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家族的遺傳密碼
發(fā)布時間:2020-04-11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1992年,周憶軍(阿憶)第一次與英達見面,“一堆人的一個研討會上,《圍城》剛播不久,他挺紅的,好多人擠上去給他塞名片……” 英達手里捏著兩摞名片,恰與工作人員之一的阿憶四目相對,“他沖我咧了咧嘴,無奈地笑了笑!
過了兩年,阿憶約宋丹丹采訪,遠遠看到英達來了,他沒主動打招呼,“我從來不寄希望我一個普通人認識一個名人之后,他還能記得我、認識我!弊屗@訝的是,英達大步走了過來,準確地喊出了他的名字,還說出了兩人兩年前第一次見面時的場景。
后來,阿憶意識到并非自己給英達的第一印象太過深刻,“而是這家伙的記憶力太好了,這么多年那么多人采訪他,他甚至連某家電視臺的某個攝像都記得,屢次把人驚著!
再后來,阿憶與英達成了至交,與英達的父親英若誠及其他英家人都有過接觸,終于發(fā)現這種“照相式的記憶力”出自他們老英家的遺傳。
非洲食蟻獸aardvark
英若誠的父親英千里和錢鐘書曾被公認為當時“中國人英語最好的兩位”,英千里為了鍛煉自己的記憶力,經常背詞典。英若誠他們小的時候,英千里常主動跟他們“玩游戲”,英若識對此記憶猶新,“我父親拿出厚厚的《韋氏大詞典》,讓我們隨便在里面找單詞考他,每次我們都難不倒他。我記得有一次我找了一個特別偏的、非洲的一種食蟻獸,拿這個單詞考他,沒想到他竟然也知道,哎呀,我真是服了!蹦莻單詞過了60多年,英若識還記得,“aardvark!印象太深刻了!”
有趣的是,多年之后,英若識本人也成了兒子英寧的活字典,“我寫劇本的時候,遇到什么字兒、什么詞兒想不起來,一個電話打給老頭兒,他張口就能告訴我,每次都這樣,比字典還好使!
英若識覺得英家人的好記性一小半是天生的,還有大半是“興趣廣泛,愛學習”帶來的!罢f好聽點叫‘百科全書’,不好聽的就是‘雜家’,我們家人都有這個特點!
小時候,他常跟英若勤、英若誠、英若聰幾個哥哥一起侃大山,英若誠從小就天文地理無所不知,“他后來總被人叫做‘英大學問’,其實更應該叫他‘英大學習’。他思維敏銳,學習能力非常強,這點我很佩服他!
在幾個哥哥眼中,家里知識面最窄的就是小妹妹若嫻,哥哥們山南海北聊大天兒的時候,她一句話都插不上,“感覺她傻得不得了,結果她到學校后,把從我們這兒聽的東西講給同學,在同學眼中她居然很淵博!
表演、繪畫和音樂是大家共同的愛好,很小的時候,他們就在家里像模像樣地演戲、辦畫展。英若誠還弄了手搖唱片機回來,幾個弟弟妹妹一放學就圍著聽西洋管弦樂。
1968年4月,英若誠被捕了。在獄中,他主動接近所有會手藝的人,向他們學習如何制作奶酪、西點,如何孵小雞、蓋房子,如何做毛筆,乃至生產假鴉片。利用自制的毛筆和墨汁,他在獄中記了許多關于制作食物和其他各種手藝的筆記,他稱之為“生存筆記”。他不指望還能回到劇場做演員,想著多學些手藝,為出獄后一家人的生計早做打算。
出獄后第一個冬天,他被分派到劇院鍋爐房,看到柴火堆中好多木料,覺得可惜,就撿了不少回家做家具,做了一個很大的書架,還有一張大桌子。
女兒英小樂從內蒙插隊回北京,爺倆兒和泥做磚,一塊兒蓋了間小房子當儲藏室。臥室里騰出一塊地方,把他先前做的桌子一擺,朋友們就可以來打橋牌了。
英達從小就天分過人,英若誠用補發(fā)的工資從琉璃廠淘了許多好書,其中有一套契科夫小說。英達只有11歲,就看得津津有味,對爸爸說,“我不知道還有這么有意思的書。”英若誠還想辦法弄了一臺二手唱機,在家里偷偷放貝多芬給英達聽。
阿憶堅定地認為英達是自己認識的最聰明的人,“我認識的人里面,沒有一個在智力上是英達的對手。他隨手翻書,過目不忘,咱們讀書1000條信息你最多只記得20條,他全在腦子里。他其實是一個學問非常大的人,各個行業(yè)的專業(yè)術語,專業(yè)人士半天說不明白,他打個比方,說個笑話,就讓人再明白不過了。一塊兒坐著說歷史能讓研究歷史的沒話說,談醫(yī)學能讓當醫(yī)生的自嘆不如。他只是把自己打扮成了一個演員、一個導演!
2001年,由于阿憶的推薦,英達從演藝界闖進主持界,《夫妻劇場》、《夫妻天下》、《明星大課堂》、《英達老故事》這些欄目在各地方衛(wèi)視收視率都挺高,有的甚至達到8%以上。阿憶所在的九合成傳媒成為英達的重要合作伙伴!八某陝诮^對是主持人里最高的,第二名都沒辦法跟他比。但是公司覺得很值,他只要在節(jié)目錄制前10分鐘看一下策劃,知道這期節(jié)目的大概框架是什么,剩下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他所有的主持都是即興反應,不用準備!
英壯比英達小4歲,對英達也有幾分崇拜。英達從小字寫得好,會畫畫,還會用橡皮泥捏各種動物,英壯一直覺得奇怪,“他在哪兒學的那么些手藝!”上中學的時候英達還寫過一個小說,說的是一個發(fā)生在香港的銀行劫案,英壯當時還上小學呢,沒怎么看懂,只是覺得“寫得很熱鬧,挺新鮮!”
把悲劇當喜劇來演
英若誠去世5年之后,《英若誠自傳》中文版才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英達為父親的自傳寫了序言,“每天生活在身邊,再偉大的傳奇人物也會顯得平庸!谧x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又一次驚奇地發(fā)現了我的父親,他的聰明,他的鋒利,他的博學,他的幽默……敢情我到今天還沒有超越他!”
“生活即使是悲劇,也要當作喜劇演下去。”這是英寧打小從父輩身上學到的東西,幽默是英家人對苦難生活的反戈一擊。
英若誠在監(jiān)獄里花了整整一年時間,做了本《毛主席詩詞》,毛筆、紅黑兩色墨水都是他自制的。他照著監(jiān)獄里發(fā)的報紙畫毛主席像,詩詞部分他模仿的是毛澤東的書法,評論部分則用自己的筆跡來寫。這本令人叫絕的《毛主席詩詞》現在存放在美國的一個博物館里!拔业囊簧此瞥錆M了曲折和不幸,人們也許會因此感到不平,但我的自身體驗完全不是那樣。人本能地追隨積極向上的東西,我也是這么做的。如果這部傳記值得讀,值得寫,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證明我在‘文化大革命’這樣的環(huán)境中怎樣主動積極地度過在監(jiān)獄里的日子,權當一本‘坐牢手冊’吧!
英若誠在清華追求吳世良時,曾對她說過,不能保證她富貴,但能讓她幸福,永不孤單,“結婚后每天都有笑聲”。
梁歡嫁給英達后,同樣也是天天樂得合不攏嘴。
阿憶告訴記者,英達最愛談的有3個話題,“一是他兒子,二是反對中醫(yī),三是歷史。他口才好,是個話癆,像個孩子,得理不饒人。一塊兒坐下來吃飯,誰要是想跟他理論,這頓飯就別吃了!
梁歡曾經挺認真地拉著阿憶,要他抽時間好好整理一下英達的思想,“她說你看英達天天在為我們的政府操心,想了特別多好主意!
“英達講,為什么我們看籃球那么激動,因為進球多啊!再看足球多沉悶啊,忙活半天,0:1,還有0比0的,那有什么好看的啊。所以英達主張把球門再擴大兩倍!這樣就可以不停地進球。他天天就想這種主意!
英達和梁歡的兒子英如鏑4歲就能把圓周率背到1000多位,彈鋼琴拿過國際大賽6歲以下組特等獎,3歲學滑冰,之后學打冰球,今年才11歲就已經滿世界參加比賽了。
相關熱詞搜索:遺傳 家族 密碼 英式家族的遺傳密碼 遺傳密碼 遺傳密碼子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