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自尊的異質性研究述評]異質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03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 要 自尊不只有高低之分,很多研究者分別從實證研究的結果矛盾性、對自尊的概念及其測量方法的理論思考等方面論述了高自尊異質性存在的可能性,并分別從不同角度提出了高自尊的不同類型及其測量方法,如,不穩(wěn)定的高自尊與穩(wěn)定的高自尊、防御的高自尊與真誠的高自尊、相倚的高自尊與真正的高自尊、高外顯低內隱自尊與高外顯高內隱自尊、脆弱的高自尊與安全的高自尊等,其測量方法也因不同類型而不同。這些研究均說明高自尊存在異質性,需在未來的自尊研究中加以注意。
  關鍵詞 自尊,高自尊異質性,類型,測量方法。
  分類號B848
  
  1 前言
  
  自尊研究是目前心理學界的研究熱點之一,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也逐漸成為一種共識[1,2]。該觀點及大量實證研究表明,高自尊者具有更好的心理適應性和社會適應性。然而,盡管這些研究結果間具有高度一致性,卻仍存在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和一些相互矛盾的結果,即相比低自尊者,高自尊者與高自尊者的表現更不一致甚至出現相反的情況,他們之間也有質的差異。例如,有研究者提出,盡管高自尊者常常自我感覺良好,但有些人似乎也存在一些適應上的困難,比如,不善于看待自己的缺點和局限性,在人際關系中也常常面臨一些問題,尤其是對他人的需要或不足缺乏敏感[3];有些高自尊者更容易產生攻擊行為和暴力行為而另一些高自尊者卻不這樣[4]。這使人們逐漸認識到:高自尊者的行為為什么是不一致的甚至截然相反的?高自尊是否存在多種類型?自尊水平的高低劃分是否過于簡單?等等。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認識到自尊不僅有水平高低之分,高低自尊內部也有質的差異,高自尊者的表現尤為明顯,從而激發(fā)了研究者對這一問題的濃厚興趣。在國內,隨著自尊研究的日益增多和自尊教育的越來越受重視,現實生活中也有人不斷提出“自尊越高越好嗎”這樣的疑問,但這種質疑僅停留在感性層面,很少有人對此進行驗證性研究,更缺乏理性關注。本文目的就在于對國外有關高自尊異質性的研究及其意義進行簡要述評,以期為國內學界的自尊研究開啟一個新的視域。
  
  2 高自尊異質性假設的提出
  
  所謂高自尊異質性(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假設是指高自尊(high self-esteem, HSE)的性質不是單一的,而是存在多種類型,高自尊者的行為比低自尊者的行為要復雜得多[4]。盡管研究者沒有對這一假設做出明確的界定和系統論述,但有關該假設的思想卻散見于其研究之中。比如,Coopersmith早在1959年就曾描述過高自尊的一個子類:沖動、自信、夸口、攻擊和防御的自尊[5]。1965年他在兒童樣本中發(fā)現了一種所謂的偏差自尊(discrepant SE),即有些人對威脅或者貶低性反饋很敏感,與低自尊者類似,但又以一種我們通常認為非低自尊的形式出現,如自我感覺良好,行動自信等。20世紀七八十年代,研究者又陸續(xù)提出了假自尊(pseudo SE)、防御性自尊、不穩(wěn)定高自尊、表面上的高自尊等概念[3,6]。但這時還沒有人對這些形形色色的說法進行系統思考并上升到高自尊的異質性這一理論高度,甚至學者們還把這些現象歸為低自尊[3]。然而,自尊可能具有不同性質這一問題逐漸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從而使自尊(高自尊)的異質性在90年代后日益明朗化。
  高自尊異質性假設的正式提出直接源于有關自尊與攻擊關系的研究。關于自尊與攻擊的關系存在兩種相反的看法。傳統觀點認為,低自尊者更多攻擊性和攻擊行為,另一種觀點則認為是高自尊者更易于實施攻擊行為。這兩種觀點都得到了許多實證研究的支持,也有人發(fā)現自尊與攻擊之間并無顯著的相關[4,7]。這種非常矛盾的結論促使研究者去尋找背后的原因,有兩種假設逐漸受到普遍的認同:受威脅的自我中心主義(threatened egotism)和高自尊異質性[4]。根據前者,是高度有利的自我評價以及對自我的威脅二者的結合導致了個體朝向威脅源的攻擊;根據后者,高自尊有不同的性質和多種類型,有些類型的高自尊者更具有攻擊性而另一些類型的高自尊者并不如此。因此,這兩種假設并非絕對對立而是相互補充的。許多學者也并沒有對此明確區(qū)分。例如, Salmivalli (2001)和Baumeister等人(2003,1999)都是這兩種假設的支持者。他們提出,攻擊與高自尊有關,但只是某一類的高自尊者才易于攻擊。這些人擁有一種“潛在的自我懷疑”(underlying self-doubts),因此其自我評價雖然很有利(favorable),但卻建構得不好而且是浮夸的。這些體驗到自我懷疑的人,害怕失去自尊,在遇到威脅其積極自我觀的情景時很容易以攻擊作出反應[8~10]。
  此外,高自尊的異質性還來自研究者對自尊本身的理論思考:自尊到底是什么?盡管有關自尊的研究頗豐,但是到目前對這一基本問題的回答實際上尚未統一。其中已達成的共識是,自尊有效價:積極或消極,或者說,自尊有水平高低之分。因此,高自尊者必然持有積極的自我觀。但是持有積極自我觀的人是否就是(真正的)高自尊者?這正是一些研究者質疑的問題。例如,Baumeister等人(1999)就認為,盡管當前有些學者傾向于使用和界定外延較窄、內涵較為精確的自尊概念,但自尊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可以被歸結于一種有利的整體性自我評價。這就使高自尊與許多相近概念如驕傲、自滿、傲慢、自戀等難以區(qū)分,因為后面這些概念其內涵也涉及有利的自我評價。因此在這個意義上,高自尊本身就可能是異質的[10]。
  自尊概念的理論界定直接關系到自尊的測量方法。有學者從自尊的測量方法角度支持了高自尊異質性的存在。他們認為,根據目前的自尊測量方法,測得的高自尊分數可反映出多種可能性:(1)真正接納自己和感到自己有價值;(2)想給別人一種自己很好的印象,盡管自己并不真正這么認為(和感受);(3)根據社會贊許性回答;(4)含有自我欺騙的成分;(5)防御性地保持一種高自尊的感覺等等[6,8,11]。因此,同樣高的自尊分數可反映出不同的人格特點和表現風格,簡單地把高分者都劃歸一類顯然是不合適的。
  總而言之,無論從實證研究的結果、對概念的思考還是測量方法本身,高自尊異質性都已成為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那么高自尊到底都有哪些類型,又該如何去識別或測量它們呢?
  
  3 高自尊的類型及其測量方法
  
  雖然高自尊的異質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可和研究,但他們大多從自尊的某個角度出發(fā)進行研究與描述,并發(fā)展起特有的測量(識別)方法。
  
  3.1 不穩(wěn)定的高自尊(unstable HSE)vs. 穩(wěn)定的高自尊(stable HSE)
  Kernis及其同事(1993,1993)認為,自尊不僅有高低之分,自尊的穩(wěn)定性在人的心理機能中也很重要。自尊的穩(wěn)定性(stability)在這里是指一種短期的波動而非長期的緩慢的波動,它是當前的自我價值感隨時間和情境波動的程度,波動越大,自尊越不穩(wěn)定,它反映的是立即的、基于情境的變化幅度。例如,由于具體的評價性事件而體驗到的自尊的暫時升降。自尊的穩(wěn)定性并非一個絕對的類別概念,而是一個連續(xù)維度,人們的自尊會沿著該維度發(fā)生變化。但有些人的自尊會更穩(wěn)定些,另一些人的自尊會更不穩(wěn)定。因此,自尊穩(wěn)定性可以看作一個個體間變量,從而把高自尊區(qū)分為穩(wěn)定的高自尊和不穩(wěn)定的高自尊(低自尊亦可作這種區(qū)分)。穩(wěn)定的高自尊有積極的和架構良好的自我價值感,很少受具體的評價性事件的影響,對威脅性信息較少防御性和極壞的反應。相反,不穩(wěn)定的高自尊擁有有利的但卻脆弱的和難以防守的自我價值感,易受具體的評價性事件影響[12~14]。
  自尊穩(wěn)定性的測量方法是:被試完成多次整體自尊測量(羅森伯格自尊量表(1965)),通常是采用十點計分法,每日測一兩次,時間間隔相同(如12個小時),連測4~7天。指導語強調他們在那一特定時刻的感受(即,當前的、基于情境的自尊)。然后計算這些重復測量的自尊總分的標準差作為自尊穩(wěn)定性的指標[12,14]。
  可見,自尊穩(wěn)定性與狀態(tài)自尊(state SE)不同,盡管二者都基于自尊有暫時變化這一思想,但前者是整體自尊在多次測量中沿一基線水平上下浮動的變化幅度,而后者測量的是個體在某時某刻的當前自尊,它有專門的測量工具即Heatherton和Vohs(1991)編制的狀態(tài)自尊量表[15]。
  
  3.2 防御的高自尊(defensive HSE)vs. 真誠的高自尊(genuine HSE)
  盡管防御性(高)自尊的發(fā)現和提出較早,但研究者對這一概念的使用及其測量方法卻不盡相同。如,Schneider和Turkat(1975)認為,有些人出于被他人接受的強烈愿望,不愿意承認擁有消極的自我感受,這種內藏的消極自我感受和公開表現的積極自我感受的結合就是防御性高自尊。與此相反,真誠的高自尊反映了公開表現的積極自我感受和私下持有的內在積極自我感受的結合?梢酝ㄟ^同時測量個體的整體自尊和社會贊許性(Marlowe- Crowne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來識別兩種高自尊。如果二者得分都高,則可識別為防御性高自尊,如果自尊得分高而社會贊許性得分低則可識別為真誠的高自尊[6,16]。Harder(1984)的觀點與此類似,他認為防御性高自尊一面是擴張的、浮夸的自我觀,另一面卻是無意識的或較少意識的低自尊[8]。Salmivalli區(qū)分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高自尊。具有健康的或真誠的高自尊者其自我價值感和自我接納是自然而然的,不必夸張或不斷尋求能證實其積極自我觀的反饋;不健康的或虛假的自尊是指擴張的、自戀的自我觀。其測量方法是同時采用同伴評定和自我評定法測量自尊,并測量個體的防御性自我主義(defensive egotism)。如果個體在自我評定和同伴評定的自尊測量中得分都高,但在防御性自我主義上得分低,就可識別為真誠的高自尊,如果三者得分都高則可識別為防御性高自尊[8]。Baumeister等人(2003)則認為防御性高自尊是對他人的欺騙(即印象管理)和自我欺騙之間的區(qū)別。如果高自尊的個體在自我欺騙量表(the Self-Deception Scale)上得分很高則可識別為防御性高自尊[9]。
  盡管研究者對防御性高自尊和真誠高自尊的描述及測量方法不盡相同,但其中的核心思想卻是一致的:防御性高自尊是一種表面上擴張的、浮夸的實質上卻很可能是低自尊的自尊類型。但這種可能的低自尊只是一種猜測,它到底是處于何種意識水平,個體對自己的脆弱性是不愿承認還是不能承認尚未得到證實。
  
  3.3 相倚的高自尊(contingent HSE)vs. 真正的高自尊(true HSE)
  Deci和Ryan(1995)根據自尊是否依賴于特定結果區(qū)分了相倚性高自尊和真正的高自尊。所謂相倚性高自尊是指對自己的感受來自――實際上是取決于――符合某些優(yōu)秀標準或不辜負某些人際的或內心的期望。這種人的自我感受依賴于其成就和他人的評價,關心自己在具體評價維度上的位置。相反,真正的高自尊是一種架構良好(well-anchored)的和安全的自我價值感,它不依賴于具體結果的獲得,也不需要持續(xù)的驗證。真正的高自尊者遇到挫折時也會感到失望甚至激怒,但他們不可能有毀滅感或狂怒[16,17]。根據Deci和Ryan的看法,當一個人的行為是自我決定的,并且與自己內心的、核心的自我相符的時候,才能發(fā)展起真正的高自尊。Crocker等人在本世紀初也提出了相倚性自我價值理論,但他們不主張對自尊作絕對的被試間區(qū)分,即有些人的自尊是相倚性的而另一些人的自尊是真正的,不相倚于任何具體領域,而是強調自尊的相倚性在被試內的差異,即個體的自尊可能相倚于某一或某些領域而不相倚于另一些領域[18,19]。換言之,Crocker等人實際上認為任何人的自尊都是相倚性的,其差異僅在于所依賴的領域不同,并不存在Deci和Ryan(1995)所說的真正的自尊。
  目前測量相倚性自尊的量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由Crocker等人(2001)編制的自我價值感相倚性量表(The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Scale)[15,17,18],另一個是由Paradise和Kernis(1999)編制的相倚性自尊量表(The Contingencies of Self-Esteem Scale)[16]。但這兩個量表在國內尚未見到介紹和使用。
  
  3.4 高外顯低內隱自尊(high explicit and low implicit SE)vs. 高外顯高內隱自尊(high explicit and high implicit SE)
  根據自尊發(fā)生的意識水平可將之分為外顯自尊和內隱自尊。有關研究發(fā)現,?隱自尊和外顯自尊是兩個獨立的結構,有些在外顯自尊測量上得分很高的人在內隱自尊測量上得分卻很低,說明他們在有意識的水平上持有積極的自我觀,而在無意識或較少意識的水平上卻持有消極的自我價值感[16,20,21]。這些高外顯低內隱自尊的人由于擁有潛在的自我懷疑而對潛在的消極的評價性信息很敏感,表現出防御性反應,如采用自我保護和自我擴張策略來應對這些信息,甚至在沒有外顯的威脅出現時(如想象的威脅)也會這樣。而外顯自尊和內隱自尊都高的個體則沒有這種很強的防御性和反應性。
  測量外顯自尊的方法主要就是自我報告法,而測量內隱自尊的方法較多,根據Bosson等人(2000)的研究,這些方法主要是:(1)內隱聯想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2)閾上態(tài)度啟動任務(Supraliminal attitude-prime task);(3)閾下態(tài)度啟動任務(subliminal attitude-prime task);(4)Stroop顏色命名任務(Stroop Color-Naming task);(5)內隱自我評價測查(Implicit Self-Evaluation Survey, ISES);(6)首字母和生日數字偏愛測驗(Initials- and birthday-preference task)[22]。國內研究者張鎮(zhèn)和李幼穗(2004)對此有較詳細的介紹[23]。
  外顯測量和內隱測量結合考察自尊的做法可以避免外顯測量可能存在的缺陷,如社會贊許性和印象管理等[6,8,11]。從意識水平上細化高自尊是自尊研究的一大進步,但是,關于內隱自尊測量方法的信效度問題目前尚存在一些質疑[22,24]。這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3.5 脆弱的高自尊(fragile HSE)vs.安全的高自尊(secure HSE)
  Kernis(2003)把上述的不穩(wěn)定高自尊、防御性高自尊、相倚性高自尊和高外顯低內隱自尊統稱為脆弱的高自尊,把與之相對應的高自尊統稱為安全的高自尊。他認為,脆弱的高自尊其特征是持有積極的自我感受,但對自我威脅很脆弱和難以防守(voluntary)。有脆弱高自尊的人會熟練使用各種類型的自我保護或自我增強策略,這對于他們維持和發(fā)展高自尊很重要。如果沒有這些策略,高自尊注定會變成低自尊[16]。
  由此可見,Kernis(2003)的觀點與傳統觀點存在沖突。傳統觀點認為,使用自我保護或自我增強策略(尤其是后者)是高自尊本身固有的一個成分,是良好適應的表現[25,26]。但Kernis(2003)認為,這些策略的使用暗示著高自尊的不可防守性和脆弱性,更可能是某些高自尊者而非全部高自尊者的特征。
  相反,如果個體的自我價值感是積極的且架構良好的和安全的,那么這種自尊就是安全的高自尊。它將與廣泛的心理調節(jié)和幸福指標有正相關。擁有安全高自尊的人喜歡、看重和接納自己,對別人沒有優(yōu)越感,也不需要通過勝過別人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他們很少使用策略去吹捧其價值感,因為他們不會輕易受到挑戰(zhàn)。因此,他們會不防御地加工信息,對失敗也會失望但不會破壞其整體的價值感和自我接納[16]。
  由于高自尊的異質性使高自尊的內涵變得非常復雜,高自尊這一概念本身也變得撲朔迷離,Kernis(2003)因此提出了最佳自尊(optimal SE)的概念以與之相區(qū)別[16]。最佳自尊其實就是安全的高自尊,其品質與真誠的、真正的、穩(wěn)定的以及與內隱自尊相符的高自尊相聯系。盡管這些不同形式的自尊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比如,相倚性自尊往往是不穩(wěn)定的,但是,Kernis卻反對把它們完全等同起來,這不僅由于其概念本身的差異,也因為缺乏足夠的實證支持[16]。
  與Kernis的劃分法類似,Jordan, Spencer和Ianna等人(2003)把高自尊區(qū)分為安全的高自尊和防御的高自尊。他們認為,兩者都擁有積極的自我觀,但安全的高自尊者對這些自我觀很自信,而防御的高自尊者在其積極的自我觀下掩蓋的是較少意識的自我懷疑。因此在遇到自我威脅或挑戰(zhàn)時,較少意識的自我懷疑就進入了意識,這促使個體去采用自我意像維持技術以防護其積極的自我觀[5]。
  顯然,Jordan等人的分類與Kernis的分類基本一致,其主要區(qū)別在于,兩者關于防御的高自尊或脆弱的高自尊的理論描述相似,但其理論解釋不同。Kernis對脆弱的高自尊的解釋著重于其心理適應性――脆弱性和不可防守性,而Jordan等人的解釋側重于意識水平。按Jordan等人的解釋,防御的高自尊其實就是高外顯低內隱自尊,屬于Kernis認為的脆弱的高自尊的一種,因此其概念要相對狹窄些。
  最后,盡管Kernis從理論上區(qū)分了脆弱高自尊和安全高自尊并提出了最佳自尊的概念,但如何測量最佳自尊,Kernis并沒有給出答案。而Jordan等人的測量方法實際上等同于內隱自尊和外顯自尊的測量方法。
  
  4 存在的問題及研究展望
  
  綜上所述,高自尊的異質性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研究者的認可,他們分別從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高自尊類型及其測量方法,這對于自尊概念的精確界定、自尊測量的方法問題、以及自尊教育等都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然而,目前關于高自尊異質性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如前所述,防御的高自尊與真誠高自尊的區(qū)分問題、內隱自尊測量的效度問題、最佳自尊的測量問題等都尚未得到很好的解決。除了這些具體問題外,目前關于高自尊異質性的研究還存在其它一些問題,并因此構成了未來研究的幾個關注點。
  
  4.1 存在的問題
 。1)高自尊異質性的實存和假設問題。目前,高自尊的異質性雖已得到很多研究者的認同,但總體而言還只是一種假設,到底真的存在高自尊的異質性還是這些所謂的異質性反映的其實只是別的概念或別的現象,如自戀、自我中心、自我欺騙等尚不清楚。關于自尊、自戀與攻擊性的關系研究可以很好地說明該問題。比如,有研究發(fā)現,自尊和自戀分別獨立地影響攻擊 [27]。另有研究發(fā)現自尊調節(jié)自戀與攻擊的關系[28],還有研究發(fā)現,是自戀者更容易發(fā)動攻擊行為,而自尊在預測攻擊性中幾乎不起作用 [29],這顯然與高自尊異質性假設不符,或者說,某些類型的高自尊其實質可能是自戀。這些不一致的結果提示著對高自尊異質性、自尊和自戀的概念及其測量都有待于進一步探討。(2)不同類型高自尊之間的關系問題。研究者從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分類方法,這些分類法之間既存在一些重疊,比如,不穩(wěn)定的高自尊、高外顯低內隱自尊、相倚的高自尊都容易表現出對自我威脅的防御性反應,相倚的高自尊往往是不穩(wěn)定的高自尊等,更存在概念界定及其識別方法上的不同。那么它們之間到底是一種什么關系,其實質是否一致?從目前有關研究中尚不能得出這些問題的答案。(3)高自尊異質性研究領域的均衡問題。目前對高自尊異質性的實證性研究相對自尊水平的研究還比較少,已有研究的研究領域也不夠均衡。比如,對自尊穩(wěn)定性、內隱自尊與外顯自尊的研究相對較多,對防御的高自尊、相倚的高自尊等的研究相對較少。這種狀況顯然不利于對各種類型高自尊的關系作出梳理,也不利于高自尊異質性本身的理論深入。(4)關于高自尊與其它相關心理、行為的關系問題。自尊與廣泛的心理、行為變量有關,比如動機、人格、心理健康、攻擊行為等,但目前對不同類型高自尊與這些相關心理、行為的關系研究還比較少,且多集中于不同類型自尊與攻擊性、心理健康某些指標間的關系上,比如,自尊穩(wěn)定性與自殺意念[30]、對成績反饋的心血管反應[31]等變量之間的關系,內隱自尊和外顯自尊與心理健康的關系[32,33]等等。
  
  4.2 研究展望
  針對上述問題,未來研究應該予以關注的幾點是:(1)對自尊本質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對自尊概念進行更精確的界定,對自尊概念及其相鄰概念作更明確的區(qū)分等,并進而對自尊的測量方法予以完善,以回答高自尊的異質性是實質性的還是由于概念界定過寬或測量方法不當造成的這一問題。(2)進一步探討各種類型高自尊之間的關系,尤其是各種脆弱高自尊之間的關系,以有助于從理論上深化高自尊異質性的研究。(3)對高自尊異質性進行更多的研究,尤其應關注防御的高自尊和相倚的高自尊領域的研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和探討高自尊的異質性問題。(4)深入對不同類型高自尊與其它心理、行為的關系研究,拓展對該關系的研究領域,以探討高自尊異質性更為廣泛的可能影響以及影響它的因素。
  
  參考文獻
  [1] 叢曉波,田錄梅,張向葵. 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談自尊的教育意境. 東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1): 144~148
  [2] 林崇德,李虹,馮瑞琴. 科學地理解心理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 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2(5): 110~116
  [3] Mruk C. Self-esteem: Research,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1999
  [4] 倪鳳琨. 自尊與攻擊行為的關系述評. 心理科學進展,2005,13(1):66~71
  [5] Jordan C H, Spencer S J, Zanna M P, et al. Secure and Defensive High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5(5): 969~978
  [6] Schneider D J, Turkat D. Self-presentation following success or failure: Defensive self-esteem mode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75, 43(1): 127~135
  [7] Bushman B J, Baumeister R F. Threatened egotism, narcissism, self-esteem, and direct and displaced aggression: Does self-love or self-hate lead to viol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5: 219~229
  [8] Salmivalli C. Feeling good about oneself, being bad to others? Remarks on self-esteem, hostility,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2001, (6): 375~393
  [9] Baumeister R F, Campbell J D, Krueger J I, et al. 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 interpersonal success, happiness, or healthier life-styl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 2003, 4 (1): 1~44
  [10] 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 In: Baumeister R F(Ed.).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 Philadelphia: Psychology Press, 1999, 240~279
  [11] Johnson M. Self-esteem stability: the importance of basic self-esteem and competence strivings for the stability of global self-esteem.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98, 12: 103~116
  [12] Kernis M H, Cornell D P, Sun C R, et al. There’s more to self-esteem than whether it is high or low: the importance of stability of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5(6): 1190~1204
  [13] Kernis M H. The role of stability and level of self-esteem in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Baumeister R F (Ed.). 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3. 167~182
  [14] Kernis M H, Greenier K D, Herlocker C E, et al. Self-perceptions of reactions to doing well or poorly: The roles of stability and level of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97, 22(6): 845~854
  [15] Heatherton T F, Polivy J.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cale for Measuring State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6): 895~910
  [16] Kernis M H. 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Inguiry, 2003, 14(1): 1~26
  [17] Deci E L, Ryan R M. Human autonomy: The basis for true self-esteem. In: Kernis M H (Ed.). Efficacy, agency, and self-esteem. New York: Plenum, 1995. 31~49
  [18] Crocker J, Wolfe C T.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Psychological Review, 2001, 108(3) 593~623
  [19] Crocker J, Luhtanen R K, Cooper M L, et al.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 in college students: theory and measurement 2003, 85(5): 894~908
  [20] Bosson J K, Brown P P, Zeigler-Hill V, et al. Self-enhancement tendencies among people with high explicit self-esteem: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mplicit self-esteem. Self and Identity, 2003, (2): 169~187
  [21] 徐維東,吳明證,邱扶東. 自尊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研究. 心理科學,2005, 28(3): 562~565
  [22] Bosson J K, Swann W B, Pennebaker J W. Stalking the perfect measure of implicit self-esteem: 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4) : 631~643
  [23] 張鎮(zhèn),李幼穗. 內隱自尊的研究趨勢及測量方法. 心理科學,2004,27(4): 961~963
  [24] 石偉,黃希庭. 內隱自尊研究. 心理科學,2003,26(4): 684~686
  [25] 張向葵,田錄梅. 自尊對失敗后抑郁、焦慮反應的緩沖效應. 心理學報,2005, 37(2): 240~245
  [26] Blaine B, Crocker J. Self-esteem and self-serving bias in reactions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events. In: Baumeister R F(Ed.). Self-Esteem: The Puzzle of Low Self-Regard.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93
  [27] Donnellan M B, Trzesniewski K H, Robins R W, et al. Low self-esteem is related to aggression,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delinquenc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 16(4): 328~335
  [28] Barry C T, Frick P J, Killian A L. The relation of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to conduct problems in children: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2003, 32(1): 139~152
  [29] Twenge J M, Campbell W K. “Isn’t it fun to get the respect that we’re going to deserve?” Narcissism, social rejection, and aggress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3, 29(2): 261~272
  [30] De Man A F, Gutierrez B I, Becerr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l of self-esteem and suicidal ideation with stability of self-esteem as moderator.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 2002, 34(4): 235~238
  [31] Seery M D, Blascovich J, Weisbuch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Level, Self-Esteem Stability, and Cardiovascular Reactions to Performance Feedback. Journal of Pe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87(1): 133~145
  [32] 蔡華儉. 外顯自尊、內隱自尊與抑郁的關系.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7(5): 331~336
  [33] 周帆,王登峰. 外顯和內隱自尊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5,19(3): 197~199
  
  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
  Tian Lumei, Zhang Xiangkui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Abstract: There is more than high or low level of self-esteem. Many researchers demonstrated the possibility of existence of 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onsistent results of empirical studies,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self-esteem concept or measuring method respectively and proposed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high self-esteem(HSE) and their measuring method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respectively, such as unstable HSE vs.stable HSE, defensive HSE vs. genuine HSE, contigent HSE vs.true HSE, high explicit and low implicit HSE vs.high explicit and high implicit HSE, fragile HSE vs. secure HSE and so on. Their measuring methods were also different duing to different categorie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heterogeneity of HSE existed and suggested that it should have attention in the future researches on self-esteem.
  Key words: self-esteem, heterogeneity of high self-esteem, category, measuring method.

相關熱詞搜索:述評 自尊 異質 高自尊的異質性研究述評 自尊異質性研究進展 高自尊異質性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