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產(chǎn)地加工規(guī)范化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19-08-26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關鍵詞:中藥產(chǎn)地加工;中藥材生產(chǎn)質量管理規(guī)范;綜述
  中圖分類號:R28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2)02-0106-04
  中藥產(chǎn)地加工是指藥材采收后進行挑選、沖洗、粗切、浸漂、蒸煮、發(fā)汗、熏烤、干燥等初步加工過程。藥材采收后會發(fā)生細胞縮水、破裂、變性、酶解、后熟、干燥等變化,通過產(chǎn)地加工不但可以除去雜質和非藥用部位,還可以殺青滅活、減毒、干燥,提高藥材質量,利于包裝、運輸、儲存等。在我國常用的中藥材中,需要進行初加工者約占70%。目前,由初加工環(huán)節(jié)引發(fā)中藥飲片質量問題屢見不鮮[1]。因此,中藥材的質量高低,除了受到其品種、產(chǎn)地、采收季節(jié)等因素的影響外,與產(chǎn)地加工方法是否適當也有很大的關系,開展中藥產(chǎn)地加工規(guī)范化的研究是保障中藥質量的源頭環(huán)節(jié)。為了總結經(jīng)驗,促進《中藥材生產(chǎn)質量管理規(guī)范》(GAP)的深入推廣實施,筆者對近10年來國內有關中藥產(chǎn)地加工方面的研究文獻進行了綜述。
  1 加工方法對藥材質量的影響
  1.1 揀、洗
  揀、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雜質和非藥用部位。傳統(tǒng)的加工方法有挑選、沖洗、去皮、去蘆頭、去須根等。研究發(fā)現(xiàn),桔梗的須根、外皮及蘆頭中的桔梗皂苷D含量均明顯高于主根,浙貝母的生物堿含量以鱗葉外皮、花蕾為最高,芍藥屬植物中芍藥苷含量大部分集中在根皮,傳統(tǒng)的去皮加工并不合理[2]。又如“刮丹皮”的產(chǎn)地加工方法是“抽筋刮皮”,即趁鮮刮掉外表皮,抽出木質部。實驗表明,木質心有效成分含量低,抽去木質部利于提高牡丹皮質量,減少干燥時間,但牡丹根外表皮是醇溶性浸出物和丹皮酚含量最高的部位,刮去外表皮,則降低了牡丹皮質量。傳統(tǒng)經(jīng)驗認為丹參采收“忌水洗”,如果丹參采收后立即水洗并趁鮮切制,不僅費水費時、流失水溶性色素等成分,而且由于含水多,鮮切斷面呈鐵銹色,干燥后呈黑紫色。研究表明,丹參采集后,先晾曬使其失水20%~30%,堆積發(fā)汗,風干至失水40%~50%,剪掉根頭、殘莖,過篩,風選,切厚片,80 ℃烘干或風干,可避免水洗造成的成分流失,飲片外觀紫紅色,原兒茶醛含量高[3]。
  1.2 硫磺熏蒸
  中藥材生產(chǎn)加工時,有的品種因難以干燥而變質,有的收獲時遇陰雨天氣而大量腐爛。采用硫黃熏蒸中藥材有很好的防腐爛、促干燥作用,并具漂白作用,使成品色澤美觀,但長時間的硫磺熏制會影響藥材的性、味。硫熏后多呈咸、澀、酸味,藥材自身的香氣和味道減弱,有的質地呈皺縮干枯狀,且其殘留的二氧化硫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
  湖北貝母的藥用部位是鱗莖,其鮮品不易干燥,失水緩慢,遇高溫時,所含淀粉糊化,部分變成黃色或棕色“油子”,成品外觀欠佳。用硫熏后干燥,則鱗莖表面光潔、斷面雪白,但具硫臭,味咸、澀;瘜W分析表明其總生物堿含量略有降低,皂苷含量下降明顯,并含二氧化硫[4]。白芷為根類藥材,富含淀粉,在采收后的干燥過程中常常發(fā)生腐爛,嚴重時腐爛率達30%以上,甚至全部腐爛。因此,產(chǎn)區(qū)廣泛采用硫熏防爛技術。但有報道,硫熏后的白芷香豆素類總含量下降了60%左右[5-6]。張氏等[7]測定結果表明,在白芷被熏透前的9 h,隨著硫熏時間的延長,香豆素類含量急劇下降;硫熏9 h后,香豆素類含量下降了73.5%,其中,氧化前胡素下降了91%,歐前胡素下降了56.3%,異歐前胡素下降了30.7%。
  款冬花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yo farfara L.)的干燥花蕾。長期以來,產(chǎn)地加工均采取無煙炭火直接炕干法,每年因霉變、腐爛而造成的損失高達15%,成品優(yōu)質率不足20%。為此,張氏等[8]分別采取直接硫熏、水洗硫熏、蒸透、水洗等方法處理,然后進行炕干、陰干、曬干和堆放試驗。結果表明,鮮冬花直接用硫磺熏無腐爛、霉變現(xiàn)象,成品優(yōu)質率提高到100%。但硫熏干燥對款冬花有效成分有無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金銀花產(chǎn)地加工普遍采用硫熏法。硫熏后曬干的成品顏色美麗而穩(wěn)定,但金銀花的特殊清香氣減弱,并帶硫臭,其味澀、咸、微酸;曝曬至干的成品具濃郁的特殊清香,味淡、微苦,但顏色逐漸變晦暗。熊氏等[9]對金銀花不同干燥品的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指紋圖譜研究發(fā)現(xiàn),硫熏法加工的樣品色譜圖較其他幾種干燥方法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色譜峰,提示硫熏法可能會導致金銀花樣品中成分的改變。
  1.3 滅活
  對于植物來源的中藥材,采收后如果不及時干燥,在適當?shù)臏囟群蜐穸葪l件下,其中的化學成分可能發(fā)生酶解等變化;含黏液質、淀粉或糖分多的藥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而采取蒸、煮或燙等處理,可以殺死植物細胞、使酶滅活、殺死微生物和害蟲,加快藥材的干燥和提高質量。
  宋氏等[10]以新鮮黃芩為材料,分別采用冷浸法、蒸法和煮法3種方法加工,并用HPLC測定其有效成分含量。結果表明,冷浸法因沒有破壞酶的活性,在干燥的過程中苷類被水解氧化,黃芩苷含量下降,所得切片表面有明顯的綠色斑點;蒸法和煮法既可以軟化切片,又可以破壞酶的活性。建議煮法以等體積水、加熱10 min,蒸法時間為20 min,干燥溫度以80 ℃為宜。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其主要有效成分綠原酸的分子結構中具鄰位酚羥基,易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縮合成高分子有色物質。升高溫度使多酚氧化酶快速變性,可保護綠原酸;但綠原酸自身的熱穩(wěn)定性較差,溫度過高也會分解損失。熊氏等[9]報道,采用殺青烘干技術可使鮮金銀花在短時間內快速升溫,多酚氧化酶迅速失活,成品中綠原酸含量較高。趙氏等[11]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對梔子化學成分的影響,發(fā)現(xiàn)采取蒸后干燥和微波干燥對梔子苷的保存效果較好,其含量比100 ℃直接烘干品高,可能與這兩種加工方法的殺酶保苷作用有關。
  天麻為蘭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塊莖。通常是采挖后立即洗凈,蒸透,敞開低溫干燥。袁氏等[12]探討了天麻加工炮制過程中天麻素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將新鮮天麻樣品切碎,分別以冷凍干燥、煮制、蒸制和烘烤等方法進行加工處理,用HPLC測定含量。結果表明,新鮮和凍干天麻中的天麻素含量極低,經(jīng)炮制加工后,天麻素的含量顯著增加。煮制法和蒸制法能顯著提高天麻素的含量,115 ℃蒸制1 h樣品的天麻素含量是鮮天麻含量的6倍?梢哉J為,天麻藥材中的天麻素主要是在采收后的初加工過程中由前體化合物對羥基苯甲醇葡萄糖苷發(fā)生降解反應形成的。

相關熱詞搜索:研究進展 規(guī)范化 產(chǎn)地 中藥 加工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