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誤讀現象分析]誤讀現象
發(fā)布時間:2020-02-24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摘要】連續(xù)發(fā)生的校園血案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然而在校園血案的報道中,部分受眾卻產生了“誤讀”現象,本文以接受理論為研究的基礎理論,結合都市類報的相關報道文本,分析了新聞誤讀產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規(guī)避新聞誤讀現象作了初步思考。
【關鍵詞】校園血案 誤讀 接受理論 規(guī)避
從2010年3月23日到5月12日短短不到50天的時間內發(fā)生了6起校園血案,舉國震驚。對此,以都市類報為主要代表的主流媒體紛紛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并引發(fā)了一股校園血案報道熱。都市類報在保證人民知情權的同時,也引來了眾多的詬病。有人認為密集的校園血案報道導致了可怕的“示范效應”,打開了校園血案的“潘多拉的盒子”,引發(fā)了更多的校園血案,媒體成了校園血案的“幫兇”,應該少報道或不報道校園血案。還有人認為,媒體的報道誤導了社會輿論,以致于一些地方的市民打出了“冤有頭,債有主,前方右轉是政府”、“殺貪官英雄,殺孩子狗熊”的標語,現場照片還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不難判斷,以上觀點皆有偏激之嫌,是典型的新聞誤讀現象。筆者認為,對以都市類報為代表的主流媒體的詬病,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對校園血案相關新聞報道的誤讀。本文以接受理論為研究的理論基礎,通過對校園血案相關新聞文本的分析,嘗試深層解讀校園血案相關報道,并借媒介批評的角度來探討分析結果。
一、 新聞誤讀分析的理論基礎
新聞誤讀,實際上是新聞報道的一種認知現象,表現為對新聞有意或無意的錯誤理解和評估偏差。這也可以從受眾接受理論的角度加以闡釋。
受眾接受理論是一種“讀者中心論”,該理論把讀者接受和傳播效果緊密聯系在了一起。該理論認為,在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的傳播過程中,讀者是關鍵的一環(huán),良好的傳播效果建立在讀者對新聞作品有效接受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在接受的過程中,讀者不是被動的,而是能夠發(fā)揮著自身的能動作用,對傳播者有目的性的傳播產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霍爾的編碼/譯碼理論用一種獨特的視角對接受理論進行了詮釋。他認為,對于整個傳播過程而言,“編碼”和“譯碼”的環(huán)節(jié)只是“相對獨立”的,但它們卻是明確的環(huán)節(jié)。一個“原始”事件要想傳播出去,必須將其符號化,即編碼。在一個“原始”事件變成話語符號的環(huán)節(jié)中,它服從于所有語言表示意義時采用的復雜、正式的規(guī)則。也就是說,在“原始”事件這一訊息能產生“效果”、能滿足一種“需要”或能被“利用”之前,它首先得作為一種有意義的話語,并能被人有意義地譯碼。正是這一經過譯碼后獲得的意義,才能“產生效果”,對人們施加影響,為人們提供娛樂,起到教導或說服作用,從而造成非常復雜的感性上、認識上、情感上和意識形態(tài)上及行為上的后果。霍爾還認為,編碼和譯碼的代碼也許不完全對稱。對稱性,也就是傳播交流中“理解”和“誤解”的程度,取決于編碼者(訊息生產者)與譯碼者(訊息接受者)這兩個“主體”位置之間對稱或不對稱(對等關系)的程度?墒,這反過來又取決于代碼之間一致或不一致的程度,這些代碼能完整或不完整地傳遞訊息,阻斷或系統(tǒng)地歪曲訊息。接受者對傳播者傳播訊息的“誤讀”,常常是傳受雙方之間缺乏對等性造成的。
二、校園血案新聞為什么被誤讀
1、新聞文本的不確定因素埋下了誤讀的伏筆
文本是意義的載體,但由于受到意識形態(tài)、價值觀、社會環(huán)境、采訪深入程度等因素的影響,作者在制作新聞文本時,不可能做到完全展現新聞事件的意義,會留下很多的“空白點”。這就造成了傳受雙方的編碼和譯碼的代碼不對等或不完全對等,有的接受者在對傳播者的編碼進行解碼的同時,會根據其對傳播者傳遞訊息的認讀、辨別、理解、領會、解釋和評價進行新的編碼。比如在3月24日《南方都市報》關于福建南平校園血案的動態(tài)報道中,客觀報道了福建南平一社區(qū)衛(wèi)生站辭職醫(yī)生制造血案的經過,但兇手行兇的原因、背景,受傷的孩子有沒有生命危險等等,報道沒有涉及,讀者無法知道,只能去想像、猜測。新聞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可能就會在讀者的想像與猜測中歪曲、放大、縮小或者背離。盡管隨著后續(xù)報道的不斷深入,南平校園血案會逐漸完整地展現出來,但由于報道的遲滯性,或者讀者閱讀新聞的不完整性,會導致新聞事件的整體意義不能夠在讀者的認識中完整地形成,這就為讀者新聞誤讀埋下了伏筆。
2、傳播者不恰當的傳播方式“成全”了誤讀
目前,無論是媒體從業(yè)者還是有關專家,他們都有一個相同的觀點,在現代社會,信息的快速傳播已經是無法屏蔽的問題,焦點是如何去報道。而現在一些媒體,尤其是一些都市類報紙,在重大災難性新聞事件(比如涉及暴力、性犯罪、自殺等社會新聞)發(fā)生后,突破了應有的底線,對大眾產生了誤導作用。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常進行“高調”編碼處理,采取淫褻、不雅或煽情的報道方式,繪聲繪色地描述犯罪的過程和所采用的犯罪手法;蛘哌M行聳動性的編排,不合新聞價值標準地過分安排到醒目的位置。據筆者統(tǒng)計,在關于校園血案的報道中,幾乎所有報道該事件的都市類報都分別采用了頭版頭條、導讀、大篇幅、重要版面位置等方式,對之進行濃墨重彩的處理。這無疑會對讀者在視覺上造成強勢效果,在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引起社會心理恐慌,讀者對校園血案的誤讀可能性程度也因此就大大提高了。僅以2010年3月23日發(fā)生福建南平校園血案為例,就國內四家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都市報發(fā)稿情況統(tǒng)計如下:
3、受眾解碼的主動性使誤讀成為了現實
霍爾提出受眾對文本在理論上有三種解讀方式,即接受占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為特征的傾向式解讀;大體認同卻加以一定修正的協(xié)商式解讀;還有完全明白話語的字面意思和內涵,卻偏將訊息在另一種參照體系中進行重新組合的反抗式解讀。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受眾教育程度的提高、傳播渠道的拓寬,受眾參與傳播的主動性大大增強,解碼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不再是媒體傳播的“靶子”,他們有時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對新聞信息采取不同的解讀方式。
由于受眾的解讀方式是可選擇的,因而在傳播的信息面前,他們并不是完全被動的,他們也不是傳統(tǒng)所認為的“文本的權力”的犧牲品。②讀者在對校園血案報道的閱讀過程中,往往會帶著許多疑問,尋找他們需要了解的信息,一旦新聞報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那么“誤讀”也就有了空間。
三、規(guī)避新聞誤讀的幾點思考
對校園血案新聞報道的誤讀原因復雜,不能簡單地歸咎于新聞傳播,它還有歷史文化背景、社會意識形態(tài)、讀者個人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但就新聞媒體來說,如何規(guī)避新聞誤讀,正確引導輿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1、回歸媒體責任,做到理性報道
接二連三地發(fā)生的校園血案,經過國內多家媒體對鄭民生案“過度報道”后,雖然幾乎人人都意識到校園安全的重要性,各地也出臺了各種措施進行防控,但不同聲音也隨之響起,成為社會的不穩(wěn)定因素。不能否認,校園血案的密集發(fā)生,有其深刻復雜的社會因素,比如社會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公權力失范,為所欲為;個別社會弱勢者生活無著,消沉頹廢等等,這些因素的存在,讓個別人形成了反社會人格,他們心靈病態(tài),仇視社會,行為乖張,甚至通過濫殺無辜以泄私憤。對此,媒體就要擔負起“社會公器”的責任,理性對待此類新聞報道。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指出,新聞媒體之所以被稱之為“社會公器”,根本原因就在于新聞媒體不僅要反映社會各界的情緒,而且要用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人們注意什么,防范什么,追求什么,倡導什么。所以,新聞媒體在提醒公眾注意安全問題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自己所面臨的是兇殘的犯罪分子,決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
2、把握報道技巧,避免誤導大眾
針對近期發(fā)生的多起針對兒童的襲擊事件,溫家寶總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不但要加強治安措施,還要解決造成問題的深層次的原因,包括處理一些社會矛盾,化解糾紛,加強基層的調解作用。溫總理的話為媒體的如何進行報道提出了指導性的思想。
有專家指出,新聞報道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新聞報道可以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另一方面,由于新聞媒體在某些暴力或災難性的報道中故意渲染,突出、暴露一些細節(jié),那么不僅會使受眾產生恐懼心理,而且會給那些潛在的犯罪分子提供犯罪信息,他們會群起效仿,鋌而走險。筆者在分析中發(fā)現,只停留在新聞事件表面,一味羅列現象的報道在都市類報上并不少見。因此,重大的事件,公開發(fā)生的,不能隱瞞,要報,而且及時報。但是如何報道要視情況而定,同類新聞事實一般不宜“有聞必報”,較小的,可以采用綜述的方式,較大的,要講究全面、客觀,深挖事件本質,反映出各方的聲音,盡量不給讀者留下誤讀的空間。
3、重視受眾調查,調整報道策略
接受理論認為,傳者把信息傳遞出去并不意味著傳播過程的終結,它只是傳播過程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傳者對受眾有目的進行調查,可以了解受眾的接受訴求和傳播效果,據此調整和規(guī)劃目前和未來的傳播行為。
系列校園血案發(fā)生后,一些都市報為了爭奪受眾眼球,盲目追求一種轟動效應,爭先恐后地進行報道,生怕漏了任何“有價值”的新聞,從而忽視了報道后產生的負面效果。由于對受眾的反應缺乏必要的了解,這就造成了對社會反響報道的缺失,導致媒體不能很好地發(fā)揮溝通社會、整合人們心理的功能,人們對校園血案的錯誤認識也無法及時地加以糾正和引導。因此,媒體需要重視對受眾的調查,并據此及時調整報道的內容、方式,在揭露問題的同時,正確反映公眾愿望,使全社會達成共識,消除人們對黨和政府的誤解,營造同仇敵愾的氣氛,拒絕任何為犯罪分子開脫的報道,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化解社會矛盾,為兒童生命安全撐起“保護傘”!
參考文獻
、倩魻枴毒幋a,解碼》,見《20世紀傳播學經典文本》,張國良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435-437頁
②李普曼:《輿論學》[M].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第114頁
(作者:淮北日報社副總編輯)
責編:周蕾 實習編輯:張慶榮
相關熱詞搜索:誤讀 現象 分析 新聞誤讀現象分析 新聞現象 新聞反轉現象
熱點文章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