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寧 [印象泰寧]
發(fā)布時間:2020-03-26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我是一個生長在華北平原的女孩。在我二十四載的生命里,從未有過像現(xiàn)在這樣的體驗。每天清晨起床,一拉開窗簾,就可以望見遠處的群山。那些連綿不絕蜿蜒不斷的曲線,隨天氣的陰晴不定變幻著輪廓,晴朗時清晰,陰天時模糊,下雨時迷蒙。我的辦公桌正對著一扇天藍色的百葉窗,透過百葉窗的縫隙,我時刻能看到那些靜靜矗立的群山,還有山巒掩映下的一片片青磚白墻的樓房民居。站在辦公室外面的天臺上,腳下就是穿城而過的金溪,潺潺的流水聲晝夜不停響在耳邊,咫尺之遙。
在當?shù)鼐用竦难劾,這些景象是再慣常不過的了。連綿的山,流淌的溪水,對于他們來說就像我們北方人餐桌上的面食和滿大街的煎餅果子一樣平常。而對我來說,這樣的生活是新鮮的,甚至是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在北方的平原地帶,無論是家鄉(xiāng)的小城,還是繁華的北京,推開窗子,看到的都是一樣的景象。車水馬龍的公路和路兩邊局促擁擠的建筑占據(jù)了大片的視野,無論站在多高的樓層,無論視線如何向遠方延伸、擴展,出現(xiàn)在眼前的永遠只是重復單調(diào)的樓群,高高低低,參差不齊,一直消失在天空的盡頭。“極目遠眺”這個詞,在我的詞典里從來都是陌生的,因為被阻擋的視線從未到達過遠方,即使到達了,那遠方也沒有我期待看到的風景。
羨慕這里的人們,每天不用出門,只要在家里就可以抬頭觀山,低頭望水。山水的氣息與靈性,早已融入他們的市井生活,摻雜進他們每天的柴米油鹽和鍋碗瓢盆里。生活在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對他們而言是一種習慣,一種常態(tài),而對我而言則是一種難以想象的奢侈。爬山、漂流、觀湖、望海,在北方人眼里是難得的旅行,是偶爾的放松,是離開喧囂都市以后尋求的一種心靈上的解脫。在北京,每逢周末,香山、景山、北海、什剎海都擠滿了涌動的人潮。這其中,固然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但北京本土市民也不在少數(shù)。只因偌大的華北平原一馬平川,極少有山,隸屬燕山山脈的香山是北京市區(qū)僅有的一座還算“巍峨”的山;只因偌大的華北平原干燥缺水,常年饑渴,護城河圍起的北海和什剎海相連成一片碧波,是北京城最大規(guī)模的內(nèi)湖群落。北京人別無選擇,只能在周末偶爾爬爬香山,采幾片紅葉,或是泛舟北海之上,觀白塔,賞銀錠橋,重溫一份心境,寄托一樁情懷,了卻心中積存已久的山水情結。
北大教授陳平原在《北京記憶》里說到,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城市。用刀劍刻出來的是政治的城市,用石頭壘起來的是建筑的城市,用金錢堆起來的是金融的城市,用文學和藝術造就的是文化的城市。每個人的城市印象都有差異,同一座城市在不同人眼中會被勾勒上不同的色彩。我們可以說北京是文化的城市,也可以說它是政治的城市,我們還可以說香港和上海是金融的城市。這年盛夏,我跨越長江,來到三步一山五步一水的南方,來到這武夷之南閩江之源的泰寧,我想,或許還可以再加上一句――用山水孕育出來的是詩意的城市。
到過很多南方的城市,山水間彌漫的詩意是它們相通的氣質(zhì)和共有的魅力。這種詩意不同于北京的大氣、天津的親切,也不同于西安的凝重、太原的沉穩(wěn)。它是一種小家碧玉般的精致秀美,隱藏在數(shù)不清的細枝末節(jié)中,帶著一股欲語還休欲走還留的矜持,讓你于不經(jīng)意間捕捉到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縷氣息,一段邂逅。南京的玄武湖和紫金山蘊含著傷感的詩意,杭州的西湖與飛來峰散發(fā)著輕盈的詩意,上海的外灘唱響著現(xiàn)代的詩意。而眼前這美麗的泰寧,這靈冠天下的百里湖山,千年古鎮(zhèn),則宛如時間靜止、穿越歷史一般,處處氤氳著夢幻的詩意。
□ 編輯 朱墨軒 □ 美編 王迪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