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順:危機還是契機?——致儒者同仁書

發(fā)布時間:2020-06-11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目前,一場由美國起初的次貸危機、后來的金融危機所引發(fā)——正在引發(fā)、或者說是已經(jīng)引發(fā)——的全球經(jīng)濟危機,正在迅速地蔓延開來。若干企業(yè)的相繼破產(chǎn)倒閉,就是這場危機到來的一種強烈信號。與此同時,一種猶如世界末日一般的悲恐情緒也在迅速地彌漫開來。全球股市的一再暴跌,就是這種普遍的悲觀情緒的一種心理證據(jù)。

  這場危機也正在向中國蔓延;
這種情緒也正在向中國彌漫。

  確實,這場經(jīng)濟危機有其可怕的一面。但另一面,歷史告訴我們:這種全球經(jīng)濟危機的結(jié)果,總是在若干舊的世界大國遭到重創(chuàng)、元氣大傷的同時,一個或者一些新的世界大國崛起,一種新的世界格局取代舊的世界格局而誕生。

  于是,我們所關(guān)注的是:這次危機之后,世界將會怎樣?中國將會怎樣?

  顯然,這取決于我們?nèi)绾螒獙@次危機。對于中國來說,結(jié)果只有兩種可能:

  一種是中國同樣被卷入長期的衰退,那么這就真的是一場“危機”了,它對于中國未來的不僅經(jīng)濟、而且政治的深遠影響可能將是非常可怕的。在這種情勢下,中國的未來存在著兩種可能的極端結(jié)局:要么是當局否定三十年的改革路線,而退回到原教旨的馬克思主義路線;
要么是自由主義道路乘虛而入,其結(jié)果極有可能是作為統(tǒng)一的現(xiàn)代民族國家而正在崛起的中國如前蘇聯(lián)那樣土崩瓦解地解體。無論哪種結(jié)局,中國都會喪失三十年改革的豐碩成果,乃至于中華民族發(fā)奮圖強的百年夢想將會再次落空。這決不是危言聳聽,“2008年是中國當代歷史的一個拐點”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對此,我們應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我曾多次談到過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三9現(xiàn)象”,亦即曾有三個帶“9”的年頭(1919、1949、1989)都是歷史的拐點;
明年又是一個帶“9”的年頭,中國的情勢將會怎樣?或許,“中國向何處去”這個世紀之問又會赫然凸顯出來嗎?

  另一種可能則是中國能穩(wěn)得住,那么這次危機對于我們來說就恰恰是一個難得的歷史“契機”。這是我們的祈愿,也是我們應該為之傾力的方向。

  關(guān)鍵在于我們?nèi)绾尾扇⌒袆。這取決于我們對這場危機之原因的準確把握。

  為此,世界人士都在紛紛探究這次危機的根源所在。最膚淺的認識,莫過于將這次危機歸咎于現(xiàn)行的金融體制;
稍微深入一點、但也同屬膚淺的認識,則是開始反思并批判“里根—撒切爾主義”的自由資本主義的保守主義路線,由此而開始重溫凱恩斯主義的教義,甚至斷言“歷史的鐘擺”又會擺向“國家資本主義”之類的東西。還有一種人士,開始重溫馬克思關(guān)于資本主義經(jīng)濟危機“周期性”的教導,緬懷其心目中的“社會主義”理念、“共產(chǎn)主義”理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其實,如今某些人慶幸于資本主義的“破產(chǎn)”,與當年某些人因蘇聯(lián)東歐巨變而慶幸于資本主義的最終勝利、乃至宣告“歷史的終結(jié)”一樣,是同樣的天真爛漫的幼稚想法;
而且,這兩種想法存在著一個共同點:都是基于“社會主義vs資本主義”的對抗思維模式。殊不知,對于所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本身究竟是什么,也都充滿著無休無止的爭議。

  所以,我們所真正關(guān)心的不是、或者說不應該是這樣的問題。我們所應當注意到的乃是:不論資本主義體系內(nèi)部的“鐘擺”如何擺動,也不論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境況如何,其中有一個不變的問題,那就是: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生存發(fā)展問題。因此,我們應該探詢的是: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崛起與發(fā)展,究竟依循著怎樣的“天命”?此“天命”是如何顯現(xiàn)為某種所謂“規(guī)律”的?它又是如何具體表現(xiàn)為經(jīng)濟危機的所謂“周期性”的?最終,我們所關(guān)心的是:在這場經(jīng)濟危機中,當今世界的這些民族國家的命運如何?作為一個現(xiàn)代民族國家的中國的命運如何?

  而這也正是儒家的群體生存關(guān)懷,正如孔子所說:“博施于民而能濟眾”;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然而眾所周知,儒家的仁愛同時包含著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一體之仁”,這也就是儒家本來意義上的“博愛”(韓愈《原道》),據(jù)此,我們應當普遍關(guān)注當今世界所有一切民族國家在這場危機中的生存發(fā)展問題;
另一方面則是“差等之愛”,這也就是儒家的“家—國—天下”(《大學》)和“親親—仁民—愛物”(《孟子·盡心上》)的關(guān)懷序列,據(jù)此,我們理所當然地應該首先關(guān)注我們中華民族自己在這場危機中的生存發(fā)展問題。危機之后中國將會怎樣?這是我們的最為切己的問題。

  然而不論“一體之仁”、還是“差等之愛”,為群體生存計,所有一切制度、體制、戰(zhàn)略、策略等都不是目的,而不過是手段而已!百Y本主義道路”、“社會主義道路”及其內(nèi)部的種種差異,都不過是具體的“道路”,然而并不是根本的“道”。什么是道?在社會生活的層級上,道乃是這樣一條“路”:“夫義,路也”(《孟子·萬章下》);
“仁,人心也;
義,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仁,人之安宅也;
義,人之正路也”(《孟子·離婁上》);
“居惡在?仁是也;
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保ā睹献印けM心上》)

  那么,究竟什么是義?義就是儒家所倡導的正義原則(早在荀子那里,“義”就已多次表述為“正義”了):

  義者,宜也。(《中庸》)

  這個正義原則是說:所謂“正義”的,就是適宜的、適當?shù)、恰當(shù),因此就是正當(shù)摹⒐、公平的。這其實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保ā墩撜Z·里仁》)所謂“無適無莫”,就是無所“專主”、無所“不肯”、無所“不可”(朱熹《論語集注》),也就是孔子所說的“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毋固”(《子罕》)、“不器”(《為政》),亦即不拘泥于任何現(xiàn)成既有的諸如“資本主義”、“社會主義”、或者其他什么“主義”、包括任何“原教旨”式的“規(guī)則”;
所謂“義之與比”,就是唯義是從(《論語集注》)。例如對于“言必信,行必果”的言行“規(guī)則”,孟子就說:“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保ā睹献印るx婁下》)簡而言之,一切皆以義為轉(zhuǎn)移。

  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為所欲為、不擇手段、怎樣都行,因為這里的“居仁由義”給出了兩個條件:第一乃是“居仁”,在這里也就是對于群體生存的關(guān)懷;
第二才是“由義”,也就是適宜于我們的當下的生活情境。

  所以,我們認為,儒家的一般正義原則,就是這樣兩條,缺一不可:

  1、出于仁愛情感;

  2、合于生活情境。

  所謂“生活情境”,包含兩個方面:(1)共時性的地域特點,這通常表現(xiàn)為不同民族國家的不同生活方式;
(2)歷時性的時代特點,這通常表現(xiàn)為不同民族國家的不同發(fā)展階段。

  當前最大的生活實情,就是這場正在、或者已經(jīng)襲來的危機;
這場危機的情勢之中,既存在著全球性的共通情境,又存在著不同民族國家間的特殊情境。因此,具體到這場經(jīng)濟危機中,儒家一般正義原則就體現(xiàn)為:

  1、出于對于民族國家的仁愛的群體生存關(guān)懷;

  2、合于目前世界、眼下中國的生活情境之(1)民族國家的生活方式與(2)民族國家的歷史境遇。

  這正如孟子所說:“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至于這場危機的根本原因究竟何在?面對這場危機,我們到底該怎么辦?世界到底該怎么辦?中國到底該怎么辦?我個人當然并沒有什么具體的治國安民的“法寶”。然而,儒者同仁,群賢俱在。因此,我想說的僅僅是:值此危難之際,儒者不應該麻木不仁,而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探尋危機的原因,商討應對的策略,慎思明辨,獻言獻策,群策群力,共渡時艱,努力讓危機轉(zhuǎn)化為契機。

  借用鄧小平的說法,那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總之,在當前的情勢下,我們唯一應當遵循的,就是儒家的正義原則,為此,我們應該牢記孔子的教誨:“唯義是從”而“無可無不可”。

  愿中國康寧!愿世界康寧!

  

  2008年10月14日

相關(guān)熱詞搜索:同仁 儒者 契機 危機 黃玉順

版權(quán)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