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留學生愛上中國跳蚤舞
發(fā)布時間:2018-06-2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墻壁上掛滿紅彤彤的中國結,滿屋子洋溢著歡快的歌聲。早春時節(jié),舟山群島地名工作室、定海美之聲演唱團邀請25名來自8個國家的浙江海洋大學外籍留學生,與舟山市民一起載歌載舞,共迎新春。
優(yōu)雅唯美的旗袍秀、熱情激昂的中國鼓、婉轉(zhuǎn)悠揚的越劇、漢風濃郁的古箏表演……一個個中國傳統(tǒng)(非遺)節(jié)目令留學生們?nèi)绨V如醉。
筆者從浙江海洋大學國際合作交流處了解到,該校有一支由留學生組成的舟山特色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表演隊——跳蚤舞隊。
跳蚤舞,原是流傳在海島迎神賽會、喜慶豐收時表演的一種民間舞蹈。后發(fā)展成祭灶神儀式舞蹈,以示送舊迎新,祈求消災免禍,故民間又稱“跳灶舞”。12年前,跳蚤舞被列為浙江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
跳蚤舞由男女二人表演,男角(濟公)身穿僧衣,頭戴僧帽,腰系草繩,一閃左,一閃右,阻止火神行進。女角(火神)身穿紅綠花襖,一手握花傘,一手提香籃子,左一閃,右一閃,躲著濟公前進,構成驅(qū)趕意境。
據(jù)《定?h志》記載,“跳蚤舞”因舞姿形似跳蚤而得名。跳蚤舞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間,從福建傳至舟山沈家門漁港。跳蚤舞原為情緒性舞蹈,無情節(jié)、無具體人物,因舞姿酷似跳蚤而得名。1922年,白泉鎮(zhèn)私塾老先生章孝善,將當?shù)亓鱾鞯拿耖g故事《濟公斗火神》中的濟公阻攔火神娘娘的橋段引入舞蹈。
筆者發(fā)現(xiàn),那些留學生表演跳蚤舞非常認真,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化妝、戴頭飾、整服裝,嚴謹而又不失活潑,男角(濟公)身穿僧衣帽,頸套須珠,腰系草繩;女角(火神)身穿紅綠花襖,手握折扇。整個舞蹈輕松活潑、夸張詼諧。
據(jù)浙江海洋大學舞蹈教學指導老師孫靚介紹,跳蚤舞在海大傳播已有5年。為了更好地了解與傳承這一民間文化,從2012年起,她對“跳蚤舞”進行全面詳實的調(diào)查研究,但單靠理論研究無法良好傳承。2013年,該校成立了一支跳蚤舞隊,讓大學生認識并學習跳蚤舞。此外,每年孫靚會安排兩到三次的外出交流機會,讓隊員們開展藝術實踐活動,與民間藝人進行學習交流。截至目前,浙江海洋大學培養(yǎng)了至少60名跳蚤舞表演者,“跳蚤舞”后繼有人。其中一支由6名留學生組成的跳蚤舞表演隊尤其引人注目,他們分別來自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坦桑尼亞等國。
這一舟山特色舞蹈的傳承者擴展到國際留學生,緣于浙江省教育廳、外僑辦和浙江電視臺教育科技頻道每年舉辦的“夢行浙江”外國留學生中華才藝展。孫靚在2016年為參加“夢行浙江”的海大留學生編排舞蹈,考慮到這群熱情的學生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習傳統(tǒng)地域文化也可以作為一種嘗試和突破。
孫靚說這其中的一個小插曲讓她很觸動,初選有很多人報名,一個非洲的學生沒選上但每天都堅持訓練,一個俄羅斯學生穿上濟公裝以后不肯脫。被選上的留學生們都喜歡跳蚤舞,練習很認真。她感受到了民間舞蹈強大的藝術感染力:文化背景不同,但藝術是相通的。
除了跳蚤舞,打蓮湘、舟山鑼鼓等具有舟山本土特色的藝術形式也被納入留學生學習表演的范圍。2017年5月,普陀蝦峙島77歲老人陸昌沅將跟隨了他20多年的蝦峙鑼鼓送給了這群留學生。
坦桑尼亞的Bhoke和俄羅斯的喀秋莎是跳蚤舞中的一對搭檔,也是悟性很高、學得很快的同學。兩人都是海大食品科學與安全工程專業(yè)碩士生。
喀秋莎覺得:“這種舞蹈非常有趣,尤其是女孩子們跳的那部分非常美,從老師講解里也了解到這舞蹈背后的故事原來是關于男女互相愛慕,簡直太有趣了,讓我們很有學習的動力!盉hoke喜歡這一舞蹈的理由則是“它讓我感到非常享受”。剛開始他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無論是語言障礙還是舞蹈動作,慢慢地,他們領悟了舞蹈的要領,隨著舞蹈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家越發(fā)喜愛。
喀秋莎說:“我第一次去練習時,很吃驚地看到Bhoke也在那里,后來我們就在老師安排下成為了跳蚤舞搭檔。練習舞蹈占據(jù)了很多課余時間,但對于這樣一種機會,我們感到非常感恩,也愿意全身心投入。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需要更多練習,有時候我和Bhoke就跑到學校外面去練習!盉hoke說:“跳舞會讓我們接觸到更多的人,它提供了更多與他人相處以及共度快樂時光的機會,而且我們還有更多機會去不同地方!
提及未來打算,Bhoke表示,希望在語言和文化學習上有更大提升,另外“我真正想得到的是與中國學生們的友好關系,更希望能建立起我們坦桑尼亞人民與中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橋梁;很多坦桑尼亞人還不了解中國,我要把在中國舟山所經(jīng)歷的一切告訴他們。”
浙江海洋大學國際交流處副處長鐘偉良表示,舞蹈只是留學生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可是他們卻通過舞蹈感受到了中國海島獨特的文化;學習結束后,他們一部分人會選擇回國,會把他們學習舞蹈的故事講述給更多的人。
浙江海洋大學還計劃讓更多的留學生去了解和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起講好中國故事。浙江海洋大學的老師們深信,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會更好地綻放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Flea Dance’ is a native folk celebration popular in Zhoushan, the country’s largest archipelago in East China Sea. In good old days, island residents held the dance to pay homage to the god of sea and celebrate harvest. Gradually, the flea dance evolved into a special ritual performance at the sacrificial ceremony in honor of the kitchen god. In 2006, the dance was inscribed on Zhejiang Province’s lis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