傳承、意識形態(tài)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到學術傳統(tǒng)的形成,特別是一定時期內相對定式化的學術思維方式,對具體研究的制約甚大。而柯文所見“兩個世界”曾 經(jīng)“相互隔離”的時間對任何個體學人而言其實很長,在此隔離期積累而成的學術傳統(tǒng)對學術研究的影響時間會更長,故其改變也需要較長的時間;
有形的“隔離”即使全不存在,無形的難以“溝通”還會持續(xù)相當?shù)臅r日。在努力溝通對話的同時,也要覺察到 從“問題意識”到成果表述等多方面的既存差異。

  

  許多贊賞或仿效“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的國人似乎并未注意到,這本是不少中國同人、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史家長期貫徹的研究取向。熟悉中國馬克思主義近代史研究的人都知道“兩個過程”和“三大高潮”的提法,若認真看,毛澤東在論述“兩個過程”中列舉的近代基本事件有:“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zhàn)爭、中日戰(zhàn)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將此與以太平天國、戊戌維新和義和團以及辛亥革命為三大高潮,并以之為主線來認識近代中國(據(jù)當年的分期,僅指1840—1919年)的取向作一對比,即可看出“三大高潮”說實際淡化處理了十九世紀三個重大涉外事 件——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和甲午中日戰(zhàn)爭。

  

  我不能說胡繩等提出“三大高潮”是主觀上有意識地通過對“兩個過程”進行詮釋以凸顯中國本土因素(盡管這在基本思路上非常符合毛澤東的一貫傾向),但從客觀效果看,把上述涉外事件的重要性置于相對次要的地位,的確體現(xiàn)出以中國本土事件為核心的取向。當然,這只是就傾向性而言,實則近代中國任何大的政治事件幾乎都不能脫除外國印跡,而中國的馬克思主 義史學也從來強調帝國主義侵略的影響,惟其體現(xiàn)似在定性方面要多于個案研究。

  

  “三大高潮”與“兩個過程”之間似乎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緊張關系,至少體現(xiàn)出傾向的不同:就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對近代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定性來說,“三大高潮”顯然更多呼應了“半封建”的一面,而較少涉及“半殖民地”因素。無論如何,“三大高潮”說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影響了中國內地的近代史研究,其一個后果可能導致不屬于“三大高潮”的近代史事有意無意間被研究者所忽視,連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也研究得不夠充分,遑論更廣義的所謂“西方?jīng)_擊”了;
但其另一后果,卻是很早就確立了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本 土傾向(盡管可能不是有意的)。

  

  是否可以說,“三大高潮”研究取向實際挑戰(zhàn)了以中外關系為中心的既存中國近代史研究模式(中國的和外國的)。今日不少中國學者忘卻自身的傳統(tǒng),專從外國學者那里重新輸入一定程度上在中國既存的取向,提示著中國自身學統(tǒng)的中斷,而且很可能是一種“自覺”的中斷:一些學者對以前的,特別是所謂“十七年”的研究基本采取不看或視而不見的態(tài)度。我想,要總結過去幾十年中國內地的近代史研究,這一可能是無意之中形成的傾向,特別是其怎樣形成的發(fā)展過程, 還值得進一步深入認識和分析。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的既存研究關注“半封建”勝于“半殖民地”這一客觀后果大體可立,則今后的中國近代史恐怕還要增強對帝國主義侵略的研究。由于被侵略的中國當?shù)貤l件制約甚或決定著侵略的方式和特性,應更加側重侵略行為實施的場域以及侵略在當?shù)氐膶嵤貏e是侵略與被侵略雙方在中國當?shù)氐奈幕、政治、?jīng)濟沖突和互動過程。對更廣義的“西方?jīng)_擊”亦當類此,不僅是簡單陳述中國的“反應”(如所謂“開眼看世界”及引進外來觀念體制等),或應更具體地探討在中國的西方的言與行,對這些的“沖擊”有更深入的 認識后,必能更易領會中國朝野的各種“反應”。

  

  其實“西方?jīng)_擊、中國反應”研究模式與“中國中心觀”未必勢不兩立。費正清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曾指出,對于近代中外不平等條約,清廷甚少主動提出修訂,這主要反映出中外條約并未從根本上打破中國的政教體制,所以清廷既不看重條約,也不認為有必要修約。他那時就提出應從提問層面移位到清人方面的主張。此文可說是所謂“中國中心觀”的早期嘗試,說明只要更加凸顯中國“反應”的一面,也能走向“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反之,如果不移位到具體時段里“在中國之人”的所思所慮,并將其落實到提問層面,則不論發(fā)現(xiàn)者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那被“發(fā)現(xiàn)”的內容仍是受外在預設影響或制約的“歷史”,且非常可能就是帶有異國眼 光的“中國史”。

  

  美國漢學家恒慕義(ArthurW.Hummel)在七十多年前就注意到近代中國人因“中西痛苦的接觸所產(chǎn)生的忽視中國”自身的“精神錯亂”現(xiàn)象,前引柯文所表述 的西方史家曾試圖從中國學者著述中尋覓“局中人創(chuàng)造的有力觀點”而不能得的現(xiàn)象表明,中國學者自己“忽視中國”的傾向仍長期持續(xù),故美國學者感到他們有責任來提倡“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但這一研究取向產(chǎn)生于外國這一事實意味著被“發(fā)現(xiàn)”的“中國史”很可能帶有異國眼光,畢竟美國的中國史研究者受西方整體史學的影響甚大,其具有的“問題意識”非常可能是西方的(western-oriented)。當中國學者轉而“引進”并仿效這一取向時,進一步的可能是中國人“發(fā)現(xiàn)”的“中國 史”也帶有異國風味。

  

  我這里絕非提倡什么“中國人自身的中國史研究”或“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史研究”。正如本文開頭所說,今日中國研究已成名副其實的世界性學術,幾乎研究任何問題都必須更多參考非漢語世界的中國研究成果,包括其研究的結論和探索的取向。重要的是在具體研究中更進一步地與外國同行真正進行“對話”,而不是將國外研究作為“通貨”一樣進行“流通”。實際上,異文化的視角可以提供一些生于斯長于斯的本文化之人忽略或思考不及之處,這恰可能是“本土”研究者所缺乏的。李濟很早就從學理上論證了異國與本土眼光的互補性,他多年來一直提倡一種對某一“文化”的雙語互 證研究模式,惜未受到應有的關注。

  

  早在1922年,李濟就提倡一種“在心理學基礎上研究語言學”以認識“文化”的人類學研究,在他看來,這類研究的困難在于本文化的研究者有時難以用心理習慣形成于其間的那種語言來描述某些文化現(xiàn)象,若研究者掌握與母語判然不同的第二種語言(這里具體指的是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這樣具有根本差異者),如用拼音文字描述象形文字對思維方式的影響,然后對結果進行反向鑒別,則可能認識到特定文化那“心智的起源”,即思想的原初形式(反之,用象形文字描述拼音文字的文明亦然)。這一“象形文字與拼音文字互證的方法”或許是“以最客觀的方式研究最主觀的自我的方法”。

  

  40年后,李濟再次對西方學者說,他當年論文的主旨是:“要想了解中國文明的本質,首先需要對中國文字有透徹的了解!贬槍τ行┪鞣綕h學家以為“無需對中國文字有足夠的知識就可以研究中國的文明”這一觀點,李濟提出,像“中國的思想和制度”這樣的研究計劃應當在一個嚴格人類學的基礎上進行:參與者“應達到的一個基本要求,是必須學會用中國話和中國文字去思考;
其次,他必須能用中國語言文字客觀地內省自己的思維過程,并用他同樣熟悉的另一種語言文字 把這一過程記錄下來”。

  

  我想,李先生對西方中國研究者的要求同樣適合于他更關注的中國自身的中國研究者。由于“語言符號與思想的發(fā)生、成長、形成和變動二者之間,存在著十分錯綜復雜的關系”,母語研究者應該說有著某些先天的優(yōu)勢。但李濟也充分認識到文化認同這樣的“自我意識”對于人文學研究可能是負面的影響,他在1922年的文章中已明確提出科學研究的普世性問題,即中國 學者在剝奪科學之“歐洲籍”的同時,自身也應體認到

  

  “超越自己國籍界限的緊迫性”,主動“擺脫國籍的限制”。從這一視角廣義地看李先生提出的雙語互證研究 模式,異國眼光與本土眼光的互補性就更明顯了。

  

  進而言之,顏師古早就提出“古今異言,方俗殊語”的見解。從20世紀20年代政府在學校教育中正式確立“國語”(即白話文)的地位后,古文在中國已是幾乎不再使用的歷史文字,今人讀古書與學外文實有相類處,讀錯的可能性幾乎是人人均等。在這一點上,中外學人大致處在同一起跑線上,讀“懂”的程度主要靠后天的訓練。套用韓愈的一句話:中國人不必不如外國 人,反之亦然。

  

  對史學而言,所謂“地方性知識”或應包括時空兩個層面?臻g層面似不必論,而時間層面的“地方性知識”主要是說:即使在相對穩(wěn)定的地域(空間)里,對同一文化系統(tǒng)內的今人來說,古人實際已是“非我”或“他人”!肚f子》中的師金論世變說:“古今非水陸與?周魯非舟車與?今蘄行周于魯,是猶推舟于陸也,勞而無功”。其所說的雖是禮儀法度當應時而變,也暗示了古今之間的“斷裂”猶如周魯之為“異國”(當然,先秦“國” 的概念未必等同于今日流行的“國家”)。若本陳寅恪所倡議的“以觀空者而觀時”的取向,時間層面的“外國” 或“他人”亦自有其“地方性知識”。

  

  馬克思曾說,19世紀中葉的法國小農(nóng)“不能以自己的名義來保護自己的階級利益,無論是通過議會或通過國民公會。他們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他們”。或者可以套用馬克思的話說,已逝的往昔其實是無語的, 它不能在后人的時代中表述自己,它只能被后人表述。

  

  既然西潮早已成為今人面對的近代中國“傳統(tǒng)”之一部分,既然我們過去的研究也未曾離開“從西方借用來的詞匯、概念和分析框架”,或不如提倡去揭示“在中國發(fā)生的歷史”,即將“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落實到“發(fā)現(xiàn)在中國的歷史”。如柯文所說,史家“提出的是什么問題”和“進行研究的前提假設是什么”往往決定著在數(shù)量無窮而沉默不語的往昔事實中“選擇什么事實,賦與這些事實以什么意義”。若能嘗試依據(jù)特定時段里“在中國之人”(包括在華外國人)的所思所慮所為進行提問,并探索怎樣解答,或者真能產(chǎn)生包括時空兩層面的 “地方性知識”。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 歷史 羅志田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