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佑:清史編撰的兩難抉擇與希望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正史”乃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后世為前代修史,私著變官修,迄于清代,迄于《明史》。清朝既是我國最后一個帝制皇朝,也是全方位為今日中國提供過厚實遺產與資源的一個皇朝,后人雖有《清史稿》,卻尚未為它提供一部可同二十四史相銜接的所謂“正史”,皇朝“正史”的文化工程由此殘缺。就此而言,倘若借助于政府財力與史家學力,在《清史稿》的基礎上,新編一部填入“正史”的《清史》,堪稱必要。再說,如今大眾傳媒對紫禁城的“戲說”已近乎泛濫成災,歷史果真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大姑娘。如果通過清史編撰,變“戲說”為細說與實說,提升民眾之于歷史的鑒賞水準與文化素養(yǎng),亦屬必需。
無論是官方認可的“正史”,還是風格各異的私家論著,資料儲存的豐富性與準確性,解釋歷史現象的中立與適度,均屬衡量史書質量的關鍵所在。在目前關于清史編撰問題的討論中,體裁問題面臨兩難抉擇,F代章節(jié)體固然線索分明,主次有序,史學主體可以馳騁萬里,取舍自如,符合當代學術發(fā)展之大勢,但主觀性較強,保存資料的容量有限;
傳統紀傳體固然容量較大,便于儲存史料,然而,誠如章學城所言,“類例易求,而大勢難貫”,還有張揚“帝統”、“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復古之嫌。
竊以為,任何體裁與體例都有其相應的局限性。新編清史究竟用什么體裁比較合適,當取決于對新編清史的定位。既然清史是作為延續(xù)二十四史的“正史”性文化工程而被提上日程,又是為我國最后一個帝制皇朝修史,當以體裁的連續(xù)性與資料的豐富性為首要目標,職是之故,應以紀傳體為宜。
對于紀傳體中的“本紀”,人們批評較多,認為它是崇尚帝制體系的正統史觀與等級史觀所致,充斥著“封建糟粕”,應予廢棄。其實,再寫“本紀”,并不等于就是承認帝王時代的“正統”,同復古沒什么關系。這是因為:第一、今人已告別和厭倦帝制是一回事,專制帝王之于帝制時代的核心地位與功能的存在是另一回事,倘若帶著反滿戰(zhàn)士與民權先驅的激情去修史,求真云云便無從談起;
第二、年號也是歷史形成的,清朝與明朝一樣,一個帝王用一個年號,時序分明,以年號為單元記載歷史,這本身就是歷史,如果新編清史采用年號順序,既遵守時序,又尊重歷史,未嘗不可。再說,司馬遷當年創(chuàng)立“本紀”時,未必有那么多所謂“封建糟粕”。
正如清末史家陳黻宸《獨史》一文(《新世界學報》1902年第2期)所云:“夫紀非尊稱也。太史公作紀傳世家,有年可紀曰本紀,有家可述曰世家,無年可紀、無家可述曰列傳。而后世以本紀世家為君臣尊卑之分,是班史之作俑也!敝灰蚝笕苏`解了司馬遷,才批評他不該把未曾建成帝業(yè)的項羽列入“本紀”,或者褒獎他打破了帝統界限與成敗界限。舊瓶亦可裝新酒。如果覺得“本紀”之名依舊陳腐,不妨改名“朝紀”,或“順治紀”、“康熙紀”,按一朝一紀。各紀并不妨礙填充事關社會變遷與民眾動向的其他要事!拜d紀”內容可以編入其中,以免重復。如果用編年式的大事記形式代替“本紀”,似無必要。因為“本紀”原本就屬于編年體,即便是新編的大事記,恐怕也不能離開有清一代十朝帝王的起止活動為線索。當代史學研究者似應有充分的理由與條件展示更多的學術包容性,與自身求真功效的相對性理念保持一致。否則,關于體裁的爭論就容易流于意氣之爭。
圖、表、志等部的內容可望根據已有的專題研究成果、新的資料與技術手段而大加補充。關于天文志、災異志等篇什,新編清史不必完全廢棄《清史稿》,已有的資料應盡量保存?zhèn)洳,適當填補所闕,盡力確保新編清史在資料上超過舊編。倘若用科學主義的姿態(tài)鄙視和任意舍棄某些在今天看來不合時宜甚至十分荒謬的現象與人事,則終究與求真無涉。任何一部史書寫成“當代史”之日,便是被明日的“當代史”取代之時。如此代來代去,寧有底止?
人的活動畢竟屬于歷史的主體,篇幅最大的仍將是列傳。后世研究者秉承春秋筆法,并且推而廣之,在褒貶清代人物、作階級定性、功過定量等方面投入精力頗多,追求終極真理式的所謂蓋棺定論,近乎不厭其煩,似已養(yǎng)成臧否人物之嗜好。及至回頭檢視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論著,可知廢話最多的偏偏是那些曾經熱鬧非凡的定性分析與價值評判,最經久耐用的還是那些平淡無奇的事實記載,事實果真勝于雄辯。個中教訓,彌足珍視。
新編清史不是關于清史的大拼盤,不是資料叢書加研究叢書之和,溶紀傳體與章節(jié)體于一爐的所謂綜合體亦大可不必。倘若將夾敘夾議的數百萬言“通史”內容納入“正史”,不僅容易摻雜編者的主觀色彩,削弱新編清史的生命力,而且在體裁上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不啻把清史作為研究叢書來編,行同節(jié)外生枝,難免引發(fā)紛爭與詬病。這是因為,既然政府之于清史園地可以這樣投入,宋明、隋唐、秦漢等領域豈非亦可重來,怎能厚此薄彼?一旦都來申請“重修”,豈非沒完沒了?
清史編撰者所面臨的兩難抉擇還很多。例如,既要把浩如煙海的清史檔案文獻資料遴選出來,從容不迫地證實與證偽,使新編清史建立在堅實可靠的資料基礎上,又要按照國家重點工程的預算計劃,于10年之內如期“竣工”,速則難達,緩則不允;
既要盡量向學術自由的國際規(guī)則靠攏,使學術超然于政治,淡化甚至摒棄“正史”觀念,凸顯個性,又勢必在官督民修的“正史”工程中受到非學術因素的制約,兼顧多方,強化共性;
既要考慮二十四史的整體篇幅與各史篇幅,限制所編字數,又要兼顧清代一朝的歷史資料與歷史內涵空前豐富的特點,擴充篇幅;
既要考慮到二十四史與清朝歷史與文獻本身的基本特征,盡量用文言文去書寫,又需尊重當代國學基礎已今非昔比的現實條件——無論是面壁有年的作者們,還是程度不一的快餐式讀者群,畢竟都是仰仗五四前賢所呼喚的白話文而批發(fā)出來的。若用白話文去從延伸“二十四史”,變更有清一代那些原本簡明扼要和優(yōu)美得體的官書與私函 ,不僅徒增篇幅,而且顯得有點不倫不類。如果強行要求用文言文去書寫,卻不僅為絕大多數編者望而卻步,也會使讀者覺得滑稽,徒遭輿論圍攻。凡此種種,都是左右為難;蕶喈數罆r,一言欽定即可,誰敢勇發(fā)道旁筑室之議?如今學術主體日趨獨立,學術思想如天馬行空,活力尤顯,置身于信息時代,眾口更難調和。面對諸多兩難抉擇,就難免顧此失彼。
兩難歸兩難,超越也不難。前人的國學根基與敬業(yè)精神固然至今使人無法漠視《清史稿》的存在,而今日修史的諸多學術優(yōu)勢與便利畢竟是前人難望項背的。例如,俯瞰古今中外的歷史變遷,史學主體的宏觀把握與學術洞察力似應強于前人,此其一;
其二,資料儲備比以往更充分,研究手段較從前更便捷;
其三,清史研究已成為一門比較成熟的學科,而且是一門國際性的學科。學術基礎之厚實,多方人力之調配,可望盛況空前。
據說,清史編撰工程已經不可逆轉地開始啟動著。站在趙爾巽等人的肩膀上,享受現代工業(yè)文明與信息革命的優(yōu)越性,新編清史的資料價值與學術水準將在整體上超過《清史稿》,那大概是可以做到的。至于能超越到什么程度,能達到多高的水準,也許既取決于編者解讀檔案文獻資料與伏案撰寫的潛心投入能達到什么程度,也取決于價值評判的語言習慣能限制到什么程度,以及歷史解釋的主觀性、學術詞匯的現代性與隨意性等能限制到什么程度。我個人既不對新編清史抱過高的期望,不指望它能解決所有關于清史的知識問題與學術問題,但真誠地希望清史編撰工程能迅速成為打破資料壁壘的契機,讓有關檔案文獻資料盡快清冊上網,實現資源共享,使中華學術切實成為“天下之公器”。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切實投入,抵御日趨彌漫的浮躁學風,清史編撰工程定將如期完成,能以銜接二十四史的一項學術文化成果,特別是作為構筑清史研究新起點的基礎工程載入史冊。
選載《社會科學報》(上海)2003年5月29日第6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