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老外一樣綠黨]綠黨

發(fā)布時間:2020-03-15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不占據(jù)公共空間      西方人不會在樓道里堆積雜物,占據(jù)公共空間。對他們說來,公共空間就是大家都應享用的,所以他們的私人物品要么放在房間內,要么丟在垃圾桶中,不應該有第三個存放之處。
  國人則不同,即使在高檔小區(qū)、幾萬元一平米的房子,走廊中都會長期存放私人物品,比如自行車、花盆,而最常見的則是主人的鞋。盡管他們的居住空間增加了幾倍,有足夠的地方放全家人的鞋,但是他們仍然要占據(jù)相對狹小的公共走廊。
  在喬遷新居時,我們都愿意以西方人為鄰,他們就像在海洋中只生活在清潔無污染水域中的牡蠣一樣,有了他們,你就知道哪里是適合居住的地方。
  在租房子時,我們也愿意將房子租給他們,因為他們不會像國人那樣可勁兒造,退租時房子已經臟亂不堪,還得重新裝修。我一個朋友把郊區(qū)的別墅租給德國人后對他們贊嘆不已,因為這個外籍租客住了幾年后,不僅將房子維護得跟新的一樣,還自己動手,將一些電路設施進行了合理化的組合。
  連售樓小姐都會說,他們的樓盤有多少西方人居住,因為這樣說就會提升其價值,就會吸引更多的投資客。
  
  減少空調使用
  
  空調這種東西只是在上世紀90年代才進入中國百姓家,但是現(xiàn)在我們似乎離開它已經無法生活。相比之下,幾代前就比我們富裕的西方人直到今天也很漠視這種相對的奢侈品,以至于他們耐寒和抗熱的能力都比我們強。而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們這方面是個個都強于他們的。
  德國人就不怎么用空調,一是沒有這個習慣,二是怕它污染環(huán)境,這點讓和他們交往的中國人汗顏。我在巴黎居住時房間也是沒有空調的,那座30多層的大樓整個沒有空調,夏天太熱了,我就是光膀子開窗而已,從來沒有養(yǎng)成對這個設施的依賴,回到北京也是這個習慣。
  國內高級酒店一個不好的共識就是:開燈開空調以待客人入住。假如房間在上午打掃完畢,而客人只是在晚上才入住,那空調耗電可能就白白浪費一整天。
  國內酒店還有開床的習慣,無非就是傍晚時服務生進房間把床上的被子打開一角,或者放一塊糖什么的。這個習慣對我說來已經是多余,更不希望看到的是,他們還會堅決地將空調打開,認為這才是最好的服務,盡管客人可能深夜才歸。于是,大量寶貴的能源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
  開車時,法國人也很少用空調。十幾年前,法國生產的車甚至有很大比例是沒有空調系統(tǒng)的,現(xiàn)在當然不同了。其實,夏天開車尤其是跑在高速公路上,法國人也是一身汗,但是他們能不用空調就不用。法國人甚至用噴水器來驅散開車疲倦,我在那里時就常用這種礦泉水瓶大小的東西,香水一樣的噴灑系統(tǒng),困了噴在臉上,再開大一點自然循環(huán)的風擋,頓時精神大增。
  北京夏天越來越炎熱,出租車司機都開著空調滿大街跑。我上車后常常告誡他們開窗就好,不用為我開空調,也能省點油錢。多數(shù)情況下,他們不以為然,因為“這點油錢不算什么”,就沒想到對環(huán)境的污染。
  至于對那些車停在那兒很久,自己不出來透氣卻一直坐在駕駛座上、關窗開空調的司機,我就更無語了。
  以前我們常常用“溫室中的花朵”來形容那些沒有歷練的青年人,現(xiàn)在看來連年紀大的國人都貪圖享受,而對溫室效應卻熟視無睹。只是,不要忘記自然界有四季,我們不能指望總在一種溫度中生活。
  
  外出盡量用公交
  
  回國那么多年我一直沒有買車,看看單位同事――連原來的打字員都開著車每天跑來跑去。他們問我為什么不買車,我就告訴他們:我有車,就是在單位和家里的車庫各備一輛自行車,加起來也是四個輪子!外出辦事只要不走遠,我就騎自行車。
  我工作的地方在北京三里屯使館區(qū),那里幽靜整潔,綠樹成蔭,汽車比較少,尤其是在外交公寓門前。我看到很多老外都是騎自行車去辦事,步行去吃中午飯,還喜歡坐在飯館外面的座位,享受自然空氣和陽光。我沒見過西方人將車長時間停在路旁、關著窗開空調呆在車內的。
  在回答“為什么這么堵車卻還要開車上班”這一問題時,我聽到不少北京人說:至少不用擠公共汽車啊!
  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這個國家也需要綠黨――綠黨那樣的理念,那種深入持久的節(jié)能環(huán)保意識和身體力行的人群。就像德國一樣,很多綠黨成員不開車,甚至終生食素,卻很快樂,身體健康,壽命還長。
  
  購物自帶背包
  
  經過幾十年的化工時代后,現(xiàn)在的西方國家對塑料袋的使用相當節(jié)制,那是一種克己復禮的自我約束。即使大肆消費的美國人,超市中也只會提供可以回收的購物袋,一種用可再生牛皮紙做的,由于沒有塑料袋那樣結實,東西沉時需要抱著走。
  德國的超市是不給塑料薄膜袋的,購物自己帶袋子,否則就要花錢購買。他們靠的不是一紙政府頒布的限塑令,而是公民意識,居民盡量避免使用塑料袋。相比之下,德國境內免費提供塑料袋的地方是華人開的店,就像巴黎華人開的超市一樣,是這些環(huán)保國家中的異數(shù)。我也去過那里的超市買東西,每當接過這個免費提供、輕飄飄的袋子時,心里卻感到沉甸甸的。
  多年前在法國生活時,我就習慣拉著小購物車去商店購物。那種像拉桿箱般的小車在巴黎很流行,幾乎每家都有。買一車吃的可以食用一周,重的放在底下,輕的怕壓的蔬菜放在上面,就不需要塑料袋了。
  在我們一次性使用的產品越來越多的今天,西方國家的居民卻盡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的用品,比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等。這些物品雖然給我們帶來了短暫的便利,卻使生態(tài)環(huán)境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請客不怕蒼蠅報到
  
  在法國鄉(xiāng)村酒館,你可能和法國人以及蒼蠅共進午餐。面對美食國人這時會難以下咽,而一直生活富足的法國人卻面不改色,該吃還是吃。
  有次和法國一個銀行家在巴黎吃飯時蒼蠅頻頻光臨,我也覺得挺煩人的,就像在國內那樣習慣性地揮手轟了兩次,但是絕對沒有讓侍者來幫忙趕走蒼蠅的意思,因為我知道他們不是干這個的,也不把這個當回事。換在國內同類飯店,服務生會為此遭到顧客的訓斥。
  可能是法國菜太誘人了,趕了兩次后,那只固執(zhí)的綠頭蒼蠅仍然不肯離去。我也懶得再轟,畢竟是對方請客,我要是表現(xiàn)出一點不滿的話他就會覺得招待不周。然而,原本矜持坐在那里不動的法國朋友迅速地由紳士變成了騎士,“啪”的一聲手起掌落,將趴在桌子上的蒼蠅拍得粉碎,血濺餐桌!一旁觀察的我幸災樂禍地看著那他沾滿蒼蠅碎片的手掌,以為他會站起來去洗手間將手徹底洗凈再回來吃飯,沒想到這家伙若無其事地坐在那里,繼續(xù)拿面包給我吃。
  現(xiàn)在想起來,這件事至少給我傳遞了兩個信息。
  首先,在法國是人比蒼蠅快,在國內是蒼蠅比人快。因為不經常挨打,法國蒼蠅飛得慢,以至于可以用手拍到,這在國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中國的蒼蠅與我們這些出手快的國人周旋久了,物種進化,適者生存,練就一身高速飛翔和轉向的能力,你只能在它降落到一個平面時伺機下手,還得借助專門的工具。
  我記得在巴黎生活時買蒼蠅拍都不容易,有了這東西也不怎么用,大部分法國人房子里也沒有。家里偶爾來了一兩只蒼蠅,我用報紙或雜志就可以消滅它們。
  在中國,農藥的使用造成了大量昆蟲死亡甚至滅絕, 剩下的就是那些適應能力強的――不僅抗藥性增強,在經常被人連續(xù)追殺后,飛行的速度都大大提高了。
  其次,法國沒有開放式垃圾,城市周圍見不到垃圾場,居住小區(qū)中垃圾箱都是關著的,你甚至很少見到污水。細菌滋生的病源少,傳染病也就不多見,那些本來的害蟲飛來飛去時也不容易攜帶病毒,人們就不會因為吃了被蒼蠅降落過的食物而鬧肚子,見到了也不會大驚小怪。
  以前我們習慣講全球化,最近幾年人們更多關心世界性金融危機,也熟悉了綠色環(huán)保和低碳生活這樣的詞匯。其實更需要的是我們自身素質的提升,擁有一個綠色的人生。

相關熱詞搜索:綠黨 老外 像老外一樣綠黨 我們不一樣老外 老外唱我們不一樣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