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旅游的散文

發(fā)布時間:2017-02-10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關于旅游的散文篇一:有關旅游的文章

靈動西湖

自古便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之說,蘇州以園林而稱奇,而杭州則以西湖而聞名。 西湖若與太湖相比算得上玲瓏了,但它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城,重重環(huán)抱之下去也顯得嬌美,江南的空氣異常潮熱,而我去顧不得許多,因為展現在我面前的是我從未見過的靈動的美——一湖瓊漿借著軟風,緩緩蕩出清波,夾岸碧柳將瀑布般的綠枝垂到腳尖,垂入水中逗起千層漣漪,遠遠近近的山也因水而溫柔起來,在天空勾勒出美妙的弧線······我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徹底征服了,自由的心瞬間被釋放,靈魂也超然了。

走在蘇堤上,看葉葉小舟融于景中,卻突見根根繡針刺入緞面般的湖水中,身心仿佛又回到了杭州,還叫臨安的時候似見美人蹙眉輕嘆,倚欄拭淚,思自心起,出口就吟出了西湖的絕美。

若能在西湖這般朦朧雨色中手捧一本宋詞,便此行無憾了。頓時思緒萬千竟忘了眼前所見一味的鉆入江南古夢中去了直到雨漸大時,才忙忙撐起傘,細看景至。

一向只知江南的溫柔,卻不知江南的雨也如此錦連似天女拋下的繡簾如厚密卻蟬翼般輕透的阮煙羅的質地。而雨絲打到荷葉上也換了形狀——沒有細柔絲線的質感卻有了瓊脂亂撒的潤澤。而那本就淡雅的芙蓉,經雨水沖刷后愈發(fā)清秀可人了。

“總有一個地方讓人忘記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如果你去了西湖,就會相信的確有這樣一個地方值得你去體味。

關于旅游的散文篇二:一篇關于旅行的文章

旅行好文章

同學,別再跟我說你要去旅行了

【寫在前面的話】

這是我暫停旅行的投名狀。十一騎行了五百多公里,一路上看了很多聽了很多想了很多,回來之后揉搓了一個禮拜,沒學習,寫出幾篇東西來,給自己看看,給大家看看。這是第一篇,或許會被人罵死,或許也有人表揚,我不在乎,只是想表明自己的一個態(tài)度,一個在信仰缺失的時代如何保持自己應該有的夢想的態(tài)度,如何在上帝已死的巨大命題下遇見未知的自己的態(tài)度。我們需要通過自己內心的修行來歷練,來成長。辛涅科爾說過:對于宇宙來說我微不足道,但對于自己來說,我就是整個宇宙。所以,修持本心,保持本我的清明,盡量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中沉下來。就夠了。

【正文】

生活在這個時代,你要是說你不夢想著旅行都不好意思出去跟人打招呼....

那么我們,從什么時候開始,空虛到竟然把旅行當做了夢想?

打開人人,滿屏都是幾個字:我要旅行!赤裸裸明晃晃,刺的我眼睛睜不開的疼。

不可否認,旅行的確很被向往,它對一個人意義無窮。想起被無數人奉為旅行至理名言的幾句勵志語,摘抄如下,與君共勉:

1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會以為,這就是世界。

2有些事你現在不做,就永遠不會去做了。

3旅行的意義不在于你遇到多少人,見到多少未知的風景,而是在某個瞬間突然的認識了自己……

4一個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5要么讀書,要么旅行,靈魂和身體,一定要有一個在路上。

我當然不會蠢到去覺得這些話有什么問題,。勵志嘛,在這個年頭,又不是多值錢的事情。芙蓉姐姐搖身一變,給大家勵了志;林丹拿了個大滿貫,大家覺得很亢奮;莫言靜悄悄,也終于圓了中國人一個情節(jié).....

更何況旅行呢?

于是,所謂的旅行,被很多人“實現”,拿起單反背包和一個說走就走的假期,帶著父母的工

資,開始了自己的所謂的修行。

再于是,我們看到了祖國大江南北客房爆滿;我們看到長城上面“用我們的血肉筑成一座新的長城”;我們看到華山黃山廬山游客上的去下不來.....

呵呵!身體不好的,早都掛了,果然是修行。

記得高中時老伏曾經講過:旅游業(yè)的興起是因為經濟的發(fā)展,人們逐漸不滿足于當下所處的環(huán)境,有了一種外出探尋的渴望,隨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產業(yè)。由此,我是不是

關于旅游的散文

可以說:旅游這種行為的產生,就是因為人們錢太多燒的?

請注意,我在這里說的是旅游而不是旅行。你如果非要較真說你想要的是旅行而不是旅游,那么我只好請你接著往下看了。

很多人幾乎都為自己的行走足跡建立了一個專門的相冊,不管是隱秘的還是公開的;這些人中,幾乎每一個人的相冊里面都有幾張關于美食的;同理,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張在某個著名景點之前的合照,然后擺個喜氣洋洋的POSE,向世人宣布:哥來過!

我當然不會去拿這些個意境跟悟空當年撒泡尿寫上“到此一游”去做對比,因為悟空兄是為了跑出去看看這個世界才撒尿的,而我們,是為了撒泡尿才跑出去的,沒法比較。(請原諒我的粗俗,但是真心覺得只能這么比較了)

再于是,每逢節(jié)假日,我就很有興趣地打開人人,看著人們用相同的套路噴射出不同顏色不同溫度不同時差不同海拔的液體,僅僅是為了證明自己曾經來過這里?墒牵蠹彝艘稽c,存在感是一種很有對比度的東西,證明自己存在的方式不是像動物園中小猴子引起老猴子的注意才是存在,猴子需要的是引起飼養(yǎng)員的注意,這才叫存在。

興盡所至,給大家舉個我知道的很多人出去旅游的步驟:

1首先打電話給家人。媽,假期了,我要粗去玩嘛,blablabla,通過各種能讓靈魂在路上的語錄順利拿到錢。

2訂飛機票,最差也是火車票。

3網上找攻略,找美食

4機場候機,順便嘟著嘴拍張照片上傳:哎呀,等飛機什么的最無聊了,XX之行,我好期待哦。

5下飛機,找人接機,拍張照片:哎呀,XX來接我了,好開心。

6直奔賓館,拍張照片上傳:這個賓館沒有空調唉,討厭死了,不過,為了美食,就湊合一下吧。

7.吃飯前把食物拍下來上傳。

8。第二天直奔所謂的著名景點去,拍張照片上傳,順便抱怨下人很多天很熱,大姨媽錯亂心情很煩躁云云

9收拾收拾行李,抱怨下假期不夠用啊,沒玩夠啊,blablabla。

10回家回學校,整理照片,上傳。

不知道這些步驟有沒有引起大家共鳴,反正我想說的是這絕對不是個人杜撰,而是當今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理解的所謂旅行的價值觀。我個人的理解就是:通過沒本事的手段來一段沒本事的坐飛機行程,來證明自己已經有足夠的本事花著父母的錢酣暢揮灑青春,實現自己自私的夢想了。

很多人都希圖在旅行中尋求到意義,而就像周國平先生說的:“一切的意義都寓于過程。然而,現代文明是急功近利的文明,只求結果,藐視過程。”(《守望的距離》)大家捫心自問,你因為旅行,獲得了什么?真正獲得了什么?

我覺得很少有人能真正回答出這個問題來,每個人都陷入了一個怪圈,平時忙著攢錢,攢夠了錢就去旅行,然后在嘈雜聲中,在擁擠的人群中花完了時間和金錢,回到自己無比鄙視的工作崗位上繼續(xù)攢錢,以便開始下一次的“旅行”....

不,這不是旅行。 我們不遠萬里去了一座城市,卻只是拍了幾張照片回來,沒有用心去感受那座城市所帶給我們的氛圍,用心去聆聽這個城市的聲音...雖然中國的城市每座基本都相同,但每個城市所包含的自己獨有的精神和沉淀是不同的!哆t到的間隔年》里有這么一句話:”一個人不可怕,怕的是迷失。孤單可以習慣,空虛不能習慣,可以兩手空空回家,但不能帶著空虛的靈魂!爆F在我貌似能理解這空虛的含義了,當你背著沉甸甸的背包準備出游時,或許你的內心依然空虛。當你踏出腳步的那一刻,你只填補了心里的一半,而另一半需要你自己來填補,那就是釋放心中的所有情緒,帶著一顆你真正想去做事的心,然后努力去做。

我特別佩服的一位行者跟我說:金錢決定旅行的長度,眼界決定旅行的寬度,心靈決定旅行的深度。

《最好的時光在路上》寫道: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旅行,能讓你遇到那個更好的自己。我認為,有深度,才是真正的旅行。

我一直不能理解一個現象,大外有座后山,綠化不錯,景色也不錯,登上山頂,可以遠眺大海,俯瞰大外,景色真的很好,但是周圍那些叫囂著要去環(huán)游世界的孩子們,竟然連一百米之隔的地方都沒去過!

可笑?可憐!

還有人找借口說旅行沒時間沒錢。其實又是那句老掉牙的話:真正的旅行,或許真的是帶著

一顆心上路,不必在乎目的地,不必在乎有沒同伴,不必在乎有沒有相機,或許還可以不必在乎有足夠的錢,只要你的一顆心,只要你去做,你敢做,你絕對可以領略到世界上最好的風景,最最讓自己刻苦銘心的經歷。

同學,別再好高騖遠了,別再等待假期了,別再跟我說,你要去旅行了。我真的不明白,一個連自己身邊美都發(fā)現不了的人,通過旅行,能收獲什么?

同學,你為什么要把距離跟旅行對立起來?為什么要把時間跟旅行對立起來?為什么要把金錢跟旅行對立起來?

同學,別再跟我說你要去旅行了,你不一定要找個大海春暖花開。不一定要找個農場喂馬劈柴。在平時,如果你吃一個玉米豬肉餛飩都很開心,能夠領略它的味道,那餛飩就是你的另一個世界。在周末,如果你和朋友一起能放松自己,感受另一種不同生活,那你大概已經周游宇宙,不必依憑什么了。

旅行,從來不是夢想,只有你空虛如游魂,才會拿它做標榜。

同學,別再跟我說你要去旅行了,一個人心有多大,他就能走多遠,如果你自己都走不出你的心,坐上飛機又能飛多遠呢?

---- 鄭同輝

關于旅游的散文篇三:散文——一個人的旅行

一個人的旅行

我相信,一個人的信念也需要傳道,像唐僧的西行,像紅軍的長征。其過程也許是艱辛的,其意義卻是遠大的。

一個人看熟悉的田野,看河,看凌亂的街,以及那些哪里都相似的快要衰敗的建筑和他們零落的雜物堆。在感官之外,也許你能聞到其潛在的另一種氣息。人之所以愛物,也無非是能聞到這種潛在的氣息,竟與自己的氣質相投。

你以為一個人的旅行會比較乏味,其實正好相反,一個人的旅行才最豐富,因為,你的注意力不會被限定在吃,限定在家長里短,限定在關心自己,而是你這時才是屬于世界的,屬于宇宙的,宇宙和世界也是屬于你的,你忽然博大了,忽然寬廣了,忽然變得純粹了,你開始關心人類,關心動物和植物,以及關心那些一瞬而過的夢想和堅持。

我實際上是極不愛旅行的。

我以為風物大抵如此,山上的松和平地的松又能有什么大不同;清泉里的蝌蚪,跟一洼濁水中的,后來又有何異樣。

窮游,所得必定甚少。所以,看到有人歡天喜地地出去旅游,其實每次,我都很想問問他們,其精神是否也做好了準備。人的前行,看風景,雖然不是說每次都帶著這樣濃重的目的,但是,我以為,至少也當是為了重塑自己的精神。

行走否?定立否?這其實也是并不矛盾的。人就是千萬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自大者,一方面他們似乎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然后總

是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實際上,他們確無承受變故、煉獄的本事。

但是,真的經事者,又必然是要多行的,不能對到處相似的人間投去一絲不屑。因為他們雖然悟性較高,能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似乎天賦異稟,很自然地掌握了時間萬物變化的規(guī)律,菩提樹下的禪悟固然重要,走出去,布道、體驗有何嘗不重要。

革命家和理論家其實必須得是合一的。

一個革命家,倘使沒有成熟的理論,大概是革命不下去的,或者我們竟可以說,他是沒辦法把我革命的行舵的。

理論家,必要是有革命者的行動力,他的理論也才有意義。我覺得,一切的理論,倘使對現實生活沒有切實的推動力,其本身的價值就要遜色很多。

春夏秋冬,其幻無常。八方河山,其物多樣。無論你在哪里,你要知道你在哪里,你要知道你還將前進。

相關熱詞搜索:散文 旅游 旅游散文隨筆 名家旅游散文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