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別用最柔軟的地方裝堅強 《柔軟》不是最盡頭
發(fā)布時間:2020-03-23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話劇《柔軟》探討愛與性所抵達的深度,應該說已經(jīng)代表了“國內(nèi)先進水平”。但依舊顯示出一個悲觀主義無神論者的思想局限,這也是中國幾乎所有編劇和導演的局限。 廖一梅與孟京輝,一個編劇、一個導演,既是夫婦,也是中國先鋒話劇的黃金搭檔。近期上演的話劇《柔軟》,是二人合作的“悲觀主義三部曲”終結(jié)篇。
1999年的《戀愛的犀!,雖然已經(jīng)顯示出廖一梅突出的個人風格:犀利、尖銳、極端、華麗、激情,但對愛情主題的探討是單一的,還沒有深入觸及人性。如果去除她鮮明的個人風格,這個劇的深層結(jié)構差不多可以概括為一個瓊瑤劇模本:A愛B,但是B不愛A;C愛A,但是A不愛C;最后的結(jié)果是,誰也沒有得到愛,每個人都深陷痛苦和絕望中,永遠得不到救贖。
2005年的《琥珀》,廖一梅用更為復雜、更為極端的故事,借愛情的主題,向性和人性的幽深處掘進。故事雖然比較離奇,但還沒有脫出愛情故事的套子。
2010年的《柔軟》,廖一梅用完全超出主流規(guī)范的三個人物、完全超出愛情故事的演繹方式,大膽、直接、赤裸地展開對愛與性的探討,而最終抵達的卻是人性的開闊之地。“這部戲的坦率與直接要求演員必須在舞臺上放棄所有自我保護的措施,他們說的有些臺詞甚至是平時無法說出口的內(nèi)心隱秘。”
從1999到2010,前后時間跨度11年。這11年間,廖一梅對愛與性與人性所進行的勇往直前的開掘,到達了什么樣的深度?《柔軟》,說了些什么?
真正的人靈魂做主
《柔軟》的三個人物,都有著超出主流規(guī)范的特殊身份:某醫(yī)院的整形女醫(yī)生(郝蕾飾),性感、冷艷、理性,因在醫(yī)院中與醫(yī)術最高的金醫(yī)生驚世駭俗的愛與性,鬧得滿城風雨,金醫(yī)生丟下她離開,她頂著“蕩婦”的名號,繼續(xù)在這家醫(yī)院工作;性倒錯的男患者(范植偉飾),瑜伽師,從5歲起就認定自己是女性,到這家醫(yī)院預約做全套的整形手術,由于金醫(yī)生離開,他只好選擇這位女醫(yī)生來操刀;男性易裝癖患者(詹瑞文飾),性倒錯患者的朋友,喜歡把自己打扮成妖艷的女性,唱著哀艷的詠嘆調(diào),在性別的詭秘徘徊之間自我麻醉、自我陶醉。
三個人物,都在尋找和確認自己的性別身份。
女醫(yī)生因愛受傷,對自己的女性身份產(chǎn)生了排斥感、厭棄感,用冷硬、刻薄的態(tài)度隱藏自己的痛苦。當男患者憧憬著通過手術而成為一個女性的時候,她不斷地挖苦他、考驗他,希望他能夠放棄對女性這一性別的美好幻想,放棄整形手術。女醫(yī)生對自我女性身份的確認,依賴的是他者――男性和男性的愛,被傷、被棄的,不只是感情、不只是靈魂,還有靈魂所寄居的身體。
易裝癖患者,喜歡假扮女人,在幻想中體驗做女人的快感,但他不會真正去改變自己的男兒身。在他看來,性倒錯的男患者,非要通過那么可怕的手術變成女兒身,實在不大聰明。而在性倒錯的男患者看來,這個易裝癖的朋友其實是在兩性的幻覺之間徘徊,什么好處都想沾點,什么都不想失去、不想付出。從某種意義上講,易裝癖患者所展示的正是我們大部分自以為很主流的庸人的人生姿態(tài)――騎墻。
性倒錯患者,不認可自己的男兒身,即使有女性對他身體的喜愛和贊美,依舊不能改變他是女性的自我意識。如此看來,性倒錯的男患者,倒是擁有更健康和純粹的人性:他的心是女人的,他就一定要將身體也變成女人的,為了身心統(tǒng)一,他寧愿忍受可怕的全套手術,而且不打麻藥――在性倒錯的男患者身上,一個人自我身份的確認,是由他自己的靈魂決定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夠由靈魂來做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是對強悍、健康、優(yōu)美人性的展現(xiàn)。
從愛與性抵達人性
從廖一梅的“悲觀主義三部曲”可以看出,她對世界、對人性的追問,基本是從兩性關系出發(fā)的。有評論認為,她這樣著眼于兩性關系的表達,格局不大。對此,廖一梅的回應是:這種評論是一種偏見。她說:“我有自己對世界的基本看法,人與宇宙是同構的,你如果發(fā)現(xiàn)了一個細胞的秘密,就發(fā)現(xiàn)了宇宙的秘密。人類在每個歷史時期都會有特定的重大問題需要解決,這個問題解決了,就會有一個新的世界格局出現(xiàn)。某一地的制度問題,退休福利等社會問題,我覺得都是可解決的。但是從人類出現(xiàn),有關于人的基本困惑卻從來沒有改變過,你說這是小問題還是大問題?”
人的基本困惑,也就是人要面對的終極問題。人所要面對的終極問題,無非生與死與愛。這三者,構成人性最幽深的內(nèi)核。人如何認識這三者,決定他與自我、與世界、與他人能夠建立起什么樣的關系。而人性,也就是通過這些關系體現(xiàn)出來的。
所以,探討愛與性,并非格局不大,關鍵是這種探討能夠走出多遠、切人多深。
在此,《柔軟》所抵達的深度,應該說已經(jīng)代表了“國內(nèi)先進水平”。
整形女醫(yī)生與變性手術的男患者之間,通過袒露所有內(nèi)在隱秘的坦誠溝通,不斷地深入對方的精神世界。女醫(yī)生感慨,我終于遇到了一個真正懂得愛的人,一個健康的人,明知道生命是多么靠不住,卻依舊敢于相信愛、相信人。她說:“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彼麄儍扇说摹傲私狻,不僅沖破了人與人之間的偽裝,也超越了性別。他們最終抵達了人性最柔軟的部分。
關于“柔軟”,廖一梅這樣闡釋:“柔軟,是珍貴而容易受到傷害的狀態(tài)。談起這個戲,我總是想起一句話,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在尋求如何巧妙地度過一生,其實巧妙沒有任何意義,它可能會讓你躲過一些坑,卻不能讓你與生活真正接觸。現(xiàn)在人人都在崇尚生存技巧和成功學,我倒覺得笨拙地度過一生更好!
柔軟需要堅硬支撐
《柔軟》在女醫(yī)生和變性患者的相互柔軟中走向了尾聲。經(jīng)過一番驚心動魄的堅硬追問后,向觀眾提供了一個柔軟的結(jié)尾,讓觀眾在對人性的信心中得到了撫慰。
但是,這種信心的背后是否有足夠堅硬的支撐?劇中的性倒錯患者,對人性的信心緣何而來?如果劇中不能出示讓人信服的隱藏于柔軟背后的力量,那么這種對人性的信心是否也就流入了膚淺的樂觀呢?劇中的性倒錯患者對于人性的信心,是緣于未經(jīng)世事的不知天高地厚,還是緣于歷經(jīng)滄桑之后的大徹大悟?如果是前者,那么變性之后,如果有一天“她”也像整形女醫(yī)生那樣被男人、被愛情背叛和遺棄,“她”還會依舊不動搖自己的信心么?
在此,我以為《柔軟》所抵達的深度,雖然代表“國內(nèi)先進水平”,但依舊顯示出一個悲觀主義無神論者的思想局限,這也是中國幾乎所有編劇和導演的局限。
劇中,借整形女醫(yī)生之口,廖一梅表達了自己的哲學觀和世界觀:“人生在世,一生不過一瞬,生命變幻不居,感官猶如微弱星火,肉體無非蛆蟲餌食,靈魂乃不安的漩渦,命運一片黑暗,名譽難以捉摸。到頭來,有形肉體似水循環(huán)復始,靈魂盡成夢幻泡影。”悲觀主義無神論者,就秉持這樣的世界觀走進了黑暗的死胡同。所以,他們縱有可貴的勇氣,始終在追問,卻始終找不到真正的答案,最后,如果不能執(zhí)著于黑暗的話,也就只好來點樂觀主義的簡單涂抹。
或許,要在新的哲學觀與世界觀的關照之下,才能找到答案。這是中國編劇、導演的盲區(qū),更是當代人普遍的精神困境。
大膽設想一下,未來誰能用一套新的哲學觀和世界觀來解決這個困境,誰就能在中國獨樹一幟、脫穎而出,并真正地走向世界。當然,人的局限或許永遠無法完全超越,但藝術是思想的遠行,它至少應該具備一種自覺的超越意識。
相關熱詞搜索:柔軟 盡頭 《柔軟》不是最盡頭 柔軟華是不是傳銷 柔軟華是不是合法產(chǎn)品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