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邊上
發(fā)布時間:2017-01-23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人生邊上篇一:寫與讀在人生的邊上的邊上
寫與讀在人生邊上的邊上
—讀《寫在人生邊上》有感
如果說錢鐘書先生自認只曉人生皮毛,僅是隨手在人生邊上批注。那像我們這幫“凡夫俗子”的想法,只能算是在人生邊上的邊上耍弄罷了。試為此文!}記
錢先生的這十篇文章?lián)f僅為“業(yè)余消遣者”隨便從容地在人生邊上注下幾個字,不值作為批評來讀,也不起教育作用。但是錢先生著實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把他的博識多聞和率真性情,文章旁征博引,可謂字字珠璣,通俗卻帶有很深邃的思考。幽默又帶有很強的辛辣諷刺。沒有舞文弄墨之清高,卻一針見血,針砭時弊,毫不留情。里面到處是新奇的構(gòu)思和比喻,魔鬼可以造訪,寓言可以新解,文人并不那么優(yōu)秀,文盲也有很多,窗戶也大有說頭,真是令人嘆服。讀后深有體會。
如果人生是一部大書。
那么,我們既是作者,又是讀者吧。
每個人寫著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每走一步敲下一個字符,或成悠揚婉轉(zhuǎn)的詩篇,或成舒緩溫情的散文,或成瑰麗波折的小說......每個人各有自己的風格,絕大多數(shù)人的人生之書好似我們的考場作文,規(guī)規(guī)矩矩,似成一律。思想,韻味,筆法都是相似甚至近乎相同的。當然歷史的閱卷者也會似閱卷老師一樣,給個平均分罷了,所以普通人大概只有后代和三五親戚好友記 得,死后便無多少的回憶吧。然而有人筆法突奇,文風詭譎,想要自成一家,寫出點名堂來。這些人中有的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宗派,寫出了自己的輝煌, 受到后人膜拜推崇,諸如孔子、司馬遷、岳飛、毛澤東 、魯迅、錢學森等等,還有人在某一步筆畫寫歪或者主題走偏,便將錯就錯,一意孤行地寫下去。他們只想得些潤筆費和虛名罷,管他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什么東西,遵循那“大丈夫生于世,不能流芳百世,亦要遺臭萬年”之“法門”。這樣的人也大有人在,從古時弒君篡位的亂臣賊子,上欺下瞞的唯利官員,到如今享樂主義至上、渾渾噩噩的混混 刁民,貪贓枉法、無所不為的“老虎蒼蠅”等等。這些人倒也可以留下些“深刻的”印象。
每個人都在書寫自己的這部大書,時間蘸著生活的的酸甜苦辣墨水一直向前
滾去,停筆之日就是離世之時。大概誰也不想停筆吧,即使沒有素材,沒有靈感,即使最后搜腸刮肚地湊字,也想一筆一筆的寫下去。人生這部書有時候就可能有點冗長了,不符合“鳳頭,豬肚,豹尾”的理想結(jié)構(gòu),可能讀著讀著索然無味起來。但是有多少人會認真地去讀呢?
——那么,便來談?wù)勛x的事。其實無讀不得見識,很多人一生可能都是不停息地向前書寫,渴望留下燦爛的篇章,渴望創(chuàng)造,渴望前進。但是有多少人會回過頭來讀讀自己這本書或者其他人的書,帶著欣賞的眼光來讀,來反思。就像錢鐘書先生在這本書里面盡展他的睿智博學,語錄典故順手拈來,人情世故也是洞若觀火。但是他若沒有讀的積淀,何來其文章之綻放。我們不能只艷羨錢先生的文字富有張力和趣味,更應看到他年輕時手不釋卷,博聞廣見,生活經(jīng)歷豐富,并具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成一家之風格。正如海納百川,源源不斷地吸收才能有想法可以外傳。讀之重要性可想而知。我們不能選擇不寫,但是我們卻可以選擇不讀,因此稀罕的是認真的閱讀者。人生這本書,很少人帶著明確使命和志向去寫作,更少人帶著欣賞之心去閱讀體會。
想先聊聊作家,作家其實首先是很好的閱讀者,他們讀自己,讀他人,讀上下五千年歷史,讀古今中外者傳奇,讀世間冷暖,讀人情練達......覽萬物而博己見,通古今而曉人生。他們會思考,會在人生邊上留下自己的思索與感悟,或有心或無意,總給后人留下點財產(chǎn),引起點變化。像有的作家傾心于讀世間情,親情、友情、愛情、思鄉(xiāng)情、國家情......自然留下的便多是身邊情,遠方念,諸如周作人、張恨水、沈從文、汪曾祺等等,讓普通人感念情懷,生活更有韻味,茶來飯后多了些消遣;有的直面黑暗角落、慘淡人生,越讀越心潮澎湃,乃至怒發(fā)沖冠、裂眥嚼齒,非要戳破不合理之處不可。他們痛社會之黑暗,悲人性之麻木,不惜振臂急呼,以求改變,諸如魯迅,聞一多,陳獨秀,郭沫若等等,確實喚醒了一幫有為青年和徘徊踟躕的大眾,引領(lǐng)時代向前去......作家和政治家一樣,都需有些高瞻遠矚的眼界和較一般人更深邃的思考。當然像王安石,毛澤東,丘吉爾等本身既是作家也是政治家,足見他們還是有共性的。
對于更多的普通人來說,可能并沒有所謂的閑情去“讀人生”,中國的大眾更多的還是奔波于柴米油鹽醬醋茶,工作買房結(jié)婚娃這類事情中。他們重書寫,但是很少停下“閱讀”,畢竟在這個快節(jié)奏、高壓力的社會,靜下心來總結(jié)反思
似乎是個奢侈品。人均每年閱讀量尚且堪憂,“讀人生”的又有多少呢?想起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中感念時光流逝飛速,“八千多個日子已經(jīng)從我手上溜去;就像針尖上的一滴水滴在海里?”,乃至傷心至“頭涔涔而淚潸潸了”。要知道當時的朱先生僅二十出頭,按現(xiàn)在的話來說應該是“年輕放縱”之時啊,豈不令人慚愧觸動,朱先生大概是“讀人生”的妙手吧。
再回頭談?wù)勫X先生這本書的故事。這十篇散文真算是“業(yè)余消遣者”隨便和從容的批注,但是錢鐘書先生卻在里面融入了自己最真實的思考,不管是冷嘲熱諷還是妙語連珠,都是他愛生活的表現(xiàn)。就像魯迅先生痛感國民麻木,以筆為刀刺入社會最根本弊端一樣,只有真心愛生活,有博大情懷的人才會這么寫。他們或許冷眼旁觀,但是包不住內(nèi)心的熱情。即使寫在人生邊上,卻對這本大書產(chǎn)生主觀上的影響,或嬉笑怒罵,或冷嘲熱諷,或坦誠相待,或委婉含蓄,都是因為珍惜生活才會這樣做,都是對人生下定義、做注釋,決定了我想成為怎樣的一個“我”,我想要個什么樣的生活。
人生的寫與讀永遠應該交織進行,在人生的大書上,隨處寫下所感所聞,隨時閱讀自己和別人的“文字”,增進自己的底蘊,熟練下風格筆法,也是有趣的。最后用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中的一段話結(jié)尾:“能在同一道風景中看到不同于他人的景致、感到不同于他人的東西、選擇不同于他人的語句,才能不斷寫出屬于自己的故事來!比松@本書,由我們書寫,我們既是作者,也是讀者,理應得到和留下些屬于自己的獨特的東西來。
人生邊上篇二:走到人生邊上 閱讀答案
走到人生邊上
①人有優(yōu)良的品質(zhì),又有許多劣根性雜糅在一起,好比一塊頑鐵得在火里燒,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燒又淬,再加千錘百煉,才能把頑鐵煉成可鑄寶劍的鋼材。黃金也須經(jīng)過燒煉,去掉雜質(zhì),才成純金。人也一樣,我們從憂患中學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
②孟于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說,如要鍛煉一個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yǎng)成堅忍的性格。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這是我們從人生經(jīng)驗中得到的實情。諺語 十磨九難出好人;人在世上煉,刀在石上磨;千錘成利器,百煉變成鋼 ;不受苦中苦,難為人上人都說明以上道理。
③我們最循循善誘的老師是孔子! 論語》 里孔子的話,都因人而發(fā),他從來不用教條。但是他有一條很重要的教訓。最理解他的是弟子曾參,怕老師的教訓久而失傳,在《大學》章里記下老師二百零五字的教訓。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來自:m.serialtips.com 蒲公英文 摘:人生邊上)為本。修身,不就是鍛煉自身嗎?
④修身不是為了自己一身,是為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稱王稱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諧和平,有的國家崇尚勇敢,有的國家高唱自由、平等、博愛。中華古國向來崇尚和氣,致中和,從和諧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鍛煉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的人,善惡雜糅,還需鍛煉出純正品色來,才有價值。這個苦惱的人世,恰好是鍛煉人的處所,好比煉鋼的工廠,或教練運動員的操場,或教育學生的教室。這也說明,人生實苦確是有緣故的。
1.文章開篇講人有優(yōu)良的品質(zhì),又有許多劣根性雜糅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2分)
2.第② 段劃線句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3.本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2分)
答案:
1.強調(diào)人修身的必要性. ( 2分)
2.道理論證(引用論證),形象生動而有力地論證了一個人經(jīng)過不同程度的鍛煉,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yǎng),不同程度的效益。只有吃苦受累,才能養(yǎng)成堅忍的性格。(2分)
3.我們從憂患中學得智慧,苦痛中煉出美德來。(或修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2分)
人生邊上篇三:人生邊上,還有更遠閱讀答案
人生邊上,還有更遠潘啟雯《我們仨》問世四年后,96歲高齡的楊絳先生推出《走到人生邊上》,年近百歲的老人,居然還有如此真摯的思考與坦然的心態(tài)。乍看書名,自然就會聯(lián)想到錢鐘書先生的舊作《寫在人生邊上》,錢鐘書先生說:“人生據(jù)說是一部大書!彼延嘘P(guān)思索寫下的文字,當作寫在人生邊上的文字。斯人已逝,這“人生邊上”的文字竟又由他的夫人楊絳先生續(xù)寫著。從《寫在人生邊上》到《走到人生邊上》,是生命暖流中兩個相戚靈魂的長相守望,如此這般的“夫唱婦隨”,令人感動莫名。人到關(guān)鍵時刻,總會想些根本性問題。楊絳先生說:“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后看,我已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就什么都沒有了嗎??”“站在人生的邊緣上”的先生還在回望一生,追問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白叩搅巳松吷,自己想不明白,就想問問人,而我可以問的人已經(jīng)走了,只有在內(nèi)心深處自己問自己!彼淖穯,讓我們看到了不竭的生命活力。人生的智慧來源于對人生的追問,對人生不斷地追問,是保持生命活力的最好方式。“我試圖擺脫一切成見,按照合理的規(guī)律,合乎邏輯的推理,依靠世紀生活經(jīng)驗,自己思考。我要從平時不在意的地方,發(fā)現(xiàn)問題,解答問題。這樣一步一步自問自答,看能探索多遠??”的確,先生的思考顯得特別有意義,只有追問與思考才能讓我們認清一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走到人生邊上》的“注釋”部分讀來倍感親切,是我們熟悉的風格、喜愛的筆墨。如果說正文是理性的,它就是感性的;正文部分是抽象的,它就是具體的。這是一組從容大氣的散文,記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人和事,恰恰印證了正文里面看似抽象的一些觀點!端淖允觥防铮阈阒v的一個家族幾代人的故事,不就是“人生實苦”嗎?可愛的勞神父不正是鍛煉自己靈魂的典型嗎?最令人唏噓的是《比鄰雙鵲》,那對喜鵲夫婦在一年的時間里演繹了什么樣的悲歡離合?其內(nèi)容呈現(xiàn)的善與惡、是與非,又無不與前半部的文本相契合照應。楊絳先生,拋開了“角色”與“形式”的束縛,帶我們走進了一個新的思想領(lǐng)域。在《我們仨》中,先生用“古驛道”暗喻人生似旅途;在《走到人生邊上》中,作者同樣喻人生為漸行漸遠的旅程。《我們仨》,是先生對親情的追憶;《走到人生邊上》,是她思考人生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等哲學命題!段覀冐怼肥侵燎橹,讀者要用情去閱讀,追隨作者歌哭,體味人間至愛,達于至真!蹲叩饺松吷稀肥侵晾碇鳎x者要用心去閱讀,追隨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諦,止于至善。在《走到人生邊上》里,楊絳先生是位閱歷豐富的智慧老人,把自己平生所見的奇聞軼事娓娓道來;是位求知若渴的學子,對于根本的問題執(zhí)拗地刨根問底。沒有令人頭疼的概念,更沒有復雜曲折的邏輯推理,先生只坦率明白地問與答、追問與思考,解自己的惑。在生命的通道里,她比我們走得更深更遠,聽一聽她的話語,我們會找到關(guān)于人生的新的答案。1.下列對《走到人生邊上》的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楊絳先生認為人生是一部大書,她要把有關(guān)思索寫下的文字,當作寫在人生邊上的文字,以與已逝的錢鐘書先生靈魂長相守望,“夫唱婦隨”。B.《走到人生邊上》是96歲高齡的楊絳先生關(guān)于人生的哲學思考和坦率解惑,顯示了她不竭的生命活力和過人的人生智慧。C.《走到人生邊上》帶我們走進了一個新的思想領(lǐng)域,是因為楊絳先生是位閱歷豐富的智慧老人,她把自己平生所見的、讀者所少見的奇聞軼事娓娓道來。D.《走到人生邊上》,是至情之作,讀者要用心閱讀,追隨作者思考,求索人生真諦,止于至善。 2.下列不是“《走到人生邊上》的‘注釋’部分讀來倍感親切”的原因的一項是(3分)( )A.“注釋”部分,是我們熟悉的風格、喜愛的筆墨。B.“注釋”部分,是感性的、具體的從容大氣的散文。C.“注釋”部分,看似抽象的一些觀點是先生“人生邊上,還有更遠”的主要體現(xiàn)。D.“注釋”部分,記的是一些令先生印象深刻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善與惡、是與非的人和事。 3.“在生命的通道里”,楊絳先生“比我們走得更深更遠”,其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全文概括回答。(5分) (二)1.B(A項混淆了錢鐘書先生和楊絳先生的觀點;C項強加因果;D“是至情之作”錯,應為“至理之作”。)2.C(“看似抽象的一些觀點”不是注釋部分的內(nèi)容。)3.(1)閱歷豐富,且注意
“平時不在意的地方”(或:注意人生的細微之處);(2)思考深刻,“對于根本的問題執(zhí)拗地刨根問底”;(3)心態(tài)坦明,坦率明白地追問與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4)擺脫一切成見,拋開“角色”與“形式”的束縛,進入新的思想領(lǐng)域;(5)熱愛生命和生活,追求至愛、至真、至善。(每點1分)
相關(guān)熱詞搜索:邊上 人生 走到人生邊上 人生邊上的智慧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