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雪峰:論村治模式
發(fā)布時間:2020-05-21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討論自上而下的政策在農村實際執(zhí)行的過程與結果,離不開對農村社會本身的討論。農村社會具有相當不同的結構,不同結構的農村社會,會對同樣的自上而下的農村政策作出不同的反應,并因此制成不同的政治社會后果。我們可以將特定的村莊結構及其對政策反應的特殊過程與后果,稱為村治模式。因為村莊社會結構不同,而致使同樣的自上而下農村政策有不同的反應,從而有不同的村治模式。本文擬對村治模式作初步討論。
一、村治模式構成要素
從前述對村治模式的定義中,我們可以提取出村治模式的三個構成要素,一是特定的農村社會結構尤其是村莊社會結構;
二是特定村莊社會結構對政策反應的過程與機制;
三是后果即自上而下政策在特定結構的村莊社會制成的特定政治社會后果。以下分別討論之。
村莊社會結構,當然不只是指村莊社會層面的結構,而且包括構成村莊特質的各個方面,比如特定的種植結構及文化傳統(tǒng),都是構成村莊特質的一個部分,并可能對自上而下的政策產生不同的反應。不同的村莊特質之間具有復雜的因果關系及相關關系,如果我們不是要展開對村莊特質本身的討論,而僅是討論村治模式,則我們可以將各種可能對政策作出反應的村莊特質歸總稱為村莊社會結構,或者叫做村莊結構。對不同的政策,村莊結構中的不同特質會凸顯出來作出不同的反應,或者說,因為研究村治模式的側重點不同,而需要對村莊結構中的不同方面(特質)進行凸顯并因此對村莊結構作出定義.
村莊結構的另一種說法,即我們此前一直研究的“轉型期鄉(xiāng)村社會性質”,“轉型期鄉(xiāng)村社會性質”研究的核心不是要討論一個具體的鄉(xiāng)村社會是什么,而是要討論不同的鄉(xiāng)村社會差異,尤其是村莊類型的差異。村莊類型的說法強調了從理想型視角來進行簡化的學術比較,因為研究側重點不同,而可以凸顯村莊不同方面的差異,從而可以構造出相當不同的村莊類型來。我們曾著重從社區(qū)記憶與社會政治分化兩個層面來定義村莊類型 [1]。
村莊社會結構這一要素的核心要義是,中國農村是非均衡的,不同村莊社會的結構具有巨大而豐富的差異,只有我們對村莊社會結構中的這種差異有了清晰的研究,我們才可能對不同的村治模式作出有益的定義與比較。
村治模式第二個構成要素,是村莊社會結構對政策反應的過程與機制,不同政策所針對的社會結構是不同的,因此,不同政策在村莊遭遇到的反應過程和機制可能會有所不同,且這種不同政策因為在不同村莊遭遇到的村莊結構因素的差異,而會有不同的反應過程與機制。
先具體考察不同村莊的不同結構因素對一些特定政策作出反應的過程與機制,由此凸顯出特定村莊類型的差異及其對具體政策反應的特殊過程和機制,再更抽象一些考察不同類型村莊對不同政策作出反應過程與機制的傾向,而在村莊類型與一般性的政策實踐之間建立聯系,比如,中國南方村莊總體來講更具內聚性,因此,自上而下的政策在村莊層面的實踐時,更加可能作出有利于村莊而偏離政策本意的調整,而北方村莊總體來講內聚力較弱,自上而下的政策因此容易在村莊層面貫徹到底。換句話說,在南方村莊,中央權力往往顯得遙遠,而北方村莊中,中央權力則容易滲透進去。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不是因為南方離中央政權較遠而北方離中央政權較近 [2],而是村莊內聚力的差異。
村治模式的第三個構成要素是自上而下農村政策在特定村莊制成的政治社會后果,這種政治社會后果構成了村治的現象,也即我們討論的村莊政治社會現象。村莊政治社會現象也具有復雜而豐富的結構,正是呈現出來的十分不同的村莊政治社會現象,使我們可以感受到村治模式的差異,并因此探求構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尤其是探求村莊社會結構及其與農村政策發(fā)生作用的具體機制和過程。舉例來說,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發(fā)現,同樣的農民負擔政策,在不同地區(qū)卻造成了相當不同的農民實際負擔的狀況。有些地區(qū),農民負擔超乎尋常地沉重,還有些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相差不多,農民負擔卻相對較輕。對于同等經濟發(fā)展水平的不同地區(qū),農民負擔輕重不同,學術界大都傾向認為是地方政府作為不同所致。這個意見不是沒有道理。問題是,所有地方政府都有追求擴大財政收入的沖動,那些農民負擔輕的地區(qū),地方政府為何會抑制住擴大財政收入的沖動?如果我們考慮了村莊社會結構,即在村莊層面農民組織起來利用政策維護自己利益能力的差異,我們就很容易看到,在那些農民組織能力較強的地區(qū),農民可以憑借于己有利的中央政策與地方政府抗爭,從而使減輕農民負擔的一些政策落到實處,而在那些農民組織能力很差,不能憑借于己有利的中央政策來與地方政府抗爭的地區(qū),地方政府就成功地擴大自己的財政收入,農民負擔也因此變得沉重。
村治的核心是村莊維護和再生秩序的狀況和能力,村莊秩序是由兩種力量建構的,一是村莊內生的力量,二是外來的行政性的及其他的(如法律規(guī)定)力量。外來力量要在村莊發(fā)生作用,也要與村莊社會結構中的一些側面發(fā)生作用,并因此制成特定的村莊秩序狀況。在村莊維護和再生其秩序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特殊的結構性因素,也就構成了特定的村治模式,我們可以從不同層面來定義村治模式。以下舉兩個層面的例子來予以說明。
二、村治模式的兩種類型
如果我們注意到了不同地區(qū)農民行動單位的差異,我們就能夠對相當多不同地區(qū)農村村莊政治社會現象之間的差異作出較好解釋。比如上述農民負擔,在同樣減輕農民負擔的中央政策下面,農民的行動單位越大,組織能力越強,則農民越是可以利用中央政策中于己有利的方面,抵制地方政府擴大財政收入,增加農民稅費負擔的能力。在宗族組織較為健全的村莊,村干部一定不會(也不敢)充當縣鄉(xiāng)兩級政府加重農民負擔的“代理人”?h鄉(xiāng)兩級違反中央政策加重農民負擔,農民就可能在宗族范圍內組織起來,抗議縣鄉(xiāng)政府,這種抗議的聲勢很大,一次抗議,足以使縣鄉(xiāng)政府牢牢記住擴大財政收入所要承擔的風險,從而在相當范圍和時間保證農民負擔不至超過中央規(guī)定太多。而在一些地區(qū),農民組織能力解體,面對遠遠超出中央規(guī)定的農民負擔,卻難以組織起來進行抗議。當農民負擔太重以至無法負擔得起,當縣鄉(xiāng)政府擴大財政收入的沖動永無休止,而不斷地到農民家牽牛扒糧時,農民的極端反應卻是一死了之,以死抗爭 [3]。
農民的行動單位,在不同地區(qū)確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在江西、福建的相當部分地區(qū),宗族組織還比較強有力地存在;
在河南、皖北,小親族組織(尤以兄弟、堂兄弟為主)多強有力地存在;
在山西、陜西關中地區(qū),較宗族規(guī)模小、較小親族規(guī)模大的以辦理紅白事為主的戶族(門子、房)廣泛存在;
在湖北、東北等地區(qū),農民的行動單位則往往以戶為單位,兄弟之間的一致行動能力也大部喪失,農民成為原子化的個體。農民的行動單位不同,就會導致農民作起來維護共同利益的一致行動能力不同,也就會對諸多政策及現實的公共事務要求的反應不同,由此制成了村莊政治社會現象的不同。
從農民行動單位的角度,可以發(fā)現,不同農民行動單位的村莊,村民政治社會現象的產生具有規(guī)律性,比如,在宗族村莊,一般不會發(fā)生針對村干部的群體上訪,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而在原子化的村莊,一般不會有農民無論是針對村干部還是針對縣鄉(xiāng)干部的群體上訪,因為群體性的行動難以組織起來。而在小親族組織發(fā)達的村莊,農民頻頻針對村干部進行群體上訪,一個群體將在任村干部告下來,被告下來村干部所在群體又會上訪,以將新上訪的村干部告下去。
農民上訪可能性及針對對象的差異,就構造了諸如農民負擔、村級債務、村莊內部的公共事業(yè)以及鄉(xiāng)村關系的差異,這些差異總起來,就構成了不同村治模式的外觀差異。換句話說,我們可以以農民行動單位作為關鍵的變量,來構造出不同的村治模式,這樣就有了以江西、福建宗族農村為代表的大規(guī)模行動群體的村治模式,以湖北荊門農村為代表的以農戶為主要行動單位的村治模式,以安徽阜陽為代表的以小親族為主要行動單位的村治模式,以及以陜西關中地區(qū)為代表的以戶族為主要行動單位的村治模式,這些村治模式,如果加以典型冠名,也許我們可以分別冠之以宗族模式、荊門村治模式、阜陽村治模式和關中村治模式。
以農民行動單位的差異為關鍵變量,來考慮村治狀況的不同,并以此來界定不同的村治模式,是村治模式研究的基本方法。同一類型的關鍵變量還可以取諸如:種植結構差異,尤其是水稻作物與旱作物的差異,經濟結構的差異,尤其是工業(yè)化程度的差異及收入構成的差異;
聚居方式的差異,尤其是集中聚居村莊和分散居住村莊的差異;
村莊集體經濟發(fā)展狀況的差異,等等。這種區(qū)分村治模式的辦法,是選取村莊內生變量作為確定村治模式的關鍵變量,并由此對一系列的村莊政治社會現象的區(qū)域或類型差異進行討論,最終確立起不同的村治模式。注意,構成以上確立村治模式關鍵變量的村莊內生變量本身,又是由一系列村莊其他內生變量來確定的,或與其他村莊內生變量有密切關系。
確立村治模式的另外一種辦法不是僅僅依從村莊內生因素作為關鍵變量,而是選取一個主要的村治制度作為確立村治模式的主要變量,并以這一維度的村治要素為核心,來清理相關各種村治現象與之的相關關系,并由此構造出不同的村治模式。例如,可以根據村治資源基礎的不同,區(qū)分出動員型村治和分配型村治 [4],所謂動員型村治,即村莊治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動員村民將資源集中起來,以應對村莊公共事務之需要,比如集資架橋,出工修路等。圍繞村莊資源的集中,村治會表現出諸多的特征出來,比如,在動員型村級治理中,往往存在少數人決定的問題,即只要少數村民反對,有利于全村的公共事業(yè)便難以建設成功。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大多以一致通過的方式產生決議,而少有少數服從多數的強制性措施。而在分配型村級治理中,因為村集體已經有較為充裕的資源,尤其是資金,而使村治變成如何將村集體占有的資源有效分配到村莊不同的利益群體之中,這樣的村治,往往會變成多數人專制,即多數人可以不顧及少數人的強烈抗議,就能夠將村治實施下去。
這種以村治中的一個主要制度來構造村治模式的辦法,對于理解和區(qū)分村莊的治理現象,具有現實意義。不過,進一步討論就會發(fā)現,構成動員型村治和分配型村治的關鍵,往往是村集體經濟的狀況不同。在集體經濟發(fā)達的村莊,村集體不用向村民籌集資源,即可以將村中公共事業(yè)辦成。村干部為了在辦理村莊公共事業(yè)中不致不合制度,他們就要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會議,將他們使用村集體資源辦理村公共事務的行動,變成全體村民的集體行為,是村民同意的行動。而在村集體經濟不發(fā)達的村,辦理任何公共事業(yè)都需要向村民籌集資源,因為缺乏控制強制措施,如果有村民反對,這個資源的籌集過程就無法完成,村集體的公共事業(yè)也就會因為少數村民的反對而進行不下去。
如果制度安排允許村莊辦公共事業(yè)時,可以以多數人決定的辦法征稅(即籌集公共事業(yè)資源的辦法具有強制性),則動員型村治與分配型村治的主要差異就會消失;蛘邍铱梢詫⑤^多的資源轉移支付給村集體而非村民,由村民集體來進行“人民預算” [5],則這兩種村治模式的大多數差異也會消失。
以上兩種確定村治模式辦法的核心,都是選擇一個可以建立區(qū)分村治模式的主要變量,然后以此展開相關變量與之的關系,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村治類型及村治模式。如前已述,村治模式應該是包括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特定的村莊社會結構,二是特定村莊社會結構對政策反應的過程與機制,三是自上而下政策在特定結構的村莊社會所形成的政治社會后果。其中第一種確定村治模式的辦法是選取特定的村莊社會結構因素作為區(qū)分村治類型,建立村治模式的主要變量,而第二種辦法則試圖從村莊社會結構對政策的反應機制中抽取一個主要變量,以建立不同的村治模式。以下我們舉例說明如何建立起村治模式。
三、以農民主要行動單位為基礎的村治模式
如果以農民主要行動單位為基礎來確定村治模式,我們會有很多有趣的發(fā)現。
所謂農民的主要行動單位,即農民生活中,可以在何種規(guī)模、何種程度及何種事務上組織起來的單位,因為農民在不同事務上組織起來的規(guī)模和程度可能會有不同,農民的行動單位就會有所差異。不過,只要我們足夠仔細(或者足夠粗疏,這要從那個角度來看),我們還是可以發(fā)現,不同地區(qū)農民的主要行動單位仍然明顯不同并可以比較的,或者說我們仍然可以從不同地區(qū)農村區(qū)分出一種主要的(當然也是相對于其他地區(qū)農村的)行動單位。(點擊此處閱讀下一頁)
比如,我們到了江西宗族農村,雖然農民仍然是一家一戶地生產和生活著,但在這類宗族型地區(qū)的地面上,到處可以看到與宗族組織不發(fā)達地區(qū)農村不一樣的東西,尤其是數百上千戶組織起來的宗族,不僅在解決村莊公共事務,制造村莊公共輿論,形成村莊(或宗族)一致對外能力方面具有明顯作用,而且宗族力量深刻反映在村民的觀念之中,并影響著自上而下力量在村莊實施的能力,由此制成一系列的特定的(相對于其他農村)政治社會現象。也就是說,在江西宗族型村莊,雖然農戶及宗族下面的房支也是真實的行動單位,但是,相對于其他農村,江西宗族村莊中最具特征的,正是宗族組織這樣一個結構 [6],構成了江西宗族村莊治理中與其他類型村莊的差異,并因此凸顯出宗族型村治的特征。
宗族是一個組織性的特征,宗族構成了村民的行動單位,這個行動單位區(qū)別于其他類型村莊村民的行動單位,而成為這類村莊的主要治理特征,或者說,相對于沒有宗族組織的村莊來講,存在宗族組織的村莊,宗族組織就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村莊特征,宗族構成了宗族型村莊村民主要行動單位 [7]。我們以宗族這個主要行動單位為基礎,來看一看能否有效區(qū)分出村治實踐的差異,從而看看是否夠得上區(qū)分村治模式這一期待?
以宗族作為區(qū)分村治模式的主要變量,當然是針對非宗族村莊而言的。而要界定非宗族村莊,就必須對什么是宗族村莊進行定義。反過來也一樣。宗族是什么?宗族是同姓嗎?宗族當然不只是同姓,因為在很多地方,同姓并不構成村民之間的認同,他們同一個姓卻并不因此而在村治中以及其他方面有什么后果。宗族是對同姓的認同嗎?認同同姓,也就是認同一個共同的祖先,這種認同會產生一種力量,這種力量無疑會對村治產生影響。但是,不同地區(qū)對同姓的認同強度完全不同,有些地區(qū)對同姓的認同完全被另一種強有力的力量所籠罩,如,同姓的認同完全不能克服以兄弟、堂兄弟關系建構起來的小親族力量的沖擊,在這些地區(qū),小親族的緊密團結,成為超越同姓認同的力量,這些地區(qū)所凸顯出來的行動群體,就不是宗族,而是小親族。
簡單地說,如果我們可以以是否對姓氏產生認同來區(qū)分村治類型,并因此可以恰當地發(fā)現村治類型的差異,我們無疑可以以此來界定村治模式。但是,在對姓氏認同方面,因為不同農村對姓氏認同程度的差異太大,以致在有姓氏認同的村莊內部,比無姓氏認同的村莊之間的差異,還要大很多,則姓氏認同就不能構成區(qū)分村治類型及以此界定村治模式的主要變量,我們所說的宗族村莊,顯然也就不是那種泛泛地存在姓氏認同的村莊。
作為區(qū)分村治類型從而界定村治模式的宗族,必須比泛泛的同姓認同更有力量。宗族必須創(chuàng)造一種行動能力出來。如果以我們在江西宗族農村調查的典型個案來講,宗族就是一種強有力的內部認同和外部區(qū)分,宗族層面的認同,使宗族內的派隱伏下來,使個人行動(尤其是在村莊的行動)深深地受制于宗族,兄弟關系也被溶入到家族結構之中。宗族不能以暴力強制村民做什么,但宗族可以憑借輿論及村民對宗族的認同,來決定(影響)村民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宗族是一種籠罩性的結構,這種結構,決定了村民具有一個大規(guī)模的行動單位,并使存在宗族的村治具有著與其他村莊相當不同的特質,從而構造出一種特定的村治模式,這種村治模式,即從農民行動單位來講的宗族型村治模式。
宗族型村治模式,又是相對于其他村治模式而存在,并被其他村治模式所界定的。這些其他類型的村治模式,并非一種。我們可以設想以下一種來與之對應。
宗族以對姓氏的強烈認同為存在的基礎,而最為有效破壞宗族的力量,就是姻親關系。如果在一個村莊中,普遍存在姻親重于宗親,女方關系強于男方關系,以及女權高于男權(家庭中女人當家),則同姓的認同就會被不同姓的各種力量所切割,同姓的共同行動能力就變得十分弱小,這樣的村莊,應該不是宗族村莊。
從我們調查的地區(qū)來看,湖北荊門農村斷不同于江西宗族村莊,在湖北荊門,不僅普遍存在姻親重于宗親,郎舅關系重于兄弟關系及女方當家的情況,而且兄弟關系往往成為一般性的公民之間的關系 [8]。舉例來說,雖然荊門農村兄弟之間可以在經濟和社會方面進行互助合作,比如借錢治病,共用生產工具等,但是,當村民之間產生糾紛時,兄弟一般不會出面介入沖突,也不愿因為自己兄弟與其他村民的矛盾,而造成自己與其他村民的矛盾。這種兄弟可以置身事外的態(tài)度,十分典型地表現出村民的極其分散,以致兄弟之間在對外沖突中都不能一致行動。荊門農民在自己兄弟與他人沖突時,不僅可以置身事外,而且大多可以比較公正地評價沖突雙方誰更在理。村民心中有一桿稱,一個強有力的超出了血緣感情的規(guī)劃,這個規(guī)則可能是傳統(tǒng)的理也可能是現代法,但一定是高于血緣關系的規(guī)則。這就使荊門農民更具有了現代公民的特征,荊門農民也的確表現出認同強有力現代規(guī)則的潛力。問題是,當兄弟也不能一致行動起來對外的時候,荊門農民就在對外的組織能力方面不可能有所作用。相對于宗族型村莊,荊門村莊的農民高度分散,出現了原子化的趨勢。相對于江西宗族農村大規(guī)模的群體行動(以宗族為單位)而言,荊門農民因為“缺乏分層與缺失記憶”,而成為以戶為單位的行動群體,在戶以上,再沒有什么單樣的行動單位了。小親族發(fā)達的阜陽,則在戶以上還有兄弟堂兄弟關系作為一個強有力的行動單位存在,在戶族力量存在的關中,在農戶以上存在著以辦理紅白事為基本功能的較為有力的行動單位。
荊門農村農戶的原子化狀況,對應著其內在結構村莊秩序及應對自上而下政策的機制,就會制成特定村莊政治社會后果,這種在戶以上不再有象樣的行動單位的村莊所對應的村治類型,可以稱為家戶型村治類型,而如果以荊門作為典型,則可以稱作荊門村治模式。
我們以宗族治模式和荊門村治模式為例,從農民主要行動單位方面來展開村治模式的比較如下節(jié)。
四、典型村治模式的建構
如果以農民主要行動單位為基礎,可以構造出典型村治模式的話,宗族型村莊和原子化村莊作為兩極,應該具有相當不同的村治景象。實際情況如何呢?
從村莊內部的方面來講,江西宗族農村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相對于荊門農村的特質:
1.村莊具有較強的輿論力,因為輿論力量較強,村莊內違反多數人意愿的行為會得到抑制。
2.宗族不僅構成了組織的力量,而且是一種觀念,這種觀念使生育意愿變得強烈,“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有一定的市場。
3..因為宗族輿論及傳統(tǒng)觀念,村中老年人受到善待,生存意義不存在問題,與之相關,宗族型村莊,少有老年人自殺的例子。
4.因為宗族內存在互助,且生存意義不成問題,中青年婦女總是可以找到擺脫生活中的危機的辦法,她們因此一般不會自尋短見。
5.因為存在村莊內的一致行動能力,村莊公共事務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村莊秩序程度較高。
6.因為村莊輿論的存在,使村莊面子競爭變得重要,相對來說,農民更注意外在的長時段的競爭,如住房競爭,而不是吃穿方面的競爭,更注重投資性的競爭而不是消費性的競爭,更注重大型的場面上的競爭而不是細節(jié)方面的競爭。
與以上村莊內生特質相一致,自上而下、自外而內的農村政策、法律、制度,在宗族型村莊,都會經由村莊內在力量的消融。舉例來說:
1.村干部在處理鄉(xiāng)鎮(zhèn)與村莊關系時,更偏向村莊。
2.因為村干部偏向村莊,鄉(xiāng)村合謀利用政策空擋撈取個人好處的情況比較少見。
3.因為村干部充當了村莊保護型經紀,就不會因為一時一事的錯誤決策,而致村莊破產,村莊一般也不會有很高的負債。
4.與前者的原因一樣,農民負擔一般不會超過中央政策允許負擔上限太多(或相對來講,農民負擔很輕),
5.村干部與村民關系相對較為融洽,一般不可能在村干部與村民之間產生嚴重的干群矛盾。
6.與前者原因一樣,村民如果對上級政策不滿,他們不會在群體上訪時,將村干部作為告狀的對象。因為不用村民上訪,僅僅是村莊輿論,就是以使村干部“改邪歸正”了。
7.農民如果上訪,其上訪的對象一定是縣鄉(xiāng)兩級,且這種上訪很容易變成數千上萬人對縣鄉(xiāng)政府的圍攻。
8.農村計劃生育工作很難搞,因為縣鄉(xiāng)兩極根本不清楚村莊內的生育狀況。村民和村干部共守村莊秘密成為常規(guī)。
9.村莊內部發(fā)生沖突,很少會借助正規(guī)的法律制度來予以解決,而多依靠村莊內的權威(包括村干部)來予以調解。其原因主要不是因為正規(guī)法律制度解決沖突的成本太高。
10.離開村莊外出工作的村民,很難真正離開村莊,他們是一群在外面工作,卻在村莊氛圍生活的人,是村莊治理的第三種力量 [9]。
還可以列出很多。
而構成以上村莊內生秩序與村莊對政策法律制度等外在力量反應結果之間邏輯聯系的,正是村民憑借宗族這樣一種組織連接在一起,從而使村民群體具有了力量。在對內方面具有輿論的力量(盡管不再具有硬性的權力),在對外方面則因為可以一致行動,包括以成千上萬人的規(guī)模圍攻違反中央政策的縣鄉(xiāng)政府。一次圍攻政策,將給政府以強有力的長時間大范圍的記憶,從而投鼠忌器。
相對于宗族型村治而言,荊門農民十分地分散,在家戶以上,不再有像樣的行動群體,以致可以用原子化來形容荊門農民的組織狀況。如果也從以上三個方面來描述荊門村治模式,則幾乎所有描述都可以反過來寫。此處就不一一展開。
而正是因為荊門農村與江西宗族農村在村治方面如此巨大的令人驚異的差異,且這些差異的大部分(當然不是全部)都可以從農民組織化的程度,或他們行動的主要群體來予以解釋,江西宗族型村治與荊門家戶型村治,就可以作為兩種模式來予典型化。這兩種模式,我們分別稱為宗族型模式和荊門村治模式。
五、結語
從農民主要行動群體角度來區(qū)分村治模式,就不會僅僅以上宗族這樣的大行動群體和家戶型的原子化狀況的兩個極端。從我們已有的調查經驗來看,在安徽阜陽,以兄弟、堂兄弟強有力關系為基礎的小親族群體,構成了阜陽農村村治的顯著特征,因為小親族群體,而使村治表現出諸如頻繁的村莊內部強有力對抗,村中幾派作針對對方的輪番上訪等等。安徽阜陽以小親族群體凸顯為主要特征的村治,可以稱作阜陽村治模式。與阜陽農村以小親族為主要行動單位有所差異的,是陜西關中農村以戶族為主要行動單位的村治模式,這種村治模式,我們將在下一節(jié)細致展開,這種模式,可以稱作關中村治模式。
從以上討論中,我們僅僅是想為討論村治模式提供一個線索。如果可以不止是從農民主要行動群眾,而且可以從其它方面找到界分不同村治類型的村莊內生變量(或機制),我們就?梢远鄬用娑嘟嵌鹊乩斫獯迩f政治社會現象及其原因,從而為自上而下的政策提供不一刀切的理論準備。
1]參見賀雪峰、仝志輝:“論村莊社會關聯”,《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2]徐勇試圖以北方離中央政權較近來來解釋南北方的這種政策實踐的差異。參見徐勇:《鄉(xiāng)村治理與中國政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年版。
[3]參見李昌平:《我向總理說實話》,光明日報出版社2001年版。
[4]參見賀雪峰、何包鋼:“民主化村級治理的兩種類型”,《中國農村觀察》2002年第6期。
[5] “人民預算”的說法,參見王曉毅:“公共物品與公益事業(yè)”。
[6]雖然這一結構在市場經濟沖擊下,正在解體。問題是,他正在解體,而沒有解體,或者說,他仍然在解體。
[7]再說一次,在宗族型村莊,村民仍然是以戶作為基本生產和生活單位的。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國,宗族硬性的一些規(guī)定,已經被強有力的現代的規(guī)定所切割,現代法律已經無孔不入,任何中國公民都可以從現代的中國法律中獲得救濟,問題是,即使宗族力量已經比過去小得多了,宗族仍然在很多方面構成與其他村莊的區(qū)分性力量,并因此可以建立起一系列的因為宗族而凸顯出來的村治特征的差異。如果宗族因素不再構成村治特征的差異,這個時候,宗族就真的不存在了?起碼是在村治中不再作為一種力量存在了。我是否重復了前述話語,以致啰啰嗦嗦?
[8]見賀雪峰:“戶族”,三農中國網。
[9]羅興佑:“第三種力量”,《浙江學刊》2002年第1期。
來源:三農中國 時間:2004年8月9日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