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書的斷代史】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書是
發(fā)布時間:2020-04-07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從《基度山伯爵》到《政治經(jīng)濟學》,30年里,有這樣兩部似乎趣味迥異的大書在中國熱銷,蔣學模的人生可謂豐富而精彩。 1978年,蔣學模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在復旦校園里掃馬路的“日課”,接受夏征農(nóng)之邀,開始著手恢復復旦學報。在那些荒誕的日子里,他牢記著大仲馬《基度山伯爵》這本書的最后一句話:人類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這四個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蔣學模對基度山伯爵這個虛構(gòu)人物可謂太熟悉了。1936年,他還是東吳大學的一年級學生,就看過好萊塢出品的《基度山恩仇記》。1939年他在四川大學的圖書館里找到了英譯本《基度山伯爵》,廢寢忘食地通讀一遍,產(chǎn)生了將其譯介給中國讀者的沖動,盡管這是一部100多萬字的巨著。
抗戰(zhàn)勝利后,蔣學模打算隨復旦大學從重慶遷回上海,但卻難以成行。他曾經(jīng)回憶說:“海路,闊佬們用金條買通關節(jié),空路由軍統(tǒng)控制,陸路要先乘汽車翻越秦嶺到寶雞,然后坐隴海線,海陸空三路都無法成行,只好留在重慶!遍e來無事,他就在嘉陵江畔開始翻譯《基度山恩仇記》,據(jù)Everyman's Library版的英譯本,平均每天譯兩千多字,一年中譯得七十五萬字。此時他乘坐復旦校方包租的一架飛機回到上海,又花了半年時間譯出全書。
1947年,復旦大學文摘出版社陸續(xù)分冊出版了他的譯著,當時的書名用了電影的名稱《基度山恩仇記》。也就是在展開真理標準大討論的197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再版此書,書名改為《基度山伯爵》。新書上架時洛陽紙貴,書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圖書館里,這套書的周轉(zhuǎn)率也高得驚人,甚至需要打通管理員的“關節(jié)”才能順利借到。
1979年,朱龍霞還是上海長寧區(qū)的一個初二學生,她與同學們爭相傳閱蔣學模翻譯的《基度山伯爵》,被故事所描述的愛情、復仇、友情深深吸引。后來她選擇高考志愿時,填報的正是復旦大學法語專業(yè)。文匯報資深記者盧寶康是在80年代初期的大學校園里讀到《基督山伯爵》的,他用了兩天時間通讀整部小說,放下書后,很多想法已經(jīng)改變。他看到了“文革”時無情迫害的場面,原來早在法國雅各賓派統(tǒng)治時期就已出現(xiàn)。這本書成為他了解法國革命、了解法國歷史的起點。直到如今,中科院院士谷超豪先生還專門向蔣學模先生索要了《基度山伯爵》的簽名本,在數(shù)學研究之余捧讀一番。
蔣學;貞浾f,同樣是在1978年,中宣部安排一批研究人員集中于中央黨校,組織編寫政治經(jīng)濟學教材,蔣學模也在那里住了幾個月。當時13個省市寫出了14份提綱,最后實際對外發(fā)行的是復旦和人大編寫的兩本。蔣學模沒有想到,他主編的這份教材居然一紙風行,在30年里發(fā)行了13版,印數(shù)近1800萬冊,培養(yǎng)了無數(shù)改革者最初的經(jīng)濟思維能力。他開玩笑說:當時出版社靠這一本書就能活得很滋潤了。如果那時候?qū)嵭邪娑愔,那真是要發(fā)財了!
30年里,有這樣兩部似乎趣味迥異的大書在中國熱銷,蔣學模的人生可謂豐富而精彩。實際上,這并不難理解:站在1978年的這個民族,既需要理論的重塑,也需要文學的滋養(yǎng)。
相關熱詞搜索:斷代史 兩部 兩部書的斷代史 第一部斷代史書 我國第一部斷代史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