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課堂提問的“低效”原因及應對策略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摘 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課堂提問能夠激起學生的疑問與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內心學習的欲望。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一些教師對課堂提問的認識模糊。因此,針對這一現(xiàn)象特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課堂提問;低效;策略
  一、高中化學課堂提問的“低效”原因
  1.重形式提問,輕實質提問
  筆者發(fā)現(xiàn),在當前的課堂中,有些教師的形式上的提問太多,而實質提問少之又少。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有些教師已經養(yǎng)成一種習慣,不管講到哪里,就是隨口一問。問題沒有經過精心設計。“是不是”“對不對”的口頭禪式提問充滿了整個課堂。教師的隨口一問自然迎來了學生的隨口一答,根本不能引起學生的深度思考。二是有些教師片面地認為教師提問多少直接決定著新課改的實施程度。有時純粹是為了提問而提問,表面上課堂氣氛活躍,實際上很多問題學生能在課本上找到現(xiàn)成答案,也起不到開啟學生思維的效果。
  2.重檢查性提問,輕思考性提問
  筆者發(fā)現(xiàn),當前的課堂,教師檢查性提問頻率太高。由于這類問題通常有著限定的答案、固定的模式,再經過老師的分析講解之后,學生只需要被動理解甚至記憶就行了。因此,太多檢查式提問,無形之中會對學生產生不利導向。學生為了回答好問題,紛紛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死記硬背上。當然,筆者不是說檢查式提問不重要,兩者各有存在的價值,只是教師應合理選擇問題的類型及兩者比例。一般來說,在教學過程前期,教師可以用檢查式提問,引導學生回憶本節(jié)相關內容,但是,在教學過程的中、后期,教師應多提思考性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高中化學課堂提問“低效”的應對策略
  鑒于以上現(xiàn)象,筆者認為,教師課堂提問前一定要精心設計。讓每個問題的提出都有實效,從而讓課堂提問真正成為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其思考、激起其思維的強有力的途徑。這就要求教師做到以下三點:充分了解學情,找出提問的切入點、選擇合適的提問方式以及營造良好的提問氛圍。
 。ㄒ唬┱n堂提問的切入點
  我們知道,每節(jié)課的教學問題很多,如果對每個問題都加以引導、啟發(fā),顯然是與教學進度相沖突的。其實,只要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對一些重點、難點、考點、學生的易混點及學生的思維定勢處等設置了問題,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其他教學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1.充分了解學情,找出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教師設計問題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的。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原有知識狀況不清楚,提的問題太難,學生百思仍不得其解,這樣就會挫傷其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太簡單,將問題提在學生的“現(xiàn)實發(fā)展區(qū)”,學生不必多花力氣就能解答,有的學生就會因為太容易而不屑一顧,這樣對他們的發(fā)展也毫無益處。因此,教師要先對學生進行“摸底”。通過對學情展開調查研究,獲得學生對本課時學習內容的知識經驗、能力基礎、學習難點以及對教師的期望等信息,然后根據(jù)心理學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對接下來的課堂提問進行精心設計。
  2.在考點處進行提問
  現(xiàn)在,雖然在我國大力推廣素質教育的改革中,考試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考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是衡量一個學生素質的重要方面,是各大學校招生的重要指標。因此,我們應該盡可能地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該教學生學會抓住考點學習,抓住考點思考。我們知道,對一件事情提起重視的最好方法就是對它有疑問,或者是別人給你設置了一個疑問。所以,從教學提問的角度講,教師應抓住考點,在考點處提出一些有建設性的問題來“為難”學生,從而讓他們多重視一下這些考點。
  例如:運用“電離常數(shù)”解決離子反應的相關問題時,可作如下處理
  附:
  [問題1]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少量CO2通入苯酚鈉溶液中:_____________。
 。2)少量SO2通入苯酚鈉溶液中:_____________。
  根據(jù)“強”制“弱”的原理,結合用量的關系,上述反應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能夠正確書寫。
  [問題2]寫出少量CO2、SO2分別通入NaClO溶液中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在運用強”制“弱”的原理時,還需要考慮是否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問題3]少量CO2通入1 mol/L的Ca(ClO)2溶液中,能否用上述離子方程式表示?
  此外,還需要考慮是否會有離子不能共存的情況。
  3.在易混處、易錯處提問
  易混固然與事物的相似性有關,但是更與學生的模糊認識有關。有時學生會根據(jù)已有的知識進行不完整的“推理”和外延,得出錯誤的結論。我們經常能聽到學生之間的交流:“你別問我了,別把我繞暈了!笨梢,這些學生往往對易混點采取選擇回避、排斥的方式;也有的學生看似能夠辨別,但采用了“自創(chuàng)”式的非科學的方法。面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巧妙地設問,引發(fā)學生對相似的事物或概念進行比較,明確其共同點和差異性,從而能夠將它們科學有效地區(qū)分,并進一步澄清他們的模糊認識,辨別知識原有的“真面目”,進而使概念的外延和內涵更加清晰,逐漸形成關于相似(或相近)但易混內容的知識體系。
  4.在知識的生長點處通過延伸進行提問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說過:“學生來到學校,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更主要的是為了變得更聰明!边@里其實正體現(xiàn)了“延伸”的思維。延伸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充分打開學生的思維,將問題的知識點擴大。在平時的學習,特別是在高考復習過程中,如果學生僅僅停留在一些孤立的知識點上,很難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也就難以達到對知識的透徹理解和靈活運用。因此,教師平時應多引導學生將相關知識點聯(lián)系起來,不僅做到“點點過關”,還要做到“連點成線”“積線成面”,要重視知識網絡的構建。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要把書“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過程。

相關熱詞搜索:提問 課堂 原因 應對策略 高中化學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