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散文
發(fā)布時間:2017-02-04 來源: 散文精選 點擊:
印象散文篇一:學者散文印象
夫子自道秀才文章
———學者散文印象
“文章者,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自司文者將文學分為小說、詩歌、戲劇、散文四體,就如同元世祖忽必烈率蒙古騎兵馬踏長城入主中原后將國人分為蒙古、色目、北人、南人四等一樣,文學被人為地劃分出了三六九等。明末清初始畏首縮腳步入社會為世人逐漸接受的小說,農民起義般搖身成為高居廟堂之上乘肥衣輕的新貴尊寵,上升為文學之“顯學”,大有雄文一出天下呼,一章欽點走江湖的壯觀場面;詩歌以其正統的皇親貴胄出身,世代為文人雅士之“儒冠”,也前有八十年代十億文人九億詩,后有“知識分子寫作”與“民間寫作”的互翻衛(wèi)生球眼珠,不時掀起波瀾,如因與李唐皇族同姓而尊寵為國教的道教,于一朝一代萬眾矚目揚顯一時;戲劇作為以人物和事件為主干的文學樣式,由于與媒體的聯姻,由十字街頭走進千家萬戶,牽動無數人含嗔隱悲、載沉載浮的目光。只有散文,四十年來如家道中落由小姐淪為侍奉縉紳的丫頭,被冷落一旁,視為可有可無,人人可拈而為之一蹴而就的雕蟲小技,文學的副產品,副刊中的副刊,在報角旮旯處對隅而泣。
其實,若從血根上尋起,世上最早誕生的文體是散文。與詩歌同,也有著高貴的血統。言為心聲,正如我們今天用三四流的語言講演,用五六流的散文談話一樣,昔者古人的思考、交流、對話就是中國散文的濫觴。先秦諸子援筆著述,用宏文抒其志遠,中國最早的散文就誕生了。其起始就站在群山之巔,汪洋恣肆,縱橫捭闔,其源頭活水洋溢著旺盛的生命力。秦漢以降,中國散文進入極盛期,秦漢風骨歷為世人稱道,單一部《史記》足可傲視百代余韻流長。魏晉六朝,散文在士的“嘯”聲中自由而高蹈,呈現生命元氣的酣暢淋漓,另一方面也纏進偶四駢六的纖足中去,成為精雕細琢的藝品。至唐代而蔚為大觀,如長江之水千曲百回之后蓄勢而發(fā),飛流直下,一瀉千里,一洗六朝秾麗脂粉之氣。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使技術時代有宋王朝的散文演變成一唱三嘆的十字街頭平民的淺吟低唱。明清美品則每況愈下,已無氣象萬千之遼闊恢宏,而成為美人頭飾,案頭清供,成為世人把玩欣賞的形而下之器,柔媚無骨的小擺設。新文化運動的狂風暴雨開啟了中華散文的新紀元,在白話文取文言文而代之之后,白話散文成為與小說、詩歌并駕齊驅的比秀玉枝。諸大師的深耕細犁、廣種薄收,使魯迅的犀利老辣,周作人的平淡、厚實與苦澀,林語堂“兩腳踏東西文化,一心評宇宙文章”的豐富與悠閑,胡適之的淵博、典雅,梁實秋的幽默、清楚,徐志摩的“濃得化不開“,朱自清的樸素、腴厚,何其芳的嫵媚、精致,使20世紀初再現先秦諸子的元氣淋漓、多元多姿、血脈賁張、激蕩充盈,造就了一個既可以與古代散文相媲美又可為后世典范的散文繁榮期,使“散文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之上”。之后,散文之脈在時光中不緊不迫地跳動著,當時光之輦行至九十年代初時,身材瘦削單薄、流了多年青湯鼻涕的“家中小妹”在疏忽中出落得亭亭玉立,光彩照人,顧盼生姿,逗引得整條街上鄰家阿郎都側目而視,心旌搖蕩,成為熱目的中心,毒視的焦點。中國現代散文可以說在整體上呈現了兩頭高(“五四”至二三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中間低的馬鞍形狀。
八十年代后散文的極大繁榮是散文文體的自身特質與當下社會的社會需求互動共振的結果。世界各民族的散文都發(fā)端于史傳散文和哲理散文,與一個民族的思維模式及文化性格的形成大體同步。在近代,則成為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先驅們用以引導人類走向現代化的載體。散文的文化本體性,與歷史哲學相綰結化合的思辯性,在審美變革中的先驅性與八十年代空前寬松的文化環(huán)境,國門乍開西方思潮蜂涌而至的“熱眼向洋”,對中國文化劫后余生的深度反思,對五六十年代抒情散文一統天下的反撥相匹,促進了散文文體意識的全面復蘇、覺醒。而市場化商業(yè)社會的扯天而來,報刊雜志千枝萬枝梨花競開的社會需求,轉型期的特定時代背景,又給熱衷于制造中心話語者一塊縱橫弛騁、縱情狂歡的陣地,進一步刺激了臉頰布滿亢奮的紅潮的聯歡者。使淪為丑小鴨多年羞于見人的散文,一夜之間上升為充斥大報
小刊的千字名淑貴媛,大有小藩蔚為大邦矚為太太沙龍主客之勢。
但撲天蓋地嘈嘈切切雜談而至的千字小姐們意滿志得,左顧右盼之色仍掩飾不了知識準備不足所帶來的題材的單一,胸襟的逼仄,文筆的稚嫩,如倉促之間用蘿卜青菜速配而成的快餐,菜簡味淡,乏善可陳,食之無味,用之即棄,如屑木投水,僅蕩起細若游絲的牛毛波紋,旋即歸于平靜。無大快朵頤、心眼躑躅、余香滿口和輾轉反側、夢寐思服之意。然而在這千枝萬枝之中,卻有一朵秀出群芳,噴吐異香,如宮廷大餐之別于千篇一律的盒飯,使食客們流連往返,默然稱許。其操刀主廚者多為大學、科研院所的學者、教授。其已在各自專學領域內取得驕人成就,為一門學科或流派的權威詮釋者,散文只是其著書立說授業(yè)解惑之余偶有所感的即興之作。他們大都受過正統的學院式教育,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古章典籍中浸淫了幾十載,擁有扎實的學業(yè)基礎。補天的女媧,射日的后弈,怒觸不周之山的共工,與日競走北飲大澤的夸父等這些原始民族的氣根蟄伏其血液中,使他們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承繼者,中華文化精神的凝聚者。他們中諸多橫涉大洋,在歐風美雨中俯仰涵泳,直接接受了西方文化原著型的知識,從《尼伯龍根指環(huán)》、《圣經.舊約》中沐浴過西方文化光澤的照耀。如果說中國大陸在五十——七十年代一度與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當代文化脫節(jié)造成兩個巨大的斷裂帶,那么這些學人正是這段斷裂帶的修補者,是中國文化的真正傳人。他們在錘煉秦漢風骨,沐浴歐風美雨,與古今大賢大哲對話,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中深耕細犁、辛勤耕耘、各領風騷的同時,也往來鴻儒,羽扇綸巾,行云流水般舒展自如地煮字蒸文,與這種文學上的極致文體做智力搏弈。他們借鑒、整合了二十世紀及其前溯的整個人類的智慧成果,在文化的丹爐中歷煉,佐以歷史的沉思、哲學的思辯、宗教的悲憫、人文的情懷,而至披沙瀝金,煉蜜為丸,在世紀末向世人奉獻出一道五光十色、歷久彌香的色、香、味俱全的精神大餐。 這道美味珍饈被稱為學者散文。
學者散文是學者這樣一個特殊群體與散文這樣一個特殊文體天作地合聯姻衍生出來的絕色后裔。散文這種文體是一種“易學難工”的文體,是文學發(fā)達的極致。散文之散,看似寬泛,無論宇宙洪荒,韓潮蘇海,舉凡花鳥蟲魚,清風明月,一己之得,一時之緒,仰觀相于天,俯察法于地,一沙一世界,半葉見人性,皆可入吾彀中,心與之游,陶然忘記,命筆為文。但散卻極不易文,最能體現為文者的綜合素養(yǎng)。一章短文,字里行間不經意便把作者的才情學識、品質個性、氣質風范一覽無余地呈現出來。在“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同時,如走鋼絲,其捉筆危險性極大。東施效顰、盲人摸象、削足適履者,提筆便露出思想的淺薄、感情的孱弱、知識的蒼白。其又是最可經營的文體,尤為學問精深、中西橫貫的學者所鐘愛,與其作智力的角逐,以點化自然,融入思考,提升思想。其或莊或諧,或拙或樸,或如黃連芒刺,或如蜜汁柑賢,或俯仰放達,或玲瓏剔透,或浩蕩江海一瀉千里,或如山間小溪清流潺,或發(fā)乎情止乎禮,或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大言炎炎,小言澹澹,如高僧談禪,伯樂相馬,庖丁解牛,非身懷絕技游刃有余者不敢束襟一試。
學者散文,首先是一種夫子自道的散文。人世間非寒窗十載、問學十年、自成體系的白鹿洞主或岳麓掌門不敢自稱夫子。其才高八斗,學識淵博,非一般花拳繡腿、皮相之學者可附其驥尾、望其項背。其中西合璧的知識結構,博大精深的國學底蘊,游心于物外,不為外物所羈的自由心鏡,使其屬文舉重若輕,單指扛鼎,運斤成風。特殊的學術氛圍環(huán)境又使其氣定神閑,從容不迫,不急不躁地過濾思想,不溫不火地舒展思緒,深文周納地謀局布籌,字斟句酌地錘詞煉句,充滿“通”“識”之慧。思想的質量,決定了文章的質量。最能體現夫子才學者,莫如在幾十載中西文化知識中小叩大鳴、舌燦蓮花、咳唾珠玉的“真人”錢鐘書。錢氏之智慧學識,在當代學人中尚無出其右者,無論其集八國文字,化幾千部古章典籍,旨在打通古今中西文、史、哲之學的《管錐篇》,就其困居孤島的涂鴉之作《圍城》及《寫在人生邊上》,從遣詞運句用典得心應手,談笑風生間揮灑成章,鞭策切中肯綮,給人以愜意的美感,就讓我們領略到一位學貫中西、融大千于鵝管的大師風采。單表方鴻漸之名典出《周易》
之“漸”卦,示踟躕不定猶豫不決之意, “鴻”喻水鳥之進退失據暗喻主人公之種種不可預測的人生際遇, 而《易》之句“鴻漸于干,鴻漸于磐,鴻漸于陸,鴻漸于木,鴻漸于陵,鴻漸于阿”的六項變項,揭示了“人之生世若遭拋擲”的人生命運和處境,則暗合《圍城》之結局,其深文大意令我輩撫書嘆為觀止。《寫在人生邊上》作為問學之余的補白和眉批,更令我們領略到一位文化大師中外逢源、古今無隔、著手成春的風采。自道之言,是心有情而形于言,是真情實感、真知灼見的有機融合,又頗具真情實趣。其一改夫子坐擁書城,正襟危坐的導師面孔,而為談笑風生、人淡如菊的和藹長者。其行走在歷史、文化、人生之間,或借物抒懷,或借題發(fā)揮,或隔山打牛,力透紙背,頗具四兩撥千斤的太極功夫,閃現其性情一面。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書趣文叢”,已出六集,頗受讀者青睞。出版社眼光穩(wěn)、準、“毒”,他們請了一大批學貫中西在其領域各領風騷的方家現身說法,談古論今,談人生,談讀書,將形而上的思想形而下地放歸大化蕓蕓眾生的談笑風生中,性之所至,信筆成趣,“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記錄了眾多個體生命所思所感。鄧云鄉(xiāng)談北京胡同,揚之水談讀二十四史心得及《詩經》名物,辛豐年談音樂,金克木談人生??香港中文大學的金耀基先生在其《劍橋與海德堡》一書中,以其切身體會,從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現了這兩所古色古香的大學集“言教、身教、心教”于一體的獨特的教育體制和辦學理念,如一位在歷史、文化、教育中漫步的香客,悟出了這兩所大學的精髓所在。舒蕪先生在《串味讀書》自序中語,集自己幾十年學識對所讀之書所“串味”之誦,“讀著這個,想著那個,有時往往會有微末的會心,欣然一笑,倒也是一種愉悅,或許是專精研究時不太享受到的。覺得不應該獨享時,便寫一點出來,公諸同好,這往往不是書的正味兒,而是串味了,不是從書中來的,而是從書與書之間無書之處來的”。這甕牖剩墨,猶如導演客串演員,交響樂中的過門獨奏,往往令人感受到其人的另一面。劉小楓對人性深度的展現,周國平對尼采哲學的體認,梁治平對法律文化的解釋,都令人愛不釋卷。其或為熱眼看洋,或反彈琵琶,或談玄說地,深入淺出,明心見性,洋溢著生命的大愉悅。其出經入典,廣征博引,如聆聽法師說禪,高僧言詩,高屋建瓴,揮灑之間,花開花落,儷白風清,豁然開朗。
現代散文是現代語體的白話文,其“易學難工”的特性,使它區(qū)別于以情節(jié)為盾牌的小說,以意象音韻為支撐的詩歌,以對話行動為表現的戲劇。使學者反求諸己,憑借文學語言本身的特性,行文追求典雅,構思注意縝密,敘述旨達開合自如的天然律動。這就要求為文者須具備深厚的學識智慧和嫻熟靈動的駕馭文字的功夫。而掌握了文史哲之“通”和中國人文智慧之“識”兩件法寶的學者教授,恰是得心應手最合適的人選。其表現形態(tài)大致有二:一是追求典雅繷麗,句句用典字字留香,五步一樓十步一閣,步步蓮花字字珠玉,流光溢彩,美侖美奐,不自覺間展現其精致的文化品質,深厚的學養(yǎng),淵博的知識架構。余光中最為集中地體現了這一點。余氏之文體現了他與生俱來的豐富的詩人氣質和學者風采:左手詩,右手散文,兼及評論、翻譯,可謂文壇通才、鬼才,其才、學 、識,直追“五四”先賢,自成風格,獨領風采。無論遣詞造句,篇章結構,節(jié)奏氣韻,起承轉合,如“夏云多奇峰”,極盡跳蕩跌宕之能事,思奇采麗,顧盼生姿,嬌媚撩人,筆酣墨飽,鋪張揚力,具有排山倒海之漢魏大賦的氣勢。熔學識、智慧、才情秀集于身,體現其學貫中西的背景和詩家性情,從其身上可看到中國現代散文徐志摩、何其芳、蘇雪林的流風余韻。其二為“絢爛之極歸于平淡”,此為文章至境,非有幾十年文功及慧心高妙之人難臻此境。這構成了中國散文最重要的譜系。如溯源尋根,可劃出這樣一條線索,從章太炎、劉師培至周作人至俞平伯、廢名至張中行、金克木。張中行大氣晚成,是中國散文界仍健在的幾大家之翹楚。這可能與其長期編輯教育課本及佛學刊物有關。其積學之厚,腹笥之富,直追乃師,文風也幾近知堂老人,文自九十年代初風靡士林。張中老行文喜用純白如水的語言娓娓道來,水到渠成,某些看似閑筆,細咂卻是書中骨架,中有龍虎匿身。其文結構疏密有致,起承轉合如行云流水,舒卷開合自如,從中可看出文章簡潔明快,閎約及婉轉深厚的特質,使人驚訝倉頡造字的神奇功效,竟能如
此簡單而又極具穿透力。其引經據典精當,深入淺出,如春風化雨,化合力極強,而又飄逸嫵媚、流動無礙同時不失詼諧風趣,顯示了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文字修養(yǎng)及幾千年秦漢風骨唐風宋月濡化出的謙謙君子之風。使氣象崢嶸,五色絢爛,漸老漸熟,造歸平淡,臻達質而實崎,矍而實腴的境地。張中老是字如其人,文如其人。記得我初嫁之時,中行老手書其舊作“客至酒盈缸,詩來月半窗,春風如有意,吹夢到吳江”為賀,字里行間暗伏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而中行老人極瘦高,面頰帶光,如深山得道之老劍師,有云在空中水在瓶的妙致禪境。海外學人柳存仁教授文風也極硬朗,其文頗似六朝文士,感情明凈溫厚,理智清澈通達,氣象沖和曠逸,文辭淵雅流美,表達上卻意蘊宏闊,筆力遒勁。
中國的知識分子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起了“修齊治平”的責任,追求“內圣外王”和“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而這些教授、學者是中國知識分子最杰出的代表。他們既是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又是中國文化的傳承光大者。故其屬文,始終站在較高的視角上,所思所想,所圈所點,均是關乎歷史、哲學、人文等形而上之道。他們吐納了源源流長幾千載的中華文化成果,以其對中國文化的深切體認,使其思想鈣化、沉淀于骨骼之中,而附麗朗顯于文字之上,作出獨立的思考和解答。在作形而上思的同時,其又負重前行,以“吾曹不出如蒼生何”的擔當精神和“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身體力行,視己為一代文化托命之人。劉夢溪先生的文集《傳統的誤讀》,是可以做為枕邊書的一類。夢溪先生書中充滿了對中國文化的深切體察和詰問,充滿了對中國文化清醒的深度認識。如其在書中對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主流地位的質疑,對“五四”文化的反省,對中國現代學術及其傳統的梳理和闡釋,以及與余英時、杜維明、陳方正等諸學人關于文化與社會的重建、文化中國與儒家傳統、中國文化的現代性等問題的對談,高屋建瓴,直達文化根柢,給人刮骨療毒之感。而夢溪先生“鐵肩擔道義”,歷時數載編輯了35卷冊3000萬言的《中國現代學術經典》,自籌資金創(chuàng)辦的《中國文化》與《世界漢學》兩本高味學刊,從古今中外立體地對中國文化深研、探究、闡揚,十幾年如一日,令海內外學界矚目,遽然動容,肅然起敬。掀起當代中國散文第一個高峰的余秋雨先生,其文,特別是《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兩書,使我們對學者散文有了更直觀化的認識。余秋雨教授辭去院長之職,背負著中國歷史文化的沉重十字架,在中國多災多難的大地上行走著,從塞北秋風到春雨江南,從西北敦煌到天涯海角的柳侯祠,再到南洋壘壘的無名叢冢,作歷史的潑墨,生命悲涼的大寫意,以自己的心靈去擁抱中國文化,將文化思考的智性和詩性的激情水乳交融地結合起來,使歷史、文化、人生融為一體。他關注形而上的重大問題,關注人們習焉不察的危急,對其作冷靜、清醒、激情、立體、多維、深度的思考,高標見世,內蘊厚重,境界宏開,筆尖流出一部中國文化史,中國士人的心靈史,由小到大,由淺及深,由個體靈魂的張揚到整體精神的反思,充滿滄桑之美,使魯迅以降骨質松軟思想貧血的散文重又燃燒、豐盈、厚重。余氏散文跨越了文學的、文藝的,走向了宏大的文化,賦予中華散文大文化的質地。其文約而旨遠,極具殺傷力。穿黃色T恤衫,雙手叉腰,歪著腦袋,一臉茫然和“審苦”地站在莎翁故居前的王小波,則給我們帶來了另一種輕松中的無奈和沉重。他難能可貴地將智識和幽默的荒謬邏輯綰結為一體,開辟了一條深邃和佯謬結合起來的境界。他似一個古怪的精靈,嘲弄現實中一切愚昧、荒誕、無知和媚俗,讓你會心微笑、低首偷笑、啞然失笑、撫掌大笑,最后是無言地苦笑。他文本后背中滲出的苦澀和寒氣,讓我們感到莫名地憂郁和傷感,只是這位自由的“浪漫騎士”“行吟詩人”過早地離開了我們。北大陳平原、錢理群、嚴家炎等教授,或埋首專學,關注社會,被稱為“北大的良心”;或教研著書,編輯同仁刊物《學人》,率青年學子重走“五四”之路,以喚起他們及社會對中國文化的關注和深度再認識。錢理群先生對周氏兄弟的研究,嚴家炎先生對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樂黛云先生對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的研究,謝冕先生對中國當代詩歌的研究,都成就斐然。平原君的學術隨筆集《學者的人間情懷》,呈現了一個學者對其職業(yè)道德、社會功能、操作技術以及精神追求的認真思考和反省。做為含英咀華、沉潛數載、精
煉而成的“晶品”,反映了90年代中國學者的心路歷程,真正體現了學者的現世關懷。最近,我的書桌上又多了幾本學者的隨筆集:朱學勤的《書齋里的革命》、秦暉的《問題與主義》、徐友漁的《自由的言說》、謝泳的《逝去的年代——中國自由知識分子的命運》以及王元化先生主編的學人文叢。如果說諸學人書中對中國乃至世界關于人類文明及前途的前瞻性的思考及闡述,其精粹博大的思想和優(yōu)美、平民化的筆調相結合,追求“形而中”的表達,使理性、邏輯的學術,智性、激情的貼近民間。在篇幅上則力求濃縮,刪芟枝蔓,在語言上虛詞漓藻,期于至當,充滿力度,如刀與劍的搏擊,雷與電的交戰(zhàn),尖銳激烈,充滿振耳發(fā)聵的聲音和撼天動地的力量,那么這種學在民間的努力則更令人矚目尊敬。當然,這樣的中國知識分子的杰出代表我們可以開列出長長的名字:季羨林、施蟄存、楊降、黃裳、宗璞、王蒙、汪暉、張承志、陳思和、、南帆以及較年輕的林賢治、伍立楊、祝勇等??
對于散文,大陸散文大家柯靈這樣表述:“寸牘片紙,卻足以熔鑄感性的濃度,知性的密度,思想的深度,哲學的亮度。一卷在手,隨性瀏覽,如清風撲面,明月當頭,良朋在座,燈火照人!
對于散文,香港學人董橋這樣表述:“散文須學、須知、須情,合之乃得Alfred Nerth Whitehead所謂‘深遠如哲學之天地,高華如藝術之境界’”。
對于散文,臺島的余光中這樣理解,其“以融合情趣、智慧和學問的文章為主。它反映一個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靈,往往令讀者心曠神怡,既羨且敬。面對這種散文,我們好象變成歌德的艾克爾曼,或是伶聽約翰生博士的鮑斯威爾”!拔宜诖纳⑽,應該有聲、有色、有光;應該有木屑的甜味,釜型大銅鼓的騷響,有旋轉自如象虹一樣的光譜,而明滅閃爍于字里行間的,應該有一種奇幻的光。一位杰出得散文家,當他的思想與文字相遇,每如撒鹽于燭,會噴出七色的光”。
從錢鐘書身上,我們可以看到高居云端、俯看眾生的上帝的影子,從張中行身上我們看到躬耕桃花源、悠然見南山、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陶潛的影子,從余光中身上我們看到了手持鐵檀銅板唱大江東去的蘇東坡的影子,從劉夢溪陳平原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和《觀察》時期獨立特行的自由主義者儲安平的影子??
這些,當是對學者散文的最佳詮釋和概括。
印象散文篇二:濟南的印象散文評論
《濟南的印象》電視散文評論
——巧妙的結構 美妙的意境
徐國勝
如詩如畫之景色方能讓人如癡如醉。《濟南的印象》以其條理的結構、含情脈脈地向我們介紹了如詩如畫的濟南的山水風景,于此同時,也揭示了濟南厚重的文化氣息和人文底蘊。
散文構造分明,讓人清晰地留戀美景,也讓人條理地感受其意蘊。散文的開頭展現了黃灰色的老舍的畫像以及宏偉的舊跡古址,讓人的懷舊之心油然而生。在散文的結尾之處又展現了開頭的畫面,首尾呼應,懷舊相通,讓觀眾本已體驗胸懷的文化底蘊深邃化。中部設置了濟南的山,濟南的水,濟南的景,濟南的民居生活以及高樓林立的現代濟南等各個部分。山之綿延、水之靈動、自然風景躍然心中,后又示風俗文化,由淺入深,由景及人,自然與人文巧妙結合可謂大放異彩。臨近散文結尾,又現現代濟南。高樓林立、車水馬龍,此派繁華對比古韻濟南更是發(fā)人深省。著眼散文整體機構:風景、人文對比,這種機構的安排實際上包含著一種情緒延伸、情感升華的趨勢。
奇特的聲音組合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動情的解說、優(yōu)雅的音樂,切實的風鳴水動,為散文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增加了獨特的魅力。先談一下解說,這其中包含了太多情感
化的符號,解說者本人仿佛身臨其境,真切自然并且鏗鏘有力。例如,當解說者對趵突泉涌動的解說:“涌、涌、涌”其此時的情緒實際闡釋水的靈動的靈魂。再談背景音樂,背景音樂優(yōu)雅古典,但也會隨著泉水的出現而變得有力活潑。風吹柳條,流水暢淌,這些自然之音刻畫著自然的魅力。
巧妙的光影排擋塑造了如詩如畫的濟南印象。黃色的瓦片,古式的房角,中間撒下了一束黃色柔和的夕陽光照,此時又配上了空靈的音樂,畫面別有一番意境。風姿綽約的光影更是讓人心醉,溫柔的陽光透過拂動的柳條間的空隙而洋溢,為美麗的自然風景披上了一層浪漫與神秘的面紗。平靜的水面因魚兒的游動而蕩漾著波紋,正午的陽光,射在雀躍的漣漪之上,星星般的光映入人眼,頗有詩意。諸多的鏡頭向我們展示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光影秀,讓我們走進詩畫之意境!
《濟南的印象》極力贊美美麗又可愛的濟南。自然與人文的巧妙結合,讓人思索著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處于一種在進步中不斷取得優(yōu)勢的生存狀態(tài),但是不能將此種優(yōu)勢建立在與自然的矛盾和沖突之中。即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印象散文篇三:抒情散文賞析
名家散文 賞析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里,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么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一開始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內在的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惟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
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著小小的胸膛。終于在一個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很不屑,它們在私底下嘲笑著百合:“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還真以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腦長瘤了!
公開場合,它們則譏諷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偶爾也有飛過的蜂蝶鳥雀,它們也會勸百合不用那么努力開花:“在這斷崖邊上,縱然開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會有人來欣賞。 卑俸险f:“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生命;我要開花,是由于自己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么看我,我都要開花!”
眾多不屑、譏諷鄙夷聲里,野百合努力地釋放內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終于開花了。它那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風景。這時候,野草與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開著,花朵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珠。
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隨著風飄揚,落在山谷、草原和懸崖邊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幾十年后,遠在百里外的人,從城市,從鄉(xiāng)村,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開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著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景,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凈溫柔的一角。后來,那里被人稱為“百合谷地”。
不管別人怎么欣賞、稱贊,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賞析】
林清玄先生筆下的“百合花”不僅開在了斷崖上,也確如標題所言開在了我們的“心田上”。這樣一株與雜草同生在斷崖上的“百合”,卻有著與“雜草”不一樣的信念:“我是一株百合”。不僅如此,它還是一個實干家,“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著胸膛”。在它頑強地與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做斗爭的過程中,也遭遇了所
有奮斗者都難以避免的又一種考驗:周圍庸者(如雜草、蜂蝶、鳥雀)的譏諷和鄙夷。但它不動搖、不游移,執(zhí)著地堅持自己的信念,最終開滿了山谷。
惡劣的生長環(huán)境,并沒有消磨它作為花--一棵百合的天性,雖然它剛誕生時長得跟其他野草一模一樣,但一個堅定的念頭在它的心中悄悄萌生:我要開花,我要以花作證。為此,它“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著胸膛”--與自然環(huán)境頑強地抗爭。為了心中那個美好的愿望,竟是如此的執(zhí)著和堅韌!既然千尺斷崖上的百合,能開出自己最美的花,我們又何嘗不能呢?
百合花的信念告訴我們:不管別人說你什么,也不管環(huán)境給你什么樣的境遇,只要自己設定了目標,并賦之以力量,你的價值總有一天會如日般輝煌。
【作家簡介】
林清玄,筆名秦情、林漓、林大悲等。臺灣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畢業(yè)于臺灣世界新聞專科學校,曾任臺灣《中國時報》海外版記者、《工商時報》經濟記者、《時報雜志》主編等職。一九七三年開始散文創(chuàng)作。一九七九年起連續(xù)七次獲臺灣《中國時報》文學獎、散文優(yōu)秀獎和報導文學優(yōu)等獎、臺灣報紙副刊專欄金鼎獎等。他的散文文筆流暢清新,表現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蓮花開落》、《冷月鐘笛》、《溫一壺月光下的酒》、《鴛鴦香爐》、《金色印象》、《白雪少年》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過二十次。
隨風吹笛
林清玄
遠遠的地方吹過來一股涼風。
風里夾著呼呼的響聲。
側耳仔細聽,那像是某一種音樂,我分析了很久,確定那是嫡子的聲音,因 為蕭的聲音沒有那么清晰,也沒有那么高揚。
由于來得遙遠,使我對自己的判斷感到懷疑;有什么人的笛聲可以穿透廣大 的平野,而且天上還有雨,它還能穿過雨聲,在四野里擴散呢?笛的聲音好像沒 有那么悠長,何況只有簡單的幾種節(jié)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鄉(xiāng)下的農田,左右兩面是延展到遠處的稻田,我的后面是 一座山,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樂顯然是來自麻竹林,而后面的遠方仿佛也在回 響。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時候我覺得所有的林間,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 是那些歷史悠遠的竹林。因為所有的樹林再密,陽光總可以毫無困難的穿透,唯
有竹林的密葉,有時連陽光也無能為力;再大的樹林也有規(guī)則,人能在其間自由 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毫無規(guī)則的,有時走進其間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親就 告訴我們“逢竹林莫人”的道理,何況有的竹林中是有亂刺的,像刺竹林。
這樣想著,使我本來要走進竹林的腳步又遲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來,獨自 聽那一段音樂。我看看天色尚早,離竹林大約有兩里路,遂決定到竹林里去走一 遭——我想,有音樂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時,整個人被天風海雨似的音樂震攝了,它像一片樂海, 波濤洶涌,聲威遠大,那不是人間的音樂,竹林中也沒有人家。
竹子的本身就是樂器,風是指揮家,竹于和竹葉的關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 了很久才發(fā)現,原來竹子灑過了小雨,上面有著水漬,互相摩擦便發(fā)生尖利如笛 子的聲音。而上面滿天搖動的竹葉間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風,發(fā)出許多細細 的聲音,配合著竹子的笛聲。
每個人都會感動于自然的聲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蟲鳴唱,春晨雀鳥的躍飛歌 唱,甚至刮風天里濤天海浪的交響。凡是自然的聲音沒有不令我們贊嘆的,每年 到冬春之交,我在寂靜的夜里聽到遠處的春雷乍響,心里總有一種喜悅的顫動。 我有一個朋友,偏愛蟬的歌唱。孟夏的時候,他常常在山中獨座一日,為的 是要聽蟬聲,有一次他送我一卷錄音帶,是在花蓮山中錄的蟬聲。送我的時候已 經冬天了,我在寒夜里放著錄音帶,一時萬蟬齊鳴,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無數的 蟬在盤飛對唱,那種經驗的美,有時不遜于在山中聽蟬。
后來我也喜歡錄下自然的聲籟,像是溪水流動的聲音,山風吹撫的聲音,有 一回我放著一卷寫明《溪水》的錄音帶,在溪水琤琮之間,突然有兩聲山鳥長鳴 的銳音,盈耳繞梁,久久不滅,就像人在平靜的時刻想到往日的歡愉,突然失聲 發(fā)出歡欣的感嘆。
但是我聽過許多自然之聲,總沒有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聲音。 原來在自然里所有的聲音都是獨奏,再美的聲音也僅彈動我們的心弦,可是竹林 的交響整個包圍了我,像是百人的交響樂團剛開始演奏的第一個緊密響動的音符, 那時候我才真正知道,為什么中國許多樂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為沒有一種自然 的植物能發(fā)出像竹子那樣清脆、悠遠、綿長的聲音。
可惜的是我并沒有能錄下竹子的聲音,
后來我去了幾次,不是無雨,就是無 風,或者有風有雨卻不像原來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來要聽上好的自然聲 音仍是要有福分的,它的變化無窮,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沒有風,竹子只是 竹于,有了風,竹于才變成音樂,而有風有雨,正好能讓竹子摩擦生籟,竹子才 成為交響樂。失去對自然聲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當有人說“風景美得像一幅畫”時, 境界便低了,因為畫是靜的,自然的風景是活的、動的;而除了目視,自然還提 供各種聲音,這種雙重的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創(chuàng)造的境界。世上有無數藝 術家,全是從自然中吸取靈感,但再好的藝術家,總無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 因為自然是有聲音有畫面,還是活的,時刻都在變化的,這些全是藝術達不到的 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藝術一定有個結局。自然是沒有結局的,明白了這一點, 藝術家就難免興起“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繪下長江 萬里圖令人動容,但永遠不如長江的真情實景令人感動;人能錄下蟬的鳴唱,但 永遠不能代替看美麗的蟬在樹梢唱出動人的歌聲。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聽到竹子隨風吹笛,竟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等我走出竹 林,夕陽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經停了,我卻好像經過一場心靈的沐浴,把塵俗都 洗去了。
我感覺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沒有自暴自棄的理由。
一九八三年五月四日 【賞析】
心靈之浴——簡評作者在“隨風吹笛”中的體驗和感悟
林清玄的散文識見開闊,境界高雅,每有關于人在自然中的意義探討!峨S風吹笛》是其散文中頗有代表意味的一篇,敘寫了他見聞竹林因風雨而成交響的故事。在作者筆下,一次生活的偶遇,其實就是一聲心靈的沐浴,一種審美的體驗。
作者極力想把他經驗的這場“心靈之浴”的感悟告訴我們:當竹林的交響整個將人包圍,人陷身“一片樂!钡臅r候,那是一種怎樣的近乎洗禮式的審美體驗。這非同凡響的天籟,不期而遇卻令人震撼、贊嘆不已。由是,他以為,每個人都應感動于自然之聲;反之,不能感悟自然之聲的人是可悲的。
作者的思悟是深刻的,他鼓舞人們走向自然、傾聽自然、親近自然以沐浴心靈。在他看來,人(藝術家)總是愿意取法自然,從自然中吸取靈感的;但,藝術卻有其達不到的境界。因為,活的、時刻都在變化的自然沒有結局,一如“隨風吹笛”的境遇不可重復。
這樣,林清玄以不滯于物的筆觸和浪漫情感,于獨特的審美體驗中再現了自然的感人的力量。
平中見奇——賞析《隨風吹笛》一文的構思技巧
仰望蒼穹,探觸凈土的林清玄,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人生偶遇、生活片斷,看似無奇,經他巧妙地構思,每能燃燒出激情,蘊含哲理卻讓人感覺不出說教的意味。 本文從微雨、涼風中聽笛的懸疑寫起,于尋常的見聞中點染上詭譎的色彩,讓人猜想。接著去探尋那能夠穿透平野,穿過雨聲,“在天地間擴散”的笛聲。行文便合上了平中見奇的步調
。當天風海雨似的“一片樂!辈黄诙習r,作者已借自然的平常之物再造足以“震撼“人心的奇妙之境。懷著愛、追求與對人生的悲憫情懷,作者開始了奇崛的思考:重要的是,人要感動于自然,自然既然沒有結局,那么涵蓋生活、藝術的諸方面,其真與美的追求,何嘗有個止歇。
作者如此布局謀篇,來裝填他的感動與浪漫情懷。于沖淡中一展傾聽自然、擁抱自然的無限美好,也預留了思想的空間。平中見奇,《隨風吹笛》就是這樣一篇構思精巧的散文。
五月的青島
老舍
因為青島的節(jié)氣晚,所以櫻花照例是在四月下旬才能盛開。櫻花一開,青島的風霧也擋不住草木的生長了。海棠,丁香,桃,梨,蘋果,藤蘿,杜鵑,都爭著開放,墻角路邊也都有了嫩綠的葉兒。五月的島上,到處花香,一清早便聽見賣花聲。公園里自然無須說了,小蝴蝶花與桂竹香們都在綠草地上用它們的嬌艷的顏色結成十字,或繡成兒團;那短短的綠樹籬上也開著一層白花,似綠枝上掛了一層春雪。就是路上兩旁的人家也少不得有些花草:圍墻既矮,藤蘿往往順著墻把花穗兒懸在院外,散出一街的香氣:那雙櫻,丁香,都能在墻外看到,雙櫻的明艷與丁香的素麗,真是足以使人眼明神爽。 山上有了綠色,嫩綠,所以把松柏們比得發(fā)黑了一些。谷中不但填滿了綠色,而且頗有些野花,有一種似紫荊而色兒略略發(fā)藍的,折來很好插瓶。
青島的人怎能忘下海呢,不過,說也奇怪,五月的海就仿佛特別的綠,特別的可愛,也許是因為人們心里痛快吧?看一眼路旁的綠葉,再看一眼海,真的,這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春深似!。綠,鮮綠,淺綠,深綠,黃綠,灰綠,各種的綠色,連接著,交錯著,變化著,波動著,一直綠到天邊,綠到山腳,綠到漁帆的外邊去。風不涼,浪不高,船緩緩的走,燕低低的飛,街上的花香與海上的咸味混到一處,浪漾在空中,水在面前,而綠意無限,可不是,春深似海!歡喜,要狂歌,要跳入水中去,可是只能默默無言,心好像飛到天邊上那將將能看到的小島上去,一閉眼仿佛還看見一些桃花。人面桃花相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