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的角色轉型與法國戛納峰會展望:法國戛納

發(fā)布時間:2020-02-22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摘要在后危機時代,二十國集團(G20)需要從一個危機應對機制轉變?yōu)槿蚪洕笇瘑T會。在此過程中,G20面臨著成員國利益分歧加大、世人對其信心下降、合法性不足、缺乏執(zhí)行力、議題拓展等一些問題。作者在分析G20角色轉型所面臨的這些問題的基礎上,給出了短、中、長三個階段的目標,并據(jù)此對法國戛納峰會的前景進行了展望。作者認為,大國之間的協(xié)調和合作,以及成員國之間的妥協(xié)是G20順利轉型的關鍵。
  關鍵詞:二十國集團 后危機時代 權力轉移 國際體系轉型 全球治理
  中圖分類號:D8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4812(2011)02-0030-36
  
  二十國集團(G20)峰會的出現(xiàn)標志著全球治理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自從2008年11月華盛頓峰會召開以來,G20在應對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重大且具體的成果,例如金融監(jiān)管大大加強,成立了全球金融穩(wěn)定委員會(FSB);G20成員國在宏觀經濟政策協(xié)調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等全球治理機制進行了重大改革。然而,并不是每一次峰會的召開都能令人感到鼓舞。從匹茲堡峰會開始,由于全球經濟脆弱復蘇且復蘇速度不均,G20成員國在重點議題的確定方面出現(xiàn)分歧:美國將其首要任務定為“促就業(yè)、保增長”,歐盟將其任務定為“削債務、渡危機”,而新興經濟體的核心任務是“保增長、求發(fā)展”。這表明,在“后危機時代”,各成員國政治、經濟利益分歧增大,促使各國將G20從一個部長級會議升級為峰會,并以此為平臺進行協(xié)同合作的動力已不復存在。如果G20不想被逐漸淡出歷史舞臺的話,它必須適應這個新的經濟環(huán)境,必須從一個危機應對機制轉變?yōu)橐粋全球經濟指導委員會(Economic Steering Committee)之類的機制,它面臨著新的角色轉型。那么,G20能否實現(xiàn)這一轉型?轉型的困難何在?G20未來在全球治理中應如何定位?法國戛納峰會在G20的發(fā)展進程中能夠發(fā)揮什么樣的作用?本文將嘗試在世界權力轉移和國際體系轉型的大背景下,以崛起中的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為出發(fā)點來解答這些問題。
  
  一、G20角色轉型面臨的問題
  
  (一)各成員國利益分歧加大,彼此達成妥協(xié)的難度增加。世人對G20信心下降
  如上文所言,在后危機時代,各成員國的政治、經濟利益發(fā)生比較大的分歧。對于美國來說,隨著金融危機最危險階段的渡過,它尋求外界幫助的迫切性有所下降,對G20的期望也產生變化。我們知道,G20之所以能夠升級為峰會,美國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美國選擇G2C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分擔國際責任,重建并強化其實力地位,同時將新興大國納入其規(guī)則和框架之內,特別是要使中國承擔責任并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尤其是在解決全球經濟不平衡和開放市場方面。從根本上說,美國要進行有效的全球治理改革將主要取決于它與世界上最主要的崛起國家――中國――之間的雙邊關系。2009年初,奧巴馬政府曾有一個設想,美中兩國聯(lián)合起來,攜手務實應對21世紀的混亂。但在實際外交操作中美國卻是通過“各國相互協(xié)調與評估”的程序使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的目標成功地從危機的真正源頭金融問題轉變?yōu)槭Ш鈫栴},將國際經濟危機爆發(fā)的責任推給了中國等國家。有人認為,“美國的最終目的肯定是實現(xiàn)堪稱‘第二個廣場協(xié)議’的人民幣完全浮動匯率制”,從而使中國徹底失去挑戰(zhàn)美國的可能。用一句話來概括,美國在G20中的目標就是“與中國等新興大國合作解決全球問題,與G20其它成員國合作解決中國問題”。
  對于歐洲國家來說,在后危機時代,為了盡快擺脫主權債務危機的困擾、避免被邊緣化,歐洲必須加強與新興國家的合作,并有限度地與美國進行“切割”。法、德、意等歐洲大國已經紛紛站出來抨擊美國金融霸權,要求改革現(xiàn)行國際金融體系。
  而對于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國家,繼續(xù)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逐漸改變以美元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防止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的泛濫,防止國際游資的沖擊,適當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為本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國際政治經濟環(huán)境,是后危機時代這些國家的普遍愿望。陳鳳英研究員認為,G20機制是中國構建和諧世界、實現(xiàn)和平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的最佳選擇,是中國由世界大國順利躍升為世界強國的理想平臺。而對于印度、巴西等國家來說,它們還想借助G20實現(xiàn)自己的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夢。
  由于各方分歧明顯,主要是由于美國堅決維護其美元霸權,并且不斷采取諸如“定量寬松”政策之類的以鄰為壑的手段,使得后危機時代,G20在協(xié)調各成員國經濟政策方面舉步維艱,決策能力明顯下降。在首爾峰會之前,印度政府高級官員認為G20陷入了“嚴重困境”,對于診斷結果無法達成一致。巴西財長吉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認為“貨幣戰(zhàn)爭”已經爆發(fā),決定不出席在韓國舉行的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土耳其副總理阿里?巴巴詹(Ali Babacan)也對G20各方立場正逐漸退化到最低共同標準表示擔憂。首爾峰會之后,雖然韓國人自己的評價甚高,但德國學者認為首爾峰會并沒有達成新的共識,G20的功能已經開始衰退。
  雖然在2010年各成員國對G20的信心下降,但在全球經濟治理領域,目前并沒有比G20更加合適的國際機制。毫無疑問,只有G20才能更好地反映全球經濟變化的現(xiàn)實。由于聯(lián)合國安理會還未能實現(xiàn)改革,許多人都將G20作為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全球治理機構。盡管G20首爾峰會沒能達成很多新的共識以解決國際重大問題與分歧,但它成功地運用妥協(xié)的方式將分歧較大的問題擱置起來,強調了既有共識,應該算是了不起的成就。這表明各國都很看重G20框架,愿意通過G20進一步合作,謀求共識,然后化為共同行動,F(xiàn)有的G7/8等國際機制都不具備這種功能。再者,雖然在2010年,美中“兩國集團”(G2)帶來的希望破滅,G2這個說法迅速從美國的詞匯中消失,但是,“能夠描繪全球趨勢的堅固的中美伙伴關系之夢仍然存在”,只不過當前“現(xiàn)實主義將居于主導地位”。
  
  (二)G20仍然存在合法性問題
  雖然G20成員國擁有全球85%的GDP和2/3的人口,但是還有170多個國家不是G20的成員。新加坡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梅農大使認為,根據(jù)對G20合法性的態(tài)度,非G20成員國可以分為四類:1、積極接受型:這類國家以新加坡為代表,認為G20已經出現(xiàn)并將長期存在,但G20尚未定型,因此要在其發(fā)展過程中積極參與,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利益。2、抵制型:以挪威為代表,這類國家從根本上否定G20的合法性,認為G20是一種類似于1815年維也納會議的強權機制,是對聯(lián)合國的侵蝕。3、特殊利益型:以荷蘭和西班牙為代表,這些國家由于和G20中的大國具有緊密關系,可以經常性地參與G20的活動,因此總體上對G20持支持的態(tài)度。4、冷漠型:即對G20不抱任何態(tài)度,這類國家基本上是一些非常弱小的國家。G20要成為一個全球經濟指導委員會,大國的協(xié)同合作是其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因為“權力本身就產生合 法性”,但小國的支持和配合也不可缺少。如果沒有這些中小國家的支持,G20作為一個世界經濟指導委員會的公信力和合法性就不能維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G20在本質上還是由美國及G7所指定的成員組成的一個大國俱樂部,不符合國際社會廣大成員對于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普遍追求,中小國家更害怕成為大國之間交易的犧牲品。這是新加坡等國發(fā)起“3G”(Global Governance Group),力求將G20納入聯(lián)合國的規(guī)范,使G20更加富有包容性、協(xié)商性和透明性的根本原因。
  由此可見,G20要取得這些國家的擁護和支持還需要做一些工作。對于積極接受型和特殊利益型的國家應照顧到它們的切身利益,給予它們適當?shù)膮⑴c機會,并應逐漸建立恰當?shù)膮⑴c機制;而對于抵制型和冷漠型的國家,則應擴展與它們存在切身利益的議題,讓這些國家切實感受到G20在全球經濟發(fā)展和協(xié)調方面所發(fā)揮的作用和它們本身所能得到的利益。
  
  (三)G20是一個缺乏執(zhí)行力的國際機制
  G20的實質是發(fā)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進行非正式對話的一項機制,機制架構為“領導人峰會-協(xié)調人會議,部長級會議52作組會議”,與G7的組織架構類似。它只是一個討論協(xié)商機制,沒有執(zhí)行機構,沒有法定執(zhí)行力,也缺乏問責能力。雖然為了確保G20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運行,IMF總裁、世界銀行行長等國際金融機構負責人也應邀與會,但他們只是作為特邀代表。G20沒有對IMF、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現(xiàn)有國際經濟機制的管轄權和指導權,這些機構沒有執(zhí)行G20決議的義務。G20峰會達成的共識與決議能否順利得到貫徹落實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G20要成為全球經濟指導委員會,就必須加強其執(zhí)行能力,這就意味著G20必須加快其機制化建設。G20的機制化主要包括成員數(shù)量及資格、主席國資格及任期、會議籌備步驟,當然也包括秘書處的問題以及延伸機構和咨詢機構的數(shù)量及標準。在這些問題中,成員數(shù)量及資格直接決定著G20的決策效率,成員數(shù)量越少則決策效率越高。但這與成員的代表性又是一對矛盾,因此許多地區(qū)性或全球性國際組織應被包含在內。在成員國數(shù)量暫時不能減少的情況下,少數(shù)大國應該發(fā)揮領導和協(xié)調的作用。此外,秘書處的建設是G20機制化的重要標志。加拿大和韓國都提出過要建立正式的G20秘書處,法國也已將秘書處的建設問題列為戛納峰會的一個重要內容。
  
  (四)G20的議題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逐漸拓展
  G20是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而被升格為峰會的,因此確保經濟持續(xù)復蘇、抵制貿易保護主義、國際金融監(jiān)管改革、國際金融機制改革、匯率和儲備貨幣問題等成為危機期間G20重點討論的議題。而在世界經濟出現(xiàn)脆弱的雙速復蘇之后,除危機期間所討論的一些議題外,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xù)、平衡發(fā)展問題,以及全球金融安全網的構筑也成為重點議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在首爾峰會上,為照顧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和關切,發(fā)展問題正式成為G20峰會的主要議題之一。
  可見,G20要成為一個全球經濟指導委員會,其議題的設置既應有所繼承,更應有所拓展。拓展應主要著眼于兩個方向:一是像發(fā)展問題這樣關系到世界經濟的發(fā)展方向、關系到世界經濟能否協(xié)調發(fā)展、能否照顧到世界大多數(shù)人民利益關切的問題;二是那些對當前世界經濟發(fā)展構成挑戰(zhàn)的問題。今后,氣候變化問題很有可能將成為G20重點議題之一。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需要在議題設定上相互妥協(xié)。
  
  二、G20角色轉型的理想目標及現(xiàn)實取向
  
  國外有學者認為,有效的全球治理需要在多重合作架構下才能實現(xiàn),但有三樣合作是其重要支柱:首先需要一個強有力并具有合法性的多邊組織,能夠確保和平與安全的長久實現(xiàn)。這方面仍屬安理會的管轄范圍。其次是要有一系列常設的職能機制――它們提供了各式論壇,也為全球經濟的運行制定了基本規(guī)則,并提供必要的資源和專業(yè)知識。在這些正式組織之外,也需要一些靈活的議程設定式的組織,首腦們可借此通過多種渠道實現(xiàn)非正式會見,以聚焦問題、協(xié)調政策、集聚動力。對于美國來說,在近期最現(xiàn)實的選擇仍是在現(xiàn)有八國集團(或8+5)的基礎上,按照具體問題靈活組合國家。
  筆者認為,由于G20峰會的出現(xiàn),八國集團(G8)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價值,隨著G20的角色轉型,它必將完全取代G8。但由于此次危機并沒有使世界陷入長期的經濟衰退,因此很難迅速而徹底地把舊的機制完全拋開。而機制建設,尤其是國際機制建設,又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在此過程中妥協(xié)是必要的,并且像國家立法機構一樣,須循序漸進地變革。G20的機制化只能采取漸進的方式。中國、美國和歐盟等重要成員在G20角色轉型中應發(fā)揮協(xié)調和引導作用。
  G20的角色轉型可以分為短期、中期、長期三個目標:
  (1)短期目標:在后危機時代,保持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xù)、平衡增長框架成為G20的核心議題,而參考性指標(Indicative Guidelines)、宏觀審慎政策框架、銀行資本充足率等技術性指標則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具體渠道。因此,此類技術性問題的解決成為推動G20機制化不斷前進的動力和G20峰會取得成功的最低標準,也是激勵成員國和世人不斷提升對G20信心的唯一辦法。其次,在G20陷入困境的情況下,一些新興大國將IMF作為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重點。G20成員國應繼續(xù)推進IMF的改革,提高新興大國的份額,減少美國和歐洲的份額,擴大IMF的作用。再者,應盡快設立G20秘書處,負責會議籌備、決議的擬定、執(zhí)行和監(jiān)督等。
  (2)中期目標:作為全球經濟指導委員會的G20,其成員結構應作相應的調整,減少其成員數(shù),擴大其代表性,既包括作為經濟大國的常任成員國,也應該有代表中小國家的非常任成員國。世界經濟三大板塊的代表應成為常任成員國,而非常任成員國的分配應充分照顧到各地區(qū)的均衡,一些具有重大影響力的地區(qū)一體化組織可以成為常任成員。當然,在具體經濟議題的討論中,與該議題有切身利害關系的國家或其代表應有充分參與的資格。這是一種“變量幾何學”的安排,可以有效地維護有關國家的權益。
  在G20之下,改革后的IMF和世界銀行,以及世界貿易組織、金融穩(wěn)定理事會應作為其執(zhí)行機構貫徹由G20峰會通過的決議,并應建立相應的問責機制。
  (3)長期目標:隨著世界權力的轉移和國際體系的轉型,聯(lián)合國的改革必將獲得進展。以大國協(xié)調為基礎的聯(lián)合國是最具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全球治理機制,因此未來的G20應該置于聯(lián)合國之下,與安全理事會并列成為聯(lián)合國的經濟安全理事會。這樣,G20可以有效地解決其合法性問題,并且可以刺激安全理事會的改革。在條件成熟時,兩個安理會甚至可以合并。作為G20峰會這一非正式會晤機制的延續(xù),應建立經濟安全理事會、理事國首腦非正式會晤機制,充分發(fā)揮非正式會晤在解決全球性問題上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三、G20角色轉型的重要一環(huán):法國戛納峰會前景展望
  
  2011年11月,法國將在戛納舉辦G20峰會。戛納峰會將是實現(xiàn)G20角色轉型短期目標的重 要一環(huán)。
  
  (一)對于法國提出的戛納峰會三大議題的評估
  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將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穩(wěn)定原材料價格、通過G20機制推進全球治理作為法國擔任G20主席國期間的三大議題。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是其首要任務。根據(jù)公開的信息來看,法國所主張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主要包括匯率改革和以SDR取代美元兩項內容。匯率改革主要是針對人民幣,而關于SDR的設想則主要是針對改變美元的霸權地位。
  薩科齊提出的三大議題可謂雄心勃勃:首先,薩科齊將G20主席國地位視為通向2012年大選的跳板,他希望能夠獲得總統(tǒng)連任;其次是鞏固歐洲和法國作為全球主要行為體的地位;再次,為歐元在新的國際貨幣體系中贏得一席之地。在當前國際力量對比中,歐洲和法國屬于失勢集團。在歐洲國家看來,中國只把美國作為平起平坐的伙伴。因此對于薩科齊來說,即使僅是征得美國和中國的同意坐下來討論貨幣問題,就可以認為已經取得勝利。他的目的就是將G20變?yōu)橐粋討論貨幣問題的論壇,并保證歐洲和法國不被孤立。他將因此而贏得政治資本,提高其在2012年獲勝的籌碼,并將對其威脅最大的競爭者――現(xiàn)任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置于不利境地?梢钥闯,薩科齊為戛納峰會所設定的目標牽涉了太多的國內政治因素和個人野心。只追求議題表面的宏大對于G20角色轉型的進展可能并沒有好處。法國人承認關于全球治理的改革不可能在一年內完成。
  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為獲得在G20峰會上的更多支持,提出以G20推進全球治理改革的議題,希望通過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改革贏得印度、巴西等國家的支持。在2010年12月訪問印度時,薩科齊發(fā)布聲明支持印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事實上,即使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支持印度,印度也不可能立即成為常任理事國。全球權力轉移還處于經濟權力轉移的階段,政治權力的轉移還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滯后期。
  
  (二)G20戛納峰會應確定明確而有限的目標
  對于法國G20峰會來說,有限而明確的目標是會議取得成功的關鍵。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世界經濟平衡、多哈回合談判、國際金融機制的進一步改革、G20的機制化建設等方面如果能夠取得幾項實際成果,或者取得階段性進展,都將是巨大的成功。而像聯(lián)合國安理會改革這樣不切實際的目標,則幾乎沒有希望取得成果,所以不應浪費精力。
  2011年1月24日,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發(fā)布了他作為G20領導人的世界金融改革計劃,提出可能要通過修改IMF章程的方式以擴大其在國際金融領域的作用。另外,他還要推動世界貨幣體系的改革,研究農產品市場改革問題,研究設立G20常設秘書處、世界環(huán)境機構和農業(yè)組織改革的計劃,并希望推出國際金融交易稅。與去年8月提出的目標相比,該議題更加具體。不過,峰會的議題并不是由東道國決定的,戛納峰會的最終議題將取決于成員國之間的溝通和峰會召開前世界經濟所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
  
  (三)中美等國家的態(tài)度將決定G20峰會能否成功
  G20峰會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對議題的合理設置,更要取決于國際體系的主導國家美國和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大國的態(tài)度與行動。薩科齊在今年1月上旬訪美期間向奧巴馬總統(tǒng)提出“國際貨幣體系必須改革,美元不應再作為唯一儲備貨幣”,奧巴馬對此沒有回應。而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最近訪美期間與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發(fā)表的聯(lián)合聲明中,雖然沒有明確提出要改革國際貨幣體系,但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穩(wěn)定美元匯率、將人民幣逐漸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等方面卻都做出了相互承諾。此外,兩國特別針對G20宣布,雙方支持G20在國際經濟和金融事務中發(fā)揮更大作用,并承諾加強溝通協(xié)調,落實G20峰會承諾,推動戛納峰會取得積極成果。
  有國外學者認為,胡錦濤主席訪美之后,人民幣必須加快升值的步伐,否則中美之間還會產生更多的不和諧因素;粮褚舱J為,今年中國會對人民幣采取行動,加快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這表明,中美兩國有意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方面取得進展。
  原材料價格穩(wěn)定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之間具有密切聯(lián)系。因為國際大宗商品主要是以美元計價,美元不穩(wěn),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就不會穩(wěn)定。中國等新興大國和歐洲國家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并不是要推翻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各國都十分清楚,目前沒有一種國際貨幣可以取代美元的地位。如果美元出現(xiàn)問題,自身也在所難逃,因此各國只是希望對美元形成一定的制約。
  
  四、結語
  
  G20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內大國對話機制的特點,意味著中國可以將其作為實現(xiàn)和平發(fā)展戰(zhàn)略的平臺。但G20的轉型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在此過程中,成員國之間的相互妥協(xié)是非常必要的。對中國而言,一些通過相互妥協(xié)而確立的國際機制還可能發(fā)揮“倒逼”?功能,有力地促進國內經濟結構的調整。
  中國應該充分利用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等雙邊機制,在匯率形成機制改革、IMF改革等問題上事先與美國進行雙邊協(xié)商;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和以SDR取代美元霸權地位的問題上與歐洲積極溝通。
  著眼于中國在全球經濟影響力的擴大,人民幣應該盡早成為SDR的組成部分。盡管人民幣非完全可兌換貨幣,但世界市場對人民幣的強勁需求可以彌補其可兌換性不足的問題。當前,對中國來說更為現(xiàn)實的選擇是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設立常設秘書處對于G20的角色轉型是有利的,中國應支持法國設立G20常設秘書處的想法,但要強調新興大國的代表性。G20作為一個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應尊重聯(lián)合國的地位,對于安理會改革等條件并不成熟的政治性議題不應過多涉及。
  最后,鑒于G8仍與G20并行存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應進一步壯大。“金磚國家”應成為促進中國與新興大國協(xié)同合作的平臺,成為其自身與亞非拉發(fā)展中國家合作的平臺,還應成為G20中的新興大國代表發(fā)展中國家與G20中的發(fā)達國家進行對話的橋梁。
  
  

相關熱詞搜索:二十 法國 峰會 二十國集團的角色轉型與法國戛納峰會展望 二十國集團戛納峰會宣言 二十國集團正處角色轉型期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