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2009如何花錢
發(fā)布時間:2020-06-19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主持人:金融危機讓2009年成為世界經濟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年;
金融危機也讓2009年的中國成為了世界的希望。只是中國能否實現GDP增長保八的目標?今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全國兩會熱議經濟話題。大洋彼岸的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先生做客《22°觀察》,用他的國際視野,為我們把脈2009中國經濟。
2009年經濟目標是保證GDP百分之八的增長,很多經濟學家對此表示樂觀,您是怎么考慮這個問題的?
陳志武:我覺得保八的難度非常高,四萬億經濟刺激方案,最多為GDP的增長提供兩個百分點左右,也就是百分之五六左右的全年的GDP的增長速度。
根據以往的經驗的話,在全球的經濟繼續(xù)增長,全球的需求繼續(xù)增長,而且在中國的當初的WTO紅利沒有被用完的時候,中國在基礎設施方面做的那些投資,比如1997 1998年的時候,在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政府通過發(fā)國債,然后在基礎設施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那個時候相對來說比較有效。不僅僅為當時的中國經濟,走出亞洲金融危機,也為后來2001年年底中國加入WTO以后,帶來新一輪增長奠定了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方面的基礎。
主持人:您的看法是不是這四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投向主要是基礎建設,對整個GDP的拉動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可以有更好的方式?
陳志武: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你不可能也不應該總是靠修很多的鐵路,修很多的橋梁,修很多的公路來以這種方式帶動增長。因為畢竟這些是交通運輸工具,交通運輸網絡是幫助把人、把貨物、把商品在不同的地區(qū)之間來進行配置、進行運輸。那么在目前的情況之下,國際的需求嚴重下滑,國內的需求也嚴重下滑,在這種時候,如果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刺激民間消費上面的話,而是拿更多的錢,去做新的基礎設施方面投資,到最后我們會發(fā)現,蓋這么多的樓,修這么多的路,修這么多的鐵路,這么多的機場,到最后沒有人去用,那么最后人們的收入不會增長,工作機會、就業(yè)的安全,不會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改善。
主持人:您的看法是這四萬億應該更多地投入到拉動消費、需求上去,那怎么做呢?
陳志武:具體來講我覺得最好的辦法是給全國的中小企業(yè),2009年全部免稅一年。據我的了解中小企業(yè),也就是年收入大約在三個億以下的企業(yè),去年給全國的財政稅收大概貢獻了46%,差不多有兩萬五千億左右。如果除了給這個中小企業(yè)免稅一年以外,也給這個月收入在比如說一萬以下的家庭和個人,每一個人也都免稅一年的話,總共可以把三萬億左右的錢可以留在中小企業(yè),留在老百姓家庭,由他們去決定怎么花。由此帶來的效果,會跟修鐵路,修更多的樓房,修更多的機場會完全不一樣的。因為過去這些年,中國的中小企業(yè),每年新創(chuàng)造的就業(yè)機會占全國每年新增加的就業(yè)機會的75%以上,也就是100個新的就業(yè)機會里面,有75個以上是由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造的。那么我們知道,現在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最擔憂的問題就是就業(yè)的問題和社會穩(wěn)定的問題。
主持人:在您的角度看,我們保證增長,實際上有一個核心就是保證就業(yè),保證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可是我們這四萬億投入到基礎建設中,是不是也可以提高就業(yè)的水平?
陳志武:任何時候花錢,都可以給GDP帶來一些貢獻,也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就業(yè)機會。但是從實際效果上來說,這四萬億這樣子創(chuàng)造的GDP,創(chuàng)造的新的就業(yè)機會是不是最理想?奧運場館花了幾千億人民幣,但是也許創(chuàng)造了一兩千個新的就業(yè)機會,從這個例子里面,我們也可看出來,就是往基礎設施方面做更多的投入能夠產生的新的就業(yè)機會,會非常非常有限。
過去30年,中國的經濟建設,一直都放在生產和投資,然后為出口生產制造這方面,到今天中國的經濟模式必須地也應該要進行一些轉型,從投資驅動,出口導向轉移到小消費驅動。正因為中國處于這樣的一個轉型的關鍵點,不止是今天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經濟危機,所以中國政府應該要給中低等收入的城市和農村的居民提供退稅,或者是補貼,或者送錢的舉措。因為以后的宏觀調控不應該再是通過投資刺激增長,而是更多地要轉移到通過刺激消費來帶動增長。
主持人:像這種方式在世界范圍內,有沒有國家采用這種做法,或者有沒有模式可以學習?
陳志武:很多的國家都這樣做。我剛剛去過巴西,巴西政府這樣做了很多次,美國也剛剛2008年從4月到6月期間給一般的普通收入家庭送錢退稅。其實在中國,香港也這樣做過。好像2008年在東莞也這樣子實驗過。但是我覺得這個不僅僅東莞應該可以這樣做,應該在全國的范圍之內都可以這樣做的。
主持人:但國情可能不一樣,比如說南美人,他們巴西,他們有錢,他們就花了;
印度人有錢就花了。可是中國人一般省吃儉用,如果把稅退給我,我還是存著不花,你起不到拉動消費的作用。
陳志武:但是問題是,如果不給這些中低等收入的家庭,農民家庭、城市家庭,給他們退稅,給他們補貼的話,他們的收入本來就不高,那么更加不是不想花錢嗎!所以在已有的收入的基礎之上,每個人多一千塊錢,相對于現在的狀況來說,大家消費的意愿性,總體上應該要更高一些。
主持人:如果幾萬億發(fā)下去,每個老百姓的人均不多,一千、兩千,我們這些年習慣了一個說法
叫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們確實集中力量,也辦了很多大事,在您的這種想法指導下,我們是不是會放棄這些原則?
陳志武:過去三十年集中力量辦大事,具體做成了很多的大事,特別是在過去,中國的工業(yè)基礎和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網絡,都普遍的比較落后的時候,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就使得中國工業(yè)化的進程進展非常快。但是呢,一個國家的建設,不能夠總是,無止境地沿著這個路下去。因為畢竟我們退一步想一想的話,為什么要發(fā)展經濟,為什么要做這些投資,說到底還是為了老百姓的生活過得更好,日子過得更好,過得更幸福。民間消費應該是最終要改變要推動的一個目標,因為如果大家不能夠消費,沒有錢消費,收入都到不了老百姓的錢包里面,那最后建這么多樓房,修這么多基礎設施,做這么多工業(yè)化的進程,那是為了什么呢?不能夠為了工業(yè)化而去工業(yè)化,不能夠為了基礎建設而去做基礎建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那個基礎設施,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達到一定的水平的時候應該按照常理也應該是時候,是做一個轉型,做一個調整。過去的集中力量辦大事,也許這個精神可以保留但是這個辦的大事,不再是具體的樓房,工業(yè)基地,而是這個老百姓的生活的改善。這個應該是新的大事。
就是以巴西,因為中國可以說,跟巴西更有可比性。那巴西政府,在醫(yī)療衛(wèi)生這方面的投入,總的金額占了巴西的GDP的5.4%,而中國在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失業(yè)福利這三項上面,才投入了中國GDP的2.4%的這么多的錢。按照我的計算的話,算到13億中國人身上,去年一年,政府在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失業(yè)補貼這方面,放在每一個身上,大概去年是451塊錢,這個是非常少的一個數字。
主持人:在您看來,我們對醫(yī)療、教育、養(yǎng)老這些事,投入得少,但是什么樣是多呢?像美國對醫(yī)療他也不能整個靠投入解決了所有問題,我們投到什么程度是一個好的標準呢?
陳志武:這個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因為確確實實如果有政府,在醫(yī)療、在教育、在民生的項目上面做了太多的投入的話,那當然這個會帶來一些道德風險,讓人們可能覺得,工作也好,不工作也好,反正有政府給我包了,但是相比而言,中國遠遠沒有到那個層面。
主持人:我們說一下微觀層面,比如說我,我想借錢買房子,貸款買車,貸款去讀書等等等等?墒俏蚁胛乙貌×嗽趺崔k,我孩子上學怎么辦,會有很多錢要花,貸了款以后,我自己手里沒有更多的錢準備,怎么保證這個事呢,國家沒有給我一個,政府現在的制度里面,給我一個信心的保證,我才愿意去借錢,才敢去,這個問題應該怎么解決?在目前的環(huán)境下。
陳志武:一方面,為什么政府層面應該承擔的,最基本的社會保障,所謂的低保,不管是對農村的人還是對于城市的人,都應該提供的基本的底線的保障,和底線的醫(yī)療保障這些,還有在教育方面的基本的投入;
第二個方面,就是在金融市場方面,進一步要加快發(fā)展,因為你剛才講到生病怎么辦,養(yǎng)老怎么辦,發(fā)生大的開支,要買房子,或者是小孩要上學怎么辦。這些除了政府提供的,基本的底線保障之外,個人可以通過,拿自己的收入去買一些保險,包括醫(yī)療保險,還有意外的財產保險,退休金,還有這個包括學生的,給小孩提供教育費用的去買債券,或者去買投資基金等等,通過這些不同的金融投資組合,就可以讓你把整個一輩子,可以想象到的,各種各樣的風險事件,不確定性的風險事件和養(yǎng)老的需要,都可以更理想地安排好。通過這些安排以后,那當然會讓你感覺到,不僅僅對于今天,而且對于未來的經濟安全感,會上升很多,那么接著下來,你消費的這個意愿也會上升很多。
主持人:您的建議實際上是這些錢投入,應該一個是到醫(yī)療教育方面,社會保障方面,一個拿錢直接發(fā)給居民,實際上很多國家采用這種做法,還有就是向中小企業(yè)退稅減稅,這幾步。
陳志武:給中小企業(yè)免稅一年,那財政的收入,它肯定會,增長一下就下來了。一種可能是發(fā)國債,現在中國的國債,這個占GDP的比重還是非常低的,這個空間發(fā)國債的空間還是很大。實際上從歷史上來說,我知道我們中國人,總是對于這個借債,是看得非常負面的。比如說據我的研究,從1982年開始中國開始發(fā)國債,一直到2004或者到前兩年。盡管按照我們傳統(tǒng)的視角,傳統(tǒng)的觀念,中國政府發(fā)國債這么多,每年的財政赤字這么大,中國按理說應該是很弱的。相比之下明朝的時候,清朝是一直到1898年,基本上都沒有財政赤字,既使是在鴉片戰(zhàn)爭以后,甚至于太平天國時期,每年的朝廷的財政盈余,至少有幾十萬,或者幾百萬兩銀子這么多。但是實際的情況,我們知道,不管是從絕對的國力,還是相對的國力來說,讓我們都可以看到,今天的國力比當時的清朝的,中國的國力要強很多,所以這就說明發(fā)不發(fā)國債,有沒有國債,有沒有財政赤字本身不用擔心的。實際上從更大范圍,更長的歷史來看,我們大家回過頭去到明朝的中國,四百年以前,中國的明朝每年也是存銀萬貫,每年的財政盈余很多,當時的印度、日本、土耳其都是有很多的財政盈余。而相比之下呢,四百年以前的西方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是負債累累。你像當時的英國、荷蘭、西班牙,這些國家都負的債務,比現在的美國總的國債余額,相對GDP的比重還要高很多。但是現在看來,哪些國家今天更強呢,當年負債累累的這些國家,是今天的發(fā)達國家,而這些當年國庫里面,存銀存金萬貫的這些國家呢,反而是今天是發(fā)展中國家,或者是落后的第三世界國家。這歷史的教訓應該讓我們看到,在關鍵的時候,為了鎮(zhèn)住整個社會的秩序,為了穩(wěn)住就業(yè),為了給國家的未來的發(fā)展,打下更好的基礎,不妨去負國債。
主持人:這里面道理是什么呢?就是說我們今天花明年的錢,花明天的錢反而會有更大的發(fā)展。
陳志武:表面上看美國的負債,是全球所有國家里面,負債最高的國家,國債也是最高的國家,但是同時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美國到今天,甚至于到未來可以看到的那些年,還是全球最強大的國家。這個負債跟那個國家的強和弱,已經沒有明顯的等號的關系,而是恰恰是什么呢,誰能夠愿意通過,把未來的錢借到今天來花呢,讓大家今天和明天、后天的,就業(yè)機會和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都被擴大了。
主持人:就是現在美國今天的次貸危機不也是因為借錢導致的嗎?那是不是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要檢討這種借貸消費模式,還是繼續(xù)向美國學習這種借貸消費模式?
陳志武:繼續(xù)學習。因為美國可以說是借貸消費有一點過度了,超出了現在的金融市場,金融化、證券化、資本化所能容納的這個范圍。但是對于中國來說,中國面對的這個局面,跟美國可以說是正好相反,從1780年到1900年左右的一百多年的工業(yè)化的發(fā)展,使得美國當時就像今天的中國一樣,物質生產能力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那個時候美國面對的挑戰(zhàn)跟今天中國面對的挑戰(zhàn)一樣的,怎么樣實現經濟從生產驅動、投資驅動往消費驅動這個模式的轉型。而今天的中國面對的挑戰(zhàn)也是這樣子,特別是這一次,這個全球經濟危機這個威脅之下,中國靠國內的消費增長,來帶動增長的壓力,這種必要性,已經進一步被提高了,所以在這種時候呢,最終中國也必須得通過發(fā)展金融市場,發(fā)展民間這個金融借貸市場,以這種方式來讓更多的個人,更多的中國家庭,更多的中國人可以更好地安排一輩子的消費。一個從簡單的學理上說,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每一個人從20歲向前看的話,我們會發(fā)現他整個一輩子,從20歲到25歲、30歲、40歲,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收入會越來越高。但是一個典型的人,會在消費意愿消費的動力上,會隨著年齡的上升而下降,就像我自己也是這樣子,我覺得相比之下,我二十幾歲的時候,那個時候最愿意花錢,也是最能夠花錢的時候,通過花錢得到的好處是最多的時候,但是那個時候是我最沒錢的時候。但是今天我46歲,我的收入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高,但是呢,我要花錢的愿望,比我以前任何時候都更低,所以這個簡單意義上的,金融市場的發(fā)展,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每一個人,更好地把一輩子的收入增長的曲線跟消費意愿增長的曲線,完全相矛盾的這樣一個局面可以解決得更好。
主持人:中國要想成為全球化浪潮的中流砥柱,要想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必然需要培養(yǎng)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的儲備人才,更重要的是,中國應該對外部世界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陳志武:中國在IMF和世界銀行中間的發(fā)言權,因為這次金融危機肯定是上升很多。但是這方面也有很多的挑戰(zhàn),因為我并不覺得中國準備好了,在知識儲備上面,還是非常非常欠缺的。沒有幾個老師做這些細致性的研究,也更沒有太多的學生做這些研究。因為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真正地起到唱主角的作用之前,大學里面的課程設置,學生的專業(yè)安排,老師的知識結構都必須做全方位的調整。我在四年以前,在北大的歷史系和經濟系,找一個研究生幫助我來搜集一些英國經濟歷史方面的一些資料,我很吃驚地發(fā)現找不到一個。因為相比之下在美國學校的教育鼓勵他們,對于世界各個不同的地方,多多少少從小學開始,就有一點了解,有一點感覺。中國目前不具備,真正地在世界舞臺上唱主角的一些知識和經驗和研究方面的儲備。當然在目前這個,大家都去追數理化的考分,追英語的考分的時候,追政治課程的考分的時候,沒有幾個人真正地在幼兒園、小學、中學去鼓勵中國的學生,對于世界各個不同的國家的方方面面,產生一些興趣,這方面如果不改變的話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唱主角,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