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進入多邊時代] 中國外交新特色 新挑戰(zhàn)
發(fā)布時間:2020-03-20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2008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而中國外交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了許多創(chuàng)新和調整,其中特別令人矚目的一點是,多邊外交在中國外交中的分量顯著增加,其地位有了質的飛躍。
中國外交的多邊時代已經來臨
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外交工作的表述高度濃縮,非常精煉,卻充分顯示了對于多邊外交的重視和偏愛。根據中國外交“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fā)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的總體戰(zhàn)略,過去《政府工作報告》在論述外交工作時大多按照大國外交、周邊外交、發(fā)展中國家外交和多邊外交這樣的順序來展開,但此次卻沒有像過去那樣面面俱到。在談及2008年外交工作的成就時,《報告》僅重點提及“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金融危機”和“成功舉辦亞歐首腦會議”兩事,而這兩件事情又都與多邊外交直接相關!秷蟾妗愤指出,中國“積極推進雙邊、多邊外交,在全球和地區(qū)熱點問題上發(fā)揮建設性作用”,將多邊和雙邊外交并列起來,這樣的表述在過去尚不多見,因此格外引人注目。關于2009年的外交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和“為妥善解決熱點問題和全球性問題作出新的貢獻”,而要實現這兩個目標,必須主要依靠多邊外交。
2009年“兩會”期間,楊潔篪外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更是頻頻提及多邊外交。在談及過去一年的外交工作時,他認為開拓創(chuàng)新最主要的體現就是緊緊抓住統(tǒng)籌兼顧這個外交工作的根本途徑,統(tǒng)籌好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統(tǒng)籌好雙邊和多邊關系。這一提法將“統(tǒng)籌好雙邊和多邊關系”與“統(tǒng)籌好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頗具新意,十分令人回味。在談到2009年的外交工作時,他強調要抓好“兩大重點”工作,一是要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要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wěn)定”服務好,二是要抓好中國國家領導人參加重大的國際多邊會議活動的準備工作和實施,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將多邊外交提到了2009年中國外交的首要議程。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多邊外交已成為中國外交新的風景線,中國外交的多邊時代已經到來。
多邊外交是中國在全球化時代的必然選擇
多邊外交在當前的興起是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外交領域的具體體現。當今世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全球勝問題,譬如人口膨脹、資源和能源匱乏、恐怖主義泛濫、全球氣候變暖、貧富差距擴大等等,只有通過開展多邊外交與合作,才有可能得到解決。正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指出的那樣,“……從經濟到和平與安全,從氣候變化到能源與糧食安全,把多邊主義推向一個新的、更加強大和更具包容性的水平的歷史時刻已經到來了”。
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發(fā)展中大國,中國清楚地意識到,在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和全球化加速發(fā)展的背景下,中國的國家利益和全球利益是緊密相連的。有效的多邊外交可以使中國在為解決全球性問題獻計獻策的同時,更好地維護和實現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隨著中國自身的發(fā)展壯大,國際地位及影響明顯上升,國際社會也期待著中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因為沒有中國的積極參與,許多全球性的議程無法取得進展和突破。正是在內部和外部需要的雙重驅動下,中國更加積極和全面投身于多邊外交之中。
中國對于多邊事務的參與有一個發(fā)展的過程。過去,由于外部環(huán)境和自身國力的原因,中國參與多邊事務并不十分活躍。但從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逐步扭轉了過去被動參與多邊活動的模式,成為多邊外交機制和行動的主動參與者和積極倡導者。進入新世紀,中國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積極推動成立了上海合作組織,開展了頻繁的多邊外交行動。而2008年,中國成功舉辦了奧運會、殘奧會和亞歐峰會,開展了十分密集的、前所未有的多邊外交行動,180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國際組織領導人來華參加有關活動。中國以東道主的身份搭建了多邊外交的廣闊舞臺,進一步密切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系,提升了國家的軟實力,展現了和平、發(fā)展、合作、負責任的國際形象。
統(tǒng)籌多邊與雙邊成為中國外交的新思路
多邊外交和雙邊外交之間向來密不可分。但是在具體的外交實踐中,中國過去顯然給予了雙邊外交更多的重視。甚至有人一度認為,多邊外交應該從屬于雙邊外交,應該為雙邊外交服務,因此便有了“多邊搭臺,雙邊唱戲”的說法。事實上,多邊外交與雙邊外交作為兩種不同的外交形式,兩者各有各的作用,互相不可取代,它們之間是一種并列的關系,而不是從屬的關系。基于這一認識,統(tǒng)籌多邊與雙邊工作成為近年來中國外交的新思路,也是中國外交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的具體體現。
統(tǒng)籌多邊與雙邊外交,首要的是將多邊與雙邊工作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等對待,不厚此薄彼。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解決理念方面的問題,并切實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體現。在開展雙邊外交時,不僅僅將視野局限于兩國之間的關系,而是要放眼形形色色的全球性的事務;在開展多邊外交時,也要同時考量與有關國家的雙邊關系。多邊和雙邊外交的良性結合,可以使我們超越某些領域內的單邊或雙邊利益考量,形成一種更長遠、更有深度的國家合作關系,有助于中國外交的長遠發(fā)展。
中國統(tǒng)籌多邊和雙邊外交的一個具體表現是將多邊和雙邊外交行動納入統(tǒng)一的外交行動之中。譬如,“會訪結合”就是一個很好的工作模式,即國家領導人借出席國際會議的機會對東道國進行國事訪問,既達到了參與多邊國際事務的目的,又有力地促進了雙邊關系的發(fā)展。同時,在會議期間,中國國家領導人廣泛接觸其他與會國家的領導人,通過大量雙邊會見活動開展密集的首腦外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國際金融危機為中國多邊外交提供新機遇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xù)蔓延,對各國經濟的負面影響不斷加深,其影響還遠未見底。在這場橫掃全球的金融危機面前,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也不可能單獨應對,國際社會展開了空前密集的磋商和多邊外交行動。這場危機也使人們深刻地意識到,當前的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具有結構性的缺陷,必須進行改革。正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9年4月初的G20倫敦金融峰會上指出的那樣,要“完善國際貨幣體系,健全儲備貨幣發(fā)行調控機制,保持主要儲備貨幣匯率相對穩(wěn)定,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合理化。”
此次金融危機爆發(fā)以后,中國在多邊舞臺上頻頻發(fā)力。從2008年10月下旬起,中國借助北京亞歐峰會、上海合作組織峰會與總理會、華盛頓金融峰會、利馬亞太經合組織第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倫敦金融峰會等多邊場合,全面深入闡明關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重要主張,系統(tǒng)地提出了關于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舉措,引導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正確發(fā)展。中國提出的加強國際金融監(jiān)管合作、推動國際金融組織改革、鼓勵區(qū)域金融合作、改善國際貨幣體系和增強發(fā)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等主張得到了普遍認同。中國為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仗義執(zhí)言,不僅樹立了負責任的良好形象,而且有力擴大了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
當前這場國際金融危機為中國多邊外交提供了新的機遇。通過積極參加多邊外交,中國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更為重要的是,中國作為新的國際權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fā)展。
責任編輯:王 棟
相關熱詞搜索:中國外交 時代 中國外交進入多邊時代 多邊外交是指 中國多邊外交時間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