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處
發(fā)布時間:2017-02-04 來源: 人生感悟 點擊:
人生何處篇一:人生何處不遠方
不知何時遠方成了一個撲朔迷離,而兼具誘惑的詞語。遠方,仿佛近在眼前,卻也像是遙在天邊。
我也曾渴望去遠方,去額濟納旗看美麗的胡楊林,去江南水鄉(xiāng)感受那一脈柔情,去西藏看湛藍的天空,讓靈魂接受圣潔的洗禮&有時會靜靜的想:遠方?何謂遠?何謂遠方?咫尺天涯叫遠嗎?那些我此時此刻到不了的地方是遠方嗎?不禁啞然失笑,我不知道該給遠方下怎樣的定義,但我清楚的明白,在時光與年論的疊合里自己愈來愈喜歡閑庭碎步,喜歡看眼前的風景。但這并不代表我不再渴望出去走走,我依然狠狠的渴望去遠方,去所有美好的地方,只是我已明白,人生無處不遠方!
曾經(jīng)若有陌生人主動和我聊天,而且聊的很熱火,以我的性格定要追究其是誰,或者干脆不理,只是今時今日心境已有所轉變,也少了曾經(jīng)的那一份好奇,內心多的只是一份坦然,一份平和,誰來誰走我都接受,所以很多事情不愿深究。今日萍水相逢,說不定他日也便無疾而終,微笑看著這一切,不問曲終人散,順其自然,因為我知道彼此都會在各自的世界安之若素。如此便也安好。
當畢業(yè)后在城市間輾轉,在故鄉(xiāng)與他鄉(xiāng)之間留戀,是幸福,還是流離失所?游子的心事總在沒有月亮的夜晚脹得渾圓渾圓。
小妹是前不久來北京的,下午一起散步的時候她說十一放假要去江西,我愕然,去買煤還是買石油?我并不是反對她出去玩,只是想不明白為什么要去山西。我也不是討厭山西,只是初到北京你連北京還不熟悉還想去別的地方?她說,去那有人一起。接著我又問了她一些去那邊的問題她的回答都是不知道。我笑了,于是又問她,你在家的時候是不是想來北京,看看故宮天安門,爬爬長城去趟香山?她回答是。我看著眼前這個還未受現(xiàn)實摧殘的干凈面孔又笑了,只是這一次的笑里帶著些許的柔情和無奈。其實,人生何處不遠方,我們所在的地方或許就是別人渴望的地方,今日我們所看透的風景也許就是別人憧憬的風景,人們總是不懂好好欣賞眼前風景而總是渴望去看那個所謂的遠方的風景。剛來北京,我倒希望她能把北京熟悉下,我倒不期待她能把這里風景都看透,只希望她能看完這里風景后再去遠方,想必也不遲。
單純善良的女子,但愿上帝佑你,但愿歲月將你溫柔以待。人生路上誰也無法永遠陪誰,路險且漫,孤獨難免,希望你的內心能夠變得足夠強大,不要去依附于人,不要隨波逐流,凡事盡力而為,接受所有得失,努力去改變所能改變。希望你在未來歲月里能努力完善自己,把自己變得更加美好。比如,減肥。并不是說你不好,只是希望你更好!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按照我的臆想去走,你有你的人生,我無權干涉,所以我只給你意見,卻從不阻擋你的腳步,畢竟所有的路都需要你自己去走,我的話只是給你做個參考。不過你要明白,我會永遠希望你過得好!
你來問我借相機和背包,我欣然答應。親愛的小妹,如果一定要去,請帶好我的背包和相機,有它們在如同我在。還有,請再充點話費,不是每個人都能在你手機沒費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給你充值。手機流量不多就少上網(wǎng),別用超了!偶爾看看新聞,別總聊天!
既然喜歡出去走,那就別總抱著手機,多看看風景吧,別辜負了大自然的一番美意。但愿他日你能真正明白,人生無處不遠方。
人生何處篇二:人生何處不孤獨
人生何處不孤獨
——給魯迅的一封家書
(筆者模仿魯迅曾孫女周景欣的口吻來寫一封家書,背景是她二十歲的除夕,抒發(fā)個人成長的煩惱)
敬愛的曾祖父:
您好!
我是您的曾孫女,周景欣。現(xiàn)在和家人居住在臺灣,我們都非常的想念您。不知道您(來自:m.serialtips.com 蒲公英文 摘:人生何處)在那邊可好?
現(xiàn)在爸爸媽媽他們正在外面看煙火表演,因為今天是除夕夜,F(xiàn)在也正是臺灣平安的日子,但是在這份祥和之下,我總不能舒心,我再也不能像小時候一樣和父母一起沒有牽掛的玩耍了。就這樣在屋子里坐著,我倒是想起您來了。
前段時間在臺灣一個劇場上映了越劇版本的《家》,巴金先生寫的。我小的時候是看過《家》的,不過現(xiàn)在約略記得的也只是情節(jié)而已,倒是對其中人物的理解不是很深,況且這么多年教科書觀點灌輸下我一直將懦弱等同于覺新,而更傾向于積極社會活動的覺慧。然而多年以后,再在舞臺之下去觀看,反而有了相反的看法。
或許是編劇的重新解讀,整個劇目里覺新是主角。將覺新迫切求學的愿望打破,留在家里履行他作為承重長孫的職責,到最后全家人死的死,走的走。自始至終,在我一個旁觀者的眼里,我看到的是他的忍辱負重和沉穩(wěn),我也同情他兩份沒有結局的愛情,最后我竟然流下淚來。縱使覺新離開又能怎樣?沒有家庭的支撐他在海外又如何生活下去?覺慧只知道向往自由,向往解放,但是連鳴鳳都知道他們的愛情沒有結局。在舞臺上,他一味的職責,一味的逃避。各種原因,我竟有些討厭覺慧,深刻同情覺新。覺新這這個家里因為新舊兩重因素的撕扯,已然沒有依靠,在愛情都不能自主的情況下,唯有孤獨的飲酒。
想想覺慧又能做些什么?一腔熱情雖可嘉,倒也是做了徒勞的努力,他越是激烈的譴責大哥,我越是覺得他的不成熟和可笑。他的行為和大陸近幾年打著“抵制日貨”的口號,在本土內砸中國人自己的車、商店、工廠帶來的傷害又有什么區(qū)別?太可笑。
作為家里的長孫,我倒沒有像覺新那樣被逼迫著生活處事。一直以來,我為自己是您的曾孫女兒而倍感驕傲。父親也寫了很多關于您的書。不過我們可沒有把您神魔化,當神靈一樣供著。對于我們來說,您畢竟主要還是家人,當我們茶余飯后談起您的時候,更多的是家人的溫情。而且我時時刻刻想回到大陸,回到紹興那個地方,看看您的百草園。我知道很多時候,無論是在北京、還是在日本您都做夢回到那個您童年的地方,雖然有時候回去了,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我想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我們總是子記憶中美化曾經(jīng),然而真當我們和曾經(jīng)
再相遇時,那情景又是那么不客氣的涼了你的心。而且這份心涼的感受無人能解。但是總不能為了避免結束舊避免一切開始,記憶總是一個人最珍貴的東西。能讓人思考人生的也正是記憶,從那些記憶片段里我們抽離出一些東西,然后總結出一些東西,慢慢的就有了人生的些許認識。人生來時的路不容易,其他人沒有經(jīng)歷過我的曾經(jīng),也就沒有資格去評判,同樣也不可能給予恰當?shù)闹笇В砸吆,只有我們自己。人生的孤獨是常事,但是人畢竟生活在人群中,一個人總是要在人群中才能全面認識自己?墒侨巳褐心苷业胶妥约喊俜种俸吓牡娜,是多么不容易啊。
曾經(jīng)我相信共苦可以有真正的友情,但是仔細想想在我們這個平安的年代里,哪有會有真正的苦?我們沒有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時候那樣的民族危機,在那樣的危機下,連國共兩黨甚至都可以達成協(xié)議,同仇敵愾。兩黨可謂共同度過苦難了,但是所謂深厚的革命友誼不也是在1946年6月破裂了。像我們老老實實做學生的人生,經(jīng)歷的苦難又能有什么?如果說軍訓的清苦生活也算的話。
所以在我以為很好的友情關系走向盡頭之后,我絕望的不再相信苦難可以使感情更深厚,相反我也是虛妄的認為是不是“同甘”也是保持友誼的辦法?但是我又錯了。盡管人們愿意沉浸在歡樂中,但是那歡樂必須是和自己有關的。這已經(jīng)不是一個大道上互相見面,隨便一聲“同志”(雖然現(xiàn)在被糟蹋了),我們就熟悉了。這是一個沒有強烈共同信仰的時代,人們更愿意在自己的王國里跳舞而不愿和人共舞。
大家都在吐槽朝鮮人民對于金正恩的個人崇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說,我被他們打動了。雖然我沒有經(jīng)歷過,但是我很想回到那個大家擁有共同信仰的時代,因為有了共同話題,好像個人的小問題小心思彷佛就可以融化在共同的信仰里一樣。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幻想而已,沒有經(jīng)歷過,可能有錯誤。至于曾祖父您的時代,我想,可能正是人民無信仰,而迫于尋找共同信仰的時代,而這不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癥結嗎?“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句話多么精辟地描繪了現(xiàn)代人的理想。然而,就像曾祖父您在您那個時代感受到的“隔膜”一樣,我們現(xiàn)在難道不是嗎?經(jīng)濟學家甚至創(chuàng)造了“交往成本”這個詞語來衡量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又是很可笑,但是我笑得痛心!
曾祖父您也知道,遠古人經(jīng)常會聚在一起狂歡,他們的狂歡都有一個理由,那就是為了某一個神靈。一個部落會有一個部落的圖騰崇拜,在某一個盛大的日子里,一大群人圍繞著巨大的篝火或石頭,手舞足蹈,高聲唱和,從天明直到黑夜,他們由“巫師“帶領,不懈怠地用身體和聲音抒發(fā)著自己對神明的敬仰。從巫師然后演化成為后代的禮儀文化,雖然繁瑣,但彰顯著人對神的敬畏。不過共同的信仰,我們現(xiàn)在人連起碼的神明敬畏心理恐怕也存之尚少了。西方社會討論了幾個世紀的“宗教與倫理”問題,不就是在探討上帝的存在性與合理性嗎?我
們中國人,據(jù)我所知,尤其是大陸人,好像對什么都沒有害怕心理了。道德底線一次次被極端事件拉低,真害怕最后竟沒有了道德。到那時或許一點點的好心竟也成了高尚美德。這或許說的太遠了,至少在現(xiàn)在大家像爸媽一樣,還可以聚在一起看煙火來說是聳人聽聞的了。
真是越長大越孤獨。上大學,讓我從一個城市來到另外一個城市,我用幾年的光陰認識了很多人,結實了社會上各種各樣的人,同時也忘記了一些人,過去的熟悉現(xiàn)在只是電話里無關痛癢的幾句問候。我的人生似乎變得越來越孤獨。人的流動帶動社會交往的頻繁和數(shù)量增長,卻是以交往質量的惡化為代價。人都是敏感而脆弱的,在一次次交往的傷害下,漸漸收縮了自己向外窺探的觸角,蜷縮在自己小小的心里。
這是一個只關心自己的年代。也因為這種人和人的疏離,個人和社會也就疏離了,疏離的代價就是共同的沉默,每個人都那么深沉,卻深沉得只剩默然。費孝通等社會學家總結的“人情社會”,似乎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了。曾祖父你知道嗎?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傳統(tǒng)“五倫”中的一倫即將消失。為什么以前的人會分享,因為他們從小在幾個孩子的情況下成長,家庭生活自然而然讓他們明白沒有獨享的東西,包括父母的愛。老大知道承擔,老二知道調和,老小知道活潑。一個孩子在大家庭里收獲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成長,他們通常很會體悟。但是我們這些80后甚至90后,永遠只在自己水平的世界里搖曳,不知道多維世界的豐富,世界變得扁平,平淡。
但是,就像中晚唐的詩歌從盛唐衰敗之后,更關注內心情感一樣。外在世界的平淡平安,卻又有內在情感的熱烈。在這個闔家團圓的除夕夜里,我沒有和爸媽一起去湊熱鬧,就是因為我必須有個恰當?shù)沫h(huán)境來處理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盡管孤獨卻是怡然自得的孤獨。在中國文字里解釋,孤是王者,獨是獨一無二,獨一無二的王者必需永遠接受孤獨,他不需要接受任何人的認同,更加不需要任何人的憐憫,王者絕對可以在很平靜的環(huán)境下獨行。
孤獨不是空虛和寂寞,孤獨是一種狀態(tài)。我想說在這個時代,孤獨是必然的,是成長必經(jīng)的狀態(tài)。雖然孤獨,但是靈魂依然向前向上。真正的孤獨是高貴的,孤獨者都是思想者,當我孤獨的時候,我的思想是自由的,我面對的是真正的自己,我的思想一切都源與此處。您是不是也經(jīng)常在孤獨中思接千載呢?
曾祖父,我叫您孤獨者應該可以吧?孤獨是人生最忠誠的伴侶。有此良友,夫復何求?我想我自我派遣了。
夜?jié)u深,爸媽應該回來了!
祝您新年快樂!
曾孫女:景欣癸巳年除夕酉時
人生何處篇三:人生何處不拼搏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有這樣一句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不錯,每個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生命既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珍惜生命,自然離不開運動。而運動本身為人們指明了預防疾病、消除疲勞、獲取健康長壽的重要途徑。就讓我們熱愛運動,為我們寶貴的生命增添健康的的砝碼,讓我們以更加強健的體魄努力奮斗,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人生匆匆?guī)资,回首來路就像一條軌跡,漫無邊際卻又留下了深深淺淺的腳印,或許我們并沒有獲得顯赫的地位、功名;或許參加一次運動會,我們得到的不是鮮花、掌聲和獎品,但至少我們努力過。因為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放棄就一定會失敗!堅硬的石子,落入水中才會激起浪花;鳳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法國著名思想家伏爾泰也說:“生命在于運動”,運動是保證人體代謝過程旺盛的重要因素。《呂氏春秋?盡數(shù)篇》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這些都是都強調重視運動鍛煉。
鋼是在烈火里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我們這一代人也是在斗爭中和 艱苦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并且學會了在生活中從不灰心喪氣。體育運動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鍛造我們堅毅的品質。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季節(jié),我相信它也是收獲的季節(jié),你播種了汗水,收獲了香甜的果實;播種了運動,所收獲的是一種強大的健康的體魄
熱點文章閱讀