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哈迪清真寺之劫 阿里清真寺
發(fā)布時間:2020-03-13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苍拢玻踩涨宄,伊拉克薩邁拉市的居民做夢也沒想到,市中心傳來兩聲劇烈爆炸之后,阿里?哈迪清真寺立即被煙塵籠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去,只見清真寺巨大的金色穹頂已被炸毀,裸露著土黃色的磚體和橫七豎八的鋼筋。一座宣禮塔頂部鎦金裝飾也被爆炸的氣浪剝落,清真寺內更是一片狼藉。他們無法接受眼前的事實,拍頭、捶胸、頓足,一遍遍聲嘶力竭地怒吼著:“罪過!”“罪過!”
由于有著巨大金色穹頂而被稱作“金色清真寺”的阿里?哈迪清真寺里,供奉著什葉派第十位和第十一位伊瑪目(宗教領袖)阿里?哈迪和哈桑?阿斯凱里的陵寢,被認作是同納杰夫、庫法、卡爾巴拉同樣重要的什葉派四大宗教圣地之一,怎么能允許任意褻瀆與破壞呢?
什葉派心中的圣地
穆斯林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矛盾,可追溯到公元632年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逝世后,上層統(tǒng)治集團內部圍繞著誰擔任哈里發(fā)(繼承人)所展開的激烈爭斗。幾十年爭斗下來,擔任敘利亞總督的穆阿維耶被擁戴為第五任哈里發(fā),并在大馬士革建立起穆斯林哈里發(fā)帝國的第一大王朝――倭馬亞王朝,伊斯蘭教內部便正式分裂成遜尼和什葉兩大教派。凡擁戴穆阿維耶繼任哈里發(fā)的被稱為遜尼派,凡堅持只有穆罕默德的親屬及后裔才有繼承權而擁戴阿里(穆罕默德的女婿)的兒子侯賽因為哈里發(fā)的被稱為“什葉派”。
什葉派與遜尼派的分歧除了權力之爭外,還在于對伊瑪目的作用和對《古蘭經》教義的理解上。什葉派之所以擁戴阿里,除了他是穆罕默德的親屬外,更因為他們認為,惟有阿里及其十二代被奉為伊瑪目的后裔才是向穆斯林傳諭《古蘭經》內在精神(或釋為“隱意”)的真主的使者。在什葉派心目中,阿里的地位甚至高于穆罕默德。公元878年,第十二代伊瑪目薩德爾失蹤后,什葉派認為他只是暫時“隱遁”,將來還會作為救世主降臨人間。由此可知,供奉著第十、第十一兩位伊瑪目陵寢的阿里?哈迪清真寺,在穆斯林什葉派心目中的地位了。
薩邁拉:“誰見了它都會喜歡”
倭馬亞王朝在穆斯林哈里發(fā)帝國歷史上曾經發(fā)揮過重大作用,至公元684年,它相繼征服了西班牙、撒馬爾罕、花剌子模、塔什干,并直抵印度境內,使倭馬亞王朝國勢達到全盛時期。公元717年,在與拜占庭交鋒失敗后,王朝國勢逐漸衰敗。公元749年,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孫阿布?阿拔斯利用民眾對倭馬亞王朝的普遍不滿,高舉反叛旗幟,并于公元750年大敗倭馬亞軍隊,宣布建都在巴格達,從此開始了穆斯林哈里發(fā)帝國的第二大王朝――阿拔斯王朝。
雖然埃及、北非、西班牙等屬轄地紛紛宣布獨立,但是,持續(xù)了500年的阿拔斯王朝(公元750年~1258年)經過幾代哈里發(fā)的勵精圖治,工業(yè)、農業(yè)、貿易、科學等方面都取得重大發(fā)展,其國力與影響堪與我國盛唐媲美。據(jù)史料記載,那時底格里斯河邊的碼頭上,就常常堆積著中國絲綢和瓷器?上У氖牵M入公元9世紀后,由于爭奪王位,展開連年爭戰(zhàn),陷巴格達于刀兵水火之中,使國家元氣大傷。握有兵權的波斯、突厥族近衛(wèi)軍將領也蠢蠢欲動。公元833年,第八代哈里發(fā)穆阿臺綏姆繼位后,擔心權勢旁落,決定將首都遷至巴格達西北約160公里的薩邁拉。這里瀕臨底格里斯河,又界于巴格達通往大馬士革和伊斯坦布爾的國際商道上,是既可進又可退的首選之地。相傳穆阿臺綏姆十分中意他選定的新都,特意為它取名薩邁拉――即“誰見了它都會歡喜”這句話每個詞的第一個字母連綴而成的新地名。穆阿臺綏姆及其后的哈里發(fā)執(zhí)政期間,依仗著阿拔斯王朝的余威,大興土木,為薩邁拉留下了許多至今令人們贊嘆不己的宏偉建筑,如集居住、議事、聽取百姓訴訟等功能于一體的“哈里發(fā)宮”,公元852年竣工的大清真寺,公元892年將首都遷回巴格達前不久落成的豪華、典雅的“情人宮”,以及包括阿里?哈迪清真寺、阿布?德爾福清真寺、騎士廣場、“巴爾庫瓦拉宮”在內的他一些建筑,都融合了東西方建筑風格,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獨一無二的“轉塔”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薩邁拉大清真寺獨具一格的大清真寺的宣禮塔。清真寺的宣禮塔盡管外形各異,多彩多姿,但通往塔頂?shù)碾A梯都建在塔內,惟獨薩邁拉大清真寺宣禮塔的階梯修在塔外。欲登上塔頂,只能沿著六級螺旋形塔身外的階梯一圈圈盤旋而上,這個塔俗稱“轉塔”。據(jù)說,當初滿懷重振阿拔斯王朝熱望的穆阿臺綏姆之子穆臺瓦凱勒哈里發(fā)否定了建筑師最初的設計,把一個紙卷的紙心向上一抽,交代建筑師:“就按這種式樣建!庇谑牵澜缟喜庞辛诉@座獨一無二的階梯建在塔身外的螺旋形宣禮塔。相傳,當年每逢禮拜日,穆臺瓦凱勒都要騎著駿馬,沿著階梯策馬而上,向一排排坐在清真寺院墻內的穆斯林宣講《古蘭經》……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同夫人多次去薩邁拉參觀大清真寺遺跡,卻只攀登過一次“轉塔”。那次在我們前邊有幾位身披黑袍的什葉派婦女,攀上方形塔基后,便沿著那螺旋形階梯向著塔頂爬去,不料當她們由背風的一面剛轉到頂風的一面時,從大漠吹來的強勁的薰風,揚起她們的黑袍,像一面面鼓脹的黑帆,于是她們驚叫著轉身跑下。經過我們身邊時,雖然嘻嘻哈哈笑個不停,卻依舊驚魂未定。我們試探著踏上寬約2.3米的階梯,靠塔體的一邊,有一道鐵欄,那是后來旅游部門為了游客安全而修建的。階梯另一端卻無任何遮攔。我們相互鼓勵著,一圈圈盤旋而上,雖然靠塔身的一側有鐵欄桿可扶,但兩步之外便是絕壁,真如走在人跡罕至的懸崖鳥道之上,只能緊盯著腳前,小心翼翼地挪動腳步。只有轉到背風處,才敢乘停下來喘息的機會,向地面張望一眼。因而,我們對當年穆臺瓦凱勒策馬登塔宣講《古蘭經》的傳聞始終心存疑惑。不過,當我們從塔頂下來時,遇到兩位登塔的當?shù)厝,在擦肩而過的一瞬,他們微笑著跨向外沿,把扶手讓給我們,卻依舊健步如飛,如履平地。
輝煌不再
無論穆阿臺綏姆、穆臺瓦凱勒父子如何懷著重振阿拔斯王朝的熱望,企盼著像先祖一樣在薩邁拉重建一番偉業(yè),但內憂外患連綿不絕的阿拔斯王朝已是江河日下。公元892年,當繼任者將首都遷回巴格達之后,薩邁拉便衰敗下去,到公元1258年巴格達為蒙古騎兵所破。阿拔斯王朝覆滅時,薩邁拉幾成一片廢墟。這座著名的大清真寺也僅剩四周的院墻和這座52米高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轉塔”,還聳立在底格里斯河邊這片廣袤的沙原上,默默地向游客們展示著昔日的輝煌……
阿拔斯王朝在薩邁拉遺存的一處處古建筑中,惟獨阿里?哈迪清真寺由于供奉著阿里?哈迪和哈桑?阿斯凱里兩位伊瑪目的陵寢,被一代代什葉派穆斯林視為圣地,他們像愛護眼睛一樣不斷修葺、呵護著它。我們在“轉塔”頂上俯瞰薩邁拉時,看到的是除幾個大城市外一些城鎮(zhèn)因為戰(zhàn)爭所留下的破舊、無序的衰敗景象。惟獨阿里?哈迪清真寺巨大的金碧輝煌的穹頂,在夕照下閃著耀眼的光芒……而今這座已逾千年的清真寺竟然橫遭如此巨大的劫難,怎么不令世人、特別是穆斯林什葉派教徒們痛心疾首呢?!
爆炸事件促使伊拉克遜尼派與什葉派之間的矛盾更趨激化,沖突、破壞與仇殺事件迭起。盡管國際社會和兩大教派的領導人多次呼吁教徒們保持克制、維護團結,但這一事件無疑是在伊拉克千瘡百孔的肌體與伊拉克人民備受傷害的心靈上,又撒下了一把鹽。
相關熱詞搜索:哈迪 清真寺 阿里 阿里?哈迪清真寺之劫 阿里清真寺黃金棺材 伊拉克阿里清真寺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