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構建軍事外宣平臺 知己知彼軍事案例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fā)展,軍事國防力量不斷增強,中國崛起引起世界矚目。如何在國際舞臺上展示良好的國家及軍隊形象已提上了日程。      “中國崛起”與“境外媒體關注”
  
  中國崛起尤其是在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機中的出色表現(xiàn),讓全球媒體集體“向東看”,軍事力量、軍隊建設無疑是外界關注的重中之重。
  
  一、關注重點
  通過對海外輿情的長期監(jiān)控,我們發(fā)現(xiàn)境外媒體對中國軍隊發(fā)展狀況的關注重點大體有6個方面:
  第一,軍事戰(zhàn)略。海外智庫及媒體喜歡研究中國的軍事戰(zhàn)略,以期預測我國未來的軍事政策走向。
  俄羅斯《報紙報》2010年2月引述英國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一篇名為《2010年軍事力量對比》的報告稱,中美采取兩種模式來打造武裝力量。美國模式是國家領導層重新考慮戰(zhàn)略重點,逐漸壓縮武器產量,把重心放在“網絡戰(zhàn)”和“非對稱戰(zhàn)”上;中國則在軍事領域繼續(xù)加大投入。
  第二,軍隊高層人事變動。海外媒體十分關注軍隊智囊、高層人員調動。
  臺灣《新新聞》2010年3月第一期發(fā)表文章《大陸智庫影響政策制定》,詳細介紹了大陸研究臺灣問題的高級智囊,從學術觀點到影響高層的力度再到個人愛好無一不進行了描述。作者試圖通過研究大陸高參為臺灣決策層提供資訊情報,以準確預測大陸對臺政策走向。
  2009年我軍高級將領大幅人事調動引起了境外媒體的關注,香港報刊注意到,今年晉升的大軍區(qū)副職以上高級將領相對較年輕,并且調整的職位和交流形式都有所突破,折射中央軍委今后選拔高級將領的趨勢、思路與標準。
  第三,軍隊反腐問題。海外媒體關注軍內肅貪方式及軍隊高官及子女腐敗問題。
  對于中國軍隊的反腐舉措,外媒大加贊賞,如2009年中央軍委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軍隊高中級干部作風建設的意見》,引起了海內外熱議。如美國《華爾街日報》就刊文稱,中國對軍隊中的“奢侈和享樂主義”采取了“零容忍”。這必將遏制軍隊的貪腐之風。
  第四,軍費問題和軍隊改革。2010年我國的國防預算增幅下降為7.5%,這是近20年來首次不到兩位數(shù)。西方驚訝中國軍費增幅下降,紛紛猜疑中國軍費的真實性。
  對于軍隊改革方面,路透社做了猜測,它引用知情人士的話說:“中國或將在2-3年內裁軍70萬,軍方將增加海軍和空軍人數(shù),減少陸軍人數(shù),同時增加其他兵種人數(shù),此舉是為了對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軍隊進行現(xiàn)代化!
  第五,軍事外交。外媒關注中國與西方大國高層互訪和海外行動。
  近年來,中國軍方高層出訪了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并與美國、德國、越南等國開展了10余場防務磋商,外媒稱“中國與周邊國家近年在領土和海洋爭端增多,通過軍事外交的方式,可起到穩(wěn)定與鄰國關系的作用”。
  2008年中國首次派軍趕赴索馬里海域護航最受關注。美國《紐約時報》稱,“這是中國軍艦首次在太平洋以外的海域積極部署”。英媒則猜測中國派軍艦護航索馬里有著政治、外交和軍事考量。
  第六,先進武器。外媒最感興趣的就是中國航母的建造、核武器問題以及電子對抗系統(tǒng)、信息戰(zhàn)等。
  以航母為例,外界一直猜測中國在秘密建造航空母艦,它們推測航母的數(shù)量、載機數(shù)、建造中遇到的瓶頸。
  
  二、報道手段
  第一,固定專欄。如香港《廣角鏡》設有軍事專欄“軍事特寫”,其中“軍情縱覽”欄目,文章每期固定,節(jié)選國內外軍事動態(tài)短文15篇左右,反映中國大陸軍事的略占一半分量,加上臺灣方面,占一半以上分量。
  香港《鏡報月刊》的專門欄目“軍事脈搏”,每期固定刊登兩三篇文章,其中有固定集錦文章欄目叫“現(xiàn)代武器日新月異”。
  上述兩本雜志軍事文章信息來源主要有:專欄文章是該刊自己編寫,節(jié)選文章主要來自英語國家,如美國《華盛頓郵報》、《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英國《先驅報》、《簡氏防務周刊》。
  第二,推出“中國特刊”。由于越來越多的受眾希望從媒體上了解中國,西方主流媒體紛紛以封面文章、特別策劃、系列報道等名目,推出各種有關軍事問題的“中國特刊”。
  外界對中國軍隊及國防的關注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一方面,中國崛起,“中國模式”受到熱議,一些專家和媒體慢慢開始摘掉“有色眼鏡”,同時我國開始注重提高國際傳播能力,積極實行“大外宣”戰(zhàn)略,這都為我軍塑造良好形象提供了機遇;另一方面,“西強我弱”的國際傳播格局,短期內難改變,如何同實力強大的歐美媒體搶奪世界輿論主導權,是我們要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
  
  “二元對立”與“被妖魔化”
  
  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等西方媒體在報道中國軍隊及其他問題時,常堅持三個“二元對立”原則,即“美國或西方與中國”的二元對立、政府與個人的二元對立和“我們”與“他們”的二元對立。在具體傳播實踐中最常見的如“美國和西方是民主,中國是集權主義或者權威主義”,“美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國軍隊意在對外擴張”。
  歐美媒體對中國軍隊的片面報道使西方受眾形成了對中國的“刻板印象”。而偏見主要集中在“軍力增長”和“透明度”問題上。
  這種“偏見”直接影響了中國的國際形象,2009年2月由英國BBC贊助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全球訪問的21個國家共1.35萬人中,對中國印象正面的人占39%,較前一年減少六個百分點,對中國印象負面的有四成。
  
  “三方信源”與“全方位外宣平臺”
  
  目前我國的媒體數(shù)量、對外傳播質量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都處于弱勢地位。這使得我軍的國際傳播力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都被弱化了。要改變這一狀況,以下幾點值得決策層關注:
  第一,不斷提高軍事外宣透明度。由于軍事問題的特殊性和敏感性,我們對軍事外宣常存在一定的誤區(qū),認為外宣“無關緊要”、“容易泄密”,但事實上遮遮掩掩易引起外界猜測,對展示良好的國家形象無益。中國軍事外宣的透明度,歸根結底是由實力決定的。在國家綜合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較弱的情況下,公開的軍事資料和聲明往往會側重于“務虛”,多講空話和籠統(tǒng)的概念,讓對手難以摸清虛實。隨著實力的增強,中國在國防問題上的透明度逐步提升也勢在必然。
  第二,實話實說、有話快說,搶占輿論制高點。在傳播實踐中,我國媒體常處于被動狀態(tài),易被西方“牽著鼻子走”,往往是歐美媒體炮制一個議題,在特定框架內歪曲報道中國軍事發(fā)展狀況,我們再通過官媒應戰(zhàn)。針對這一情況,一方面我們也要學會定期進行“議題設置”,另一方面在一些突發(fā)性問題上要及時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并通過各媒體聯(lián)動和集納式報道手段引導世界輿論。
  第三,構筑全方位外宣平臺。一個國家要想在國際上掌握話語權需要三方的努力:官員、學者、媒體。我軍應不斷完善新聞發(fā)言人制度,建立應急發(fā)聲機制;由于國外受眾長期受西方新聞理念影響,往往對“官方信源”充滿敵意,而更看重“學者信源”,所以軍隊外宣機構應與各學科專家建立密切聯(lián)系,構筑強大的“智囊團隊”;就媒體而言,除加強軍隊媒體自身外宣實力外,要積極與官方媒體及時溝通,海外華文媒體也是一支重要的輿論力量,軍事外宣機構可以利用這一平臺,切實提高對外傳播能力。

相關熱詞搜索:知己知彼 構建 軍事 知己知彼 構建軍事外宣平臺 知己知彼 借助平臺知己知彼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