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還原人性之真|白底黑字純文字圖片
發(fā)布時間:2020-02-17 來源: 日記大全 點擊:
每個人都喜歡聽故事,而人是故事的主角。人物稿件在新聞寫作中占有一定地位的原因大致如此。對外人物稿件又具特殊性,要吸引外國人的眼光。 這就需要選擇故事性強的故事,具有人類文化共通的東西。英文行文更注重真實表達(dá),虛詞較少,直線邏輯較強。
從事對外報道的第七個年頭,筆者嘗試在對外人物寫作上探索。透過一次次采訪,觸碰不同人物的內(nèi)心,深感命運遠(yuǎn)比任何藝術(shù)家更偉大,生活的質(zhì)地常為文字所不逮。
記者只是一名文字匠,如畫家要用線條勾勒出人物景色,記者要用文字勾勒出接近于真實的人物或事件。
采訪技巧:采訪前做足功課,采訪時用心傾聽
采訪前,首先要做足功課,充分了解你要采訪的人,他經(jīng)歷了什么、他“擰巴”在什么地方,甚至他喜歡你用什么樣的方式提問。這樣被采訪者才能感覺受到尊重,才會心生信任,雙方實現(xiàn)有效溝通。
要了解被采訪者,今天有了便捷的方式:博客。被采訪者的博客提供了他們的思想。筆者在采訪新東方的俞敏洪、觀復(fù)博物館的馬未都時,從博客上獲得了大量的信息。這些實踐讓筆者發(fā)現(xiàn),僅通過閱讀已有新聞報道很難觸摸到人物的內(nèi)心質(zhì)地,這可能與新聞報道的長度、媒體性質(zhì)、記者過濾信息等有關(guān)。被采訪者自己寫的文字更能提供其內(nèi)心質(zhì)地,再與之溝通,才能寫出接近真實的人物。
采訪時最重要的就是用心傾聽,用心聽才會激發(fā)受訪者說的欲望。傾聽,首先是要把自己掏空,不帶偏見、不帶諂媚,帶一顆平等的心去聽、去提問、去質(zhì)疑。
我曾與外國專家老畢討論過采訪技巧。首先,誰都喜歡互動,前提是你必須要真實,必須真正對采訪對象感興趣。首先要有自己的個性,另外要自信一些。在與采訪對象交流的時候,最好少用“我想寫一篇文章”,而是“我在寫一篇文章”。
采訪時,也要盡量少用“我想采訪你一下”,這樣說太過正式,而要多用“我想聽一下你的意見”。
尊重被采訪者的時間,并讓別人覺得你是真正對其感興趣。首先要與人交流,如果被采訪者說他很忙,那你就可以說,那我們約個你不忙的時間吧,我可以過去,讓你的工作少些;如果他說,我不喜歡新華社,那你可以說,這倒不是新華社不新華社的問題,而是海外媒體非常希望能了解您,如果能有了您的時間和幫助,他們會接近一個更真實的你。
又比如,筆者曾問一個評論家:你對這部電影怎么看?他說,我不知道,我沒看過,筆者就掛斷了電話。外國專家老畢建議說:“你可以說,這是最近很火的電影,你不打算看一下嗎?也許他說,我下午打算看,你明天打電話來吧!边@是他的談話技巧。采訪中常有的顧慮就是覺得自己會打擾別人,他說,每個人工作都常要打擾別人,人人都喜歡被需要的感覺,人們喜歡忙碌的感覺。這些建議都給記者很多溝通方法和心態(tài)的提示。
小技巧有時讓文章生色。采訪中我曾用到一個有趣的小技巧,是從某電視節(jié)目中學(xué)到的:“如果把自己比喻成一種動物,你覺得自己像哪種動物?”這個貌似唐突的問題,正好第二天用來問俞敏洪,沒想到他對答如流:“我更覺得自己像一頭駱駝,在人群中總是能找到方向,而成功也是從一個綠洲到另一個綠洲。”
這樣的回答常是文章收尾的好材料。
采訪往往是新聞的關(guān)鍵,也是筆者最享受的過程,因為你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處于新聞中心的人物,鍛煉自己的辨別能力和判斷力。
寫作標(biāo)準(zhǔn):盡可能接近真實
新聞記者首先要做一名匠人,將人物事件真實地呈現(xiàn)出來。
對筆者震撼最大的是范美忠(網(wǎng)絡(luò)戲稱“范跑跑”)的報道。那些報道讓“范跑跑”成為了一個符號,脫離了真實的范美忠。
筆者最開始要采訪范美忠時,也帶有成見,然而在采訪他所在學(xué)校的校長和同事時,他們的反應(yīng)卻和媒體上的不一樣,聽到最多的是“理解范老師,每一個從地震中生存下來的人都是英雄”,他對教育懷著理想,雖然性格在有些人看來有些古怪,在校長同事學(xué)生眼中仍是個好老師,是學(xué)校唯一能堅持下來每周陪學(xué)生踢足球的老師。雖然筆者的采訪缺失很多,但記者明顯感覺到,有時,媒體沒有足夠的篇幅呈現(xiàn)出一個人物的全部,若按照自己的口味來取舍,甚至尊從于強大輿論的信號,就傳達(dá)出不準(zhǔn)確的信息。
筆者的經(jīng)歷也是如此:那時不敢寫范跑跑的中文,因為輿論正群起攻擊范跑跑,怕招來不必要的麻煩。雖然只是英文,編輯也不愿發(fā),總認(rèn)為筆者的立場站錯了,“仿佛被范跑跑征服了”,要更多加上譴責(zé)他的內(nèi)容才可能發(fā)。而這篇稿子,在《南華早報》編輯那里卻沒有類似的疑問,且他們發(fā)在了深度報道版面中。某日本媒體與筆者同一天進(jìn)行采訪,他們關(guān)注的主題是從范跑跑看中國人的國民性。
這次經(jīng)歷讓筆者看到,真實有多重要且多難實現(xiàn)。如果記者不能守住匠人的職責(zé),那受眾得到的信息可能與事實大相徑庭,且這不利于推動文化思維中“求真”和客觀辨析。但“求真”并不容易,也是對記者的最基本和最高的要求。
法國思想家羅蘭?巴特在《寫作的零度》里寫道,對人的描述應(yīng)該像冰和玻璃一樣透明,不應(yīng)當(dāng)隨便用虛擬、形容和祈使語氣。所以,對人對事,最好不要在形式或主觀上先行界定。
一位《中國青年報》老記者曾告訴筆者,直面真實是需要勇氣的,真實有時殘酷得讓人無法逼近,真實有時是有危險的:你要觸犯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
中文媒體一度報道的人物都是光輝閃亮的,仿佛沒有缺點,這點非常有趣,可能與中文思維習(xí)慣、文化熏陶、甚至文字語言有關(guān)。很多媒體已開始還原人物的多面性。
實踐中,筆者嘗試用對外的思路調(diào)整中文的思路,讓文章更直線化,符合海外讀者的閱讀口味。中文行文有一定的思想慣性,比如,用中文,筆者可以說漢字很好很強大,但用英文,筆者就得琢磨原因是什么?論據(jù)在哪里?從事對外報道讓筆者有機會對比兩種思維、語言體系,甚至文化教育。
又例如,哈佛大學(xué)前校長德里克?博克的一本著作,英文標(biāo)題原為《我們未盡潛能的學(xué)院》(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這本書的中譯本,或是受中文思想慣性的制約,又把它硬改成《回歸大學(xué)之道》,有評論稱,這譯名不光連一個字都沒有對上,反把作者原有的一層檢討的意思,去得干干凈凈,足見所謂“大學(xué)之道”的套話,竟是何等的頑固。
總之,寫人物稿件看似簡單,但其實并非易事,要真正深入人物內(nèi)心,提煉其內(nèi)在精華,鉆進(jìn)去,再出來,這也需要相當(dāng)?shù)哪芰俊T谛∪宋锖褪录,也要關(guān)照全局,反而更要找準(zhǔn)坐標(biāo),大事件報道差1公里可能屬于正常誤差,而人物報道上差1米可能就造成變形。常記起某同行的感受:人性化報道,旨在還原人性之真,包括人性之善,人性之惡,非善非惡,似善似惡,光有人性之善,就容易淪為矯情和欺騙。長期的實踐讓筆者感覺到,人物稿件本質(zhì)上是為讀者提供與真實人物對話溝通的機會。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還原 人性 文字 用文字還原人性之真 帶文字的人性圖 用人性的真解讀文字之美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