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琦:從外交起家的“名流”總理]彭對中國的外交

發(fā)布時間:2020-03-14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庚子事變起家      孫寶琦(1867-1931年),字慕韓,晚署孟晉老人,浙江余杭人。他活躍于晚清和民國外交的政治舞臺,曾先后兩次出任外交總長、兩度出任國務總理,在外交界與唐紹儀、伍廷芳享有同等的地位和聲望。
  孫寶琦出生于官宦人家,父親孫詒經(jīng)曾做過光緒皇帝的老師,歷任清朝內(nèi)閣學士,工、刑、戶等部侍郎。孫寶琦雖自幼“好經(jīng)世之學”,但率性任為,曾在育才館學習英文、法語,不喜作八股文章,因此兩次科考落第。好在他有個身為同治、光緒兩朝名臣的父親,便以二品蔭生被授刑部主事,后出錢改授直隸候補道,從此踏入官場。在直隸任上,他曾主持開辦銅元局、北洋育才館、開平武備學堂,積累了不少政治資本。
  他在政治上真正起家還是在庚子事變之后。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進攻北京,慈禧攜光緒帝及親貴重臣倉皇出逃西安。此時正在軍機處任職的孫寶琦,護駕隨同前往。由于他通曉英、法文,又諳熟電碼,被委任辦理軍機處電報房事務。當時,李鴻章回京與八國聯(lián)軍首領瓦德西談判,兩地通電頻密,孫寶琦譯電快速準確,深得慈禧和慶親王奕勖賞識。1901年,議和大局奠定,孫寶琦的結(jié)拜兄弟袁世凱便以孫奮發(fā)有為、辦事精當、熟悉洋務、是“濟世之才”,保薦他以候補五品京堂擢授三品卿銜,奉命出使法國,擔任駐法公使。此舉是孫寶琦人生的轉(zhuǎn)折點,他由此轉(zhuǎn)入外交界,為日后的升遷奠定基礎。
  
  多次出任晚清駐外公使
  
  1902年12月至1905年11月,孫寶琦出任清朝駐法公使,后又兼任駐西班牙(時稱日斯巴尼亞)公使。在任職期間,孫寶琦潛心考察歐洲政情。參觀兵工廠及各種機器廠,思想漸趨維新。當時有一留學德國的湖北人王發(fā)科,秘密參加孫中山先生的興中會。此事為另一位滿族留學生獲知,便威脅說:“我要把這事告訴政府,撤掉你的公費!蓖跏趾ε拢闱巴屠枧c同鄉(xiāng)湯薌銘商量。正在法國學習海軍的湯薌銘剛參加興中會,聞訊大驚失色,害怕清廷追查問罪,就合謀竊取了正在巴黎宣傳革命的孫中山的文件包,獲取了秘密文件和興中會會員名單,向中國駐法公使館告密邀功。不料,孫寶琦非但沒有附和湯、王的卑劣行徑,反責令其將所竊之物送還,并派人送密函給孫中山,通知其“危險速逃”。孫寶琦對此事的處理說明他思想比較開通,明白事理,能看清大勢。實際上,早在1904年春,孫寶琦就曾上書清政府政務處,倡議仿照英、德、日之制,采行立憲政體,為清朝大臣中第一個明言立憲者,轟動一時,被輿論譽為中國“易亡為存之一大紀念”。
  1905年底,孫寶琦卸任歸國,次年署理順天府尹。1907年4月,又被奉派使德,擔任駐德公使。當時德國正想與中、美結(jié)成三國同盟以對抗英、日,為此孫寶琦曾奏請清政府借機收回青島主權(quán)。1908年底。孫寶琦見收回青島主權(quán)交涉無望,便辭職回國。因山東對外交涉問題日漸增多,1909年10月,清朝權(quán)臣慶親王(也是孫寶琦兒女親家)奕勖,便以山東為對德外交要沖,孫曾使德,便于應付,奏請清政府委任孫寶琦出任山東巡撫。就這樣,孫寶琦以駐外使臣身份,獲得了封疆大吏的權(quán)柄,站在了權(quán)力舞臺的中心。他上任后,“關于立憲及新政之文電,發(fā)表甚多”,并順應民意,迅速從德國公司手中收回了膠濟、津浦、膠沂鐵路沿線兩旁30里內(nèi)各處礦權(quán),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兩任民國外交總長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fā),地處要沖的山東,其政治動向引人注目。11月13日,孫寶琦在軍民壓力下“順應潮流”,宣告山東獨立,被推為山東都督。但同時他又向朝廷解釋自己是“奏請獨立”,以綏靖地方、伺機恢復。并勸諫清廷“速定共和政體”、“承認各省都督”、“公舉全國總統(tǒng)”。11天后,時任清朝內(nèi)閣總理大臣的袁世凱,復迫使孫宣布取消獨立。不久,即以病免職。經(jīng)此一大變故,孫寶琦須發(fā)皆白,告別了晚清政壇。
  民國成立后,袁世凱出任臨時大總統(tǒng),孫寶琦被聘為外交顧問,重返政壇。1912年冬,他被袁世凱委任為考察日本實業(yè)專使,奉命出使日本,協(xié)調(diào)中日邦交。1913年9月,民國首任外交總長陸征祥因中俄外蒙問題交涉失敗,堅辭外交總長職務。袁世凱遂起用孫寶琦出任外交總長。孫寶琦又一次回到了外交舞臺的中央。1914年徐世昌出任內(nèi)閣總理,孫寶琦續(xù)任外交總長一職。
  孫寶琦上任后。重新開始談判外蒙古問題。俄國人態(tài)度強硬,而袁世凱政府因正全力應付國民黨人發(fā)動的“二次革命”,不敢作強有力的抗衡。所謂談判只是孫寶琦被動接受俄國人開出的條件。1913年11月5日,孫寶琦與俄方代表簽署了喪權(quán)辱國的《中俄聲明文件》及其附件,雖將“外蒙為中國領土”列為附件第一條,但規(guī)定中國既不得干涉外蒙古內(nèi)政與工商業(yè),又無外交上監(jiān)督的專權(quán)。承認俄人在外蒙一切特權(quán),實際爭回的不過一個空洞的宗主權(quán),幾乎喪失了對外蒙古的一切權(quán)利,種下了外蒙古脫離中國的禍根。
  1914年夏天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日本借機提出了損害中國權(quán)益的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孫寶琦態(tài)度軟弱,主張接受日本要求,化解矛盾。袁世凱認為不合時宜,遂于1915年1月免去孫寶琦外交總長職務。自1916年起,孫寶琦先后擔任過財政總長、稅務督辦、經(jīng)濟調(diào)查局總裁等職。作為政界“名流”,始終周旋于北京官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孫寶琦曾聯(lián)合各界人士,組織外交后援會,提出取消不平等條約、收回租界等要求。
  
  登上國務總理的權(quán)力頂峰
  
  在北京政府統(tǒng)治時期,外交總長是內(nèi)閣各部總長中地位最高的。當發(fā)生內(nèi)閣總理空缺時。往往由外交總長代理國務總理。行使職權(quán)。1914年2月,名聲不佳的“名流內(nèi)閣”總理熊希齡辭職獲準,總統(tǒng)袁世凱頒令由時任外交總長的孫寶琦兼代國務總理。同年5月1日,袁世凱公布“新約法”,廢止1912年“臨時約法”,并改官制,將國務總理改名為“國務卿”。同日,袁任命徐世昌為“國務卿”,完成使命的孫寶琦遂辭去代理總理職位。
  但孫寶琦不甘寂寞,試圖在北洋軍閥各派系間縱橫捭闔,操弄北京的權(quán)柄。1923年10月5日,直系軍閥首領曹錕賄選成功,當上了中華民國總統(tǒng)。為安撫民心,曹錕選中了孫寶琦。1924年1月,眾議院通過對孫寶琦的總理任命。孫寶琦終于當上了名正言順的內(nèi)閣總理,并自稱他的內(nèi)閣是憲法告成后第一屆正式內(nèi)閣。同年7月,因反對金佛郎案,與財政總長王克敏發(fā)生沖突,又得不到曹錕支持,不得不辭職下臺。
  孫寶琦被迫辭去總理職位后,并沒有脫離北京政治舞臺。1925年8月,北京政府任命孫寶琦為駐蘇第一任特命全權(quán)大使,成為民國外交史上第一位駐外大使。終因使館經(jīng)費等問題,遲遲未能到任。而北京政府與蘇聯(lián)關系日漸緊張,1927年3月孫寶琦正式辭去大使職位。并徹底離開了北京官場。
  
  清貧中走完人生
  
  1927年初中國政局大變,南方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勢如破竹,已占領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奉系軍閥張作霖主導下的北京政府處于風雨飄搖之中。3月,離開北京官場的孫寶琦前往天津靜養(yǎng)。在此前后,他曾先后出任揚子江水利委員會委員長以及全國賑務督辦、華洋義賑會長、中法大學董事長等職,從事慈善文教活動。1928年孫寶琦南下上海定居。
  移駐上海期間,孫寶琦仍不甘寂寞。時存復起的念頭,加上他責負政界名流的聲望,滬港等地不少賑濟事業(yè)都推他領銜,博得清廉好施的清名。晚年,他主要依靠漢冶萍公司車馬費過活,但對于慈善事業(yè);蛴H戚朋友有困難,仍毫不吝嗇,又因舉債投資失敗,大虧血本,生活過得頗為拮據(jù)。1931年2月3日,孫寶琦因胃病發(fā)作,病逝于上海。終年65歲。

相關熱詞搜索:起家 名流 外交 孫寶琦:從外交起家的“名流”總理 從外交起家的 孫寶琦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