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小說免費【“免費”為何會改變一切】
發(fā)布時間:2020-03-01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免費的午餐人人都想吃。但這些都是真正免費的嗎?“免費”會改變一切嗎? 直到10年前,市場上充斥的免費品還都可以歸為經濟學家們所謂的“交叉補貼”(cross-subsidy)產品――你免費獲得一件產品的同時,為另一件產品或服務付費。然而過去lO年間,一種新的免費策略開始出現(xiàn),這種新模式并非基于交叉補貼,而是基于產品自身的成本正在迅速下降的事實。
不過現(xiàn)在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被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浪潮所席卷的所有事物都在走向免費,至少與我們消費者相關的那些產品是這樣。先是存儲器,然后是帶寬(免費的YouTube),再到處理器(免費的Google)。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在充分競爭市場,商品價格將趨于邊際成本――沒有哪個行業(yè)比互聯(lián)網(wǎng)產業(yè)的競爭更充分,每一天,數(shù)字信息的邊際成本都在下降,并趨近于零。
其結果便是,如今我們擁有了兩大力量在推動免費商業(yè)模式的前行。其一是吉列式的交叉補貼模式正應用于越來越多的產業(yè);其二便是任何與數(shù)字網(wǎng)絡相關的事物,都將很快感受到極速下滑的成本所帶來的影響。技術的廉價化并沒有什么新奇之處,真正新奇的是,一切產業(yè)都以如此迅猛的速度邁向數(shù)字化,實現(xiàn)規(guī)模經濟。
免費商業(yè)模式到底有多少種呢?雖然可能有上百種,但可分解為如下6種模式:
免費增值模式
免費品:網(wǎng)絡軟件和服務,部分內容。
免費對象:普通(簡版)用戶。
該模式由風險投資家Fred Wilson提出,是媒體訂閱模式的基礎,也是最廣為人知的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模式之一。它又可分為如下幾種形式:從免費到付費的內容分級。或者一個額外的比免費版帶有更多特性的“專業(yè)”版網(wǎng)站或軟件。傳統(tǒng)的免費派送,比如給母親贈送嬰兒尿布,制造商都得花錢,僅能免費派送極小數(shù)量的產品,以此誘惑消費者。但就數(shù)字產品而言,這種免費品與付費品之比卻倒了過來。一個典型的網(wǎng)站通常遵循1%法則:1%的用戶支撐起其他所有用戶。這種模式的可行之處在于,服務其他那99%的用戶的成本幾乎為零,甚至完全能夠忽略不計。
廣告模式
免費品:內容、服務、軟件等等。
免費對象:所有人。
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廣告模式正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包括雅虎按頁面瀏覽量付費的橫幅廣告、Google按點擊率付費的文本廣告、Amazon按交易付費的“會員廣告”。這一切僅僅只是開始,接著興起的是下一波廣告模式:付費的內置搜索結果、付費的信息服務清單,以及對某些特定人群的第三方付費。
交叉補貼模式
免費品:能促使你去購買其他互補品的任何產品。
免費對象:每一個終將進行購買的人。
沃爾瑪?shù)淖钚聼衢TDVD僅售15美元,它靠提供低于成本價的DVD誘惑你進去,在你進去之后他們可以再賣給你一臺洗衣機。在圣保羅的一個喧鬧角落,攤販們拋售著最新的當紅樂隊Banda Calypso的CD,這些CD未烙上任何唱片公司的標簽,但它們并不是盜版。Calypso將自己的CD主盤和海報派發(fā)給鎮(zhèn)上的攤販,他們允許攤販拷貝這些主盤并出售它們,同時獨得所有的收入。這是因為賣唱片并非Calypso的主要收入來源,他們的主營業(yè)務是商業(yè)表演。Calypso在各鎮(zhèn)之間來回巡演,由于事前超便宜CD的宣傳造勢,演出場場爆滿,讓他們有錢買下一架私人飛機。
零邊際成本模式
免費品:單位發(fā)行成本極低的產品。
免費對象:所有人。
沒有什么能比在線音樂更好地詮釋這一模式。在數(shù)字復制品和P2P傳輸方式的推動下,音樂發(fā)行的實際成本幾乎為零。這一案例中,音樂成為免費品與商業(yè)模式沒有任何關系,而純粹由于經濟重心轉移所致。這一趨勢是如此強大,以至于法律、道德規(guī)制、DRM(內容數(shù)字版權加密保護技術)以及其他所有的反盜版措施都紛紛落敗。一些歌手在線派發(fā)他們的音樂,并借此作為演唱會、正版唱片、播放許可證以及其他付費品的營銷方式;另一些歌手則欣然接受了免費的現(xiàn)實,對他們而言,音樂不再是用來賺錢的生意,而是另有其美好意義,比如是快樂源泉或創(chuàng)造力的表達途徑。
勞務交換模式
免費品:網(wǎng)站和服務。
免費對象:所有用戶,因為其使用行為實際上已經創(chuàng)造了某些價值。
通過在Dig或雅虎問答上的投票,或使用Google的411免費語音本地搜索服務(Google可以利用用戶的使用經歷改進其語音搜索技術,還可以通過成功連接查詢者與商業(yè)公司而獲益)。不管怎樣,使用這些服務的行為本身就能創(chuàng)造價值,或提升這種服務,或創(chuàng)造一些可能有其他用處的信息。
贈予經濟模式
免費品:包括開源軟件或UGC(用戶生成內容)在內的全部龐雜資源。
免費對象:所有人。
維基百科的成功證明,金錢并非惟一的驅動力,利他主義一直都存在,互聯(lián)網(wǎng)為其創(chuàng)造了一個平臺,在這里,個體行為可以引發(fā)全球性的影響。某種意義上,零成本分發(fā)使得共享成為一種產業(yè)。
大學教科書中的經濟學定義為“研究稀缺情況下的選擇的社會科學”,但信息經濟的主要要素――存儲、處理能力和帶寬正變得一天比一天便宜,導致傳統(tǒng)經濟學的兩大稀缺函數(shù)一生產與分配的邊際成本正飛速下滑。
貨幣并非世界上惟一的稀缺性,在其他方面,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感謝Google,使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即可換算它們,從聲譽(頁面排名)到注意力(流量),再到收益(廣告)。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聲譽和注意力的供給都是有限的,它們都是新的稀缺性,免費世界的存在大多是為了獲得這些資產,它們隨后成為新商業(yè)模式的基礎。免費使經濟從局限于可用貨幣量化的范疇轉向更真實的衡量標準,后者涵蓋了當代視角下的一切有價值的事物。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視免費為標準而非異端的時代。這有多重要呢?讓我們推導一下:1954年,原子能時代曙光初現(xiàn),原子能委員會主席Lewis Strauss宣稱,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電能將“太過便宜以至于沒必要去計量”的時代。顯然這沒有發(fā)生,主要是因為原子能的安全風險使其成本太高。但是,如果他真的說對了呢?如果事實上電能真免費了呢?答案是,任何與電能相關的事物,幾乎任何事物,都將被改變。所有的建筑物都由電力供能,不用擔心其熱量轉化率;我們所有人都駕駛電動車(通過新一代電池技術的開發(fā),免費電能將足以維持它們的運行);大規(guī)模的脫鹽作業(yè)能將海水轉化為人人皆有所需的淡水,還可用來灌溉廣闊的內陸田地,沙漠變成沃野;與自由電子相比,化石燃料顯得昂貴和不清潔,碳能的利用將會減少,“全球變暖”的辭條將從我們的字典里消失。
如今,是數(shù)字技術,而非電能,變得太過便宜以至于沒必要去計量。幾十年過去了,那個認為計算機應當為極少數(shù)人所使用的假設頹然坍塌,只有到了今天,我們才開始自由揮霍帶寬和存儲,而這些都是我們之前無法想像的。然而,成長于免費互聯(lián)網(wǎng)樂土的一代人正在走向前臺,他們將找到全新的揮霍方式,并推動我們這個世界繼續(xù)前進。
(摘自《商務周刊》雜志,作者是美國《連線》雜志總編輯,著有《長尾理論》)
相關熱詞搜索:改變 免費 “免費”為何會改變一切 為何會改變一切 為何會改變一切pdf下載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