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怎么附和 林徽因【林徽因:我懂得,但怎能應和】
發(fā)布時間:2020-03-11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5歲的林徽因由大姑母林澤民授課發(fā)蒙。深得祖人寵溺的林徽因眉宇間靈氣飛揚。舊式家族庶出的大小姐,來自親情的傾軋與磨難,是必修課。林徽因能在決賽中拔了個頭籌,聰慧,自不消說,另一面,她一定有著超乎尋常女人的心勁。討人喜歡是件巨大的工程,要有天分。“討”字有“寸”,她能拿捏出個中分寸。
1920年,隨父游歷歐洲這樣的頭彩,終砸到頭上。隨父游歷歐洲,是林徽因一生最大的轉折點。在英倫,她得遇徐志摩。
我們有理由相信,1920年初秋的一天,倫敦大霧初霽,23歲的徐志摩,是以煥發(fā)的容光、輕盈的腳步走入林長民家客廳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他美容光煥。
林徽因面前的志摩,至少裹挾3個證書:北大畢業(yè)證書、美國克拉克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證書、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證書。徐志摩亦怔忡不已:面前的少女,有著清亮柔美的眼睛,分明有一股異樣的靈氣,在她的瞳仁氤氳。
林徽因有沒有愛過徐志摩?這不重要。關鍵是,她曾被徐深深吸引,她的情感,被徐啟蒙過――她所謂的“富于啟迪性的友誼”,他倆有過“交會時互放的光芒”,是的,徐志摩的愛情圣火,是少女林徽因點燃的;徐志摩的詩情,也是少女林徽因剝繭抽絲的。
1921年10月,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提前回國。她想以不辭而別的方式冷凍徐氏那瘋狂的熱情。徐志摩追回國內。而林的情感,已非徐所能左右。
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林二人以金童玉女的形象相伴左右,與老人的鶴發(fā)相映成輝。徐林同臺,流利的英語、俊秀的扮相,舉座皆驚。
1931年春天,林徽因打沈陽回北平香山療養(yǎng)肺病,徐志摩時去探望,一時“浮言”四起,徐志摩不得不屢次向陸小曼剖白心跡。
1931年9月,林徽因吐出《深夜里聽到樂聲》的心聲:“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輕彈著,在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頰邊泛上了紅,靜聽著……一聲聽從我心底穿過,忒凄涼我懂得,但我怎能應和……”
3個月后的11月,志摩飛天。梁思成將飛機上的一塊殘骸帶回來,林徽因將其掛在臥室的墻上,生受個中之痛。潛意識里,她根本就想以這種唯美的方式“長相思”地永久相愛?
張幼儀的自傳中提及,林徽因在1947年去世前見了她一面:“做啥林徽因要見我?我要帶著阿歡和孫輩去。她虛弱得不能說話,只看著我們……我想,她此刻要見我一面,是因為她愛徐志摩,也想看一眼他的孩子。她即使嫁給了梁思成,也一直愛徐志摩。”
兩個女人,隔著20多年的風塵,潦草而隆重地相見了。彼時無聲勝有聲。所有的前嫌,都在臨終的目光里雪藏吧。
相關熱詞搜索:應和 怎能 懂得 林徽因:我懂得,但怎能應和 林徽因經典語錄 林徽因經典語錄50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