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教學設計新探

發(fā)布時間:2019-08-07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提要] 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重要分支,研究內容豐富,學術流派眾多,是高校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yè)的重要必修課程。從教學設計視角,以宏觀經濟進入新常態(tài)為背景,提升宏觀經濟學教學效果必須切實考慮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團隊直至考核方式進行重新思考和設計。
  關鍵詞:宏觀經濟學;教學設計;教學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7年5月24日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以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為研究對象的宏觀經濟學日益引起重視。它已成為經教育部審定高校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yè)的重要必修課程,也是學習和理解其他經濟類課程的前提和基礎。一般而言,宏觀經濟學是對西方發(fā)達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的理論總結,建立在資本主義制度基礎上的經濟理論體系,研究內容豐富、經濟思想流派眾多。實踐教學中發(fā)現高校學生由于缺乏對西方經濟社會感知和對課程學習的興趣,甚至出現將西方宏觀經濟理論套用來理解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以至經常出現誤解和偏差。如何將宏觀經濟學中的理論模型與現實世界生動結合,如何在有限課時內將其龐大的理論體系和復雜的內容通俗化,如何結合我國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宏觀經濟運行,這就需要從教學目標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直至考核方式進行重新思考和設計。
  一、教學目標再思考
  現代宏觀經濟學包括宏觀經濟理論和政策兩大部分,普通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目標設定為通過教學幫助學生熟知宏觀經濟學分析工具,能夠運用工具認識理解經濟問題,尤其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因此,現代宏觀經濟學的教學目標不再局限于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v觀國內高校,作為專業(yè)基礎課,宏觀經濟學一直以來在課序安排上都在低年級開設且較為注重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任務。與此同時,教改新形勢下專業(yè)基礎課授課學時不斷縮減,有限學時內學生對宏觀經濟部分學習只能局限于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論。而低年級的學生從高中應試教育進入大學階段,對社會缺乏感性認識,另外來自于文科的學生數理知識基礎薄弱,對模型的推導和應用理解不夠,通過課程學習要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不切實際,甚至無法達到最基本的培養(yǎng)學生“經濟素養(yǎng)”的目標。若是經濟學專業(yè)的學生,后序有較多經濟類課程幫助學生深化對宏觀經濟問題的認知,可以多維度理解問題,提升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對于非經濟學專業(yè)僅此一門課程且理論知識多、課時少、實踐少的教學模式下要達到能夠運用理論解決問題的目標較為困難。因此,針對經濟學大類非經濟學專業(yè)學生學習宏觀經濟學的目的可以考慮定位為培養(yǎng)學生清晰認識和分析經濟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內容再疏理
  現代宏觀經濟學以凱恩斯的《通論》發(fā)表標志其研究開始,自此領域一直備受學者的關注,尤其聚焦于經濟增長和經濟波動的相關研究,該部分取得的進展理所當然地成為宏觀經濟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其中,以代表需求側管理的IS-LM模型最為典型,通過此模型,可以推導出均衡產出和均衡利率水平,并進一步分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經濟意義,F代宏觀經濟學建立在西方成熟的市場體系之上,西方國家未經歷過產品短缺,產能過剩是西方國家長期面臨的問題。應對產能過?赏ㄟ^兩種方法解決:一種是減少產能;另一種是擴大需求。而西方國家很難實現通過政策調整減少產能,因此需求管理成為其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而現階段我國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相應的宏觀調控政策重心從需求管理轉向供給管理。一方面當前在我國影響總需求擴大的主要因素發(fā)生變化;另一方面政府政策制度因素的影響作用愈來愈大,以社會保障和收入分配等為代表的制度因素對需求的制約更為凸顯,使刺激總需求的短期政策效應下降。從長期來看,推動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源不僅僅是需求,更為主要的支撐因素是有效供給對于需求的回應與引導。代表需求的“三駕馬車”并不能夠繼續(xù)成為經濟持續(xù)增長的動力,經濟增長的放緩甚至停滯由有效供給不足導致。新常態(tài)下經濟發(fā)展應通過優(yōu)化結構、提高質量以及提升效益來實現經濟發(fā)展方式從要素驅動轉向創(chuàng)新驅動。從供給角度“調結構”,堅持以市場配置資源,減少政府干預,提升企業(yè)效率和競爭力,重構經濟增長新動力。在此背景下,當前的教材沿用需求側管理的內容與我國經濟發(fā)展現狀不符,F階段我國正進入中等收入國家階段、力求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宏觀經濟學教學需圍繞如何實現供給側的結構性動力機制優(yōu)化構建增加相應的教學內容。
  經濟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而宏觀經濟學在20世紀50年代才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學派眾多、理論觀點差異較大是最明顯的特點。不同學派從不同視角對同一問題解釋存在分歧,這些分歧正反映出現實經濟運行的復雜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準備教學內容過程中注重全面性、科學性和充分性,以便培養(yǎng)學生多元化和批判性的思維方式。如關于消費的決定,凱恩斯的觀點是消費者的絕對收入決定了消費的狀況,實際消費支出取決于實際收入。此處的實際收入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絕對水平和按貨幣購買力計算的收入。而杜森貝里則認為人們的消費并不取決于現期絕對收入水平,而是取決于相對收入水平,此處的相對一方面指相對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還相對于本人歷史最高收入水平。兩種學說各有嚴格的假設前提,進而得出相應的結論。教師授課需本著客觀的態(tài)度圍繞某一主題介紹不同流派的研究內容和觀點,健全學生的知識架構,不能偏廢。
  三、教學方法再探索
  從教學實踐中可知,學生已充分認識宏觀經濟學的重要性,且對課程學習投入較大的熱情。傳統的宏觀經濟學以教師講授為主,大學教學中授課教師系統疏理宏觀部分的理論體系和邏輯架構,深厚的理論知識保證了“教”的科學性和完整性。但由于學生對經濟運行缺乏基本認知,教師必須利用自己的理論知識引導和啟發(fā)學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知識和理論框架,授課過程中極易出現“填鴨式”和“滿堂灌”的課堂,無法保證“學”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宏觀經濟學需要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升綜合素質。

相關熱詞搜索:教學設計 宏觀經濟學

版權所有 蒲公英文摘 m.serialtips.com
谁有黄色毛片黄色网站,天天操美女的逼干,美女131湿影院,完美伴侣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