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青春 筆墨無羈|書寫青春詩歌
發(fā)布時間:2020-03-10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張望,1961年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畫院高級畫師,山東師范大學美術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作品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大型美展并獲獎:《麥子》獲全國第八屆美展大獎,《青麥》獲首屆全國中國人物畫展銅質獎,《花季》獲國際水墨畫大展優(yōu)秀特別獎,《金色年代》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舞動的城市》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其繪畫曾作為中國美術家優(yōu)秀作品參加現代中國美術國際巡回展!睹佬g》、《中國畫》、《國畫家》、《中國美術》、《水墨研究》以及《典藏》、《收藏家》、《收藏》、《藝術市場》等雜志作主題介紹。
在眾多中青年畫家中,張望的水墨人物畫以其鮮明的當代性和貼近生活的視覺活力,展示了獨具的藝術面貌。
對世紀之交的中國水墨畫家來說,無法擺脫的歷史宿命是要在“傳統、西方、時代”三個因素的組合中做出個人的創(chuàng)作定位。盡管在這其中有些人以對傳統的“變革”為追求;有些人以與西方“拉開距離”為策略;有些人以在當代尋回“傳統的真諦”為理想……但現實的文化生存語境給這些不同的藝術觀念通通染上“效果歷史”的鮮明色彩,使當代畫家在處理“守”與“變”、“自我”與“時代”、“功利”與“自由”、“東方”與“西方”的二元矛盾時,都無法如古代文人那樣“聊以自娛”,如20世紀30年代留學回國的知識分子那樣“開創(chuàng)歷史”,如60年代革命文藝家那樣“堅持原則”,如80年代青年畫家那樣“義無反顧”……今人的處境,是你必須直面現實藝術世界這面無所不包、五光十色的鏡子,在它面前你不能奢望創(chuàng)造歷史,而只能用它來映照自己的形象,設計自己可能的扮相。正如你可以無視互聯網、數碼影像的存在,獨自在畫室中營造“天人合一”的個體精神世界或制作等待未來寵愛的精品,但這種對當代媒體的“拒絕”已然定位于你生命生存與精神生活的可能與不可能。以我的了解,解讀張望作品特點的最重要路徑,是要首先把握他對當代生活的自覺投入與悉心體味的創(chuàng)作定位,以及與這定位相聯系的一種微妙的、有別于以往藝術世界價值心態(tài)的感性經驗,如此才能進入他的審美世界。
20世紀的水墨人物畫創(chuàng)作變革,起步于對西方寫實造型觀的吸納和描繪普通人、走進普通人生活的時代審美潮流,從徐悲鴻、蔣兆和……到劉文西、方增先、周思聰……當我們整體回顧上一個百年里的水墨人物畫創(chuàng)作,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相對山水、花鳥領域的變革步伐更大、藝術語言的時代色彩、地域色彩(全球視域中的20世紀中國大陸文化)更鮮明。這樣說,是以中國傳統人物畫歷時1500年的歷史畫卷為背景:從顧愷之“春蠶吐絲”的“以形寫神”之形,到張萱、周防“濃麗豐肥之態(tài)”的“綺羅人物”之像;從閻立本“銷銀作月色布地”的堂皇帝王像,到吳道子“筆才一二,像已應焉”宗教壁畫;從李公麟“淡毫輕墨”的白描人物,到梁楷水墨恣肆的“減筆”仙人圖;從張擇端“依稀收盡人間事”的集市百態(tài),到明清時期中兩繪畫初步接觸中曾鯨“如鏡取影”的肖像畫、任順“筆無常法”的人物畫……在這一歷史背景的襯托下,20世紀的水墨人物畫創(chuàng)作,在繪畫語言上建構了不同于古人的、而向世界的開放形態(tài),在審美品格上再現了當代中國社會風云多舛、文化變革的歷史景觀,以一種“不破不立”的激進變革精神,完成了中國水墨畫走出古典形態(tài),進入當代形態(tài)的歷史性變革。
由這一背景中細讀張單的人物畫作品,會發(fā)現他自覺地投入了20世紀中國畫變革的歷史邏輯,但又與那些以對立方式把握“傳統、兩方、時代”關系的畫家不同,作為出生于60年代的青年畫家,張望走的是以時代性融會“傳統”和“西方”的道路。我認為,正是這種突出時代性和放棄“對立”的折衷定位,使他的作品在新的文化生存環(huán)境下,獲得了與傳統對話的新話題,獲得了切入當下生活情境的新角度;也使他的作品滲透了這個時代中人所不能回避的審美困惑:雅與俗、欲望與彷徨、自信與探尋……
整體看,張望的人物畫創(chuàng)作經過了二個階段: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他由早期的業(yè)余版畫創(chuàng)作、大學讀書的生活變化階段,進入專注于水墨畫創(chuàng)作、教學的時期(1990-1993)。從這期問的作品看,能明顯感覺到他受80年代中國美術界開放自由空氣的熏染,以年輕人無所顧忌的鋒芒實驗著筆墨與宣紙的圖像表達,大面積的黑白灰團塊、具有拓印感的水墨效果,是前期版畫創(chuàng)作留在感覺中的痕跡。其中,畫家巧而靈的繪畫天性和惟求創(chuàng)新的探索心態(tài)得到充分展現。對傳統筆墨修養(yǎng)和規(guī)范的忽視,使這些作品的大膽沖勁與感覺的模糊性同樣明顯(當時,前面有’85美術運動激進的水墨實驗,身邊有“新文人畫”重溫古人趣味之風;90年代初人物畫的歷史題材創(chuàng)作也展示了新的“主題性”審美趣味發(fā)展)。
第二階段(1993―2001)的作品明顯看出作者創(chuàng)作追求的變化,1993年進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進修,成為這一變化的轉折點。這一變化可以看作張望對自我認識的深化,其結果是一種唯美的氣息得到展示。作品《麥子》1994年獲第八屆全國美展大獎(該屆沒有沒金銀銅獎)。這時期一系列對女性青春形象的水墨表現,使作者的唯美追求定格于直觀的通俗趣味層面!袄硐牖钡娜宋镌煨秃统錆M畫面的背景處理,一方面凸顯了水墨的特殊肌理表現性,一方面逃離了傳統筆墨章法的限制,使他的畫而氣息與其說建構了一個理想的“意境”(傳統美學的),不如說呈現了一個超現實的“夢境”(當下趣味的)。中西繪畫元素在其中混雜地、平面地交織在一起。這一種混雜特點使我們在他水墨作品的第一眼印象中,得到的是一種“清艷”的視覺體驗:清,視覺理想主義的唯美設計;艷,形象感官層面的世俗美感。此處,我聯想到了清代“四王”山水尊尚“清真雅正”的傳統品格;80年代周思聰《礦工圖》對形式與精神關系的深度關懷……世紀未,在中同社會物質、文化生活加速變化的語境中,張望筆下對清艷美感的詮釋,消弭了雅俗界線和時空深度。這也許就是張望作品被部分觀眾喜歡的重要原因之一。
藝術世界對畫家的接受,使畫家得到發(fā)展的同時也落進既有圖式的限制之中。張望近三年來人物畫創(chuàng)作所表現出的新變化,是力圖深化藝術個性,在與現實藝術世界對活的張力之中尋求建構新的藝術圖式!蛾柵_系列》可以作為這一階段(2002-)新探索的典型來看:依然是視覺感性的、不擇手段的、多元因素混雜的、追慕時尚的。但《陽臺系列》明顯放棄了對理想主義的唯美渲染,而代之以對女性軀體和都市人生命狀態(tài)更具物質感的經驗傳達。
《漂亮的盆化》、《姐妹》、《可口的飲料》、《柔軟的沙發(fā)》等,以對女性青春形象的水墨造型,與當代影像媒體五光十色的人體圖像形成對活,為我們營造出一種“虛幻的真實感”――“她”是虛幻的、水 墨的,但是“非數碼”的,由千年傳統的筆墨材料所呈現,因而有了視覺的“質感”。這是中國審美文化“書畫同源”傳統留給當代人的審關基因,作者用這一媒介經營的形象使“高雅”的傳統經驗落到了當下世俗的層而。如此,張望以畫家獨到的視覺敏感,在都市陽臺空間的過渡性隱喻中,呈現了水果經驗與時代景觀、個人欲望與公共空間,私密情感與人際交流,自我體認與社會認同的矛盾交接點……他力圖借此超越以往。
人物畫離不開造型,作品所反映…的造型觀念不僅是畫家藝術之技巧的表現性問題,更是他的創(chuàng)作觀念與前人作品、與當代中活的關系問題。在《陽臺系列》和《春》、《夏》、《秋》、《冬》等作品中,正面的人物形象、以重墨強調外形、人物與背景的關系……明顯表露出作者造型手法對大眾影像效果的借用!水墨+影像如何可能?
這里,我們不得小再一次同顧歷史,作為傳統筆法規(guī)范的“十八描”和金農“涉筆即古,脫盡畫家習氣”的“自畫像”,形象標示了中國傳統人物畫筆法功力與性情表達的辯證關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后,20世紀蔣兆和的《流民圖》,用寫實造型觀和專業(yè)畫家的技術解構了傳統文人的書畫美學,這一判然有別于傳統文化的新造型觀,乘現代學校美術教育的寫生訓練體系、藝術表現現實生活的社會審美潮流,在上一個百年中成為中國美術的豐流。上二世紀80年代,周思聰等一代人物畫家的變法探索,借西方現代藝術形式創(chuàng)造與精神表現美學的激勵,將中同人物畫的百年變革推向了新的層面。與此同時,主要以青年畫家為主體的“現代水墨”,則以更具新鮮感的造型手法傳達了對時代生活的新體驗。人物畫造型于法,不僅是繪畫技術,更是當代文化的景觀。
張望水墨造型手法對大眾影像效果的借用,一方面在歷史的線性邏輯中與前人拉開了距離,又與“現代水墨”取完全不同的造型表現策略;另一方面,他以傘部的專注投入對當代生存感受的傳達。如果說“現代水墨”更多關注都市人與環(huán)境的荒誕感表達(如李孝萱),那么張望的《陽臺系列》等則力圖將這種對立的扭曲演化為一種宿命,一種通過溫情的、性感的、自嘲的生命活力,去抵御和消解生存壓力的情感自贖……
我不知道,眾在他近期作品中得到了什么樣的感受,我在其中看到的,是一種直面生活、享受生活的創(chuàng)作體驗。秉承這一體驗過程的不斷深入,張望使自己的繪畫觀念和語言系統成為一種開放的系統。從世俗生活中汲取的感受以水墨創(chuàng)作的形象晝現出米,創(chuàng)作實踐又跟隨鮮活的感受調整著系統自身與外部環(huán)境的關系,從而形成作者與外部藝術世界、與大眾傳媒開放的、變化的互動關系――守望青春,筆墨無羈。所以,張望的作品總是雅俗共賞的、具有活力的,又常被批評家指出筆墨傳統韻味的不足、過于時尚……我理解,作為畫家,他的追求就是為傳達視覺的經驗而創(chuàng)作。視覺,總是以新的感覺來與傳統、與時代、與他人對話,如果他給我的感覺只是傳統的、遠離當下生活欲望的、學究氣的和預料之中的……我還會注意到他嗎?
相關熱詞搜索:筆墨 守望 青春 守望青春 筆墨無羈 守望青春 藝術陣線守望青春筆墨無羈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