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歌曲的記憶:經(jīng)典校園歌曲
發(fā)布時間:2020-03-18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小女兒已近四歲,老婆一直用她臺灣味道的發(fā)音,教她唱歌。近來,小女老是不厭其煩地哼唱,阿門阿前一棵葡萄樹,阿嫩阿嫩綠的剛發(fā)芽,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臺灣校園民謠。那正是我少年時的勵志校園歌。
說到臺灣的歌曲,最不能讓人遺忘的是鄧麗君。驚為天人的鄧麗君仙逝多年,而她的歌聲卻經(jīng)久不衰地在世界華人中傳唱。那些耳熟能詳?shù)母枨绊懥舜箨憥状,畢竟聽慣了“文革”歌曲的大陸人,幾乎忘記了還可以這樣溫柔地唱歌,也可以用別樣的方式來表達情感。
早年的臺灣,也是百禁令止,在臺中市里一家老殘書店中,我偶爾翻看過一些臺灣當年的圖書,對臺灣當時文化狀況的了解也就多了一個層面。
臺島也曾經(jīng)充斥大量的革命歌曲,曲風(fēng)頗似當年大陸“文革”體,鏗鏘有力且鼓蕩著血脈賁張。待黨禁解除后,綠島出來的臺灣早年“牛鬼蛇神”們開始有了新的活力。于是,當年一首搖醉著多少青春少女浪漫之夜的《綠島小夜曲》甚至一度被懷疑為政治招魂曲。
而真正使臺灣歌曲走進全球華人世界,并很快風(fēng)靡華語圈的,是七十年代的校園歌曲。
清新、婉約、柔美、純真幾乎是所有為校園歌曲做注解的文人毫不吝惜的詞匯。搭載著瓊瑤無數(shù)愛情劇噴薄而出的這種音樂表達,也迅猛成為取代革命歌曲的一種時代象征。
后來校園歌曲占領(lǐng)香港繼而潛伏入大陸,就成了華人世界民族精神的統(tǒng)一載體。音樂,也從此淡化了政治的外衣。
在七十年代的臺灣,校園歌星們是被“星探”發(fā)現(xiàn)的,F(xiàn)如今,隨著信息傳播的發(fā)展,“星探”們再也不用到街頭巷陌去火眼金睛般地捉人了。后校園歌曲時代已經(jīng)來臨,這個時代的特征就是一個字兒――秀。
“秀”們不請自來。
站在舞臺上大方地任評委們選,恰如菜市場蘿卜一筐白菜一堆的搬上來,扔下去,再搬上來。直到挑出一兩個模樣俊俏的,嗓音甜美的,甚至?xí)䜩硎聝旱,討巧的,可以忍耐緋聞的,愿意制造八卦的,蘿卜從此就成了人參,白菜也可以和魚翅同煲了。
這一點的精髓,恰為大陸同行指點了迷津。
終于有一天,我在電視上也看到了大陸音樂“天才”們紛紛站在舞臺上,如同提線木偶一般,他們唱著老掉牙的歌曲,卻說著火星人才懂的故事。用于講述音樂背后故事的文字淹沒了才華橫溢的詞曲之美,可著勁兒地造星,也造不出鄧麗君的光芒與持恒。
歌曲的時代,終于從一種狂熱的革命時代,穿越到另一種狂熱的后革命時代。
校園歌曲宛若仙子一樣,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作為均衡兩個“革命時代”的天使,左右看著我的父輩與子輩。如同我在家給上下兩代人做著不同的講解,否則花白爺爺?shù)膿u頭與花綠孫兒的搖頭,就會經(jīng)常令我忍俊不禁。
臺灣的音樂形態(tài)很自由,看星光大道這類的歌曲選秀節(jié)目,至少在我這樣一個樂盲耳畔聽來,甚為受用。溫文爾雅的評委即便辣口點評,也受者灌頂,聞?wù)攉@益。評委既無帝王,歌者亦無草民,有的只是兩位歌者的對話。
而大陸選秀節(jié)目,則是急功近利的,往往把選秀節(jié)目搞成了帝王殿試的音樂科舉。
音樂是自由的。音樂可以傳遞心聲,也傳遞一種人生觀價值觀。臺灣校園歌曲影響的一代,至今仍將愛情與自由奉為至圣,也相信未來會像歌里唱的那樣“明天會更好”。
很值得回味的是,當我把這番話和臺灣友人分享時,他居然說,你真的相信明天會更好?
我反問他,明天會更糟,那還唱什么歌呢?臺灣的明天,大陸的明天,世界的明天,只要還有人在寫這樣的歌,唱這樣的歌,人就有希望去用歌聲傳遞愛與自由的信念。
這信念強烈了,就成為一種信仰。
相關(guān)熱詞搜索:記憶 校園 歌曲 校園歌曲的記憶 校園里的記憶600字 校園里的那些記憶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